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拓展农民增收领域,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向多元化健康持续发展,探索有效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宣威市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因地制宜,进一步壮大特色经济,涌现出一批“大棚蔬菜村”、“鲜切花村”、“药材村”、“水果村”等农业特色村。热水陡沟村建设100余个大棚发展鲜切花种植,从上海、台湾等地引进自由、玛斯特等40余个康乃馨品种,  相似文献   

2.
发展“一村一品”的首要条件是“最能体现当地优势”,特色产品必须面向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西贾乡以“一村一品”为主攻方向,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农民致富进程,引导龙头企业和农民群众合理布局,科学生产,建设了一批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  相似文献   

3.
“一村一品”运动源于日本大分县的大山町。1979年平松守彦就任县知事后,在全县发起了以“立足本地、放眼全球、自立自主、锐意创新、培养人才”为基本理念的“村一品”运动。由于符合日本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情况和农民的实际需求,“一村一品”运动迅速引起较大反响,使大分县农村经济焕发出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发展"一村一品"特色经济,对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总结延安"一村一品"特色经济的主要成效的基础上,提出延安当前深入发展"一村一品"特色经济的四个建议:即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为主线,构建优势产业体系和农业组织体系;建立"一村一品"发展的舆论引导体系,辐射带动周边的村子;构建投入保障体系,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一村一品";加强农民培训,使"一村一品"具有生命力和得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村一品”运动适应了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需要,激活了农村经济,有效利用了农村资源,培育了农村人才.“一村一品”的成功得益于将政府支持与农民自立、科学管理与市场机制、先进技术与特色资源相结合.中国要实现城乡一体化,需要着力振兴农村经济,通过“一村一品”促进农产品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经营,是实现富民强村的有效途径.对中国推进“一村一品”进行SWOT分析,有利于充分认识优势,有效克服弱势,把握机会,降低威胁,开拓中国现代化农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在各级各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推动下,我省“一村一品”迅速发展,至今已有各类特色农产品专业村3000多个,创建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一村一品”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了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撑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我省“一村一品”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如规划引导不够有力,主导产品和产业的竞争力不够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够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滞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等。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如何推动我省“一村一品”上新水平,在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本文对对策措施进行初探。  相似文献   

7.
(一) 渝水区观巢乡毗邻市区,是一个以粮棉为主的农业乡。全乡15个村委,128个自然村,5500户,25600人。近几年来,该乡在确保粮棉生产的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多种经营,逐步形成了主导产品各具特色的“一村一品”经济。到目前止,全乡有43个自然村,1512户,3500名劳力从事“一村一品”经营。“一村一品”经济年收入800余万元,占收入的60%以上,农民纯收入的76.7%来源于“一村一品”经济。  相似文献   

8.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乡村产业发展,“一村一品”是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手段。利用农业农村部认定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相关数据,以中国热区为研究视野,从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数量、区域分布、主导产业和产品类型、年度获批情况等方面系统梳理热区“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发展现状;研究探讨热区全国“一村一品”与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产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产品、全国乡村特色产品目录产品、中国农业品牌目录产品之间的品牌关系;在此基础上,剖析热区“一村一品”发展中存在的缺乏统筹规划、主导产业规模小、品牌效应不够明显、产业化水平低、缺乏能人带动等主要问题,并从坚持规划引领、构筑质量安全体系、强化品牌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等方面提出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江西“一村一品”特色村镇品牌数量不断增加,但其特色村镇品牌传播力度不够,导致特色村镇知名度不高,消费者品牌忠诚度低。政府、企业和社会应该以品牌易接受程度、品牌信任度、品牌满意度、品牌忠诚等为基础,提炼品牌特色,筑牢“一村一品”特色村镇品牌传播支撑点,提升品牌知名度,培养消费者忠诚,促进特色村镇品牌高效传播。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创新研究模式,把技术接受模型引入江西“一村一品”特色品牌传播模型研究过程中,构建基于定量分析的江西“一村一品”特色品牌传播模型。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养殖业、林果业、园艺业,发展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业优势主导产业"。一村一品作为一种有效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模式,逐渐成为培育农村主导产业、提升农业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和造就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舞台。一、发展一村一品的意义发展"一村一品"对推动特色农业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繁荣、实现脱贫致富具有独特的作用(一)一村一品是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1.
万民 《农家顾问》2008,(8):17-17
实施“一村一品”,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一村一品”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载体,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的增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天镇县把实施“一村一品”工程,作为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到目前.全县“一村一品”专业村已发展到80个,从事专业生产的农户达8300户,“一村一品”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20元,农民从“一品”产业中获得的纯收入占年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13.
丁毅斌 《新农村》2023,(5):50-51
<正>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江口街道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积极探索成教服务新模式,通过“一村一品”校村协同打造“菊花小镇、城市菜园”项目服务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发展。1.“菊村菜园”项目背景分析奉化江口街道周村作为传统农业村的典型代表,可通过“一村一品”打造“菊花小镇、城市菜园”项目,建立“乡村旅游+特色种植”发展模式。在街道支持下,校村双方签署《合作协议》,以“菊花”“蔬菜”为媒介和主线,确立主打产业和特色品牌。  相似文献   

14.
“一村一品”作为培育特色产业的一项重要举措,参与农户逐步增加,产业范围逐步扩大,产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对农民增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一村一品”产业在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村一品”是建设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稳定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扶风县“一村一品”调查分析,提出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8月22日,农业部在青海西宁举办了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村企对接活动,并向第三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颁发了证书。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出席活动并致辞,要求加快发展一村一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增强农村发展活力。近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努力推动下,一村一品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12年底,全国一村一品专业村达到5.3万个,从业人员5529万人,专业村农民人均纯收入9076元,高出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14.6%。一村一品已成为活跃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开展扶贫开发、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江西南昌地区“一村一品”一体化农业发展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村一品"特色经济体现科学的发展观念,对于现代农业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具有实际意义。在当前新的经济形势下,继续开展"一村一品"相关工作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增加农村经济技术水平的有效方式。"一村一品"方案的实施,不仅带动了落后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且在增加农民经济收益的同时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蓄力量。发展"一村一品"经济,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有效措施。对农业现代化建设、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增加农民经济收益、实现新农村建设等方面都起到积极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马波 《农家致富》2007,(23):4-5
规模特色是根本 所谓“一村一品”,通俗地讲就是一个地区有一个具有当地资源优势特色产品。近年江苏“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迅速,涌现成百上千先进典型。南京市溧水县白马镇。以黑莓为发展主体,栽培面积达4万亩,被誉为“中国黑莓之乡”;苏州市阳澄湖镇、巴城镇等地,以阳澄湖大闸蟹为主打产品。  相似文献   

19.
0 引言 实施一村一品工程,是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创新经济增长方式,消除城乡差距,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自2006年起“加快发展一村一品”已连续三年被写人中央1号文件,特别是2006年5月,农业部在江西南昌召开全国发展一村一品经验交流会议后,全国范围内已掀起了发展一村一品的高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共和县将种植业“一村一品”的发展作为优化种植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产业带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的重要措施,狠抓工作落实,“一村一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