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茶区辽阔,东起台湾省,西至西藏自治区,南白海南省,北到山东省,地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气候区。茶区气候温暖潮湿,适宜植物生长,茶树大量的枝叶和嫩梢也为昆虫和病原微生物提供了丰富的食料资源,因而茶园中病虫种类繁多,成为影响茶叶高产优质的重要限制因素。因此,实施茶园绿色高效无害化防治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祝捷 《现代园艺》2014,(14):57-57
通过阐述茶园土肥管理、铺草覆盖、修剪、采摘留养、病虫害防治等茶园管理技术,以期为培育高产优质茶树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
<正>铅山县种茶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有一定种植面积,目前全县已发展茶园700hm2,产量284t。随着茶园面积的扩大,茶树病虫害发生也较为严重。其中假眼小绿叶蝉是夺取茶叶高产优质的主要障碍之一,该虫在各茶区均有分布,茶树受害  相似文献   

4.
复合生态茶园的建设目标及模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彭萍  徐泽  侯渝嘉 《西南园艺》2002,30(3):45-45
生态茶园 ,即是因地制宜地运用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生产方式 ,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实施茶园复合立体栽培 ,合理地利用茶区自然资源建立的茶园。它使茶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达到良性循环 ,是茶叶优质高产高效与安全卫生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茶业。1 常规单植茶园存在的问题  目前 ,我国大部分茶区沿袭纯茶树的平面式茶园 ,从山顶到山脚 ,从一个山头到另一山头 ,整片开垦植茶 ,这种单调的种植模式 ,既降低了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又导致生态系统失调 ,使茶树生境脆弱 ,给茶园乃至整个茶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后果。表现在 :①茶树生理功…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近年来茶树钙素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包括茶树对钙的吸收利用、茶树体内钙含量及分布、茶园土壤钙含量及影响因素、茶树缺钙及钙中毒的诊断及茶园中钙肥的施用等,以期为更深入的茶树钙营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泰安小津口茶园土壤和茶树为试材对泰安茶园自然条件、土壤pH、土壤有机质、土壤元素含量、茶树元素含量等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泰安茶园具有高山气候特点的自然条件,是其茶叶品质优良的重要原因;泰安茶园土壤pH值、钙含量过高,有机质含量低,K的含量较低,Mn和Cu的含量处于缺乏水平;叶片中Ca过量积累,Cu的含量处于缺乏水平。因此,有待于对土壤进行进一步改良,并适时喷施叶面肥,以进一步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7.
《中国果菜》2011,(12):40-40
茶园病虫的发生和为害是影响茶树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而有机茶园禁止使用一切化学合成的农药,如何利用茶树自身的生长环境条件,通过采用农业措施、物理措施和生物防治等方法,建立合理的茶树生长体系和健康的生态环境,提高茶园系统内的自然生态调控能力,从而抑制茶园病虫害的暴发,这不仅是有机茶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也是有机农业的一个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8.
生态茶园的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昌先 《西南园艺》2006,34(4):57-58
生态茶园是指以茶树为主要物种,遵循生态农业的要求建设起来的茶园。建立生态茶园,优良的局部环境为茶树生长提供良好的生态条件,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茶树的光能利用率,促进茶叶产量和质量的提高,促进茶园生态系统的循环,使茶园内的物种更加丰富。生态茶园是由多物种多层次组合而成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结构复杂,牵涉面大,在具体操作时应以最适宜茶树生育的环境条件为生态茶园的调控指标。主要指标有:(1)茶园土壤的有效土层在50cm以上,pH值为4.5~6.0,土壤相对含水量在70%~90%,有机质含量2%以上,含氮量大于0.1%;(2)园内直射光比例小,漫射光比…  相似文献   

9.
猪粪与茶树修剪物对土壤Pb和Cd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禽粪便是我国无公害茶园、有机茶生产所推荐的有机肥。为了解施用含有大量可溶性有机物质的畜禽粪对茶园土壤中重金属活性的影响,以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茶园土壤为研究对象,模拟施入不同量的猪粪和茶树修剪物,研究土壤肥力和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施入猪粪可增加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增幅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施入茶树修剪物后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变化不大;(2)施入猪粪和茶树修剪物均能降低土壤有效态Pb和Cd含量,降幅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猪粪效果更显著;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土壤有效态Pb含量不断减少,有效态Cd含量先下降后逐渐增加,但仍低于空白处理。  相似文献   

10.
<正>1生态良种茶园的建设及高产优质栽培关键技术1.1茶园建设茶叶种植园选择在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污染、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区域,大气、水质、土壤等各项检测数据均符合标准允许范围之内,坡地修筑梯田,山顶、山脊、梯田之间须保留自然植被。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目前现有茶园面积近37.3万hm2,应该在稳定现有面积的基础上,稳步推进高优生态茶园的改造建设,建设改造中应当注意建立现代茶园管理制度,达到优质、高产,生态有机,适应现代机植机耕机采技术、网络数字化管理技术,土壤、农残等指标监控检测技术的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12.
徐泽  彭萍  李中林  胡翔 《西南园艺》2002,30(3):43-44
1 重庆市茶树良种选育和繁育推广的现状1 1 重庆市茶树良种育成的数量较多 ,但适制名优绿茶的茶树良种少。一个优良的茶树品种应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机械化采制等特性。重庆市茶叶研究所 (原四川省茶叶研究所 )通过杂交育种和系统选育已育成国家认 (审 )定的茶树新品种 1 0个 ,省级审定的 4个 ,是全国育成茶树良种数量最多的研究所之一。在这 1 4个茶树新品种中 ,适制名优绿茶的有 6个 ,红绿茶兼制的品种 8个。这些品种质优的较少 ,没有适制特种茶的品种 (如乌龙茶品种 ) ,难以满足市场需求。1 2 茶园良种面积大 ,无性系茶…  相似文献   

13.
彭萍 《西南园艺》2004,32(5):49-50
近几十年来,由于栽培措施的变革,茶园生态环境渐趋简单化,促进了某些病虫害的发生,另一方面,茶树良种特别是抗病虫品种较少,加上大量使用化学肥料,使茶园土壤酸化板结,地力衰退、土壤活性降低。尤其是偏施氮肥,改变了茶树体内的碳氮比例,促进了多种吸汁性害虫的发生;在茶树植保方面,多依赖化学农药而轻视其它措施的协调,多局限于就虫治虫而忽  相似文献   

14.
茶树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及调控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信阳区茶园大面积开花,严重影响了采摘茶园的产量,茶叶品质也降低,因此,为了提高茶叶产量及品质,减少茶树开花结实,控制生殖生长,从茶树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发育的关系、影响茶树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因素等方面提出茶树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科学合理的调控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茶基料栽培长根菇技术研究的前期工作,设计茶树和长根菇田间间作模式栽培试验。经春末2批次间作重复试验,结果表明,大棚内长根菇出菇时间相对集中,生物学效率平均为84%;茶园中出菇时间相对分散,生物学效率平均为73%。秋初试验表明,茶园间作长根菇受温度影响较大。茶树和长根菇间作模式具有可行性。茶树间作长根菇可明显提高茶鲜叶中茶多糖和土壤中速效氮、磷、钾含量,对土壤中有机质和pH暂无影响,茶树和长根菇间作模式对于土壤养分有短期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有机茶园的构建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环境、土壤、水循环和茶叶病虫害综合防控等诸多因素,要认真做好建园规划,严格植物检疫,选用抗病虫的茶树品种等。茶叶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工作是有机茶生产中关键环节,应以农业措施为主,合理使用生物、物理防治技术,并利用有机茶生产标准中允许使用的农药控制茶园病虫害,以生产出有益健康的高品质有机茶。  相似文献   

17.
茶树属亚热带常绿作物,是一种耐荫植物,茶树栽培中,传统的茶园栽培模式结构生态系统较简单,制约了茶树的生长与茶品质的提升,改变简单茶园的生态环境条件,利用生物配置优势,寻找有利的茶园生态环境的栽培模式,是茶叶生产关注的问题。研究了茶树栽培与茶园管理技术,为提升茶树栽培质量,提高茶叶品质,促进茶园管理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油茶低产林综合改良复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油茶成年低产林采取综合改造技术,可实现成年油茶林高产、优质、高效,增加茶农收入。综合技术内容包括:清除杂草灌木、改善油茶园环境条件及林地质量、增施有机肥、修剪茶树、置换优良品种、提高水肥管理水平、预防病虫为害等。结果表明:通过营林措施,增强树势,可使油茶低产林在短期内进入丰产林。  相似文献   

19.
《西南园艺》2006,34(4):58
日前,由福建省安溪县农业与茶果局和南京农业大学合作的茶园土壤和茶树农药残留微生物降解菌剂试验取得成功.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从园地的选择、种植、开垦、茶园土壤管理与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茶树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