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探清不同地表覆盖措施(黑膜覆盖、白膜覆盖、行间生草、清耕对照)对苹果园土壤水文状况的影响,于2014—2015年采用HL20土壤墒情监测仪对山旱塬区花牛苹果园土壤水分状况进行定位监测,采用SF-L树干径流仪和Watch Dog 2900ET自动气象站对树干径流及环境因子进行了连续观测,并同时调查苹果产量。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措施下土壤水分补偿效果显现的时间均比降水量最大值出现的时间滞后1个月左右,处理的前2个月黑膜覆盖的土壤含水量最低,2个月之后不同覆盖措施的土壤贮水量均表现为黑膜覆盖白膜覆盖行间生草清耕对照;不同物候期不同覆盖措施的土壤剖面平均含水量均表现为黑膜覆盖行间生草白膜覆盖清耕对照;不同覆盖措施中白膜覆盖处理的667 m~2产量最高,达1 848.37 kg,黑膜覆盖的水分利用率最高,为143.59 kg·mm~(-1)·hm~(-2)。综合来看,不同覆盖措施均使苹果树产量及水分利用率有明显提高,地膜覆盖对苹果园土壤保墒效果更好,覆膜时间以春季2—3月较好。  相似文献   

2.
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和苹果叶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荣莉  王倩  曹欣冉 《北方园艺》2015,(24):163-166
以2年生"红富士"苹果为试材,对比分析了不同覆盖方式(园艺地布、黑地膜、秸秆覆盖及清耕对照)对土壤含水量、容重和叶片百叶重、叶绿素含量及树体净光合速率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清耕对照,且地布覆盖地膜覆盖秸秆覆盖。3种覆盖处理均能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其中秸秆覆盖效果最为明显。不同覆盖处理较对照显著提高百叶干重,秸秆覆盖和地布覆盖显著提高总叶绿素含量。地布覆盖、地膜覆盖、秸秆覆盖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曲线为单峰型,清耕对照的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综合分析,旱地苹果园树盘覆盖均可以改善土壤和树体状况,其中园艺地布覆盖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李科  韩萍 《北方园艺》2016,(20):178-182
为研究不同土壤管理方式对苹果园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选择庆阳市不同区域生草覆盖、黑膜覆盖和清耕(对照)3种管理方式,对90个苹果园土壤进行养分分析。结果表明:生草覆盖和黑膜覆盖0~30、30~60cm土层中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的含量均高于清耕(对照),提高了果园土壤的基础肥力,增加了土壤的养分含量,其中生草覆盖对增加土壤养分更为显著,在苹果园管理上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耕作和覆盖对苹果园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比分析了陕西渭北旱塬苹果园免耕、翻耕和旋耕3种耕作措施结合玉米秸秆、地膜及生草覆盖对苹果园0~40 cm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及脲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各处理土壤3种酶活性均达到显著差异(P < 0.05) , 采用土壤耕作和覆盖均能提高果园土壤酶活性; 而耕作和覆盖相结合可更有效地提高果园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及脲酶的活性, 以翻耕+秸秆覆盖效果最好, 3种酶活性分别较对照(翻耕无覆盖) 高13.82%、27.41%和363.26%; 不同土层土壤酶活性的大小也存在差异, 其中蔗糖酶和脲酶活性随土层加深均有所降低, 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则呈升高趋势。因而, 在渭北旱塬苹果生产基地, 采用翻耕+秸秆覆盖技术将对提高土壤酶活性及改善土壤微环境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探求果树环绕式滴灌条件下不同枝条覆盖条件对苹果园土壤含水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于2012年3~12月在昌平区南邵镇营坊村昆利果品基地布设环绕式滴灌条件下枝条覆盖1年、枝条覆盖3年2个处理,以不做覆盖灌溉作为对照。在苹果树生长关键期灌水施肥,由苹果长势、产量及品质来比较果树生产合理的覆盖条件。结果表明:枝条覆盖处理较未覆盖处理叶片含水量高8.83%~11.57%,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5.1%~16.8%,且覆盖3年处理的叶片含水率最高。新枝条覆盖养分含量较高,果实产量和品质方面比枝条连覆盖3年影响更大,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为探求果树环绕式滴灌条件下不同枝条覆盖条件对苹果园土壤含水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于2012年3~12月在昌平区南邵镇营坊村昆利果品基地布设环绕式滴灌条件下枝条覆盖1年、枝条覆盖3年2个处理,以不做覆盖灌溉作为对照。在苹果树生长关键期灌水施肥,由苹果长势、产量及品质来比较果树生产合理的覆盖条件。结果表明:枝条覆盖处理较未覆盖处理叶片含水量高8.83%~11.57%,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5.1%~16.8%,且覆盖3年处理的叶片含水率最高。新枝条覆盖养分含量较高,果实产量和品质方面比枝条连覆盖3年影响更大,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不同覆盖方式土壤生态效应与成龄葡萄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覆盖保墒灌溉措施对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土壤温度、葡萄生长状况、生理生态指标以及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覆盖措施明显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提高了蓄水保墒作用;覆盖措施可明显提高土壤表层温度,但随深度的增大,影响程度逐渐减小;保墒处理的果树生长势强、枝条增长量大、果粒大、产量高。草帘子覆盖措施与塑料薄膜覆盖措施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8.
旱地苹果园土壤管理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赵建民  赵锋 《果树科学》1995,12(1):32-34
对旱地苹果园采用有机物覆盖、人工生草、自然生草及其不同灭草形式的处理,以清耕为对照,4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的土壤分含量、有机质含量、营养生长量、产量、质量等均优于清耕,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苹果园覆沙栽培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苹果园土壤覆盖细沙是近年来在甘肃省陇东半干旱地区果树栽培形式的一种,通过将洗净的细河沙铺压在苹果园土壤上,起到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增加苹果树生长量,提高产量,改善苹果品质,提高经济效益等作用.  相似文献   

10.
果园地面覆盖是现代果园管理制度中的重要管理技术,具有蓄水保墒、培肥地力、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微生物种类与数量、调节微生态环境、提高果实品质等优点,同时也具有争肥争水、增加烂根病及鼠害的发生等缺点。综述了不同地面覆盖方式对苹果园土壤生态效应和树体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果园合理采用地面覆盖方式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以‘寒富’苹果园为对象,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包括冬季修剪枝条(粉碎枝条埋土(I)和成段枝条埋土(Ⅱ))和夏季修剪枝条(绿枝埋土(Ⅲ)和绿枝(Ⅳ))对果园土壤水分、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枝条覆盖能增加果园土壤水分含量,对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不同。夏季修剪枝条覆盖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以及土壤酶活性均高于冬季修剪枝条覆盖,总体上表现为绿枝覆盖>绿枝埋土覆盖>成段枝条覆盖>粉碎枝条埋土覆盖>清耕。因此,夏季修剪枝条可直接作为覆盖材料进行果园地表覆盖,冬季修剪的苹果枝条应剪成段埋土覆盖。  相似文献   

12.
密度对苹果园产量和土壤水分利用影响的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965—2009年渭北旱塬洛川不同种植密度旱作苹果园地为研究对象,应用WinEPIC模型模拟,研究了密度对产量演变和深层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密度处理苹果园逐年产量呈现先增加后波动降低的趋势,种植密度越高,果园初期产量增长越快,后期由于土壤水分过耗量大,产量降幅变大。果园干旱胁迫日数波动趋势与降水量变化趋势相反,随着种植密度增大,干旱胁迫出现时间提早,干旱胁迫日数变大,0~15m逐年土壤有效含水量降低,土壤干层显现时间缩短,干层加深速度变快。综合考虑果园产量和土壤水分的可持续利用,建议渭北旱塬洛川旱作果园合理栽植密度为833~1 000株/hm2,适宜利用年限为20~25年。  相似文献   

13.
生物覆盖对旱地苹果树生长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边山丘陵果园土壤干旱缺水、有机质含量低及产量不高的问题 ,改革传统的果园土壤清耕管理制度 ,我们借助山西省有机旱作农业生物覆盖推广的机会 ,于 1 996~ 1 999年在旱地果园进行了生物覆盖试验 ,取得很好的效果。1 试材与方法试验在汾阳市张家堡乡河堤苹果园进行 ,该地无霜期 1 80天左右 ,年平均降雨量460 mm,年平均气温 7.5℃ ,大于 1 0℃的积温2 835℃左右。供试果园海拔高度 860 m左右 ,为旱垣丘陵梯田 ,主栽品种是红富士、红星、首红、金矮生等 ,树龄 1 0~ 1 5年 ,秸秆覆盖处理2 0 hm2 ,清耕 1 3hm2作对照 ,对照每年除中耕…  相似文献   

14.
苹果根系生长与土壤条件密切相关,根系集中分布层是土壤生态环境最适层。土壤覆盖能为根系生长创造最佳土壤环境。笔者连续4年对覆草‘长富2’苹果园进行了土壤水分测定,得知果园覆草能调节地温、减少水土流失、提高降雨的渗透蓄积能力、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同时改善了土壤环境,加强了果树根系的生长发育。增加了产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庆阳市苹果园土壤养分状况的变化分析表明:苹果园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的含量2006年较1980年均有所增加,分别增加2.36 g/kg、0.15 g/kg、8.3 mg/kg、2.8 mg/kg,速效钾含量2006年较1980年减少705 mg/kg.根据土壤肥力变化提出了保持土壤养分平衡,提高土壤肥力的培肥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以京郊三年生"红富士"苹果为试材,采用树盘覆盖园艺地布、普通地膜和可降解地膜的方法,以清耕为对照(CK),研究不同地面覆盖材料对幼龄苹果园杂草控制、土壤养分含量及树体生长的影响,以期为山地果园地面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CK相比,地面覆盖显著降低杂草生物量,园艺地布、普通地膜和可降解地膜处理分别减低杂草鲜质量92.21%、84.00%和46.45%,园艺地布控草效果最好.长期表施肥料后进行地面覆盖,土壤养分含量下降.覆盖园艺地布、普通地膜和可降解地膜后,0~20 cm 土层中土壤有机质含量较CK降低52.64%、5.08%和30.30%,有效磷含量较CK降低27.63%、35.07%和33.11%.园艺地布降低全氮含量,较CK降低48.28%,其余处理无显著影响.20~40 cm土层中,与CK相比,园艺地布和可降解地膜有机质含量分别降低25.34%和35.83%,全氮含量分别降低24.09%和54.74%,速效钾含量分别降低13.81%和15.23%,有效磷含量与CK差异不显著,普通地膜各种土壤养分含量与CK差异不显著.地面覆盖显著增加幼龄苹果树的新梢长度,提高新梢生长速度,园艺地布作用最明显,新梢生长速度较对照提高360.23%.与CK相比,3种覆盖材料均显著增加百叶鲜质量和含水量,园艺地布显著降低百叶干质量,较CK降低18.13%,其余处理与CK无显著差异.3种覆盖材料显著提高叶片氮、钾含量,对叶片磷含量影响不显著,园艺地布效果最明显.综合分析,幼龄苹果园树盘覆盖可有效控制杂草,改变土壤养分含量,促进树体生长及叶片质量提升.从促进果树生长的角度,园艺地布效果明显最好.  相似文献   

17.
土壤管理主要包括中耕除草、覆盖、灌溉、排水、施肥、深耕及间作绿肥等措施。选择适宜的土壤管理方式,可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土壤基础肥力,从而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本试验于2001-2003年进行了苹果园土壤管理方式试验,探讨合理的果园土壤管理方式以便进一步指导果树生产。  相似文献   

18.
调查了山东省9个地市97个苹果园的土壤肥力状况,分析了土壤酸碱度的变化趋势、有机质含量及矿质元素的状况,提出了提高土壤肥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生草苹果园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年生‘寒富’苹果园行间生草区不同草种为试材,采用田间取样、实验室内测定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行间种植6种草后对土壤微生物种群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期明确苹果园生草后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变化特征,从而为生草制苹果园的土壤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生草处理提高了0~30cm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而对30~60cm土层土壤微生物数量影响较小;生草处理提高了0~30cm土层的过氧化氢酶、转化酶的活性,脲酶活性则整体表现出下降的趋势;生草处理30~60cm土层的脲酶、转化酶活性有略升高的趋势,但幅度较小。各生草处理间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20.
重茬苹果园土壤处理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果树再植病在重茬果园中普遍存在.重茬苹果树常表现为树势弱、叶片小、新梢细短、根系腐烂、根量减少、果实质量差等症状.据报道,果树再植病主要是由于土壤残毒、线虫、土壤根际有害微生物等影响造成,国外主要采用甲醛、氯化苦对重茬果树栽植穴土壤进行消毒处理.我们于1991~1995年进行了重茬苹果园土壤处理试验,以探索重茬苹果园土壤改良的有效措施,为防止苹果再植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