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前言1986年,我们采用小水体高密度河蟹人工育苗的工艺技术,对三疣梭子蟹进行了人工高密度育苗试验,当年突破育苗技术关,单位水体最高出大眼幼体307,200只,平均每方水体出大眼幼体104,160只。试验表明,三疣梭子蟹人工育苗技术已达到批量生产水  相似文献   

2.
张耀辉  朱伟 《海洋渔业》2001,23(2):71-73
1999-2000年进行了三疣梭子蟹生产性人工育苗试验。2000年共育出仔蟹188.5万只,平均成活率6.35%,其中第一茬成活率为3.19%,第二茬为11.81%;平均单位水体出苗量为2945只/m^3,其中第一茬为1876只/m^3,第二茬为4013只/m^3。  相似文献   

3.
正三疣梭子蟹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主要海水蟹类养殖品种,近些年随着三疣梭子蟹人工土池育苗技术的突破以及用人工繁育苗种养殖的成功,养殖规模得到快速发展,但总体的养殖模式和技术还相对落后,从蟹苗到成蟹养殖成活率只有5%~10%,平均亩产不到40千克。调查发现,三疣梭子蟹成活率低下的因素除了苗种质量、饲料投喂、病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论述了三疣梭子蟹人工育苗生产中从溞状幼体培育成大眼幼体期间的有关攝食食性、育苗管理技术及其防病害等问题。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密度育苗生产工艺能在4m~3水体中培育出三疣梭子蟹大眼幼体416800吸,为三疣梭子蟹工厂化育苗提供了理论依据。据我们了解国内外在三疣梭子蟹育苗生产中,从溞状幼体培育成大眼幼体这一节段的出苗量均较低。  相似文献   

5.
陈伟  张晓明 《齐鲁渔业》1998,15(4):18-19
1994~1995年利用养殖三疣梭子蟹进行了室内越冬促熟技术试验,结果:铺沙,遮光能提高越冬成活率,越冬水温不同梭子蟹成活率差异不显著,越冬成活率为62%,升温保熟过程,蟹栖拟阿脑虫引起梭子蟹大量死亡,500m^3水体培育大眼幼体553万只,蚤状IV期幼林450万只,单位水体平均出苗量9000只/m^3,最高出苗量3万只/m^3,对升温幅度,时间和纤毛虫病的治疗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提高三疣梭子蟹亲蟹抱卵率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近几年来,对人工养殖及海洋捕捞成熟的未抱卵的梭子蟹进行了越冬及抱卵培育技术探索,使其成活率达80%以上,抱卵率达70%以上,从而为育苗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通过几年来的生产试验,笔者认为,提高三疣梭子蟹越冬成活率及抱卵率在技术措施及管理上应做到以下几点:一、亲蟹的  相似文献   

7.
比较了消毒剂漂白粉和生石灰对三疣梭子蟹存活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疣梭子蟹养殖池塘消毒用生石灰最好,幼蟹规格为720只/kg时,放养37500只/hm2,平均单产高达2134.35 kg/hm2,成活率高达25.30%;其次是漂白粉,平均单产1669.8 kg/hm2,成活率21.75%;而对照组最低,平均单产462 kg/hm2,成活率6.96%。  相似文献   

8.
三疣梭子蟹生长速度快,食用价值高,是人工增养殖的一个优良品种。近几年随着自然资源锐减,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同时也带动了优质蟹苗需求的不断增加。为了解决大规模养成用苗种,提高育苗技术水平,我们于2002年春季进行了梭子蟹生产性人工育苗试验,平均单产幼蟹3000只/m^3,最高单产达5000只/m^3,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对这次育苗的过程和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三疣梭子蟹Portuns trituberculatus(Miers)已成为水产养殖的热门品种,但人工育苗生产极不稳定,存在忽成忽败、出苗率低及培育出的苗种质量差等问题.作者多年来就三疣梭子蟹人工育苗技术做了一些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现将梭子蟹人工繁育技术要点作扼要概述.  相似文献   

10.
高振华 《科学养鱼》2016,(11):59-60
正三疣梭子蟹简称梭子蟹,在人工育苗过程中,因育苗水体小、幼苗密度大、各种饵料残余等原因,易使水质恶化,幼体易感染一些病害。笔者根据近几年来三疣梭子蟹育苗工作中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一套防治三疣梭子蟹病害的有效办法,现将具体疾病预防措施及常见病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具体预防措施1.做好亲蟹和抱卵蟹的疾病预防工作亲蟹健壮是育苗的基本保证,只有健壮的亲蟹才  相似文献   

11.
利用对虾育苗室进行三疣梭子蟹人工育苗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对虾育苗室进行三疣梭子蟹人工育苗既解决了近海增殖放流和虾池养殖三疣梭子篮的苗种需求,又提高了对虾育苗室的利用率。笔者通过连续两年的实践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单位水体平均出苗(D期稚星瓜4吨。现将利用对虾育苗室进行三疣梭子蟹人工育苗的技术措施归纳总结如下:一、育苗设施辽宁省在河市新科实业有限公司的原互000m’水体对虾育苗室一座件池水体30-60m’),沉淀池二个(每个40亩),高位水池300m‘,无压沙滤池一个60m’,蒸气锅炉(吨)一台,17.SKW罗茨鼓风机2台,380W充气泵4台。育苗用水沉淀后经沙滤送人高位水池,…  相似文献   

12.
封阿龙 《科学养鱼》2004,(10):29-29
我站采用海捕天然怀卵蟹在宁波鄞州区瞻岐镇利用河蟹土池育苗设施开展了三疣梭子蟹土池人工繁育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将三疣梭子蟹土池育苗技术总结如下,供参考。 一、池塘条件 利用河蟹土池育苗池,面积450米2/只、水深1.2~1.5  相似文献   

13.
海水池塘底充氧养殖三疣梭子蟹高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 Miers)是我国沿海重要的养殖经济蟹类。随着梭子蟹人工育苗技术的成熟,三疣梭子蟹已经进入了全人工养殖。2006年,浙江省象山县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站在梭子蟹苗种中间培育、梭子蟹多级分茬高产技术等课题成功的基础上,进行了池塘底充氧增氧养殖三疣梭子蟹高产试验,旨在提高池  相似文献   

14.
2003年,笔者在江苏省南通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海门包场基地利用天然海捕抱卵三疣梭子蟹进行人工育苗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三疣梭子蟹土池人工育苗技术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三疣梭子蟹人工育苗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三疣梭子蟹自然资源的锐减,开展人工育苗及养成势在必行。根据1996年 ̄1998年连续3年的人工育苗试验研究,详细阐述了三疣梭子蟹人工育苗全套成型技术,其中,挂网笼作附着基防自残,摘除眼柄X器官促抱卵,培育单胞藻控制水质等是本文的创新点。  相似文献   

16.
三疣梭子蟹是我国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种类和渔业对象,也是出口创汇的名贵海产品,并已成为重要的海水养殖对象。自50年代开始,国内进行天然苗种的池塘养殖,80年代进行生产性人工育苗的研究,到90年代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梭子蟹生产性育苗和全人工育苗技术,但多将幼体培育到大眼幼体后就出售,往往造成养殖成活率过低,严重影响其养殖生产。江苏省连云港市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所与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下口新星育苗场合作,于2001年开始进行三疣梭子蟹大规格苗种工厂化生产技术的研究,以为三疣梭子蟹海捕资源的减少和全面扭转对虾养殖因病毒疾病等…  相似文献   

17.
海水池塘底充氧增氧养殖三疣梭子蟹高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三疣梭子蟹是我国沿海重要的养殖经济蟹类。三疣梭子蟹随着其人工育苗技术的成熟,已经进入全人工养殖阶段。2006年,浙江省象山县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站在梭子蟹苗种中间培育、梭子蟹多级分茬高产技术等课题成功的基础上,提出池塘底充氧增氧养殖三疣梭子蟹高产试验,旨在提高池塘底部溶解氧含量,为梭子蟹生长蜕壳提供一  相似文献   

18.
孟晓金 《河北渔业》2010,(4):30-30,34
随着丰南区水产养殖品种的不断扩大,近几年沿海渔民养殖三疣梭子蟹呈上升趋势,另外,省市人工放流任务也逐年增加,三疣梭子蟹苗种供不应求。为此,丰南区渤海水产资源增殖站对三疣梭子蟹人工育苗技术进行了探索。通过几年努力,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河北省沧州市三疣梭子蟹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品种结构不断优化,其中以三疣梭子蟹与日本对虾混养技术提高了养殖水体的利用率及经济效益。但由于池塘的老化及虾病发生,池塘单养日本对虾已不可能,将日本对虾与三疣梭子蟹放在一起混养不仅减少了梭子蟹的发病率,还增加了日本对虾的成活率,在养殖三疣梭子蟹投饵量不增加的情况下,增加了日本对虾的产量,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三疣梭子蟹传统育苗工艺大量换水,消耗大量能源,并增加生产成本。目前自然海区经常发生污染,海水富营养化,大量细菌、真菌繁殖,给水产育苗带来较大影响。近年来,各地开始利用沿海内湾进行人工育苗,周剑敏曾报道中国对虾保水育苗技术,但关于三疣梭子蟹保水育苗技术少见报道,笔者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以此提高梭子蟹人工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