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 目前,在一些地方,老鼠已成为毛皮动物养殖业不容忽视的大敌,其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盗食和污损饲料:在毛皮动物养殖场(户)里,老鼠除盗食仓库内贮存的饲料外,还常常在夜间偷食饲槽中的饲料,鼠害猖撅之处,竟然在白天与幼兽争食。老鼠的盗食过程也是污染饲料的过  相似文献   

2.
庄德武 《中国家禽》2001,23(8):22-22
对养鸡场而言,冬春两季老鼠的侵害是较为头痛的事,某大鸡场刚入冬时接雏鸡5000只,几日内被褐家鼠咬死400余只,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应认识老鼠的危害性,加强防鼠灭鼠工作,杜绝鼠害的发生。 老鼠的危害性 盗食粮食、污染饲料造成大量浪费。据WHO资料介绍,一只老鼠一年可吃掉9~10千克粮食,而因遭污染造成浪费的饲料则是其吃掉的近10倍。 咬伤、咬死雏鸡并传播疾病。老鼠除了身上寄生有18种虱、蚤、蜱、螨外,还污染环境,并可将35种疾病传播给人类、家禽和家畜,如沙门氏杆菌、大肠杆菌等均可由老鼠传播…  相似文献   

3.
养鸡场的鼠害及其防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廷生  雷雪芹 《中国家禽》2002,24(14):23-24
1鸡场鼠害的主要表现 1.1盗食、污染饲料 一只成年鼠每天可吃掉相当于自身重量的食物,一年可吃掉9~18kg饲料.  相似文献   

4.
简便灭鼠法     
在养禽业中,老鼠是不容忽视的大敌,其主要危害如下:一只老鼠每天可吃掉相当于其本身体重五分之一的食物,加上被盗入洞内污损的饲料,数量可观;喜吃病死禽而传播疫病;老鼠出入时,引起家禽惊恐,影响生长发育及产蛋;咬吃雏禽。灭鼠的方法很多,现  相似文献   

5.
在发展养鸡事业中,鼠害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作者等在广东及湖南部分地区,调查了31个鸡场,其中鼠害达到严重程度的就有24个.鼠害的主要表现:1.咬鸡拉蛋.各种集约化鸡场,都会发生鼠咬雏鸡的情况.一般来说,雏鸡鼠咬率可达5-10%.每年因鼠害损失雏鸡数以千计的大、中型鸡场,比比皆是.有时甚至中、大鸡也会受到老鼠的袭击.至于拉蛋,亦时常可见.2.盗食饲料.老鼠到饲料仓库和食槽盗食饲料,直接与鸡争粮(并不如一般人想象那样,它仅摄食掉落地上的废料).据佛山某鸡场估计,每年因鼠害损失饲料二万斤以上,占该场全年饲料用量2%以上.3.咬毁器物.仅  相似文献   

6.
鼠害对集约化养猪场的经营者来说 ,是件十分头疼的事 ,主要危害有二 :一是盗食饲料 ,二是传染疾病。在一般的情况下 ,有五年场龄的猪场若未灭鼠 ,老鼠数量一般会超过猪头数的一倍。若以万头猪场计算 ,老鼠每天可吃掉饲料 5 0 0kg(平均每只老鼠日吃粮 2 5 g) ,一年可吃饲料 1 80t。如果在有利鼠害发生的年份 ,或猪场周边环境鼠密度大 ,或者场龄更长的猪场 ,鼠密度会更大 ,每天鼠耗饲料更多。老鼠不仅能引发人畜共患的疾病 ,而且鼠身体上带有数量大、种类多的寄生虫 ,这些寄生虫是很多病菌的宿主和保菌动物。老鼠为了取食 ,常穿梭于猪群之间 ,…  相似文献   

7.
褐家鼠的生态学特性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褐家鼠(RattusnorvegicusBerkenhout)是人类伴生动物,繁殖力高、食性广,适应能力特强;其数量多、个体大、性凶,破坏力比小家鼠和黄胸鼠要大得多,传播疾病的危害性也大得多,是全球数量最多、危害最大的鼠种。在饲料厂和养殖场,褐家鼠不仅盗食饲料、污损食物,损毁包装和器物,而且还传播22种疫病。饲料厂和养殖场食物丰富,为褐家鼠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有利条件,致使褐家鼠种群数量剧增。而大多数业主不敢贸然使用市场上出售的灭鼠剂,害怕灭鼠药物污染饲料,引起畜禽食物中毒,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因此,在饲料厂和养殖场,加强对褐…  相似文献   

8.
《广东饲料》编辑部:我饲料厂鼠害为患,被咬食的原料和产品不少,造成了较大的损失。附近养鸡场也反映老鼠咬死鸡等现象。烦请贵刊介绍有关鼠害的防范和灭鼠办法等。谢谢。茂名市蔡镇明素镇明读者:应《广东饲料》编辑部的要求,现向你介绍有关鼠害防治的问题。害鼠类种类多,具有适应性强、繁殖快、分布广等特点。广东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可供鼠类取食的植物生长整年不断,十分有利于害鼠类种群的栖』息和繁衍。故我省鼠害一向较为严重。老鼠在畜牧业的主要为害有:1、咬鸡拉蛋。雏鸡鼠咬率达5—10%;2、盗食饲料咬毁饲料包装袋,…  相似文献   

9.
田萍  姚武群 《中国家禽》2002,24(9):《中国家禽》-2002年24卷9期-39-40-页-《中国家禽》-2002年24卷9期-39-40-页
养禽场老鼠的危害 1.1偷食和污染饲料 老鼠是世界上活动能力、繁殖能力较强的哺乳动物.3~4个月的幼鼠就能交配繁殖,一年生6~10胎,每胎8~10只,妊娠期21~22天.一对大家鼠一年繁殖的后代群体是很大的.据各地的饲养观察,1只褐鼠每年可吃掉9千克粮食,由此可见老鼠对饲料的浪费之大.假设一个肉鸡场内存在200只褐鼠,一年将损失1800千克饲料.按美国肉鸡体重和饲料需要量计算,1只养到6周龄1.43~1.69千克的肉鸡,累计消耗的饲料为2.65~3.02千克,一年由老鼠损失的1800千克饲料,可以养595.4只这样的肉鸡.老鼠不仅偷食饲料,还污染饲料.  相似文献   

10.
老鼠的危害     
1.一对老鼠,每年能吃45斤以上的家禽饲料;被污染或损耗的饲料则要超过十倍以上。 2.老鼠可以在一个晚上,咬死几百只雏鸡,有时还危及大鸡。 3.老鼠身上有十多种虱子、跳蚤及螨,会把三十多种疾病传染给人和动物,特别是沙门氏杆菌和禽霍乱。  相似文献   

11.
用乙酸、碘化钾酒精溶液试治有机氟中毒刘山辉,徐秀姝(辽宁省铁岭农业学校,112001)氟乙酰胺和氟乙酸钠是一类高效剧毒的有机氟农药和灭鼠药,动物误食被其污染的饲料、作物、饮水或食入被其毒死的老鼠而发生中毒。中毒解救的特效药是解氟灵(即乙酰胺),但常因...  相似文献   

12.
养禽场鼠害的防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养禽场老鼠的危害 1.1 偷食和污染饲料 老鼠是世界上活动能力、繁殖能力较强的哺乳动物.3~4个月的幼鼠就能交配繁殖,一年生6~10胎,每胎8~10只,妊娠21~22天.一对大家鼠一年繁殖的后代群体是很大的.据各地的饲养观察,1只褐鼠每年可吃掉9千克粮食,由此可见老鼠对饲料的浪费之大.  相似文献   

13.
1病因牛食道梗塞多由于饲料管理不当,饲料储存保管散乱或放牧于未收尽的块根、块茎地等,有的是由于盗食未经粉碎或饲喂粉碎不全的块根及块茎饲料所造成。  相似文献   

14.
正1有机氟农药中毒有机氟农药中毒是猪误食了被氟乙酰胺(一种杀虫农药和灭鼠药)污染的饲料或毒死的老鼠而引发的一种急性中毒病。1.1病因长期补饲未经脱氟处理的过磷酸钙等矿物质饲料;用过量的氟化钠驱虫也可引起氟病。误食了被氟乙酰胺污染的饲料或毒死的老鼠而引发。1.2症状与病变(1)急性氟中毒,多在摄入氟化物0.5h出现症状,可见呕吐,腹痛,腹泻,严重时抽搐、昏迷,呼吸困难,发绀,最后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2)慢性氟中毒,最为  相似文献   

15.
1 为什么控制鼠害具有重要性?   因为它们是人类和动物疾病的带菌者;它们会导致建筑物的结构损坏;它们会消耗大量的饲料(每只老鼠每周能吃掉227克饲料);同时每只老鼠每周大约会污染2.27千克饲料.   ……  相似文献   

16.
<正>冬季,在一次对蜂群例行巡察时,我发现有2箱蜂声音异常,原来是包装时疏忽未装防鼠栅,老鼠进入蜂箱。发现时蜜蜂损失大半,箱底及巢门有很多蜂尸。冬季危害越冬蜂群的小动物主要有两种:一是老鼠,二是鼩鼱。老鼠对蜂群的伤害主要是在蜂箱内做窝产仔啃咬蜜脾,并污染蜂箱。老鼠在蜂箱内活动,使蜜蜂受到惊扰,不能安静越冬,消耗饲料,寿命缩短,进而导致春衰。消灭老鼠可使用鼠夹、鼠药,还有集贸市场出售的铁猫。  相似文献   

17.
养鸡场因其适宜的环境和有充足的食物,极易受鼠害,老鼠对鸡和人的健康危害是十分惊人的。据国外资料报道:一只250克重的老鼠每天可吃掉相当于自身重量的食物。老鼠总是挑吃新鲜好料,还在饲料中排尿排粪,造成污染。老鼠啃咬饲槽、门槛、电线、木箱、饲料袋等设施,影响正常的生产,造成停电、停水、停料等不良后果。此外,老鼠还咬杀雏鸡,偷吃鸡蛋。老鼠是许多种病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的巨大携带者,传播人和畜禽疾病,鼠疫、伤寒、出血热等传染病,就是老鼠传播的。  相似文献   

18.
鼠是养禽场的一大害。鼠通过机械式携带、排泄物污染等途径,可传播许多禽畜和人的疾病;鼠盗食饲料,毁坏禽舍和用具,还会咬伤或咬死雏禽,损坏禽蛋。所以,搞好养禽场的灭鼠工作,对于控制家禽与人的传染病的发生,减少鼠类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1.1临床类型临床上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中毒三种类型,其中以亚急性较为常见。急性病例:中毒多发生于食入被污染的饲料后1~2周左右,猪多在运动中死亡或发病后2d内死亡。  相似文献   

20.
饲喂肉鸽的饲料要求新鲜和干燥,绝对不能使用已经发霉变质的饲料,若发现有霉变的饲料,应立即将其处理掉,以防后患。发芽的饲料也不能喂,被老鼠和虫吃、蛀的饲料,其里面的营养物质已被吃掉,只剩皮壳,且这种饲料常带有病原菌或毒素,鸽子食后易导致发病或中毒。另外,饲料中发现有玉米棒子的外壳、豌豆夹、小麦毛壳及尘土等杂物,应当吹去后经洗净晾干后再用来喂鸽,以确保肉鸽的正常消化功能。1日粮配合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