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杨树低价林改造后林地内林木的生育调查和各项效益分析,证明"以桑改杨"、林粮间种、集约经营这种改造方式是一种切实可行的低价林改造方法。  相似文献   

2.
辽宁西部地区油松低价水土保持林早期诊断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目前低价林领域概念比较混乱、不规范、不统一的现状,从森林经营目标的角度定义了低价水土保持林,提出并建立了辽宁西部低价水土保持林生态效益综合因子的评价方法,并据此把辽宁西部水土保持林分为低效、中效、高效4个等级,提出了油松低价水土保持林的早期诊断思路与途径,建立了油松低价水土保持林生态因子的早期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3.
南郑区是我国油茶北缘适生分布带,油茶林保存面积为全市最大,但是经济效益低。为了改善南郑区油茶林低产低效现状,通过走访调研、查阅文献,分析南郑区油茶林低产低效主要原因;基于现状提出砍灌清林、深挖垦复、挖竹节沟、密林疏伐、稀木补植、修剪整形、合理施肥、嫁接改造、病虫害防治等改造措施,以期为南郑区油茶林改造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邵永权 《新农业》2001,(6):44-44
低产林、疏林,只有进行改造,才能使林相整齐,提高林分质量和生长量,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方法是: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桂东北八角低产林改造示范点建设项目的背景,阐述了八角低产林建设的技术措施,以及该项目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茶油的营养价值高,是一种广受消费者喜爱的高级保健食用油,栽植前景比较广阔。本文针对六安市存在一些油茶林产量较低的情况,阐述了油茶低产林形成的原因,并结合实践总结了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要点,分析了改造后的经济效益,以期为当地油茶低产林改造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森林资源具有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多种功能,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当地实际,对低质低效林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提质改造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广泛调查四川油桐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油桐生产不景气的原因。指出在油桐衰败过程中,经济因素起了主要作用。根据油桐林分布的特点及群落特征划分出了五个油桐林经营类型,并就每一类型提出了增强其防护功能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经营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9.
油茶种植可为广大农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通过对油茶新造林及低产林改造技术进行总结,以提高油茶的质量和产量,增加农户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0.
茶油的营养价值高,是一种广受消费者喜爱的高级保健食用油,栽植前景比较广阔。对于六安市的一些油茶林产量较低的情况,阐述了油茶林低产形成的原因,结合实践总结了油茶林低产改造技术要点,最后分析了改造后的经济效益,为当地油茶林低产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那坡县现有油茶林面积大,但普遍存在单位面积株数过多、冠幅小、交叉重叠枝多、单位面积产量低的现象。4年来,"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组通过调查分析低产成因,开展施肥和修剪等油茶低产林分改造技术研究,探索适合种植农户操作的油茶改造技术。监测数据显示,改造后油茶林鲜果产量比改造前增长72.8%,是对照林的2.1倍。本文对课题组所应用的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进行总结,旨在指导当地油茶种植,增加油茶产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低产油茶林的成因及抚育改造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油茶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简述了湖南省油茶产业概况;分析了湖南省低产油茶林的成因,即缺乏优化经营管理,致使人工经济林向自然混交林演化;生态系统构建水平低,品种良莠不齐,林龄老化;重短期经济效益轻油茶林生态系统。提出了油茶低产林抚育改造、品种优化的技术框架,规范经营管理模式,建立区域经济林经济效益、生态服务功能双向评价指标体系,合理计算油茶林系统的价值,推进油茶产业化发展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当前共和县核桃产业不断发展的同时,我县还应该注重对这些低产林的改造,采取必要的措施,更好的提高低产林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真正实现农民增产增收,使核桃产业真正成为农民群众发家致富的主导性产业。本文主要结合作者多年来的实践,就核桃低产林改造进行了必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福建毛竹低产林成因、类型及改造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根据福建省毛竹低产林的形成原因划分为荒芜型、衰败型、灾害型、立地贫瘠型与竹杂混生等5种类型.依不同类型低产林的特点,提出改造原则、途径和相应的改造技术措施,并分析了不同类型低产林的改造效果,防止采用同一模式指导低产竹林改造.  相似文献   

15.
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油茶的低产低效是阻碍油茶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解决高原山地低产油茶林改造技术问题,促进老油茶林增质增效。2004年来,通过开展油茶低产林整形修剪、良种换接、保花保果、配方施肥、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研究,并用研究成果进行油茶低产林改造,产量从改前的产鲜果202.5 kg/hm2,产值324元,提高到产鲜果4 725 kg/hm2,产值7 560元/hm2,产量和产值提高了23倍。2009年以来,用此技术在云南省文山州共推广改造油茶低产林1.33万hm2,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油茶是我国南方特有的农作物之一,近年来,油茶林产量呈走低趋势,给一些油茶林种植的经济效益造成了很大影响。本文通过总结油茶林在土壤条件、种植密度、病虫防治等多方面造成低产的原因,同时本着提升收益、改造种植方法等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在增加油茶林经济效益的同时,为其他地区油茶林的种植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
叶开云  陈洁  郁国清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9):150-151,159
无为县的气候、雨量、光照等自然条件很适宜杨树栽培,但由于存在着品种混杂、密度过大、管理粗放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林材质量和经济效益。针对问题,提出了实施低产林改造,落实现有林抚育管理措施,实行集体化管理和复合式经营对策。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江阴市三条河道低效防护林改造策略的探讨,为江阴市内三条河道防护林科学改造提供依据,对增强河道防护林的防护功能,发挥河道防护林的生态屏障作用和美化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同类河道低效林改造提供参考。【方法】对江阴市内东青河、青祝河和冯泾三条河两岸的森林资源分布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当地自然条件情况和低效林现状,进一步分析低效林形成原因,从而提出三条河道低效防护林改造策略。【结果】根据对河道沿岸森林质量提升的要求、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程,提出了三条河道低效防护林采用补植改造和综合改造策略,并分别简要设计了每种改造方法的适用条件、技术要求、实施地点与面积以及采用的具体技术措施,为河道低效林改造实施提供了方案。【结论】低效防护林改造是长防林建设工程项目的重要措施,是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江阴市域内三条河道低效林,按照本方案实施改造后,将新增高质量林分1300亩,区域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生态屏障作用更加明显,减轻水土流失,提高水源涵养能力,促进全市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甘草的人工种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柳绕地区杨树低产林改造所取得的良好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看出,平原地区发展混农林业立体经营模式,走生态林业道路是林业稳产高产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采取综合技术措施是发展混农林业立体经营的科学保证。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融安县油茶发展状况,分析了油茶低产林形成的原因,提出了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主要包括优良品种更新、高接换冠、科学抚育等,为后续融安县大面积油茶低产林改造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