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弹涂鱼池塘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一口面积为0.1ha的池塘,投放全长为2.5~3.0cm的大弹涂鱼鱼苗6000尾,养殖密度为6尾/m^2。经过一年的养殖,共收获成鱼116kg,单位面积产量为1160kg/ha,全长10.80~17.20cm,平均全长13.81cm;体长9.00~14.10cm,平均体长11.46cm;体重11.0~37.9g,平均体重21.77g。  相似文献   

2.
大弹涂鱼池塘养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玉坤 《水产科学》2001,20(5):32-33
在面积为2.5hm^2和1.1hm^2的2个池塘进行大弹涂鱼养殖试验。1998年4月放养4.2-6.3g鱼苗,共14.7万尾,1999年4月放养3.9-5.5g鱼苗共14.6万尾,经过精心管理,至收获时体重14-18g商品鱼分别为3536kg,3592kg。平均产量927-1027.5kg/hm^2,成活率达79.8-81.5%,投入产出比1:1.9-2.0,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在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塘中放养篮子鱼(Siganus guttatus),利用其摄食丝藻(Ulothrix spp.),达到控制池塘中丝藻数量的效果,利用3个池塘进行刺参养殖对照试验,刺参放养密度均为600 kg/hm^2,其中:1^#塘放养篮子鱼3 000尾/hm^2,规格40 g/尾,不投喂刺参饵料;2^#塘不投放蓝子鱼、投喂海参专用饵料;3^#塘不投放蓝子鱼、不投喂海参专用饵料。经180 d试验,1^#塘刺参产量2 340 kg/hm^2,分别比2^#、3^#塘增产457.5和825 kg/hm^2;增加篮子鱼净产量105 kg/hm^2;塘中丝藻重量分别比2^#、3^#塘单位面积减少75.9%和75%;1^#塘经济效益33.1万元,与2^#、3^#塘相比分别增加了12.6万元和18.9万元,降低了打捞丝藻的人工成本,提升了刺参养殖产量、效益和品质。  相似文献   

4.
0.367hm^2池塘放养规格为20g的黄颡鱼鱼种。密度16.36万尾/hm^2经150d饲养.平均规格100g;产量15545.45kg/hm^2;饵料系数1.7;利润11.0万元;投入产出比1:2.16;出塘率95.0%。  相似文献   

5.
在广西水产引育种中心进行了彩虹鲷当年苗种不同密度池塘成鱼养殖的对比试验,在相同面积(22668m2)的三口池塘分别按1500尾/667m^2、1200尾/667m^2、1000尾/667m^2的密度放养,放养规格为平均每尾16g,经146d养殖,平均产量分剐为563.5kg/667d、586kg/667m2、502kg/667m^2,鱼个体平均体重分别为410g/尾、525g/尾、540g/尾,成活率分别为92%、93%、93%;经济效益对比:1200尾/667m^2放养密度的效益最好,1000尾/667m^2次之,1500尾/667m^2最差。  相似文献   

6.
池塘养殖白甲成鱼,放养45g,尾以上的规格鱼种养殖一年,个体均重达500g以上,存活率达到92%以上,平均毛产量为543.6kg/667m^2,平均净产量为485.9kg/667m^2,最高毛产量达615.8kg/667m^2,最高净产量达543.1kg/667m^2;水库网箱养殖白甲成鱼,平均产量为58962.8kg/667m^2,最高产量达64632.3kg/667m^2。  相似文献   

7.
在无补充水源、条件相当的4口静水鱼塘主养奥尼鱼,混养滤食性鱼,探索不同养殖类型的养殖效果。试验表明,总放养密度15000尾/hm^2、奥尼鱼与滤食性鱼比例为50%:50%时,溶氧量最高,达7.08mg/L但产鱼量及养殖效益较低,单造鱼产量10275kg/hm^2,利润25185元/hm^2;总放养密度17100尾/hm^2、奥尼鱼与滤食鱼比例为70%:30%时,池塘溶解氧较低,仅4.27mg/L产鱼量及利润较高,单造鱼产量达13680kg/hm^2,利润35790元/hm^2。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进行吉奥罗非鱼养殖试验,探讨和验证吉奥罗非鱼所的优良经济性状,并获得了显著的效果。在21.45hm^2的池塘中投放平均体重60g的吉奥罗非鱼鱼种48800尾,经192d养殖,吉奥罗非鱼平均体重为0.948kg/尾(最大体重为1.201kg/尾),吉奥罗非鱼产量为44.98t,平均产量为31.02t/hm^2总产值为32.4万元,获利7.65万元,经济效益显著。试验表明,吉奥罗非鱼集成了吉富罗非鱼生长速度快,奥尼罗非鱼雄性率高、抗病力强等优点,适合于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的池塘养殖,推广养殖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霞浦县水产技术推广站于2002—2004年在长春镇介石村进行了凡纳滨对虾高位池养成试验。通过池塘选址和建设、清池消毒.基础饵料培养.苗种选择放养.饵料投喂.水质管理等措施,该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三年来,用3.75hm^2的试验池,平均布苗密度160万尾/hm^2,每茬虾经过3—4个月饲养,成活率达78.5%、商品虾规格为77—95尾/kg.饵料系数1.21.共获商品虾54230kg.创产值1103440元,盈利(未扣除同定资产投资)453440元,平均单位面积产量14461kg/hm^2,利润达12.09万元hm^2/茬。  相似文献   

10.
高雪娟  卜利源 《水利渔业》2004,24(5):51-51,83
面积均为0.4hm^2的试验池塘4口,每口池塘放养蟹苗8500只、南美自对虾苗5万~15万尾、鲢鳙老口苗60尾;饲养120d,总产值150547元,总利润80719元。投入产出比为l:2.2;虾蟹池塘混养。蟹种放养规格以160只/kg、虾苗以5万~lO万尾/hm^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1.
王广军  吴雷 《水利渔业》2001,21(1):21-21,43
试验塘共4口,总面积0.71hm^2,共放养虾苗21.5万尾。经过一个养殖周期,共收获成虾1591kg,平均产量2241kg/hm^2,平均体重23.8g/尾。总收人79550,盈利37300元,投人产出比1:1.88。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大弹涂鱼土池高密度精养试验,结果表明:4—5月份每667m^2放养规格为5.5~6.5cm和8cm左右苗种40kg(10000尾),经过6~7个月饲养.于10月底陆续起捕至农历12月底结束,每667m。鱼产量达到上市规格的有116kg(2900余尾),未达到上市规格的有53.2kg(5350余尾)留下继续养殖使其进一步生长。养成成活率达82.5%。同时探讨了放养前大弹涂鱼精养塘的处理、苗种放养、池塘管理.收获与销售等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3.
王敏  陈福斌 《水利渔业》2004,24(2):41-42
选择0.48hm^2的1号塘为试验池塘,0.53hm^2的2号塘为对照塘,进行鱼种池套养泥鳅养殖试验。养殖9~10个月,1号塘总产2795kg,其中泥鳅770kg,总收入21942元。折合45712元/hm^2,纯收人15962元,折合33255元/hm^2;2号塘总产2424kg,总收入16713元,折合31348元/hm^2,纯收人10606元。折合19875元/hm^2。池塘常规养殖套养泥鳅可增加渔业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在广西水产研究所那马中试基地进行了池塘养殖当年繁殖的奥尼罗非鱼苗种达出口规格试验。在1800m^2池塘中投放全长为3—4cm的奥尼罗非鱼鱼苗2860尾,经178d养殖,奥尼罗非鱼平均体重为O.75kg/尾(最大为1.1kg/尾),平均体长为26.1cm(最大为29.5cm),总产量为1750kg,平均产量为648kg/667m^2,养殖成活率为81.6%。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海水池塘的综合效益,2004~2005年,笔者在江苏南通盐润水产有限公司选择了13.3hm^2(200亩)池塘进行综合养殖技术试验,养殖方式为河蟹育苗-梭子蟹育苗-虾蟹鱼混养,即2月~5月中旬进行河蟹土池育苗,5月下旬~6月底进行梭子蟹育苗,7-12月份进行脊尾白虾、梭子蟹、虾虎鱼混养。通过试验比较,这种养殖方式比常规的脊尾白虾、梭子蟹混养每667m^2净增收1200元,平均每667m^2产Ⅱ期梭子蟹扣蟹45000只,河蟹大眼幼体2.5kg,梭子蟹成蟹45kg,脊尾白虾75kg,虾虎鱼15kg,每667m^2产值9500元,利润为4200元。现将试验操作技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黄颡鱼池塘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立辉 《内陆水产》2005,30(1):23-23
1材料与方法 1.1池塘条件 在益阳市资阳区茈湖口镇注南湖渔场选择2口池塘,甲池0.82hm^2,乙池0.83hm^2,池深2.2m。池底平坦,无淤泥,保水、保肥,水源好,进排水方便.pH值6.8~7.8。2004年2月中旬用生石灰80kg/667m^2对池塘清塘消毒,3~5d后池塘注水1.2m,同时施经发酵的猪牛粪等有机肥300kg,667m^2,培肥水质。  相似文献   

17.
黄玉忠 《水利渔业》2004,24(6):52-53
池塘面积4hm^2,栽种鄂莲4号浅水莲藕种3750kg/hm^2,投放50尾/kg的鲶鱼种7500尾/hm^2、草鱼夏花2万尾;共收获白莲藕90000kg、鱼4500kg,毛收入10.45万元,纯收入4.65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1.8;为当地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探索了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2004年4月至2006年7月在金城江区高功村进行倒刺鲃池塘驯化养殖,倒刺鲃经过720-810d养殖,平均产量871.4kg/667m^2,产值3.36万元/667m^2,纯利1.6427万元/667m^2。试验结果表明,池塘驯化养殖倒刺把技术可行,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19.
叶荣和 《内陆水产》2006,31(5):54-54
2005年垦利县海洋与渔业局和永安镇人民政府在永安镇。一村共同实施了“斑点又尾鮰池塘高产高效养殖技术”试验项目。4月3日放养鱼种.10月28日测产验收,13340m。池塘共计产鱼10117kg,其中斑点叉尾鮰7160kg、平均规格0.50kg/尾.鲢鱼2957kg,规格0.62kg/尾。每667m^2产斑点又尾鮰358kg,产鲢鱼147.85kg:每667m^2产值6318.6元.纯收入3298.6元,投入产出比1:2,经济效益明显。其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20.
脊尾白虾土池自繁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面积为0.4hm^2低盐度海水土池内,放入12.5kg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抱卵亲虾,经自行繁殖和近三个月的投饵养殖,当年获得了819kg/hm^2的产量和24425元/hm^2的纯收益。养殖方法简便,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