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对贵州盘江黄牛及其杂交牛制定高低不同的精料日给量,在粗料不限量的情况下,进行育肥试验。结果表明:在玉米青贮和玉米芯为粗料条件下,15月龄西本杂公牛日增重可达1450g;成年盘江黄牛日增重可达1250g;2岁盘江黄公牛日增重可达880g。试验还表明:不同品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牛增重能力不一样;母牛的日增重不仅比公牛低,而且每千克增重成本高于公牛;盘江黄牛增重速度虽不如西本杂牛,但同样能获得较高的日增重,而且每千克增重成本与西本杂牛相比并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
选择健康无病、体格相近,不同年龄的盘江黄牛24头平均分为4组,其中2岁牛2个组(A、B组),成年牛2个组(C、D组),随机将4组牛分为高精料喂量组和低精料喂量组,以研究不同年龄盘江黄牛在育肥过程中给以不同精料日喂量时,其增重能力及育肥效益试验结果,在同喂高精料日粮状况下,2岁牛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成年牛日增重(P<0.05);在日粮精料量不同时,高精料喂量组牛的增重速度显著高于低精料喂量组(P<0.05)。表明,牛的采食能力和饲料营养水平是影响肉牛增重的重要因素,日粮的精料喂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肉牛的增重速度。  相似文献   

3.
将36 头盘江黄牛及其杂交牛分成12 组,采用不同的日粮,进行两期育肥试验,得到不同的增重水平和实际营养物质摄入量。用各组实际采食的干物质( DM) 、粗蛋白(CP) 、综合净能(NEmf) 与我国试行的《肉牛饲养标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除干物质与标准相差较多( - 6 .3 % ) 外,粗蛋白和综合净能与标准相当接近( 仅相差- 1 .5 % 和2 .8 % ) ,说明盘江黄牛及其杂交牛在育肥中的营养需要基本与标准相符,在配制日粮时,可以参考我国的《肉牛饲养标准》。  相似文献   

4.
何光中  王华 《中国牛业科学》1999,25(5):23-25,28
将36头盘江黄牛及其人杂交发成12组,采用不同的日粮,进行两期育肥试验,得到不同的增重水平和实际营养物质摄入量。用各组实际采食的干物质(DM)、粗蛋白(CP)、综合净能(NEmf)与我国试行的(肉牛饲养标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除干物质与标准相差较多(-6.3%)外,粗蛋白和综合净能与标准相当接近(仅相差-1.5%和2.8%),说明盘江黄度春杂效牛在育肥中的营养需要基本与标准相符,在配制日粮时,可  相似文献   

5.
不同方式处理稻草和不同日粮组成育肥黄牛的饲养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试验用15头贵州当地黄牛,进行了3种不同方式处理稻草日粮的交叉饲养试验。通过90d试验,结果表明:日粮2育肥效果明显优于日粮l和日粮3,黄牛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l033,798,5938,P<0.01;饲料(干质量)报酬分别为4.54:1,7.08:1和6.03:1。从而认为,用发酵稻草与适当的精料补充料配合育肥黄牛可以得到良好的生产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 1988年10月,中国牧工商联合总公司与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合作向日本出口60头鲁西黄牛,该批牛是在山东省海阳、莱西两县黄牛育肥场进行育肥.现将海阳县黄牛育肥场的鲁西黄牛强度育肥的效果、肉用性能的试验结果报导如下,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我国良种黄牛的肉用潜在性能积累经验.一、试验时间及地点 育肥试验时间是1988年2月6日至9月26日.地点在山东省海阳县黄牛育肥试验场.屠宰试验时间是1988年8月30日、10月13日.地点在河北省大厂县中德合资的华安肉类有限公司屠宰厂.二、试验材料 育肥试验材料是经过口蹄疫等各种传染性疾病及其它疾病严格检疫后挑选出的,年龄在2—3岁,外形及毛色基本符合鲁西黄牛特征,体  相似文献   

7.
不同补饲水平对盘江黄牛放牧育肥增重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用60头盘江黄牛公牛,随机分为4个组,其中3个试验组1个对照组,进行不同补饲水平的育肥试验。在补饲精料每千克含DM0.88kg、CP0.14kg、NEmf7.03MJ的饲料的情况下,补饲组的增重水平和育肥效益,明显优于不补饲组。其中以补锔.5kg组的效果最好,其日增重达到0.78kg,比对照组0.231kg提高23.9%;育肥收入和日均收入分别为218.79元和2.43元,比对照组的145.53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泾源县肉牛育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在相同的饲养环境条件下,选择发育、膘情相近的短杂、西杂牛与泾源黄牛进行短期育肥增重效果对比试验.[方法]通过测定不同品种牛的体重、日增重变化,进行经济效益分析,比较不同品种牛的增重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短杂牛、西杂牛的日增重及饲料转化率与泾源黄牛相比,前者差异显著(P<0.05),后者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在今后的黄牛改良工作中,应大力推广西门塔尔牛做父本,改良本地黄牛.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贵州盘江黄牛发展中资源利用、保种、加工、销售及饲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麟游县黄牛原属典型的山地黄牛,个体小,生产性能低,经济价值不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从五十年代后期就引进秦川种公牛,开展了黄牛改良试验研究,特别是1980年以来,随着黄牛冷配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了改良步伐,截止1986年年底,全县改良牛已达到24,000多头,占牛群总数的80%以上。为了研究改良牛的育肥效果和产肉性能,我们开展了改良牛与山地牛短期强度育肥及屠宰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