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2008年和2009年的早稻和晚稻分蘖盛期、孕穗末期-黄熟期对点播、撒播、强化栽培、插植、抛秧5种栽培方式种植水稻的稻田进行纹枯病发生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纹枯病在不同栽培方式的稻田之间是有差异的,强化栽培稻田纹枯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最高,抛秧稻田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次之,插植稻田发病情况居中,点播和撒播稻田最低。五种栽培方式稻田在孕穗末期-黄熟期的纹枯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高于分蘖盛期。调查研究建议,要做好预防工作,适时用药,合理种植密度,以期达到控制该病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超级早稻不同栽培方式对产量形成与根系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水育秧移栽、旱育秧移栽、软盘旱育秧移栽、旱育秧抛秧、软盘育秧抛秧、点播和撒播等7种栽培方式对超级早稻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各栽培方式问根系性状差异明显,其中优势表现较明显的是早育秧移栽和点播处理;各栽培方式间产量差异显著,呈现移栽抛秧与点播撒播处理的趋势;栽培方式间结实率与千粒重差异很小,产量差异主要由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的差异造成.  相似文献   

3.
水稻纹枯病是高温高湿性病害,抛秧稻田分蘖快、封行早、群体大、湿度高,因而抛秧稻田纹枯病的发生具有发生早、危害重、时间长的特点。该文介绍水稻抛秧田纹枯病的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并提出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比较了水育秧移栽、旱育秧移栽、软盘旱育秧移栽、旱育秧抛秧、软盘育秧抛秧、点播和撒播等7种栽培方式对超级早稻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各栽培方式间根系性状差异明显,其中优势表现较明显的是旱育秧移栽和点播处理;各栽培方式间产量差异显著,呈现移栽〉抛秧与点播〉撒播处理的趋势;栽培方式间结实率与千粒重差异很小,产量差异主要由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的差异造成。  相似文献   

5.
以特优649和博优253为供试水稻品种,设免耕点播、免耕撒播、免耕抛秧、常耕插秧4个处理,经过两年四造试验,结果表明,4个处理纹枯病的丛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正>水稻纹枯病是水稻常发性和重发性病害之一,其发生危害程度已远远超过水稻稻瘟病、条纹叶枯病等,成为水稻第一大病害,给水稻高产稳产带来严重威胁。现将水稻纹枯病重发原因与防治介绍如下。一、水稻纹枯病连续重发原因1.水稻直播面积的激增水稻栽培方式呈现多元化,主要有手栽秧、机插秧、直播稻等多种方式。其中直播稻由于省工、节本等特点,面积直线上升,部分地区直播稻种植面积比例高达80%以上,加重了水稻纹枯病的发生与危害。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稻抛秧已经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手工插秧种植。但是,相比于手工插秧田,抛秧田纹枯病的发病程度更为严重。本文就水稻抛秧田纹枯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以及发病特征进行阐述,分析了抛秧田纹枯病的发病原因,最为主要的是高温高湿的环境给纹枯病的发生提供了机会。针对这个原因,笔者提出了水稻抛秧田纹枯病的防治方法,以期预防与治疗纹枯病,减少纹枯病对于水稻的侵害,提高水稻的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8.
水稻纹枯病是水稻种植中重要的病害之一。从目前来看,水稻纹枯病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各个水稻种植区域,同时,由于水稻品种逐步向矮秆多蘖方向发展,再加上我国水稻种植中对稻田水肥的投入不断加大,都导致了纹枯病发生的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9.
水稻纹枯病是水稻种植中重要的病害之一。从目前来看,水稻纹枯病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各个水稻种植区域,同时,由于水稻品种逐步向矮秆多蘖方向发展,再加上我国水稻种植中对稻田水肥的投入不断加大,都导致了纹枯病发生的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0.
我市水稻的种植方式有移栽和直播两种,移栽主要是手工插秧;直播是以人工撒播为主,主要在红旗镇、大致坡等乡镇。主要介绍了当地水稻种植中所应用的抛秧技术,机械摆栽,机械直播,机械点播,机械插秧等栽插技术,可有效减轻劳动输出,提供生产效率。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大对机械直播技术与机械插秧技术的推广,并建立工厂化育秧,实现育秧商品化,为水稻的高淳稳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1.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旱育免耕抛栽、小苗机插、盘育免耕抛栽、油林免耕套播、常规栽插等5种栽培方式下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程度与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油林免耕套播可抑制水稻苗瘟和叶瘟的发生,5种栽培方式对穗颈瘟和纹枯病的发生程度有一定影响,对稻曲病的发生没有影响;小苗机插偏方式下二化螟的发生较轻,其它4种方式之间发生程度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以抗除草剂两系杂交早稻香125S/Bar68-1为材料,比较了直播、抛秧、机插3种轻简栽培模式与草胺膦除草、常规除草两种除草方式对水稻病虫害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模式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大于除草方式;直播栽培模式下稻飞虱发生明显较轻,抛秧栽培模式下纹枯病始发期较机插、直播早;各处理采取的防治方案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显著,对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曲病等的防效也明显,但对二化螟的防效不佳;建议施药时间以二化螟达到防治指标为开始时间,一般在5月26~28日第1次施药,约2周后第2次施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寒地水稻纹枯病抗性鉴定的调查指标及鉴定时期。[方法]利用苗期鉴定法和成株期牙签嵌入法分别于分蘖末期和抽穗期进行接种,并在苗期采用单株病情指数,成株期采用病级、相对病斑长度、病斑长度和绝对病斑高度为调查指标,进行抗性鉴定。[结果]分蘖末期接种的3次调查中,病级、绝对病斑高度与抽穗期第3次调查的绝对病斑长度和病级的灰色关联度呈上升趋势,且分蘖末期接种的第3次调查中这2个指标与对照指标的灰色相关度分别为0.891 2、0.888 6和0.911 1、0.903 0。这2个指标可作为抗性鉴定重要参考指标。苗期鉴定的单株病情指数与2个对照指标的灰色相关度分别为0.746 1和0.787 9,表明苗期鉴定的调查指标与成株期鉴定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成株期牙签嵌入法在分蘖末期和抽穗期接种,接种后第36天调查的病级和绝对病斑高度可作为抗性鉴定和遗传分析的重要指标。苗期鉴定的单株病级指数与成株期鉴定结果具有一定的灰色关联度。  相似文献   

14.
通过水稻精量穴直播与常规机械旱直播、机械育插秧与机械钵育摆栽的对比试验,研究探讨不同机型、不同育秧(种植)模式的生产成本投入、作物产量情况,结果表明:机械精量穴直播在试验区均表现出显著的"省工、节本、增效"效果,值得大面积推广;机械直播省工效果明显,但增效不显著,大面积推广有一定风险,建议仅在部分适宜地区采用;机械钵育摆栽与机械插秧增产效果明显,但在育苗等环节上用工量大、作业机具效率低,配套技术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为了摸清昭平镇近年抛栽稻纹枯病严重发生的原因,从纹枯病的菌源量、水稻的栽培管理水平、稻飞虱的发生程度、气候条件、防治措施等5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稻纹枯病造成的稻谷损失为各种病虫害之首,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减少菌源,加强水肥管理,适时使用药剂防治等5个相应的综合防治对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在直播稻上进行30%爱苗乳油防治纹枯病、稻曲病、紫秆病试验,结果表明:用30%爱苗乳油1500倍液在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用药2次效果最好,稻曲病防效达83%以上,紫秆病防效达70%以上,纹枯病防效达77%以上,且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7.
洪泽县直播水稻纹枯病连年重发原因在于品种感病、高温高湿天气、栽培措施利于发病及防治技术不到位等。防治水稻纹枯病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采取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等农业措施,改善直播水稻的生长环境条件,并及早用药进行保护,如24%噻呋酰胺SC 300 ml/hm^2、6%井冈·蛇床素WP 900 g/hm^2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玉米新品种桂糯518最佳种植密度、施氮量和栽培方式等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方法】试验设种植密度(36000、42000、48000、54000和60000株/ha)、施氮量(0、75.0、150.0、225.0、300.0和375.0kg/ha)和栽培方式(常规栽培、宽窄行栽培、温棚育苗移栽和直播地膜覆盖)3个水平,均为随机区组设计。调查出苗期、采收期、生育期、株高、穗长和产量等性状,并将筛选出的桂糯518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在广西北海、南宁、都安、贵港4个点进行示范,测定产量及品质性状。【结果】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整体呈下降的趋势,穗长变短。种植密度为54000株/ha时,桂糯518产量最高;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桂糯518表现略为晚熟,株高略有增高,施纯氮300.0kg/ha时,桂糯518鲜食产量最高;直播地膜覆盖处理时,玉米鲜食产量最高,宽窄行栽培处理次之,温棚育苗移栽处理产量最低;桂糯518在4个示范点平均比常规栽培增产7.68%,综合品质略优于常规栽培。【结论】桂糯518采用宽窄行栽培方式,种植密度48000~54000株/ha,施纯氮量300.0kg/ha左右时,产量及品质较高。  相似文献   

19.
机械有序穴直播、机械有序抛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对于推进水稻种植的机械化、精量化和有序化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机插秧、有序机抛秧、有序机穴直播三种种植方式对水稻生长特性及产量效益的影响,以甬优4949和Y两优911为供试品种,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对不同机械种植方式的水稻生长特性与产量形成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的全生育期长短均表现为机插>有序机抛>有序机直播,其中有序机抛处理的全生育期比机插缩短3~4 d,但比有序机直播处理长10~11 d,全生育期的差异来源是播种至幼穗分化始期阶段的天数相差较大。有序机抛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其他机械种植方式,两个品种分别较机插秧、有序机穴直播增产7.86%~8.50%、14.06%~15.08%。增产的原因一是在不显著降低每穗粒数的前提下,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分别较机插秧、有序穴机直播增加14.70%、12.20%,差异达显著水平;二是分蘖数、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和根系生物量等生长特性指标较其他2种机械种植方式均表现出显著优势。同时机械有序抛秧栽培的生产效益比其他2种机械种植方式高。综上所述,有序机抛种植方式在水稻种植上早发性好,有效穗足,比机插秧、机穴直播更具有产量效益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