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对发展我国速生丰产林有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本文在明确速生丰产林概念的基础上, 着重探讨了发展速生丰产林在我国林业建设中的地位, 澄清了国内外不同林业发展战略思路(如接近自然的林业, 林业分工论, 新林业学说和生态林业等) 与发展速生丰产林的关系.最后根据园内外发展速生丰产林(工业人工林) 的经验和教训, 指出今后我国速生丰产林的发展道路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速生丰产林建设是从根本上解决我省木材和林产品供应问题的产业工程,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作者从国家启动重点地区速生丰产林建设工程,分析了我省发展速生丰产林的机遇,提出了加快速生丰产林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国外速生丰产林建设浅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天然林的减少和营林科技的进步,速生丰产林建设成为世界林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并且在许多国家取得重大成就。速生丰产林建设的成就与这些国家的经济扶持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是分不开的。定向培育、林工结合、依靠科技进步是各国的普遍经验。速生丰产林发展也带来一些问题.如林木病虫害、地力衰竭、生态环境破坏,以及速生材利用等,这些问题严重地制约速生丰产林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是当今世界林业发展的新趋势。我们国家决定把发展速生丰产林作为“七五”期间林业的一项重点工程来建设,并从一九八六年起,专门发放林业贷款,支持发展速生丰产林。湖南是我国南方的重点林区,是杉木的中心产区之一。具有速生丰产的天时地利。国家将我省列为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的重点,这既是林业发展中一项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任务,又是国家今后木材供应逐渐南移的一个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广西地处亚热带,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是发展速生丰产林的理想地区。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按照国家林纸一体化战略要求,在新世纪开始时提出了"建设沿海林浆纸一体化工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分析湖南省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的历史与现状入手,论证了加快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势在必行,规划了基地建设的规模与布局,提出了实现规划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7.
兴安盟五岔沟林业局遵照国家、自治区关于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相关规定,成立了内蒙古林业经济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运作以来,不断实施多元化扩张,拓宽业务领域,并根据森发公司发展战略的要求对市场资源进行了合理整合,突出了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在森发公司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将卜留克作为主打产品进行培育,从而将森发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和中短期战略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平原农区发展速生丰产林经济效益分析刘振廷(邯郸市林业局568000)邵吉祥魏红侠(河北省林业项目中心石家庄050081)李建增(石家庄市林业局050051)为了加快速生丰产林建设速度,弥补国家投资不足,国务院同意林业部使用世界银行贷款营造速生丰产林。...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信阳市发展速生丰产林有利条件的分析,提出了速生丰产林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规划,对树种及造林模式选择进行探讨,最后提出了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措施,为全市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古田县桉树速丰林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祖钦 《福建林业科技》2007,34(1):187-189,215
通过对古田县近几年发展桉树速生丰产林现状的分析,提出古田县桉树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的措施和对策,为促进速生丰产林建设稳步、健康地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林业尤其是速生丰产林产业面临的机遇,福建省发展速生丰产林的优势所在;大型企业暂时观望的主要原因是产权机制没有真正理顺,计划经济下所形成的思维惯性对林权改革造成干扰;强调政府在改革初期的干预,着力解决速生丰产林建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林权改革的目的、意义、原则、任务及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速生丰产林建设及与之配套的林权制度改革如何加快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The paper analyze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fast-growing and high-yield plantation, classified and identified the ecological problems in its development, and finally proposed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corresponding technical measures for fast-growing and high-yield plantation ecosystem management based on these problems.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速生丰产用材林生长周期长、投资大、见效慢的问题,提出了林下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栽培食用菌等开发利用的模式,增加林农的收益,以促进速生丰产用材林工程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速生丰产林的界定与内涵;浅析了速生丰产林定向、速生、丰产、优质、稳定、高效6大培育目标的指示性意义;提出我国速生丰产林培育技术途径可主要体现为5大控制、3大管理,即遗传控制、苗木质量控制、立地控制、密度控制、轮伐期控制与植被管理、水肥管理、目标树管理。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nomy and forest resources as well as the fast-growing and high-yield timber plantation development program and harvesting policies of plantation, analyses the Eucalypt planting, processing, utilization and developing prospect in tropical area.  相似文献   

16.
改培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项目是吉林省林业厅为加快全省林业发展、实施"三大区域"发展战略、促进森林资源恢复性建设启动的林业重点工程。本文对蛟河市改培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The paper firstly reviewed industrial plant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main forestry countries worldwide, and then summarized the state and trend of the R & D of industrial plantation in foreign countries in terms of genetic improvement, breeding techniques, site evaluation techniques, density control techniques, long-term productivity maintenance techniques and diseases and pests control techniques. In the meantime, the three management models employed in industrial plantations abroad was introduced, i.e. int...  相似文献   

18.
以苇河林业局东风林场为实验基地结合固定标准地和临时标准地调查,探讨红皮云杉无性系苗木繁育技术,为速生丰产林提供优良无性系苗木。  相似文献   

19.
广西桉树资源和木材加工现状与产业发展前景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十五”以来,广西通过实施南方速生丰产林工程.桉树人工林得到发展迅速。2007年广西桉树人工林总面积约为75万hm^2。蓄积量约为2091.76万m^3。20世纪90年代末期,广西桉树人工林及其加工产业初具规模,促进了林浆纸、林板一体化产业等加工产业的建设的稳步发展。2006年广西木材综合加工产业和制浆造纸产业总产值约为81.20亿元,桉树木材平均贡献率约为26.93%,产值约21.87亿元。境外企业相继在广西投资发展桉树林浆纸(板)一体化产业和商业造林,广西形成了林浆纸一体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20.
The paper expounded the basic concept and principles of ecosystem management,and analyzed the state and trend of industrial plantation ecosystem management in other countrie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ypical case studies,the eco-economic benefits were evaluated for the management models of fast-growing and high-yield plant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