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以15个草莓新品种为试材,通过调查其在北京市昌平区日光温室内高架基质栽培的生长、开花、果实品质及产量等性状,与主栽品种‘红颜’相比较,筛选出适宜高架栽培、满足观光采摘多品种需求的优良草莓品种。结果表明:‘晶瑶’‘圣诞红’‘隋珠’植株长势较强;‘圣诞红’‘隋珠’‘越心’第一花序开花较早;‘晶瑶’‘隋珠’‘圣诞红’与‘红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红颜’最稳定;‘京承香’‘京留香’和‘红袖添香’等大部分京香系列品种平均单果重大于‘红颜’;‘晶瑶’单株结果数量最多;‘京泉香’单株产量最高。综合得出,‘红颜’仍是生产上比较优秀的主栽品种,为了丰富园区品种多样性,推荐选择‘圣诞红’‘隋珠’‘晶瑶’3个品种作为搭配品种。  相似文献   

2.
玻璃智能温室草莓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9月~2017年4月在玻璃智能温室中采用高架基质栽培方式开展草莓多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11个品种中‘太空2008’产量最高,‘圣诞红’产量次之;‘越心’和‘章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折光糖)最高,‘红颜’次之。综合产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指标,‘圣诞红’排名第一。  相似文献   

3.
草莓高架栽培是我国近年来在草莓生产中应用的一种新模式,该研究主要从基质配制、品种选择、日常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草莓高架栽培技术,以期为草莓生产者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高架栽培是草莓生产的一种新型模式,具有减轻劳动强度、提高草莓产量和品质、提升经济效益和附加值等优势。该文结合浙江海宁地区的气候条件,从栽培基质、品种选择、定植、水肥管理、温湿度控制、植株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环节介绍了草莓数字化高架栽培模式。由于该模式的前期建设成本投入较高,应试点成功后再逐步扩大应用范围。草莓数字化高架栽培模式主要适用于农业休闲观光生态园,选址时应主要考虑城市周边、交通便利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草莓为浆果,因其独特风味和营养价值在世界享有盛誉。我国作为草莓生产大国,草莓产业愈发壮大,选择合适的栽培品种和栽培模式尤为重要。本试验采用15个草莓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品种草莓在西藏林芝地区设施大棚内两种栽培模式下的品质差异。结果发现,综合外观和营养两方面的特征来看,‘宁玉’‘隋珠’和‘太空2018’这三个品种草莓果实形体端正,口感佳,维生素C含量高,抗氧化能力较强。综合考虑,立体栽培模式下的草莓果实品质优于地面栽培模式,‘宁玉’‘隋珠’和‘太空2018’这三个品种的果实品质在西藏林芝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6.
正日本阿格里斯草莓高架栽培模式具有设备安装简便,栽培管理简单,节水节肥,省人工等优点,草莓缓苗快,开花结果期生长旺盛,产量高,生产的果实硬度大、糖度高,且采摘更方便。自2008年以来,北京市昌平区每年种植5300栋日光温室草莓,草莓产业已成为昌平区农业的一张名片。为摸索出适合北京地区草莓产业发展的高架栽培模式,2018年底昌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从日本阿格里斯株式会社引进草莓高架栽培设备。该设备具有节水、节肥、节省人工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以‘丰香’草莓为试材,研究了35~45℃热水预处理对贮放于室温(20±2)℃条件下‘丰香’草莓果实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旨在为大棚栽培草莓后期生产管理以及露地栽培草莓贮运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适度热水处理可以明显地  相似文献   

8.
介绍"品"字型可移动草莓栽培床结构,以‘红颊’草莓为例,研究"品"字型可移动草莓栽培床植株生产性能。结果表明,应用"品"字型可移动草莓栽培床相较地栽‘红颊’草莓的增产潜力大,并能实现果品均衡供应,特别适合观光果园应用。  相似文献   

9.
以从意大利引进的16个草莓品种(优系)为试材,在陕西、甘肃、青海等地进行了试验栽培,以期筛选出适合在西北地区种植的草莓品种。结果表明:多数品种(优系)适宜当地的土壤及气候条件,‘Marmolada’、‘Patty’和‘97.64.05’适应性较差,不宜在西北地区发展;‘Miss’综合性状最好,适宜露地及拱棚半促成栽培;‘Bisalta’适应性最强,耐重茬栽培,适宜各种栽培模式;‘91.214.2’品质最好,适宜露地及拱棚半促成栽培;‘94.586.2’品质好,适宜各种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正>草莓‘全明星’,由美国农业部马里兰州农业试验场育成,在上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至今已有近40年的栽培历史。在辽宁省境内,‘全明星’作为大棚品种在早春栽植。新民市法哈牛镇新安村于1994年引入‘全明星’进行零星栽培,因当地有大型草莓深加工企业,‘全明星’草莓进入成熟期后,由企业批量收购,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适宜吉林省推广的草莓品种,丰富吉林省设施草莓品种结构,促进吉林省草莓产业的发展,以‘红颜’‘艳丽’为对照,观察‘妙香7号’‘妙香3号’‘圣诞红’‘隋珠’‘天仙醉’5个草莓品种在吉林省公主岭地区的引种表现,对其物候期、生长习性、开花结果习性、果实品质、产量、抗病虫能力及畸形果率等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妙香7号’和‘圣诞红’2个品种综合表现良好,适合在吉林省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2.
以草莓品种红颜为试材,在日光温室中进行土壤栽培、半基质栽培和高架栽培3种方式的促成栽培,比较不同栽培模式对草莓生长发育以及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半基质栽培和高架栽培的缓苗速度明显比土壤栽培快。在物候期方面,半基质栽培草莓的初果期和盛果期均为最早,土壤栽培最晚。草莓植株长势由强到弱依次为高架栽培、半基质栽培、土壤栽培。土壤栽培、半基质栽培和高架栽培春节前每667 m~2产量分别为461.40、587.20、506.80 kg,总产量分别为1 873.96、1 873.43、1 919.42 kg。土壤栽培的草莓果实糖酸比、16种氨基酸总量、VC含量均最高,高架栽培最低。土壤栽培、半基质栽培和高架栽培每667 m~2总收入分别为51 321.20、55 084.60、53 592.40元,纯利润分别为12 276.95、18 149.42、13 523.73元,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1.31、1∶1.49、1∶1.34。综上所述,在日光温室促成栽培草莓时,采用半基质栽培模式早期产量高,经济效益最好;高架栽培模式总产量最高;土壤栽培模式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3.
设施草莓高架基质栽培有利于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不但管理、采摘方便,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常规土壤栽培中的连作障碍问题,生产的果实外形美观、表面洁净、品质优良;同时也方便市民的休闲观光,体现了农业旅游的人性化,已成为都市农业的新亮点。从高架模式选择、栽培槽设计安装、适宜品种和优质种苗选择、定植、温湿度管理、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日光温室草莓高架基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作者引进‘点雪’‘雪妹’‘隋珠’‘艳丽’‘皇家御用’和‘京藏香’6个草莓新品种,以‘红颜’为对照,进行品种筛选试验。通过对植株长势、果实外观性状和内在品质、丰产性和抗病虫能力的比较,综合得出,‘隋珠’和‘艳丽’优势突出,初选为包头市草莓设施栽培的主导品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临沂市草莓观光采摘园的规模逐渐扩大,种植模式由传统的土壤栽培逐渐转为高架基质栽培,高架基质栽培具有省时省力、方便管理等优点。本文对草莓高架基质栽培进行了规范介绍,以期为广大农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河北省满城县3个草莓品种日光温室促成栽培的生产效益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3个主栽品种中,‘红颜’生产效益最高,其次为‘甜查理’,‘丰香’生产效益最低;草莓日光温室促成栽培的生产效益除了与品种有关外,还与日光温室结构的合理性及果农的栽培经验有关。  相似文献   

17.
草莓高架栽培因劳动强度小、果实品质高等特点受到生产者的推崇。为了探讨日光温室高架栽培草莓的耗水规律,明确草莓耗水量与环境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性,采用水量平衡法开展了日光温室高架栽培草莓耗水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草莓整个生育期耗水量呈U型变化,在花芽分化期、越冬期和开花结果期日均耗水量分别为71.9、58.1、74.8 mL/(株·d)。试验还得到了草莓日均耗水量和累积光辐射能、日均温度和日均相对空气湿度之间的多元线性模型:ET=0.288X+0.333Y-0.096Z,为指导草莓灌溉、实现灌溉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章姬’草莓是日本农民育种家荻原章弘以‘久能早生’X‘女峰’选育而成。1996年东港市草莓研究所从日本引进。经多年试验,‘章姬’适合设施促成栽培,植株长势旺健,果形正,外观美,品质好,适宜作礼品果,经济效益高,是目前丹东地区温室草莓主栽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9.
对温州大棚条件下草莓‘红颊’品种和当地主栽品种‘丰香’的主要植物学特性、育苗特性、产量和经济性状进行调查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红烦’在丰产性、果实品质、抗病性等综合性状方面表现突出,适合在温州草莓促成栽培中推广。若与当地主栽品种‘丰香’轮换种植,可以改善大棚草莓品种构成,增加果农收入。  相似文献   

20.
为了筛选适宜黑龙江地区塑料大棚栽培的草莓品种,以12个草莓品种为试材,对其物候期、植株生长特性、果实经济性状、产量等进行了调查分析。经权重计算结果表明,‘爱莎’表现最优,其次为‘艾尔巴’,筛选出这2个最适宜寒地塑料大棚栽培的优良草莓品种,可以应用于黑龙江地区塑料大棚草莓生产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