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采用不同质量分数Na2CO3溶液对青海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iflora cv.Qinghai种子进行培育,结果表明:青海星星草种子萌发吸水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其吸水量随着Na2CO3浓度增高而逐渐降低.但不同阶段吸水量随Na2CO3浓度的上升而下降的幅度不同,第1阶段降低幅度较小,第3阶段较大.当Na2CO3浓度大于4.00%时,青海星星草种子不萌发,吸水停滞于第2阶段.青海星星草种子的膜透性在吸涨初始时较大,随着吸水过程的进行,膜逐渐得以修复.Na2CO3胁迫下,膜系统修复受阻,Na2CO3浓度与膜透性正相关极其显著,膜修复受阻是Na2CO3胁迫抑制星星草种子萌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Na2CO3胁迫对星星草种子萌发过程中水分吸收及膜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星星草种子萌发吸水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吸水量随着Na2CO3浓度增高而逐渐降低。但不同阶段吸水量随着盐浓度的上升而下降的幅度不同,第1阶段降低幅度较小,第3阶段则较大。盐浓度大小于2.75%时,星星草种萌发,吸水停滞于第2阶段。星星草种子吸涨初始时,膜透性较大,随着吸涨的进行,膜逐渐得以修复,Na2CO3胁迫的下,膜系统修复受阻,NaCO3浓度与膜透性正相关极其显著。发芽率和膜透性之间极其显著的  相似文献   

3.
PEG胁迫对白羊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野生型和栽培型白羊草为材料,采用PEG模拟干旱法对其种子萌发期吸水规律及耐旱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种子萌发时的吸水过程分为吸胀阶段(0~8h)和萌动阶段(8~22h),之后种子进入萌发状态。干旱胁迫下,白羊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胚根长、胚芽长均随PEG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呈下降趋势。低浓度的PEG(-0.2Mpa)对种子萌发有引发作用,随着PEG浓度的继续升高有抑制作用。在干旱胁迫下,野生型白羊草种子比栽培型种子表现出更强的干旱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4.
盐胁迫对赖草种子萌发及其胚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NaCl、Na2CO2和二者混合盐溶液6个不同浓度胁迫下,对赖草种子的发芽率、初始萌发时间、发芽速度以及胚根、胚芽的生长情况等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赖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速度随NaCl溶液浓度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随Na2CO3溶液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其中,50 mmol/L NaCl、5 mmol/L Na2CO3溶液处理下, 赖草种子的初始萌发时间最早,发芽率最高,发芽速度最快。混合盐溶液显著抑制种子萌发,随其浓度的增大,初始萌发时间延后,发芽率、发芽速度显著低于对照。NaCl、Na2CO3和二者混合盐溶液对种子发芽率和萌发进程的影响为混合盐>Na2CO3>NaCl。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对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均不断加大,其影响为Na2CO3>混合盐>NaCl。NaCl、Na2CO3和二者混合盐溶液对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对胚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NaCl、Na2CO3和二者混合盐溶液6个不同浓度胁迫下,对赖草种子的发芽率、初始萌发时间、发芽速度以及胚根、胚芽的生长情况等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赖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速度随NaCl溶液浓度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随Na2CO3溶液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其中,50 mmol/L NaCl、5 mmol/L Na2CO3溶液处理下,赖草种子的初始萌发时间最早,发芽率最高,发芽速度最快.混合盐溶液显著抑制种子萌发,随其浓度的增大,初始萌发时间延后,发芽率、发芽速度显著低于对照.NaCl、Na2CO3和二者混合盐溶液对种子发芽率和萌发进程的影响为混合盐>Na2CO3>NaCl.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对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均不断加大,其影响为Na2CO3>混合盐>NaCl.NaCl、Na2CO3和二者混合盐溶液对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对胚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复杂盐碱对黄顶菊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及机理初探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将2种中性盐NaCl、Na2SO4及2种碱性盐Na2CO3、NaHCO3按不同比例混合,模拟出24种盐度和碱度各不相同的复杂盐碱条件,处理黄顶菊种子,测定其发芽率、发芽指数以及黄顶菊幼苗的茎高和根长,旨在明确盐碱胁迫对黄顶菊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同时测定了盐碱胁迫下黄顶菊叶片叶绿素、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初步探讨了黄顶菊耐盐碱胁迫的机理。结果表明,盐浓度与A、B、C、D4组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根长以及茎高均表现为负效应,在相同盐浓度的处理下,随着盐溶液碱性的降低各处理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根长以及茎高均明显上升;对各胁迫因素与发芽率、发芽指数、根长以及茎高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表明,在各胁迫因素中盐浓度是影响黄顶菊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主导因素,pH值对黄顶菊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没有决定性作用。盐碱胁迫处理后黄顶菊叶片叶绿素相对破坏率上升,细胞膜透性加大,叶片中丙二醛含量升高,盐碱胁迫初期黄顶菊叶片中SOD和POD的活性升高,CAT活性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表明盐碱胁迫初期黄顶菊叶片中主要靠SOD和POD的活性来暂时维持活性氧产生与清除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亚精胺浸种对盐胁迫下牧草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以肥披碱草、星星草及野大麦三种野生牧草种子为材料,研究0.5 mmol/L的亚精胺浸种处理下,30,60,90,120 mmol/L NaCl胁迫对肥披碱草、星星草及野大麦三种野生牧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Cl浓度≥60 mmol/L时,亚精胺浸种处理的肥披碱草、星星草及野大麦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显著高于纯化水浸种处理(P0.05)。在较低浓度(30 mmol/L)NaCl胁迫下,亚精胺浸种处理显著提高了星星草和野大麦种子发芽率,对肥披碱草种子的发芽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显著增加了肥披碱草和星星草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P0.05),但对野大麦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亚精胺浸种显著提高了这三种牧草种子萌发,增强了植株的抗盐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2种中性盐NaC1和Na2 SO4及2种碱性盐NaHCO3和Na2 CO3按不同比例混合成A,B,C,D,E共5个组合,设25,50,100,150 mmol·L-1共4个浓度梯度,模拟出20种不同盐度和碱度的混合盐碱条件处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测定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进程,及沙培条件下混合盐碱胁迫对其幼苗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旨在探讨混合盐碱胁迫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除A组外,其他各组的发芽率、发芽势均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同一浓度下随着碱性盐比例的增加种子萌发进程延缓越明显;随着盐浓度的升高,叶绿素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荧光参数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PSⅡ的潜在活性(Fv/Fo)均呈显著降低趋势(P<0.05),不同组合之间表现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用两种钠盐不同浓度对藜种子进行了发芽试验,研究了两种钠盐胁迫对藜种子萌发的影响,探讨其耐盐性。结果表明:两种钠盐胁迫对藜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随着盐浓度的增加,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呈显著下降趋势(p〈0.01),盐浓度过高会抑制种子萌发,NaHCO3浓度250mmol/L、Na2CO3浓度200mmol/L时,藜种子无发芽能力。两种钠盐对藜种子发芽后的胚根及胚芽生长的抑制作用表现不同,NaHCO3对藜种子的抑制:胚根〉胚芽,Na2CO3对种子的抑制:胚根〈胚芽。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同浓度NaCl、Na2SO4、NaHCO3、Na2CO3单盐溶液对长穗偃麦草种子进行胁迫处理,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以及幼苗芽长和根长等指标,研究长穗偃麦草种子在不同盐胁迫条件下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与用蒸馏水培养的对照相比,随着NaCl、Na2SO4、NaHCO3、Na2CO3单盐浓度的增加,长穗偃麦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呈下降趋势。NaCl、Na2SO4、NaHCO3、Na2CO3对胚芽长和胚根长的抑制规律一致,表现为随盐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增强,且胚根比胚芽对盐浓度反应更敏感;但是低浓度NaHCO3对胚根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4种单盐对长穗偃麦草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总体表现为:二价盐>一价盐。  相似文献   

11.
蔺吉祥  穆春生 《草地学报》2016,24(2):479-482
羊草(Leymus chinensis)是禾本科赖草属根茎型优质禾草,不但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而且具有较强的耐旱、耐寒和耐盐碱性。羊草既是东北松嫩平原的优势种,也是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建植人工草地的优良草种。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及生态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大,人工羊草草地不断建植,为此,人们对羊草种子的需求量与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通过研究羊草种子的发育进程、休眠特性及与盐碱耐性的关系,一方面明确羊草种子的最适宜收获时间,为农业生产上收获高品质羊草种子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挖掘羊草种子的发芽潜能、深入解析抗逆机理,为提高其利用率及抗逆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通过对羊草种子发育动态的研究结果表明,羊草种子在发育过程中,随着成熟度的不断提高,种子的颜色由绿色变为浅绿色,再变成黄色,最后变为棕黑色。种子千粒重不断增加,在盛花后33 d达到最大值,之后趋于恒定。含水量与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则呈下降趋势,含水量在盛花后36 d达到最小值,而2个试验年份电导率值有所差异,分别在盛花后27和30 d达到最小值。标准发芽试验结果显示,羊草种子在盛花后39 d发芽率最高,此时种子的开始发芽时间、50%种子发芽时间、发芽势等指标均为最优。尽管加速老化试验的发芽指标与标准发芽试验略有差异,但是盛花后39 d的种子同样具有最强的抗老化能力。上述试验结果表明,盛花后39 d羊草种子活力最高,品质最佳,是种子最适宜的收获时间。 (2)不同成熟度的羊草种子对土壤埋深与盐碱胁迫具有不同的响应方式。羊草种子出苗与其后的幼苗生长能力随着种埋深度的增加而降低,1 cm是最适宜的播种深度,此时的出苗率最高、出苗时间最短,并且叶片与根系长度与生物量最大;另外不同成熟度的羊草种子表现出不同的出土成苗能力,盛花后39 d的羊草种子活力最大,其上述各项幼苗生长指标均为最优。种子的成熟度与盐、碱胁迫及其交互作用显著影响羊草种子的发芽率与发芽势,盛花后39 d的羊草种子在胁迫下具有最高的发芽率与发芽势,特别是在高浓度(400 mM)盐胁迫下,尤为明显。复萌试验结果显示,盛花后39 d的羊草种子在盐碱胁迫(特别是高盐环境)解除后同样具有最高的发芽率。上述结果表明,尽管不同成熟度的羊草种子均具有发芽能力,但是盛花后39 d的羊草种子出苗及抵御盐碱胁迫伤害的能力最强,这也进一步支撑了39 d是羊草种子适宜收获时间这一结论。另外羊草适宜浅播,1 cm是其最适宜的播种深度。 (3)通过人工手段处理可以明显打破羊草种子的休眠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除了热水浸种处理外,其余方法如浓硫酸、冷层积、PEG,GA3,KNO3及清水浸种均能一定程度上提高羊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速率、开始发芽时间及50%种子发芽时间。但是在生产实际中,既要考虑高效性也要考虑经济耗费,结合本试验的研究结果,我们推荐在生产中采用低温浸种20 d的方法来打破羊草种子的休眠,提高其发芽率。 (4)稃是抑制羊草种子萌发的重要因素,但同时也一定程度提高了种子的抗盐性。通过测定稃对羊草种子吸水、脱水、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发芽响应以及不同持续时间盐胁迫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发现稃可以显著提高羊草种子的吸水量,并同时减缓种子在干旱环境下的脱水速率,使种子不会过度脱水而死亡。稃、不同温度处理及两者交互作用显著降低羊草种子的发芽率与发芽速率,表明稃对羊草种子萌发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不同持续时间的盐胁迫处理下,未萌发的带稃种子复萌率均高于去稃种子,特别是在长时间及高盐胁迫下尤为明显,表明稃对羊草种子耐盐性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一旦雨水、融雪等条件降低了土壤盐浓度,带稃种子就可以继续萌发出土。 (5)20~30℃是羊草种子最适宜的发芽温度,高温、低温均显著降低种子的发芽率与发芽速率,并且此温度可一定程度上减缓盐胁迫与碱胁迫对种子发芽的抑制效应。随着盐、碱胁迫浓度的增加,羊草种子发芽率与发芽速率均呈下降趋势,且在碱胁迫下的下降幅度更大。在盐胁迫下,当盐浓度<200 mM时,低温是影响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随着盐浓度的不断增加,高温则更加剧了盐胁迫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而在碱胁迫下,即使碱浓度较低,高温与其交互作用也大大加剧了对种子发芽的抑制。盐胁迫下未萌发的羊草种复萌率随盐浓度增加而增加,而在碱胁迫下则随着碱浓度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高浓度碱胁迫使羊草种子失去活力而死亡,并且碱胁迫下种子的复萌率低于盐胁迫,25~35℃同样不利于种子的复萌。幼苗生长对温度与盐碱胁迫交互作用的响应方式与发芽阶段相似,20~30℃同样是最适宜温度;另外,盐碱胁迫均对羊草幼苗根生长的抑制作用更强。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我们建议在初夏(7月上旬),高降雨过后,温度与土壤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进行播种,以提高羊草种子的发芽率,更好的达到恢复退化草地的效果。 (6)在混合盐碱胁迫下,羊草种子的发芽率与发芽速率均随着盐浓度的增加不断下降,且碱性盐比例越大下降越明显。在250 mM盐浓度下,无碱性盐的A组处理发芽率为6.5%,而其余5组处理发芽率均为0。羊草幼苗生长阶段同样受盐浓度、pH及2者交互作用影响,并且根系对胁迫伤害更敏感,所受抑制作用更强。逐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种子萌发阶段,盐浓度是羊草种子在混合盐碱胁迫下能否萌发的决定性因素,而一旦胚根突破种皮进入幼苗生长阶段,pH就转变为主导因素。上述研究表明,混合盐碱胁迫对羊草种子萌发与早期幼苗生长阶段的抑制机理有所不同,其中高盐浓度与高pH的交互作用对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抑制效应最强。 (7)盐胁迫与碱胁迫均显著降低羊草幼苗的长度、鲜重与含水量,且碱胁迫抑制作用更强。2种胁迫均造成羊草幼苗Na+浓度与Na+/K+升高,并且K+浓度下降,但是在碱胁迫下,Na+ 浓度、Na+/K+上升幅度与K+下降幅度均大于盐胁迫。另外,在盐胁迫下,羊草幼苗大量积累Cl-,有机酸含量变化不大;而在碱胁迫下,Cl-,NO3-与H2PO4-均呈下降趋势,而有机酸则大量积累,其中苹果酸、柠檬酸是主要的有机酸组分,可溶性糖是羊草幼苗在两种胁迫下共同的渗透调节物质。上述结果表明,碱胁迫由于具有高pH,对羊草早期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更强,Cl-与有机酸积累特征的差异表明羊草早期幼苗在盐胁迫与碱胁迫下具有不同的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12.
2.0%碳酸钠胁迫明显抑制星星草种子萌发,发芽率降低67.5%。萌发后幼根、芽 生长受抑。用10^-8,10^-5,10^-2ppm萘乙酸处理,使Na2CO3胁迫下的星星草种子发芽率分别提高22.2%、43.0%、51.2%和87.0%。萘乙处理对萌发后幼根、幼芽生长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虎尾草(Chloris virgata)是我国北方地区广泛分布的优质牧草,对东北地区盐碱地改良与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用NaCl,NaHCO3和PEG分别模拟土壤的盐、碱和干旱条件以明确基于相同水势的不同胁迫特征对虎尾草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各胁迫处理下,随着水势的降低,虎尾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速率以及芽长与根长均不断下降,且碱胁迫下下降幅度最大。盐胁迫处理下,虎尾草种子复萌率在-1.2Mpa最高,干旱胁迫处理中未发芽的种子80%以上也可以继续萌发,但在此水势的碱胁迫中未发芽的虎尾草种子均难以复萌。研究结果表明,盐、碱和干旱胁迫对于虎尾草种子的发芽有着不同的影响,由于高pH作用,碱胁迫对虎尾草发芽的抑制作用强于盐胁迫与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14.
几种早熟禾种子萌发期抗盐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研究了甘肃盐渍化土壤中主要含有的氯化物和硫酸盐对四种早熟禾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物对早熟禾种子的伤害性稍大于硫酸盐,并随着盐溶液浓度的升高,发芽率与幼根伸长均下降,呈现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抗盐性由强到弱依次为:梅里特>塞伯>爱肯尼>瓦巴斯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保留黏液和去除黏液的车前(Plantago asiatica)种子为试验材料,分别对其进行人工老化处理和模拟的干旱、盐胁迫处理,然后在最适萌发温度下进行萌发测试,旨在从种子生活力保持和萌发抗逆性角度阐释种子黏液对萌发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老化过程中,保留黏液种子比去除黏液种子提前4 d发生萌发率的显著下降;与去除黏液种子相比,保留黏液种子萌发对水势的下降更为敏感,但其萌发率随水势下降的速率却相对缓慢;两种种子萌发在耐盐胁迫方面差异不大,仅在中等浓度盐溶液(75 mmol·L-1 NaCl)培养下,保留黏液种子的萌发速率显著高于去除黏液种子。总之,车前种子黏液物质的存在,一方面不利于种子生活力的保持,加速其老化,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种子萌发对轻微干旱胁迫和盐胁迫的抗性。  相似文献   

16.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水分匮乏是影响植被恢复的重要因素,而干旱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制约是植物自然更新的关键限制因子。本研究通过设置不同浓度梯度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模拟不同的干旱胁迫条件,测定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16种主要植物种子的萌发特性及抗旱性。结果表明,随PEG浓度的增加,16种植物种子的萌发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种子的萌发时滞延长直至不萌发,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抗旱指数均呈下降趋势。而轻度的干旱胁迫(50 g·L-1)能促进部分种子的萌发,增加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采用隶属函数法对16种植物种子的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和抗旱指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发现,鬼针草(Bidens pilosa)、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种子萌发耐旱性最强,而大针茅(Stipa grandis)最弱。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NaCl及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6000)分别模拟盐胁迫及干旱胁迫的方法,测定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 Fisch. et Mey.)种子的逐日萌发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确定其在逆境条件下的萌发阈值。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浓度升高,花棒种子各项萌发指标均呈下降趋势;当NaCl浓度为0.2%时,其发芽率、发芽指数为对照的87.1%和54.8%;当NaCl浓度高于0.2%时,各项指标则随浓度升高而显著下降;当PEG-6000浓度为15%时,其发芽率、发芽指数分别为对照的91.6%和55.4%;当PEG-6000浓度高于15%时,各项萌发指标显著降低。综上所述,花棒种子NaCl胁迫的正常萌发阈值为0.2%,PEG胁迫的正常萌发阈值为15%,花棒种子萌发期能忍耐低盐分、中度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18.
外源植物激素对东方山羊豆响应盐胁迫的调控效应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聪  张清斌  顾祥  韩青  朱忠艳  王承军  穆尼热 《草业科学》2012,29(12):1910-1914
为确定东方山羊豆(Galega orientalis)种子萌发及苗期耐盐性,明确在盐胁迫条件下,植物生长激素对东方山羊豆种子萌发及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分析比较了不同NaCl浓度(0、25、50、100、150、200 mmol·L-1)梯度及不同植物生长激素处理下的东方山羊豆种子萌发率、幼苗脯氨酸、丙二醛和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东方山羊豆种子和幼苗对盐胁迫比较敏感,东方山羊豆能够适应50 mmol·L-1浓度以内NaCl胁迫,50 mmol·L-1浓度以内NaCl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影响小,随着NaCl浓度的增高,种子发芽率和幼苗丙二醛、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GA3可以提高150 mmol·L-1浓度以内NaCl胁迫条件下东方山羊豆的种子萌发率;NAA适合调控东方山羊豆幼苗在中、低盐浓度下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