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苏杰×豪胜"全龄经过是23天20小时,比"菁松×皓月"发育快12小时;全茧量2.048g、茧层量0.465g、茧层率22.71%;茧丝长1 466m、纤度2.314dt、强力2.783cN/dt)、伸长率11.54%、出丝率46.11%;具茧荧光色判性,雌性茧色为紫荧光,雄性茧色为黄荧光,判性率100%。三眠蚕品种"元子×由子"全龄经过20天6小时,纤度最细(1.995dt),强力最大(2.905cN/dt),伸长率最高(11.84%),其蚕茧是生产医用真丝缝合线的好材料。绿色蚕品种"草原×神韵"综合茧丝质成绩表现较差,可以用作天然彩色蚕丝被等材料。  相似文献   

2.
苏州大学蚕桑研究所发明现行蚕品种转育成荧光茧色判性蚕品种的方法,新育成的蚕品种“雄晓”雄茧为黄荧光,雌茧为紫荧光,判性率100%。茧质成绩:全茧量1.499g,茧层量0.366g,茧层率24.42%,具生产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用3650A紫外线进行荧光选茧,定向交配,运用原种自系分离及杂交育种等方法育成荧光茧色判性蚕品种荧光、春玉,其蚕茧在紫外线下,雌茧和雄茧分别呈现白色和黄色荧光,准确率达100%和95%;对荧光茧色判性蚕品种荧光×春玉,进行了5省联合鉴定,主要经济性状优良,达到实用化蚕品种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提供雄蚕茧的几种途径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虞晓华 《江苏蚕业》2003,25(2):20-21
本文介绍了批量提供雄蚕茧的四种途径,讨论了各种途径的特点和存在问题,认为目前推广荧光茧色判性蚕品种、家蚕双限性斑纹品种,蚕种场、蚕农、丝绸工业三部门之间利益冲突较少,各方容易接受。丝绸工业部门收购这二类蚕品种的蚕茧后,可以根据生丝市场的供求情况,缫制出雄蚕丝、雌蚕丝及雌雄混合丝(传统品牌丝),提高茧丝的产值。  相似文献   

5.
荧光茧色判性蚕品种雌雄幼虫荧光色素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家蚕茧在一定波长的紫外线照射下,可呈现多种荧光茧色,且因品种而异。采用紫外线下荧光选茧,定向培育等育种手段,已育成依据蚕茧的荧光色可判断性别的家蚕品种[1]。但目前尚不清楚该类品种荧光色素的代谢机理。本试验通过对该类品种5龄雌雄幼虫逐日血液荧光色检查、绢丝腺移植以及三眠化早熟处理等,研究荧光茧色判性家蚕品种雌雄幼虫荧光色素的差异。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供试蚕品种为山东省蚕业研究所育成的具有荧光茧色判性特点的家蚕品种荧光。其蚕茧在一定波长紫外线照射下,雄茧呈黄荧光色,雌茧呈淡兰荧光色。紫外分析仪为浙江产P…  相似文献   

6.
研究荧光茧色判性家蚕新品系,将有助于实现省力化、轻简化良繁和缫制高品位雄蚕丝。本文根据前人的研究经验和育成温带型荧光茧色判性家蚕品种的特点,提出亚热带型荧光茧色判性家蚕新品系和新品种选育研究的思路,结合广西蚕种业生产模式和蚕业发展趋势,探讨亚热带型荧光茧色判性家蚕新品种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7.
菁松×皓月是生产上推广量最大的春用多丝量家蚕品种,根据家蚕茧荧光色的遗传机制,将该品种改育成具有蚕茧荧光显色判性性状的品种。对蚕茧有多种荧光显色的菁松通过系统分离方法,对蚕茧单一荧光显色的皓月通过杂交导入荧光伴性基因Fx及定向培育的方法,将2个品种均改育成雄蚕茧为黄荧光色、雌蚕茧为紫荧光色的品种,其荧光判性准确率达到100%。2个改育的品种暂命名为苏杰、豪胜。实验室饲养鉴定成绩表明改育品种杂交组合苏杰×豪胜的幼虫比菁松×皓月发育快,体质更强健,但全茧量略低;缫丝鉴定苏杰×豪胜的茧丝纤度2.686 dtex,洁净95.5分,茧丝长1 300 m以上,解舒率75%以上,并且生丝匀度好。改育品种杂交组合苏杰×豪胜的主要经济性状成绩与菁松×皓月相仿,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可以达到雌雄蚕茧分别缫丝和提高蚕种制造鉴蛹工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荧光茧色判性蚕品种雌雄蚕茧内在质量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荧光茧色判性蚕品种“荧苏×荧晓”F1代中秋蚕茧,其茧丝纤度在19D以下,雄茧茧层率比雌茧高出2.74个百分点,干壳量比雌茧高出1.897g,干茧出丝率比雌茧高出6.55个百分点,雄蚕茧丝的伸长率比雌茧丝高出1个百分点,茧丝纤度比雌蚕茧丝细0.167D,茧丝相对强力比雌蚕茧丝高出0.3个gf/D,雄蚕茧比雌蚕茧更符合缫制高品位生丝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雌雄茧丝性状差异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家蚕荧光茧色判性蚕品种L×P杂交种作为材料,调查了雌雄性别之间茧丝若干经济性状的差异性。结果全茧量雌比雄重0.347g,茧层量雌比雄重0.044g,茧层率雌比雄低2.38个百分点。茧丝纤度雄比雌细0.197dtex,干茧出丝率雄比雌高出1.99个百分点,茧丝长雄比雌长38.36m。雌雄茧丝质性状虽有差异,但在显著水平а=0.05下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
家蚕荧光茧色判性蚕品种选育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正> 笔者自1985年,用PK—4型紫外分析灯3650A紫外线,对本所50个家蚕品种,24对杂交种、58个杂交育种材料,进行了荧光茧色观察和不同荧光茧色杂交后代的观察。1986年春蚕期,在本所杂交育种材料8417中,发现了一个荧光茧色判性系统,定名为“荧限8417”。可用荧光茧色鉴别雌雄,较以往削茧取蛹鉴别雌雄,省工省力,简便易行,且雌雄茧能分开缫丝,可提高经济效益。为此,进行了荧光茧色判性蚕品种选育的研究。又选出一个中国系统荧光茧色判性品种,定名为“荧光”。并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选育出可以专养雄蚕的品种,突出雄蚕个体体质强健、好养、桑叶利用效率高、茧出丝率高、茧丝品质优等特点,以提高茧丝品质和综合效益,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以下简称"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引进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雄蚕品种选育素材,经过多年的筛选与组配、鉴定,育成了专养雄蚕特殊用途的强健性家蚕新品种桂蚕3号,并于2015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省级实验室联合鉴定中,桂蚕3号的平均雄蚕率97.70%,结茧率、虫蛹生命率分别为95.46%、92.33%,茧层率22.601%,万头产茧量13.770 kg,万头茧层量3.115 kg,茧丝长984.4 m,解舒率74.10%;干茧出丝率43.17%,净度94.19分;省级农村联合鉴定中,桂蚕3号的雄蚕率为98.90%;死笼率为7.74%,张种产量31.64 kg,茧层率21.255%,干茧出丝率40.25%,茧丝长855.0 m,解舒率72.60%,净度94.16分,茧色均匀。  相似文献   

12.
三眠蚕可生产特殊用途的超细纤度茧丝。采用眠性稳定的三眠蚕品种和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现行生产用四眠蚕品种作亲本进行杂交,选择培育了综合经济性状良好且眠性稳定的强健性三眠蚕中系育种材料三、龙和日系育种材料汇、泉、源、景。经配合力测定和组合筛选,初步选配出的三眠蚕四元杂交组合三·龙×汇·源具有强健好养、眠性稳定、茧丝纤度细、茧丝品质优的特点:三眠率达到98%以上,全龄经过较四眠蚕亲本短1-2 d,茧丝纤度1.75~2.22 dtex,一粒茧丝长1 000~1 200 m,解舒率70%~85%,洁净93~95分。三眠蚕四元杂交组合三.龙×汇.源在农村试养同样表现出眠性稳定、强健好养的特点,适合在华南蚕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蚕业》2010,31(2):83-84
蜀·黄×川·白(川蚕21号)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在“十一·五”期间采用杂交育种方式,导入强健好养、茧丝质优、蛾体健康活泼的现行蚕品种的优良血缘,经过多代的改良和提高而育成的限性茧色蚕品种,其健康性、产茧量、繁殖力都达到了现行春用蚕品种菁松×皓月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一堆在日光下显示出白色的蚕茧,在荧光灯下竟显示出黄色和紫色!原来,这是苏州大学蚕桑研究所虞晓华副教授培育出的荧光茧色判性蚕品种结出的蚕茧。据介绍,在荧光灯下发出黄光的是雄蚕  相似文献   

15.
肖芬 《广西蚕业》2007,44(Z2):38
一堆在日光下显示出白色的蚕茧,在荧光灯下竞显示出黄色和紫色!原来,这是苏州大学蚕桑研究所虞晓华副教授培育出的荧光茧色判性蚕品种结出的蚕茧.  相似文献   

16.
肖芬 《广西蚕业》2007,44(A02):38-38
一堆在目光下显示出白色的蚕茧,在荧光灯下竟显示出黄色和紫色!原来,这是苏州大学蚕桑研究所虞晓华副教授培育出的荧光茧色判性蚕品种结出的蚕茧。  相似文献   

17.
家蚕茧荧光色与茧丝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郑小坚  虞晓华 《蚕业科学》1998,24(4):250-252
家蚕不同荧光色茧与解舒的关系,国内外许多学者已进行了研究[1~4],多数认为蚕茧解舒以黄荧光茧优于紫荧光茧。对于茧丝质其他性状的研究报道较少,笔者在1997年中晚秋对2对蚕品种的不同荧光色茧进行了茧丝质测试,取得了倾向性的结果。1试验材料和方法11...  相似文献   

18.
利用亚热带家蚕品种系统选育和杂交育种的方法 ,采用"蓝紫色荧光(♀)×黄色荧光(♂)"交配方式定向优选,选育形成的亚热带荧光茧色判性家蚕新品系"09荧"、"909荧",经过4~6世代定向筛选后,荧光茧色判性准确率稳定趋于100%;平均结茧率为92.76%~100%、虫蛹率为88.41%~99.58%、茧层率为18.11%~21.92%,强健性与同期广西现行亚热带家蚕品种932相仿,综合性状没有产生不良影响。利用这两个新品系组配的"中×中"杂交组合,荧光茧色判性准确率仍然稳定趋于100%,良繁时,若根据茧色判性实行雌雄茧分离,让蚕蛾自然羽化,可减免人工削茧、鉴别雌雄等繁重工作,实现省力、轻简化良繁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中国蚕业》2010,31(2)
蜀·黄×川·白(川蚕21号)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在"十一·五"期间采用杂交育种方式,导人强健好养、茧丝质优、蛾体健康活泼的现行蚕品种的优良血缘,经过多代的改良和提高而育成的限性茧色蚕品种,其健康性、产茧量、繁殖力都达到了现行春用蚕品种菁松×皓月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茧丝市场的放开,丝绸产品的经营竞争愈加激烈,市场和客户对茧、丝、绸产品的质量、品位和特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苏豪国际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外贸为龙头,高科技为先导,品牌竞争为焦点,从茧丝绸的源头抓起积极开发新品,并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苏豪国际集团于2002年联合苏州大学和浒关蚕种场合作开发荧光茧色判性“苏雄×荧晓”蚕品种、规模化生产优质雄蚕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