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施药方法对红花大金元烤烟根茎性病害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小面积区域示范试验,采用不同施药处理(不同施药种类和次数)对红花大金元烤烟品种根茎性病害的防治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红花大金元根茎性病害随着施药次数增加,防治效果不断提高,5次用药根黑腐病防效达100%;处理A由于用药时间偏晚,病害发生率和综合防治效果都没有施药同等次数的其他处理好,说明红花大金元根茎性病害要以预防为主,并且要突出一个“早”字;除黑胫病外,处理B对其他两种病害的防治效果都较好,在今后的生产中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对2%农抗120水剂不同施药时期、施药浓度及不同施药方法、施药次数的防治试验研究表明,用2%农抗120水剂50倍液浸种,结合西瓜炭疽病发病初期用200倍液农抗120水剂,隔7~10d连续喷雾2次,防效可达78.76%~90.9%  相似文献   

3.
70%吡蚜酮WG对处于破口期的水稻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各处理区水稻在试验期间生长正常,未出现药害现象。该药剂对稻飞虱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速效性较好,施药后ld平均防效为65.63%,施药后7d平均防效为85.33%,其防治效果均高于对照药剂的防效。  相似文献   

4.
唑虫酰胺对西兰苔主要害虫的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唑虫酰胺是一种新型吡唑杂环类杀虫杀螨剂,通过田间试验评价了不同浓度的唑虫酰胺对西兰苔上小菜蛾、菜青虫的防治效果,为生产应用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药后24 h~21 d,15%唑虫酰胺悬浮剂不同浓度、不同施药次数处理对西兰苔上小菜蛾、菜青虫均有较好的防效,速效性好,施药1次的情况下持效期在7 d以上,施药2次持效期达21 d;对菜青虫的防治效果总体优于小菜蛾,药后21 d各处理防效均在80%以上。相同施药次数下,15%唑虫酰胺悬浮剂不同浓度处理对西兰苔上小菜蛾、菜青虫的防效总体差异不显著,在实际生产中可低浓度施药,实现农药减量。  相似文献   

5.
细菌TJ是一株生防菌株,室内测定显示,其对瓜类白粉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确认:在白粉病的发病初期,使用’玎生防菌剂的300倍稀释液效果最好,300倍稀释液处理14d后对黄瓜和甜瓜白粉病的防效达到最高,分别为90.8%和95.7%,并且在施药后21d仍有86A%和90.4%的防治效果。而发病中后期使用TJ300倍稀释液14d后对两种白粉病的防效为68.2%和67.6%,低于发病初期施药后的防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一滴灵对水稻稻瘟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其安全性,确定最佳使用方法.[方法]以水稻“松粳9号”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春雷霉素和清水为对照,研究0.1%一滴灵水剂喷施浓度9、18、27 kg/hm2 3个不同剂量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所有供试药剂对水稻稻瘟病均有明显的防治作用,且对供试作物安全.随着0.1%一滴灵水剂用量的增加,对水稻叶瘟和穗瘟的防治效果呈现上升趋势,喷施一滴灵27 kg/hm2对水稻叶瘟和穗瘟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4.4%和86.6%;与对照春雷霉素相比,喷施一滴灵9 kg/hm2对水稻叶瘟和穗瘟的防治效果与喷施春雷霉素30 g,/hm2的防治效果相当.[结论]一滴灵的最佳使用方法为:以18 kg/hm2的用量于水稻孕穗期第1次施药,间隔10 ~ 15 d第2次施药.  相似文献   

7.
利用外源抑制剂控制水稻不育系种子穗萌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外源抑制剂多效唑和穗萌抑制剂,对水稻不育系冈46A在不同地区进行不同浓度的喷施处理。结果表明,两种抑制剂均显著地降低了冈46A的芽谷率;其中穗萌抑制剂的效果优于多效唑,以喷施1500ppm穗萌抑制剂的效果最佳,芽谷率由6.38%降至2.38%,防治效果为62.7%。同时发现不同地区施药浓度与芽谷率有一定差异。在本试验浓度范围内,外源抑制剂对杂交水稻繁殖制种产量,种子商品质量和播种质量无不良影响。在杂交水稻繁殖制种的乳熟末期施用外源抑制剂是防治穗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对80%福美双·福美锌WP防治西瓜炭疽病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三种浓度的2次施药处理,其防治效果分别为51.66%、63.64%、81.28%,浓度越高防治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9.
在20%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600倍药液中,不加杰效利和分别加入3000倍、4000倍、5000倍杰效利来防治荷兰豆根腐病,其防效分别为62.34%、88.13%、84.35%和73.09%。结果表明,加入3000倍杰效利的防治效果最佳,较常规施药防效提高了25.79个百分点,实际操作实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开展不同防治时期、不同防治次数的小麦"一喷三防"防效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抽穗至扬花前施药对小麦赤霉病、小麦吸浆虫防治效果最好,对其它病虫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小麦杨花后灌浆前期施药,对小麦蚜虫防效最好。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用药对稻飞虱防治效果、对产量的影响及用药成本。结果表明,25%吡蚜酮悬浮剂360mL/hm2防治早稻稻飞虱的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用药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75g/hm2,于稻飞虱若虫孵化高峰期施药,可提高防效25.22个百分点,公顷减少施药工300元,增加产量757.2 kg ,减少用药成本165元,增加总效益1979.40元。并且能起到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农药用量,降低农药残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10%氰霜唑悬浮剂300、450、600ml/hm2不同浓度处理,不同施药时期对番茄晚疫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发病前施药2次,10%氰霜唑悬浮剂对番茄晚疫病具有良好的防效,田间发病后施药,防治效果较差,田间适宜使用浓度为450~600ml/hm2。  相似文献   

13.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30%爱苗乳油每次20%ml/667m^2,喷施2次,以水稻拔节期、破口期各施药一次的防效最好,株数防效68.7%.病指防效73.6%,增产最显著,比ck增产56.5公斤,增产率15.2%,其次是水稻分蘖后期、破口期各施药一次,防效和增产效果比上述处理略低,但差异不大;再次是孕穗后期、齐穗期各施药一次,其防效和增产效果低于上述两个处理。三个不同施药期处理,对水稻生长发育安全,均比ck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10种杀虫剂防治小菜蛾的药效试验结果。1.8%害极灭乳油1000倍液,7.5%虫霸乳油2000倍液,25%喹硫磷乳油1000倍液和天力Ⅱ号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施药后3—7天防效达88.8%─100%;20%快灵乳油1500倍液和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施药后1—3天防效达84.8%─88%,但持效性差.药后5—7天防治效果仅为75%─78%。  相似文献   

15.
对80%福美双·福美锌WP防治西瓜炭疽病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三种浓度的2次施药处理,其防治效果分别为51.66%、63.64%、81.28%,浓度越高防治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6.
为减少长豇豆生产中施药次数和施药量,以常规手动喷雾器为对照,研究了静电喷雾器减量施药对长豇豆锈病和豆荚螟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静电喷雾器减量施药与常规手动喷雾器防效无显著差异,药后7d对锈病和豆荚螟的防效为89.16%和90.93%,且药后14 d防效仍保持在70%以上,农药使用量减少50%左右,达到了农药减量控制长豇豆主要病虫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XQ生防菌不同施药浓度对烤烟青枯病防治效果的影响,研究出防治成本最低、防效最佳的使用浓度,通过对生防菌施药浓度设置4个梯度来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用生防菌原液300 m L/667 m2,600倍液稀释后防治烟草青枯病,防治效果最好,平均防效达87.18%,烟株的农艺性状最佳,经济效益最好,稀释倍数无论增加或降低防效均下降,同时烟株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效益也相应下降。  相似文献   

18.
不同药剂处理对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不同药剂处理进行水稻纹枯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7—30d,处理Ⅰ(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Ⅱ(20%井冈霉素)、Ⅲ(125g/L纹霉清)、Ⅳ(430g/L戊唑醇)、Ⅴ(12.5%烯唑醇)的校正防效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处理Ⅰ的最大校正防效出现在施药后第20d左右,其它4个处理的最大校正防效均出现在施药后第15d左右。不同处理之间,处理Ⅰ的校正防效和理论产量均显著高于其它4个处理。由此可见,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对水稻纹枯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以3%井冈霉素A·(2亿芽胞/毫升)多粘类芽胞杆菌水剂为供试药剂,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剂量、不同施药时期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2年试验结果表明,当用药量在45~90 g.a.i/hm2 时,药后20 d,发病初期(即病株率在5%以下)预先防治的田间防效达80.38%~89.06%,而发病期(即病株率在10%以上)施药的田间防效仅达41.12%~53.26%;在发病初期预先防治效果要明显优于发病期再施药,从而确定该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时期应适当前移.  相似文献   

20.
笔者研究不同药剂和施药次数对草莓灰霉病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绿色防控药剂对草莓的病害防治都具有较好的效果,其中寡雄腐霉菌喷洒4~5次对灰霉病的防效最优,5次施药后寡雄腐霉菌的防效达到了75%,能够对灰霉病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现状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