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菠萝蜜又名苞萝、木菠萝、树菠萝,属桑科桂木属,是世界著名的热带水果。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水果消费市场的不断升级,菠萝蜜以其浓郁的风味、丰富的营养、显著的效益优势,发展迅猛。我国菠萝蜜品种单一,国内品种主要以常有菠萝蜜、海大1号等单季菠萝蜜为主。  相似文献   

2.
菠萝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是集水果、木本粮食和珍贵用材于一体的热带经济作物。本文纵观国内外的菠萝蜜研究进展及动态,就其资源与品种、栽培技术、菠萝蜜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利用价值等方面进行概述,旨在为我国菠萝蜜产业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持续低温引起菠萝蜜田间寒害症状调查及抗寒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选育出抗寒性能较强的菠萝蜜优株(系),对经历持续低温天气后的8个菠萝蜜优株(系)进行田间寒害调查,比较优株的抗寒表现并进行寒害分级,同时测定与抗寒性能有关的几个生理指标并分析其与寒害等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持续低温会造成菠萝蜜优株(系)寒害,其寒害程度与品种(系)抗寒性有关;8个菠萝蜜优株中,一级寒害4个,二级寒害3个,三级寒害1个。叶片电导率与菠萝蜜寒害等级呈显著正相关;可溶性糖含量与菠萝蜜寒害等级呈显著负相关;维生素C含量与菠萝蜜寒害等级无相关性。研究得出抗寒性能较强的菠萝蜜优株(系)为优8、优6、优5、优3,叶片电导率和可溶性糖含量可作为评价菠萝蜜新品种(系)抗寒能力选育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菠萝蜜为主要原料,糯米粉、玉米淀粉为配料,研究了菠萝蜜混合脆片的最佳加工工艺,以期探讨微波技术在菠萝蜜脆片加工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菠萝蜜脆片的最佳加工工艺为糯米粉和玉米淀粉以1∶1的比例混合,淀粉添加量20%,预干燥后水分含量15%(菠萝蜜原浆试验份量为200g),微波功率750W,微波膨化时间40s时,产品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解菠萝蜜基因组特点,研究测定了10份菠萝蜜株系的倍性和基因组大小。【方法】分别以番茄和‘妃子笑’荔枝细胞核DNA含量为内标,Otto为提取液,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经碘化丙啶(PI)染色的内标和菠萝蜜细胞核混合样品发出的PI荧光强度,通过比较内标和菠萝蜜DNA峰值的荧光均值比值关系,计算出不同株系菠萝蜜的倍性和基因组大小。【结果】所测的10份菠萝蜜株系都为二倍体,干苞菠萝蜜株系的基因组在(1 243.75±9.21)~(1 540.63±3.55)Mb,湿苞菠萝蜜株系的基因组约为(1 902.87±8.08)Mb。【结论】不同菠萝蜜株系之间基因组大小存在显著差异,且湿苞株系大于干苞株系。  相似文献   

6.
菠萝蜜新品种‘常有菠萝蜜’配套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有菠萝蜜”是茂名市水果科学研究所与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合作选育的菠萝蜜新品种.2008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熟果无胶、苞大金黄、肉厚爽脆、蜜香浓郁、品质特优。现将常有菠萝蜜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适合广西无霜冻或少霜冻地区种植的菠萝蜜品种,引种四季菠萝蜜等4个菠萝蜜品种,并对其物候期、生长势、果实性状、产量、适应性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海大1号"果实品质好,果形适中,四季菠萝蜜早结,产量高,可以分别做为鲜食品种和高产品种在广西无霜冻或少霜冻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菠萝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in.)又名木菠萝、树菠萝、蜜冬瓜、牛肚子果,属桑科桂木属常绿乔木,是集水果、木本粮食及珍贵用材于一体的热带树种。原产于印度和东南亚,菠萝蜜引入我国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现在主要栽培在华南的海南、广西、广东、台湾等地。菠萝蜜果  相似文献   

9.
蔺汝杰 《花卉》2020,(10):17-18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是解决菠萝蜜作为城市绿化树种,在移栽过程中存活率低的问题。以芒市为例,进行了城市绿化与菠萝蜜的移植养护进行了探究,分别采取了土壤处理、防治病虫害、防冻伤等措施增加其成活率。结果是菠萝蜜应培育抗性更强的新品种,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并在栽培移植过程中增加防护。  相似文献   

10.
雷州半岛菠萝蜜种质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叶春海  李映志  丰锋 《园艺学报》2005,32(6):1088-1091
 用RAPD标记方法对我国雷州半岛的65份菠萝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 ) 实生种质资源DNA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 16个引物共检测到78条带, 其中69条具多态性(占88.4% ) 。聚类分析表明, 65份菠萝蜜材料在遗传距离0.26处可分为3大类。供试种质虽具有丰富的形态性状变异, 但在DNA水平上平均相似性系数为0.7341。干、湿胞类型及引自马来西亚的种质均不能独立聚类。对菠萝蜜品种的干、湿胞分类法及菠萝蜜品种的引种区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通过了解寒害对菠萝蜜芽、叶、花果、茎干的影响,提出防御寒害措施及灾后补救措施建议,为今后菠萝蜜的引种、品种选育、规模化种植提供防灾减灾方法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2.
菠萝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是南亚热带著名的特色果树,具有广泛的自然分布和较高的种质资源多样性,产业发展前景好。为探索菠萝蜜幼苗营养吸收与氯化钙浓度短期处理的关系,对长势一致的菠萝蜜幼苗进行了不同浓度的氯化钙处理,研究短期内菠萝蜜幼苗不同部位营养元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大量元素N、K、Mg和微量元素B在叶片中的本源储藏分布较丰富。不同浓度氯化钙处理菠萝蜜幼苗不同部位表现出极为复杂的营养元素积累反应,低浓度氯化钙处理(1.5 mmol/L)能有效促进茎部和根部大量元素N、P、Ca和Mg以及微量元素B、Fe的积累,而对根部大量元素K的积累无明显效果,高浓度氯化钙处理(6.0 mmol/L)则可促进根部K、Ca、Mg的积累,茎部Mg的积累,叶片N、Ca、Mg的积累。氯化钙处理对微量元素Zn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9个菠萝蜜品系香气成分及特征香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品系菠萝蜜果实的香气成分和特征香气。【方法】以9个菠萝蜜品系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菠萝蜜果实的香气成分。【结果】9个菠萝蜜品系共检测出挥发性成分130种,其中含有71种酯、16种醇、19种醛、8种酮、3种酸、6种烃类和7种其他物质。9个品系都是以酯类物质为主,醇类物质次之,酸类物质最少;采用聚类分析将‘海大2号’‘20号’‘四季’‘28号’‘45号’‘红肉327’‘305’和‘湿苞’8个品系聚为一类,‘92号’单独为一类;9个菠萝蜜品系的特征香气成分存在一定差异。【结论】菠萝蜜果实的香气成分以酯类为主,醛类次之;不同品系的香气成分不同,各品系间的亲缘关系也不相同;特征香气存在差异,经过OAV值法分析,异戊醇是9个品系都含有的特征香气物质。  相似文献   

14.
菠萝蜜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唐为萍  陈树思 《果树学报》2005,22(6):725-727
运用计算机显微图象分析系统(北京泰克4.0)及显微照相的方法对菠萝蜜Artocarpusheterophyllus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进行了观察研究。研究表明,在菠萝蜜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样式,分别对其进行了描述。导管分子具有如下特征:圆形宽大的导管、巨大的单穿孔、侧壁上大型的单纹孔等。这些特征为菠萝蜜生长过程中水分的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作用。并从导管分子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角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菠萝蜜幼苗对酰胺态氮肥的需求量,以"马来西亚1号"嫁接苗为试材,比较不同氮素水平处理对菠萝蜜幼苗生长、叶片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的增加,菠萝蜜叶片数、株高、茎粗、叶面积、地上部干重、总干重、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叶绿素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均在施氮量5 g/株时达最大值。3个施氮处理的叶片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显著低于对照(0 g/株)。5 g/株处理的光系统Ⅱ活性(Fv/Fo)显著高于对照,Fv/Fm和Fv/Fo均是5 g/株处理> 10 g/株处理> 15 g/株处理。5、10 g/株处理较对照显著增加实际光能转换效率(ΦPSII)和相对电子传递效率(rETR)。其中净光合速率和光系统Ⅱ活性互作对菠萝蜜生物量变化的解释量最大,为39.1%。因此,本试验菠萝蜜幼苗适宜的施氮量为5 g/株。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菠萝蜜果实中的糖分组成及含量积累特征。【方法】以菠萝蜜品种‘马来西亚1号’为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不同发育时期果肉中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应用分光光度计法检测淀粉含量及相关代谢酶活性。【结果】菠萝蜜成熟果实中蔗糖含量最高,超过总糖含量的70%,主要在果实采后成熟期积累。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接近,各占总糖的15%左右。淀粉是菠萝蜜果实中重要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在果实成熟采摘前积累、后熟期间降解。蔗糖酸性转化酶(AI)为主要的蔗糖水解酶,与蔗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02*)。蔗糖合成酶(SUSY)、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在后熟阶段活性最高,与蔗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15**、0.997**),参与蔗糖的合成。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在果实发育中期活性最高,与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00*)。α-淀粉酶在后熟阶段活力最高。【结论】蔗糖是‘马来西亚1号’菠萝蜜果肉的主要糖分,蔗糖的积累与AI活性呈显著负相关,与SUSY、SPS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主要在后熟期积累。淀粉是菠萝蜜果实发育的主要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淀粉的积累与AGPase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在果实成熟前合成、后熟期间降解。  相似文献   

17.
南川木菠萝(Artocarpus nanchuanensis S.S.),为桑科菠萝蜜属多年生高大乔木,既是重庆特有种,也是菠萝蜜属在我国最北端自然分布的物种,还是我国最为珍稀的特有植物之一。本文简介其“发现过程,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及生存现状,繁殖,用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利用磁珠富集法分离出菠萝蜜微卫星位点,并成功设计出菠萝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SSR(简单序列重复,Simple sequence repeat)分子标记引物。基因组DNA经MseI酶切后,用生物素标记的简单重复序列做探针与其杂交,杂交复合物固定到包被有链霉亲和素的磁珠上,经过一系列的洗涤过程,含有SSR的酶切片段被吸附到磁珠表面。这些片段经洗脱下来后,先用对应的引物扩增,再进行克隆和测序。实验共挑出83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成功设计合成SSR引物19对。并通过这19对SSR引物对20份菠萝蜜种质资源进行分析,全部能扩增出特异性条带,其中18对引物扩增的条带具有多态性,可以作为菠萝蜜分子标记使用。  相似文献   

19.
全身都是宝的"热带水果皇后"菠萝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菠萝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桑科木菠萝属,英文名Jackfruit,jakfruit,Jaca,Nangka,Jack,Jack,Jacquiet。又称木菠萝、树菠萝、大树菠萝、蜜冬瓜、牛肚子果,是世界著名的热带水果,原产于印度和东南亚,现主要栽植在印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缅甸和我国的华南地区,澳大利亚、非洲及南美地区也有少量种植。由于菠萝蜜是世界上最重的水果,一般重达5~20kg,最重超过50kg,加之果实肥厚柔软,清甜可口,香味浓郁,故被誉为“热带水果皇后”。菠萝蜜引入我国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现在主要栽培在华南的海南、云南、台湾、广东等地。 …  相似文献   

20.
菠萝蜜新品种——‘红肉菠萝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选育过程高州市大潮华丰无公害果场谭统华场长,于1996年9月中旬从泰国引进菠萝蜜种子50粒,当年用营养袋育苗,1997年6月上旬将成活的45株菠萝蜜种植在华丰果场内,2001年开始结果,为从2001年至2003年连续3年对45株树的生物学特性、果实品质、产量以及主要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