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湿地公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具有其特殊性。以重庆迎风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在调查湿地公园植物资源的基础上,按照湿地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设计原则,对湿地公园不同区域植物配置模式与景观营造进行了探索与分析,以期为重庆市湿地公园植物配置和植物群落构建以及景观营造提供科学合理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简要阐述了昆山湿地公园景观提升改造中的植物设计理念、陆生植物及水生植物的选择与配置,以期为湿地公园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岭南湿地公园植物配置手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物种比例设计、植物景观平面、立面设计及文化景观设计方面浅析岭南湿地公园植物配置手法。探讨如何利用植物配置手法营造乡土特色浓郁、生物多样性丰富、科教、科研功能显著的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4.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的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美感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湿地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类型之一,是城市游憩绿地中常见的一种形式,对其植物景观的质量进行评价研究至关重要。选择对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美感贡献较大的定性和定量指标,用层次分析法来构建城市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美感评价体系;并用AHP-模糊综合评价对国内第一个城市湿地公园——西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具体的植物景观实例进行美感评价,从而实现主观与客观、定性与定量的最佳结合。  相似文献   

5.
自然湿地系统对人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城市规划中对城市湿地公园进行生态设计,能充分发挥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作用和社会效益。植物景观设计在城市湿地公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景观的设计也要进行一定的控制。对景观要素要进行合理的布局,结合理论知识在数量上、搭配上进一步完善景观设计,来更好地把握城市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6.
李淑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8160-8162
强调滨水植物景观营造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根据滨水植物景观的特点进行问题分析,才能设计出合理的滨水景观植物,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荆门市凤凰湖滨水公园良好的湿地自然环境,并从植物景观设计、植物景观配置模式方面具体分析了凤凰湖公园滨水植物景观,研究了其植物景观营造的策略,强调只有充分研究凤凰湖湿地的特点,根据滨水特性对植物景观进行规划,才能保证滨水植物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才能促使植物景观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从而为荆门市凤凰湖滨水公园景观设计创造优越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自然湿地系统对人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城市规划中对城市湿地公园进行生态设计,能充分发挥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作用和社会效益.植物景观设计在城市湿地公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景观的设计也要进行一定的控制.对景观要素要进行合理的布局,结合理论知识在数量上、搭配上进一步完善景观设计,来更好地把握城市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8.
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是湿地公园必不可少的造景要素,笔者根据湿地公园功能分区特点,从规划方面对湿地生态核心保护区及恢复区、湿地缓冲区及湿地展示区、游憩活动区、服务设施区等不同功能区域植物景观的营造进行了阐述;同时结合植物实际所处环境状况,将湿地公园划分为水面、堤岸、浮岛、园林建筑周边、陆生、园路等生境类型,探讨了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最终以求达到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中生态与景观效益兼具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湖北湿地公园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湿地公园,对湿地景观进行生态设计,加强对湿地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对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湿地公园的设计要注重护岸生态设计和植物配置设计。  相似文献   

10.
四川新津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核心区植物景观配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生态恢复学、植被演替理论等为理论支撑,借鉴LID技术在湿地生态修复的应用,结合对四川新津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本身植物资源的调查,通过对不同植物的配置选择,构建起了多样的新旧植物景观模式,用以探索科学合理的湿地公园植物景观配置模式,以期恢复湿地公园植被生态多样性,提升视觉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1.
基于遥感的景观格局时空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试验区域1990年TM影像和2002年ETM+影像,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技术方法,应用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s3.3,对试验区域12 a来景观变化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12 a间,试验区域景观发生巨大变化。(1)1990~2002年间,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其他植被、裸地、建设用地、水域面积得到了增加,其中建设用地相对自身增幅最大,年平均增长率为20.9%。(2)两时期的景观基质均为森林,其他植被、裸地、建设用地、水域作为斑块单元镶嵌其中,5种景观类型相互之间转化频繁,森林主要转化为其他植被和裸地;同时其他植被、裸地也有大部分转化为森林,其原因是人工林的建立,转化后的景观森林的主导优势已不明显。(3)总体景观的破碎度呈增加趋势,但不同景观类型的破碎化指数的变化则表现不同,森林和水域表现出下降趋势,而其他植被、裸地、建设用地的景观破碎化指数则呈上升趋势,景观向无序状态发展。  相似文献   

12.
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焦点问题是景观结构、景观动态与景观功能.综述了景观格局、景观动态、景观异质性、景观尺度与景观功能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景观生态学理论的最新应用领域,展望了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实地调查与文献研究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口地区3个平原型热带高尔夫园林的空间布局、植物造景方法、景观元素搭配、人工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3个球场的空间布局和植物造景都略显单调,隔景和列植分别为其最主要的造景方式;景观元素的搭配形式则较丰富,热带植物及色叶植物的运用使其别具风格和魅力;人工植物群落方面则多以常见园林植物和外来入侵物种为主,缺乏乡土植物的运用和搭配,人工痕迹明显。  相似文献   

14.
运用1997年二类调查数据,借助二歧指示种分类(TW INSPAN)方法,在ArcInfo的支持下,采用统一网格样点采样法,对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的森林景观的分类与演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W INSPAN通过15次划分,把整个金沟岭森林划分为7种经营景观类型,演替阶段从低到高依次为:人工纯林景观、榆杂林景观、杨桦林景观、阔叶混交林景观、针阔混交林景观、云冷落针叶混交林景观、阔叶红松林景观。同时,也说明TW INSPAN不仅可以有效地进行景观分类,还能反映景观类型在某一时空的梯度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干旱区山区森林景观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分布特性,景观中特征的不同梯度分布,制约着景观的各种生态过程.将景观生态学方法引入到森林资源定量分析及科学评价,可为森林资源调查提供一种新的分析评价工具.[方法]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土地分类的基础上,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采用景观指数法,通过ArcGIS和Fragstats软件对天山北坡沙湾林场7种景观类型的格局进行分析.所使用的景观格局指标包括平均斑块面积、平均斑块周长、斑块密度、边缘密度、景观形状指数、聚集度、海拔、坡度、坡向等.[结果]沙湾林场景观类型丰富度较低,且各景观类型拥有的斑块数分布很不均匀.从面积来看,以未利用地面积最大,为林场森林景观的基质;针叶林景观、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景观是沙湾林场的主要森林景观类型,是沙湾林场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景观面积分别占13.95;、8.71;;并且受地形因子影响,各类型景观分布很不均匀.[结论]景观生态学可以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土地分类的基础上根据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与分布,为综合分析与评价森林资源与经营管理现状提供有效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6.
珠江上游融江流域森林景观格局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融江流域200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字化成果,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景观指数分析方法,通过ArcGIS9.3和Fragstats3.3软件分析了融江流域的I级和II级景观格局特征。选取的景观指数包括斑块总面积(TA)、斑块个数(NP)、类型面积(CA)、平均大小(MPS)、香农多样性(SHDI)、优势度(LDI)、香农均匀度(SHEI)等。研究结果表明,融江流域以有林地和灌木林地组成的森林景观面积比达到74%,保障了流域景观的生态功能;在森林景观中杉木面积比约为49%,同时斑块密度和斑块边缘密度也较大,对景观类型的发育和保持结构功能的稳定都不利。建议将过于单一的杉木纯林向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的特色,提出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巴蜀园林的特点,强调了其与北方园林和南方园林明显不同的大众性,以及拥有"景自天成"的自然精髓和"朴质之美"的人文精神。探究了巴蜀园林的植物配置,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挖掘了园林深藏的意境美。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巴蜀园林对现代园林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观光农业园景观规划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调查了多个观光农业园和参考相关的研究资料,分析了观光农业园的景观特质和目前观光农业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确定了观光农业园景观规划基本方法、原则以及景观分区。观光农业园是一个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景观规划对观光农业园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应该采用SWOT(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threats)方法确定总体发展方向,采用生态适宜性分析法确定立地功能,采用景观生态格局分析法确定景观结构。遵循适用的景观规划原则,景观分区应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目标并突出自身特色。图1表1参21  相似文献   

20.
作为实现“美丽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文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关键,受自然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影响而形成的、可以被人所感知的具有明显特征的“景观”,是综合提升人居环境形态美、功能美和文化美的重要载体和纽带,是保护魅力国土特征、重塑区域特色禀赋、提升地方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景观立法体系的构建既有助于科学划定生态、农业、城镇等主要控制线,对农业发展、生态功能的恢复及保护、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又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中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本文介绍了6个国家(经济体)开发的针对乡村景观资源的评估规划技术和保育治理体系,并分析了其通过立法机制推动景观资源保育工作由被动向主动转化的经验。同时,本文从建立乡村景观资源特征数据库、探索景观特征营造和立法保育技术体系、通过地方实践探索适宜我国国情的工作路径等方面提出了我国通过立法机制促进乡村景观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