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黄石市渔政处报道,长江黄石段26公里江段被列入国家级“四大家鱼“保护区。该处负责人介绍,长江水系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这“四大家鱼”资源丰富,然而,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长江水系四大家鱼资源日趋衰退,鱼类种群规模不断缩小。同时,随着三峡工程径流调节功能的加强,长江四大家鱼的产卵场水文发生变化,部分产卵场位置下移,鱼卵鱼苗量锐减。  相似文献   

2.
长江是我国四大家鱼的主要产地。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兴建,将使长江水域生态系统发生很大的变化。为研究葛洲坝水利枢纽对长江水产资源的影响,国家水产总局组织了沿长江六个省、市的有关单位进行长江四大家鱼产卵场的调查。在家鱼繁殖期间进行有关家鱼产卵场的变动、鱼苗数量变化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瑞昌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位于江西省北偏西,与湖北省武穴市隔江相望。现辖江段长14.5km,江面宽1130—1810m,上至宜昌880km,下至上海940km。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水域条件,孕育了丰富的长江天然鱼苗资源,有优质的“四大家鱼”鱼苗,而且还有鲢鱼、鳜鱼、大口鲶等许多特种鱼苗,是长江鱼类基因的宝库、  相似文献   

4.
国家级瑞昌家鱼原种场设计方案审定1994年4月10日,国家级瑞昌长江四大家鱼原种场初步设计方案被农业部水产司在九江审定通过。长江流域是我国特有的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的主要产区。长江瑞昌江段,是四大家鱼苗种的集中产地,这里的鱼苗品种全、产量高、质量好...  相似文献   

5.
1家鱼原种选育工作的起步与发展自1958年我国首先突破家鱼人工繁殖技术难关以来,人工繁殖鱼苗便逐步取代了天然鱼苗生产。由于人工饲养和自然选择因素的退减,加大了近亲交配的机率,导致家鱼原有优良性状衰退:繁殖能力下降,仔代生长缓慢,性成熟提前,抗病力减弱等。因此四大家鱼原种选育工作显得十分重要。1981年6月江苏省水产局在扬州召开了全省苗种工作会议,提出了关于实现四大家鱼人繁亲鱼的长江原种化的要求。由此,扬州市水产局建议我场利用东夹江培育长江四大家鱼原种亲鱼。东夹江面积为1500亩,属长江支流,全长6500米,宽200…  相似文献   

6.
《水产养殖》2009,30(1):35-35
受过度捕捞、水污染、航运、桥梁以及洄游通道等因素影响,长江四大家鱼鱼苗资源处于衰退之中。10月29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副所长陈大庆表示,四大家鱼资源的持续衰退应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建议尽早设立保护区。  相似文献   

7.
青、草、鲢、鳙鱼原是我国特有的养殖鱼类,故有“四大家鱼”之称。它们在祖国各大流域(黑龙江、黄河、淮河、长江、珠江)都有分布,特别是长江流域中下游、黄河流域及华北地区,资源特别丰富,长江三峡以下更是我国四大家鱼鱼苗的主要产地。  相似文献   

8.
李成 《内陆水产》2006,31(11):27-28
湘江发源于广西省,在东安庙进入湖南境内,流经零陵、祁阳、衡阳、株洲、湘潭、长沙,最终进入洞庭湖.全长844km,流域面积94660km^2,其中湖南境内为85383km^2。是湖南省四大河流之首,也是长江水系的主要河流之一。其蕴藏着丰富的鱼类资源,是全国“四大家鱼”三大产卵场之一。湘江“四大家鱼”鱼苗现状不仅关系到自身的渔业产量,而且对洞庭湖和长江“四大家鱼”资源的增值,都有着密切关系。透过湘江“四大家鱼”捞苗情况,可以正确了解湘江“四大家鱼”资源现状,并积极采取保护对策.对洞庭湖及长江江湖洲游性鱼类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石首老河长江“四大家鱼”原种场位于长江水系荆江中段故道及湖北省淡水养殖腹地 ,总面积571 2hm2 。 1 996年 7月由农业部渔业局批准建设 ,1 999年 9月工程全面竣工 ,总投资 52 0万元。2 0 0 0年 8月专家组考评验收后准予挂牌。原种场每年可向社会提供“四大家鱼”亲鱼 1 50 0 0组 ,生产优质鱼苗 60亿尾 ,新增产值 3亿元以上老河长江“四大家鱼”原种场@张辑  相似文献   

10.
犤本刊讯犦2002年6月9日,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沿江6省市同步向长江中下游春季禁渔水域投放6000kg以上1龄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原种苗,50000尾5cm河鱼苗,20000尾3cm长吻鱼苗。这是我国首次在长江开展四大家鱼、河、长吻试验性增殖放流。这项活动将积极、有效地补充长江鱼类资源量,促进长江渔业资源的恢复,造福于长江渔业生态,造福于四大家鱼的基因库,造福于赖以生存的长江渔民,并推动长江春季禁渔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也向社会表明我国渔业部门保护长江渔业生态的决心和信心。这次放流活…  相似文献   

11.
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中游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场现状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15  
于2003-2006年每年5-7月对长江中游江段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场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长江中游现有产漂流性卵鱼类13种,其中主要经济鱼类有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鳜(Siniperca chuatsi)、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鳊(Parabramis pekinensis)、铜鱼(Coreius heterodon),共8种。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种类减少了10余种,但监测到了多年未见的鳡(Elopichthys bambus)。在长江中游宜昌至城陵矶300多km江段分布10余个四大家鱼产卵场,与水库蓄水前相比,产卵场地理分布的范围变化不大。2003-2006年长江中游主要产漂流性卵鱼类的产卵量143720×10^4ind,其中四大家鱼产卵量108069×10^4ind。与蓄水前相比,长江中游四大家鱼产卵规模严重缩小,4年四大家鱼产卵总量为1997-2002年平均值的42.82%,为蓄水前2002年的56.88%。四大家鱼产卵与水温和涨水持续时间及水位日上涨率等生态水文指标密切相关,产卵期期间水温波动范围为18.6-25.5℃,水温适宜于四大家鱼繁殖;江水持续上涨时间一般为4-7d,水位的日涨率一般在0.30m/d左右,较为适宜于四大家鱼产卵。与20世纪70年代和水库蓄水前相比,长江中游四大家鱼鱼苗比例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鲢比例相对上升,而多年来占绝对优势的草鱼比例显著下降,表明长江中游草鱼受三峡水库调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2.
网湖灌江纳苗的效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湖灌江纳苗的效益评价孙建贻周春生段中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430072)灌江纳苗就是在长江四大家鱼繁殖季节,当鱼苗“发江”时,适时开启沿江湖泊的通江闸门,家鱼及其他种类的鱼苗随水流入湖中,从而达到增加湖区渔业资源,提高鱼产量的目的。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一、长江水系四大家鱼 青鱼、草鱼、鲢、鳙长江四大家鱼原种,是我省主要养殖品种。与珠江、黑龙江等水系四大家鱼相比,长江水系四大家鱼原种具有品质优、肉质好、抗病力强等优良性状,长速比其他水系快5%~10%,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长江洪湖江段四大家鱼早期资源状况及生态调度对其繁殖活动的影响,本研究于2014—2016年每年的5—7月,对该江段四大家鱼早期资源组成比例、资源量及水文指标等状况开展了调查,共采集四大家鱼卵56粒,鱼苗74815尾,其中鲢卵、苗分别占四大家鱼总捕捞数量的69.6%和75.7%。2014—2016年,估算通过洪湖江段的四大家鱼卵径流量分别为1.11×108粒、0.95×108粒和0.94×108粒,鱼苗径流量分别为7.63×108尾、15.36×108尾和27.64×108尾。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四大家鱼苗密度与流量、水温和水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GAM模型显示,四大家鱼苗密度在水温18.1~26.6℃范围内,呈现先上升后略微下降的趋势,并与流量呈显著正线性关系。相比20世纪90年代,洪湖江段四大家鱼资源量有所下降,但产卵场分布位置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动。生态调度对洪湖江段四大家鱼繁殖活动有一定的促进效果,但效果弱于离坝较近的宜...  相似文献   

15.
<正> 在进行家鱼产卵场调查中,采集的鱼苗往往需及时固定,固定后一般通过镜检来鉴别种类。但镜检工作量大,花时间长,特别是色素不明显、肉厚、肌节模糊不清的鱼苗,常给鉴别带来很大困难。我们在1981年长江家鱼产卵场调查中,通过对固定后的大量野鱼苗和数千尾家鱼苗观察研究,摸索出鱼苗固定后肉眼鉴别四大家鱼的简便方法。本方法适用于全长8~10.5毫米、孵化后3~7天的老口鱼苗,对嫩口鱼苗的鉴别也有一定参考价值。将采集的鱼苗立即固定于含有0.7~0.8食盐的4~5%福尔马林溶液中。用滴管将固定后的鱼苗吸出放在白磁盘中,使鱼体侧  相似文献   

16.
长江四大家鱼原种放流的历史与现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从2002年11期开始以专题论坛的形式就长江人工放流问题展开了讨论,分别推出了中国水产科学研完院长江水产研完所张共忠教授的文章“长江人工放流”四大家鱼“问题商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沈俊宝教授的文章“长江”四大家鱼“资源急需保护和增殖”。张教授的主要观点是:以长江历史资料分析为基础,目前不宜在长江水域投放“四大家鱼”人工繁殖苗种,应根据三峡大坝即将建成这一新情况对长江渔业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后,再采取有针对性措施,保护并增殖长江“四大家鱼”等鱼类资源:沈教授的主要观点是:人工增殖放流是世界各国增殖水产资源的普遍做法,长江“四大家鱼”是我国的宝贵资源,亟需保护和人工增殖放流,但必须进行充分论证。本期本刊推出中国科学研完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教授的文章“长江四大家鱼原种放流的历史与现实”,其主要观点是:四大家鱼和许多长江特有鱼类及其遗传多样性是长江流域独特的江湖复合生态系统哺育的,其养育和保护必将有赖于其生态系统的完整。因此,保护鱼类赖以生存的水生态环境才是最根本的措施。在此,本刊编辑部再次诚邀关心长江渔业资源的各方人士,为有效保护和恢复长江渔业资源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7.
四大家鱼产卵水文水动力特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四大家鱼是中国重要的经济鱼类,长江是四大家鱼的天然种质库,长江四大家鱼的自然繁殖数量对四大家鱼的资源保护意义重大.四大家鱼产卵与河流水文水动力关系密切.较为全面的阐述了四大家鱼产卵与水温、涨水过程的关系,并对四大家鱼产卵场的分布和水动力特性进行了简要描述.本工作将为针对四大家鱼产卵的水库生态凋度和四大家鱼产卵场修复提供一定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中游黄石江段四大家鱼早期资源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5年和2016年每年的5—7月,在长江中游黄石江段对四大家鱼早期资源开展了调查,以了解该江段四大家鱼早期资源及产卵场分布现状。调查期间共采集四大家鱼卵67粒,苗23 948尾,种类以鲢和草鱼为主,分别占四大家鱼卵苗总捕捞数量的77.0%和18.1%。2015年和2016年,估算通过黄石江段的四大家鱼卵径流量分别为0.20×108粒、4.69×108粒,鱼苗径流量分别为19.40×108尾、13.65×108尾。黄石江段四大家鱼产卵场主要分布在团风李家洲、鄂州城区、鄂州戴家洲和黄石道士袱4个江段。与历史资料相比,黄石江段四大家鱼产卵场分布位置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动。建议开展增殖放流活动,并在航道整治等工程建设中注重保护洲滩等生境。  相似文献   

19.
四大家鱼种质库建成被称作“亚洲第一库”的长江水系四大家鱼科质资源库,最近在湖北省监利县老江河渔场通过国家验收。该库国家投资350万元,投产后,每年可向社会提供优质亲鱼10万公斤,原种7万公斤,鱼苗3亿尾,还可为鱼类保纯复壮、杂交育种提供科研基地,可收...  相似文献   

20.
长江渔业资源现状与增殖保护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刊从2002年11期开始以专题论坛的形式就长江人工放流问题展开了讨论,分别推出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张兴忠教授的文章“长江人工放流“四大家鱼”问题商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沈俊宝教授的文章“长江“四大家鱼”资源急需保护和增殖”、中国科学研究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教授的文章“长江四大家鱼原种放流的历史与现实”,张教授的主要观点是:以长江历史资料分析为基础,目前不宜在长江水域投放“四大家鱼”人工繁殖苗种,应根据三峡大坝即将建成这一新情况对长江渔业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后,再采取有针对性措施,保护并增殖长江“四大家鱼”等鱼类资源;沈教授的主要观点是:人工增殖放流是世界各国增殖水产资源的普遍做法,长江“四大家鱼”是我国的宝贵资源,亟需保护和人工增殖放流,但必须进行充分论证;桂教授的主要观点是:四大家鱼和许多长江特有鱼类及其遗传多样性是长江流域独特的江湖复合生态系统哺育的,其养育和保护必将有赖于其生态系统的完整。因此,保护鱼类赖以生存的水生态环境才是最根本的措施。本期推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陈大庆教授的文章“长江渔业资源现状与增殖保护对策”,其主要观点是:人工增殖放流是世界各国恢复鱼类资源的普遍方法,为弥补长江渔业资源再生量的不足,建议建立更多的长江鱼类人工繁殖放流站,有计划地开展人工增殖放流,同时要加强科学研究,深入开展流域大型水利工程、人工增殖放流等对渔业资源和流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和效果评价,制定相应措施保护和恢复长江渔业资源。 在此,本刊编辑部再次诚邀关心长江渔业资源的各方人士,为有效保护和恢复长江渔业资源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