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气温适宜,嫁接成活率高,目前柑桔苗木生产上普遍采用春、秋两季嫁接。国内柑桔苗木生产采用夏季嫁接(6~8月)的报道不多。为了加快砂糖桔、南丰蜜桔等目前市场上需求量大的品种的无病毒苗木繁育,作者于2007年7~8月在广西柑桔研究所无病毒苗木繁育中心进行了大规模柑桔夏季嫁接,共嫁接露地苗19.91万株,营养袋苗4.03万株,平均成活率达93%以上,砂糖桔成苗率85%以上,取得了初步成功。同时为了探讨柑桔夏季嫁接的技术和方法,进行了夏季嫁接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应用柑桔茎尖显微嫁接培育无病毒苗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目前柑桔病毒病的严重性已引起国内外的普遍重视,正多方面探索无毒化苗木的生产。其中一种方法是基于 White 等(1934)研究的结果,这就是病毒在植物体内的不均匀分布,顶端分生组织几乎不含病毒。Murashige(1972)首先在柑桔类植物中应用显微茎尖殊接技术,它不仅成功地排除了病毒,获得柑桔无病毒苗,而且还避免了来自于直接分离茎尖的多  相似文献   

3.
自Murashige等于1972年首先在柑桔类植物上试验成功茎尖微芽嫁接技术以来,该项技术已普遍为世界各柑桔生产国所采用,以培育柑桔无病毒苗木。美国、西班牙等国家已将这项技术用于工厂化生产苗木。国内许多单位也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本文根据国内外有关文献简要介绍一下该技术,以期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柑桔病毒类病害及其防治技术陈国庆(浙江省科学院柑桔研究所黄岩318020)柑桔嫁接传播性的病毒与类似病毒(包括类病毒、类细菌等)病害的为害。是世界各柑桔生产国家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现代柑桔业的二个主要标志就是良种化和无毒化.浙江省对柑桔病毒类病害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秭归县柑桔良种繁育中心以国家现代柑桔产业技术体系三峡库区脐橙综合试验站为技术支撑,主要从事柑桔良种引进、选育、试验示范和良种繁育等工作。本文从育苗场地建设、疫情隔离、营养土配制、播种移栽、嫁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阐述了柑桔无病毒容器苗繁育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在柑桔的无性繁殖过程中,经常会感染一些病毒、类病毒和难培养细菌等病原微生物。为了防止病害的蔓延和危害,20世纪70年代欧美国家开始在柑桔上采用茎尖嫁接脱毒技术,成功地脱除了多种病毒,获得无病毒母树,并在柑桔生产中扩大繁殖。我国从80年代初开始相继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90年代末开始推广脱毒容器苗技术。  相似文献   

7.
柑桔无病毒苗木繁育技术及应用推广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桔无病毒苗木可以克服目前柑桔上发生较重、难以用化学药剂预防或防治的黄龙病、裂皮病、衰退病、碎叶病等(类)细菌性或(类)病毒性病害,实现柑桔苗木的无毒化栽培。因此推广和应用柑桔无病毒苗木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1无病毒苗木繁育技术 目前世界上繁育无病毒苗木的最佳方法是茎尖嫁接脱毒或热治疗,即选定良种优株,进行茎尖嫁接,经鉴定、证实茎尖嫁接苗无病毒后,用作母本扩大繁殖。此方法出苗周期需3~4年。 如要在较短时间内使用无病毒苗木,常采用指示植物鉴定技术,即选定成年良种优株,按其需要选择不同的病害指示植物,…  相似文献   

8.
柑桔无性繁殖过程中,导致感染一些病毒、类病毒和类菌原体原微生物.为了防止病害的蔓延和危害,20世纪70年代欧美国家开始在柑桔上采用茎尖嫁接脱毒技术,成功地脱除了多种病毒,获得无病毒母树,并在柑桔生产中扩大繁殖.  相似文献   

9.
柑桔无病毒苗木生产的规范化赵学源,蒋元晖(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重庆630712)柑桔类果树在长期嫁接繁殖过程中,往往积累感染一种或几种嫁接传播性病害。这些病害分别由病毒、类病毒、类细菌、螺原体和类茵原体引起。其中有的病害导致柑桔树势严重衰退、产量...  相似文献   

10.
1982年农牧渔业部邀请美国加州大学Chester Roistacher教授到我国举办柑桔无病毒良种繁殖和避毒——茎尖微芽嫁接技术讲习班。从此,柑桔茎尖微芽嫁接技术便在各省区逐步推广。该技术要求周年提供枳壳砧木苗,因而对枳壳种子的需要量增大,贮存要求不变质,不霉烂,发芽率要高。现将我们的处理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果树在长期无性繁殖过程中,往往感染一种或多种病毒类病害,柑桔也是这样。这类病害给柑桔裁培业造成的损失是惨重的。巴西柑桔受衰退病侵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南方柑桔产区遭受黄龙病危害造成的损失同样是难以估量的。当前,防除病毒类病害对柑桔的危害,采用无病苗木是一项基础性措施。国内外为谋求获得无病的优良柑桔母树,采用了珠心苗、珠心组织培养、热处理、无性系选择鉴定,以及近年发展起来的茎尖嫁接脱毒等方法。  相似文献   

12.
Koizu.  M 宋瑞琳 《福建果树》1991,(2):51-52,14
由碎叶——枳橙矮化病毒引起的嫁接口皱折病状,在日本的一些枳壳砧品种或无性系上发现。近年来,由于大力进行高接换种而引起某些病毒包括碎叶——枳橙矮化病毒(TL—CSV)广泛传播。利用40/30℃(白天/夜间温度)处理60天以上可以脱除碎叶病毒,然而温州蜜柑苗木不耐这种热处理温度。由 Murashige 等发现,经 Navarro 等改进的茎尖嫁接技术能够有效地脱除病毒,类病毒及柑桔螺原体(S.Citrl)但碎叶病毒例外。本文报道了利用茎尖嫁接结合短期予热处理脱除温州蜜柑“Niyu”的碎叶病病毒。  相似文献   

13.
《中国南方果树》2007,36(6):91-94
柑桔类果树品种.育种以无核单胚品种为母本创新柑桔种质技术探索…5(23)柑桔新品种———“粤英”选育初报……………………2(1)柑桔新品种———红肉蜜柚……………………………5(1)奥灵达夏橙引种试验初报……………………………6(7)不知火和天草高接在脐橙上的表现…………………6(8)无核椪柑在新邵种植表现较好………………………2(2)砧木.育苗柑桔育种实践中实生苗的培育……………………6(13)现代柑桔容器育苗技术……………………………1(11)柑桔无病毒接穗快速繁殖技术………………………5(4)纽荷尔脐橙大棚嫁接育苗试验………………  相似文献   

14.
关于柑桔类植物对空气污染物质的反应,已有人作过相当广泛的研究和报道,尤其在美国加州,那里的柑桔产区易遭受许多毒害植物的气体的污染。现将几种主要的毒害植物的气体简介如下。 1.氧化剂 将里斯本柠檬的扦插苗,及里斯本柠檬的枳橙砧嫁接苗,置于O_3(臭氧)和已烯-1的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柑桔良种无病毒容器育苗过程中存在的地方良种无毒化困难、砧木品系杂乱、标准苗出圃比例不高、苗木溯源档案缺乏等问题,笔者总结了邻水县柑桔良种无病毒容器育苗技术经验,通过集成应用良种无毒化策略、砧木优选及培育、细化管理、档案建立等技术措施,出圃苗木全部检疫合格,90%以上达到甲级苗出圃标准,育苗成本降低30%以上。  相似文献   

16.
柑桔病毒病和类似病毒病害是指由病毒、类病毒 (Viroid)、螺原体 (Spiroplasma)、植原体 (Phytoplas ma)和某些细菌 (这些细菌曾被称为类立克次氏体和类细菌 ,是一些用人工合成培养基难以培养的 ,或尚无法培养的细菌 ,习惯称为难培养菌 )引起的柑桔病害。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可以通过嫁接传播 ,也就是说 ,已感染病害的苗木和接穗在异地间传送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除了嫁接传播 ,这类病害有的还通过昆虫传播 ,有的通过污染的刀、剪等工具和人手传播 ,个别的通过种子传播。在世界各国发生的此类病害有病毒引…  相似文献   

17.
正"广西柑橘无病毒良种繁育基地"是在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原广西柑桔研究所)柑橘无病毒良种繁育中心基础上建成的。繁育基地建有无病毒母本园、采穗圃、苗圃、品种展示园,占地面积近200亩,是广西唯一的集新品种引进、筛选、良种接穗脱毒和无病毒苗木繁育于一体的柑橘良种繁育基地。具备年生产柑橘无病毒接穗1000万芽、无病毒砧木苗300万株、无病毒容器苗130万株的生产能力。制定了"柑橘无病毒苗木繁育技术规程"和"柑橘容器苗繁育技术规程"等广西地方标准,参与"柑橘良种无病毒三级繁育体系创建与应用"及"广西柑桔无病良种繁育体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用草炭土基质培育柑桔壮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省邵阳市柑桔研究所在柑桔容器育苗中采用草炭土做主要基质,培育的柑桔苗生长快,根系发达,苗木粗壮。到5月下旬调查,2004年春季嫁接的脐橙苗比对照(采用普通营养土的脐橙容器苗)株高增加50%左右,且有2~3个分枝。当年嫁接,当年可以出圃。实践表明,用草炭土做主要基质培育脱毒柑桔容器苗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9.
红(木黎)檬枝条(特别是其实生苗枝条)扦插后易生根发芽成苗,很多地方用此扦插苗作砧嫁接柑桔。这样育苗花工多,需时较长。1983—1986年笔者试验在红(木黎)檬实生苗枝条上直接嫁接暗柳橙、雪柑、蕉柑等柑桔品种,嫁接后再扦插,取得显著成效。扦插20—40天后,接穗大部份开始发芽,随后长根成苗。插后4个月可移植,10个月可出圃定植,大大缩短了育苗期。  相似文献   

20.
柑桔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是当今世界柑桔生产发展的重要趋势。由于柑桔病毒类病毒种类多、分布广、危害重、难防治,已严重影响柑桔生产的发展。针对柑桔病毒病的为害,美国、西班牙等国采用热处理、茎尖(?)芽嫁接,珠心系更新等新技术,大规模进行无病毒良种苗木的工厂化生产。西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