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锥栗嫁接育苗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平市地处闽北。闽北近十多年来大力发展锥栗,需要大量的锥栗嫁接苗。锥栗嫁接育苗比板栗嫁接育苗成活率低,技术更难掌握。笔者依据多年来的实践摸索和调查,总结出一套简单易行、成活率高、出圃率高和工作效率高的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2.
锥栗是我国南方木本粮食树种之一,喜温暖湿润的环境,适生于年均温11~20℃、年降雨量1 000~1 500 mm的气候条件,但也能耐最低气温—16℃,多自然分布于海拔1 000 m左右的高山山洼或平缓山地的酸性土壤上。以前,锥栗造林常采用直播或移栽野生锥栗苗两种方式,难以实现良种化。后来,各地开始采用嫁接方式育苗,分本砧(或野生锥栗砧木)嫁接和大砧高接换冠两种方式,从而实现良种锥栗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介绍了建瓯市山地锥栗种植的现状,并从育苗、嫁接、造林地选择、整地与造林、拉枝、整形修剪、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锥栗造林管理技术做了重要探讨,对建瓯市锥栗产业获得速生丰产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锥栗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和县地处鹫峰山脉北侧,属丘陵山地,大部分海拔为500~1000m;年日照时数2152h,年平均气温18·4℃;年平均降水量1680mm。地理和气候条件十分适合锥栗生长。政和县野生锥栗资源十分丰富,但开发利用较少,原有锥栗园优质品种少,管理粗放,单产低,品质差,经济效益低。近几年,通过大力开发野生资源、嫁接优良品种、改造低产园及推广新技术,全县锥栗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10000 hm2,其中优质丰产示范片2000hm2,平均产量达到2805kg/hm2,产值1·82万元/hm2,经济效益大幅提高,成为“中国锥栗之乡”。现将锥栗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建园锥栗耐瘠,一…  相似文献   

5.
锥栗为我国亚热带山区古老的著名果材兼用的木本粮食果树,分布长江和珠江流域的湘、鄂、赣、浙、闽、粤、桂等省(区)。福建锥栗嫁接栽培历史较为悠久,据李来荣、江由等(1956)对建瓯龙村乡锥栗资源初步调查,该乡锥栗主栽品种10余个,历史最高年产量130余万斤。全省锥(板)栗年产量约520万斤,以锥栗为最多;闽北地区20余县市均有锥(板)栗分布,其中南平地区10县市锥(板)栗重点产区即有40余处。根据《闽北地区果树资源志》(1959)全区  相似文献   

6.
建瓯市是"中国名特优经济林锥栗之乡"。锥栗在建瓯的栽培历史已有1800年,建瓯锥栗具有品质优良,营养丰富,文化内涵丰厚,其种植面积、产量和优良品种均为全国之最。全市现有锥栗园面积28000hm2,年产锥栗30300t。本文通过分析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建瓯锥栗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地理标志产品的无公害生产、流通、加工和营销等措施,以促进建瓯锥栗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锥栗亦称榛栗,原产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大多作为林木栽培,其中作为果树栽培的大果锥栗目前局限于闽北浙南山区,多数行嫁接繁殖,成为当地珍稀特产。就浙江来说,已有150多年历史,面积超过3000多亩,分布在庆元、龙泉、缙云等县。由于其果小于板栗产量甚低,且果多虫害,不耐贮藏,一直在产地自产自销,未能形成商品。锥栗虽小但品质糯而香甜,一般胜于板栗。其总糖含量高,据浙江省庆元县资料总糖含量高达30.3%,明显高于浙江省上虞魁栗(6.6%)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泰宁县是“中国锥栗之乡”,目前锥栗面积达2200hm^2。为进一步提高果农的管理水平,培养懂技术能经营的新型果农,泰宁县于2月下旬在全县举办锥栗栽培技术巡回培训班.对果农在锥栗生产管理中碰到的疑难问题进行技术指导和现场技术咨询.得到了广大果农的热情参与和好评。  相似文献   

9.
向国刚 《落叶果树》1992,24(4):47-47
湖北省巴东县现有成片的野生栗林 10. 05万亩,主要树种除有板栗、锥栗外,还有栓皮栎、盐肤木、杜鹃、马桑等杂林灌木丛生,地表有4.5cm以上的枯枝落叶层,土层厚度在60cm以上。为改造利用这一资源,1987年~1990年我们在马眠塘乡白岩子村建立了改换良种园60亩。 一、改接方法 首先清除杂林和灌木树种,保留板栗为主,板栗不足处保留锥栗,再按照每亩保存77~97株进行伐密补稀,3月中下~4月中下旬进行高砧嫁接,贴木高度在50cm。以下,品种为从湖北罗田县引进的中迟栗和山东果树所引进的金丰、海丰、石丰,采用插皮嫁接法,切口插接穗2~5个。嫁接当年…  相似文献   

10.
锥栗是浙南闽北特产。为果林兼用的优良树种,1998年我县选送的锥栗获得浙江省农展会干果“金奖”,2000年庆元县被省政府命名为“锥栗之乡”。庆元县锥栗面积发展比较快。现已达3800公顷,随着面积的增多。锥栗病虫害也增多。如果单一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会产生诸多副作用,最明显的是病虫害防治效果下降:其次,杀伤害虫天敌,使害虫更加猖獗:污染环境,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果实和土地农药残留量增加。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建瓯市是第一个“中国锥栗之乡”,锥栗是建瓯市特产,当地俗称榛子,已有1800多年栽培历史。因具有土壤、气候、生态等资源优势,加上不断选优栽培,建瓯锥栗具有独特的“糯甜香”品质特征。尤其近10年来,建瓯市大力实施“科技兴榛”战略,用科技推动锥栗生产,采取建立技术骨干队伍(达500多人)、开展技术  相似文献   

12.
照相机有"傻瓜机",如今果树也有"傻瓜树",这就是锥栗.锥栗种植简单,投入少回报大,时间短见效快.一株锥栗大树,产量高的可达15千克,售价每千克5~8元,单株可收入约百元.刚刚过去不久的锥栗采收季节,让大规模种植锥栗的闽北山区的福建省建瓯市小桥镇农民大发一笔"锥栗财".锥栗成了小桥流水人家致富的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3.
锥栗是林果兼用树种 ,种仁属优质的干果 ,被人体吸收率高达 95%以上。锥栗果还含有人体所需的胡萝卜素、氨基酸等 ,营养价值高于面粉、大米和薯类。锥栗可鲜食、炒食、菜食或清炖 ,也可磨粉制作糕点、代乳粉 ,还可加工成罐头、锥栗糕等副食品。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 ,发展前景看好。锥栗是一种高产的木本粮食作物 ,且盛果期达 50~ 80年。1 生物学特性锥栗喜温暖湿润的环境 ,喜光 ,耐寒、耐旱、耐瘠薄 ,适应性强。适生于气温 11~ 2 0℃ ,年降雨量10 0 0~ 150 0mm的气候条件 ,能耐绝对最低温 -16℃。要求平均相对湿度 80 %以上 ,日照时…  相似文献   

14.
锥栗幼树早产丰产栽培技术@郑诚乐@江由@吴少华¥福建农业大学园艺系锥栗幼树早产丰产栽培技术郑诚乐江由吴少华(福建农业大学园艺系福州350002)锥栗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果品资源,以其营养丰富、品质优,在国内外市场倍受青睐,供不应求。福建省有野生锥栗几万公顷,近...  相似文献   

15.
眼下正是锥栗大量上市时节,客商纷纷来到福建省建瓯市收购,锥栗价格不断上扬,目前收购价已超过10元/kg,比往年高了25%以上,农民依靠锥栗种植,迈上了致富路。据悉,建瓯锥栗效益明显提高,关键在于多措并举,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陈世平)连日来,建瓯市一派繁忙景象,运输锥栗的车辆进进出出,一车车锥栗从建瓯销往浙江、上海、广东、江苏等地。今年,建瓯锥栗产销两旺,质优价高,不仅锥栗产量可达3.3万t以上,所产锥栗颗粒大、外观亮丽、糖分高、口感好,而且价格走势一路看好,  相似文献   

17.
锥栗在将乐县广泛分布,笔者经多年探索,整理了一套适合山地锥栗生产的锥栗建园、育苗、定植、早期密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沈嘉荣  江由 《福建果树》1995,(1):35-35,37,23
天然锥栗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建阳市农业局沈嘉荣福建农业大学江由锥栗是我国重要木本粮食果树,有很高的营养和经济价值,又是闽北广大山区特有珍稀的种质资源。福建北部山区锥栗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在建阳、建瓯、邵武、泰宁等县市陆续发现有33~133公顷连片天然锥...  相似文献   

19.
锥栗(Castanea henryi(Skam)Rehd.et Wils.)俗称榛子,壳斗科栗属,落叶乔木,树体高大,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到南岭以北,主要分布于福建、浙江、江西、四川、湖北、江苏等省,特别是福建省的南平、三明面积大,分布广。建瓯市是锥栗的发源地,栽培历史千余年,全市栽培面积达2.87万hm2,全市各乡镇均有种植,是建瓯市农业经济中最具优势、最有潜力的重要支柱产业。虽然近年来学者对锥栗开展了一些研究,但对锥栗生物学特性及生态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20.
‘华栗3号’是经实生选优获得的锥栗新品种。坚果长椭圆形,红褐色,油亮,外观漂亮,平均坚果质量8.41 g,种仁含可溶性糖7.07%,淀粉36.56%,蛋白质3.72%,脂肪1.04%,维生素C 313.5 mg·kg-1,Ca 364 mg·kg-1,Fe 9.15 mg·kg-1,Zn 4.43 mg·kg-1。嫁接第2年挂果,盛果期平均产量达4 250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