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红色棚膜对叶菜生长和品质指标的影响,本文以普通透明棚膜为对照,用不同红色棚膜覆盖处理,研究不同红膜对上海青、菜心和小白菜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透明棚膜相比,红色膜能提高上海青的可溶性糖和Vc含量,但产量不如普通透明棚膜;红膜覆盖菜心可提高可溶性糖含量,却抑制了Vc含量的积累,其中颜色较深的红膜(T2)可促进产量提高;红膜覆盖提高了小白菜的蛋白含量及产量,且颜色较深的红膜(T2)处理产量最高。综合分析,菜心和小白菜适合选用加倍添加了红色母粒的红膜(T2)覆盖栽培,可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红色棚膜对叶菜生长和品质指标的影响,本文以普通透明棚膜为对照,用不同红色棚膜覆盖处理,研究不同红膜对上海青、菜心和小白菜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透明棚膜相比,红色膜能提高上海青的可溶性糖和Vc含量,但产量不如普通透明棚膜;红膜覆盖菜心可提高可溶性糖含量,却抑制了Vc含量的积累,其中颜色较深的红膜(T_2)可促进产量提高;红膜覆盖提高了小白菜的蛋白含量及产量,且颜色较深的红膜(T_2)处理产量最高。综合分析,菜心和小白菜适合选用加倍添加了红色母粒的红膜(T_2)覆盖栽培,可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红色棚膜对叶菜生长和品质指标的影响,本文以普通透明棚膜为对照,用不同红色棚膜覆盖处理,研究不同红膜对上海青、菜心和小白菜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透明棚膜相比,红色膜能提高上海青的可溶性糖和Vc含量,但产量不如普通透明棚膜;红膜覆盖菜心可提高可溶性糖含量,却抑制了Vc含量的积累,其中颜色较深的红膜(T2)可促进产量提高;红膜覆盖提高了小白菜的蛋白含量及产量,且颜色较深的红膜(T2)处理产量最高。综合分析,菜心和小白菜适合选用加倍添加了红色母粒的红膜(T2)覆盖栽培,可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4.
北京地区小型西瓜秋季大棚栽培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北京地区秋大棚小型西瓜种植现状,对11个小型西瓜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京颖-6、传祺1号、传祺2号综合性状表现良好,适宜在北京地区秋大棚设施类型种植推广。其中京颖-6属于早熟耐裂脆肉类型品种,中心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最高(14.04%),产量、坐果率均居第2位;传祺1号属于中早熟耐裂脆肉类型品种,产量(46 105 kg/hm2)、坐果率(98.6%)均为最高,同时中心可溶性固形物达12.00%以上,皮硬度达到11 kg/cm2以上;传祺2号属中早熟耐裂细肉类型品种,其品质性状、产量性状、商品性状均较为稳定,且汁液含量最多,味甜爽口。其余品种虽各具特色,但因果实生育期偏长,耐裂性差,中心可溶性固形物低等原因,不太适宜北京地区秋大棚种植。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棚膜颜色对杨梅果实品质的影响,本试验设置7种单色棚膜(红色、橙色、黄色、绿色、紫色、粉色、白色)、3种双色棚膜(黄+红、红+蓝、黄+绿)以及露地栽培等11种处理,测定棚内与露地杨梅的果实品质相关指标,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棚膜颜色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黄膜、绿膜、紫膜及红+蓝双色棚膜处理可显著提高果实的单果质量;红+蓝双色棚膜可显著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紫膜和粉膜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较对照均有所增加,同时可滴定酸含量降低,糖酸比提高。经主成分分析比较,果实品质特征较优的前3位排列顺序为黄色、红+蓝、紫色。这3种处理的果实与对照相比果形较大,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可滴定酸含量较低,综合品质较对照提升。  相似文献   

6.
在北京地区日光温室中进行6个小型西瓜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6个西瓜品种在抗病性和抗逆性方面均表现良好。京颖6-2和锦绣的综合性状表现良好,适宜在北京地区日光温室设施类型种植推广。其中,京颖6-2属于中早熟脆肉类型品种,单果重、产量均居第1位,分别为1.84 kg、53 876.67 kg/hm2,中心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居第2位(13.0%);锦绣属于早熟脆肉类型品种,其中心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居第3位(12.7%),单果重和产量居第2位,分别为1.78 kg、52 386.67 kg/hm2。其次是梦想10号,该品种属晚熟脆肉类型品种,品质性状突出,汁液含量最多,味甜爽口,中心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达13.7%,居各品种首位。其余品种虽各具特色,但因耐裂性差、果实生育期偏长、中心可溶性固形物低等原因,不太适宜种植在北京地区日光温室。  相似文献   

7.
<正>彰武地区气候环境、土壤条件及地下水资源均适合甜瓜生长,2003年春季从锦州市北镇引进冷棚甜瓜生产模式,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逐步形成了春茬西甜瓜、秋茬茄果类蔬菜的冷棚生产种植模式,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万亩以上,经过技术人员和农户多年的生产实践和摸索,冷棚甜瓜种植技术也在逐渐改进和完善,现将冷棚早春甜瓜主要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1提早扣棚膜,升温保温,加固棚体冷棚农膜选用po膜或EVA膜,此类农膜具有透光性好、保  相似文献   

8.
不同颜色棚膜对甜瓜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功能棚膜覆盖对热带地区设施栽培甜瓜植株生长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选择适宜的棚膜提供依据。试验以相同材质的无色透明无滴膜为对照(CK),设置红色棚膜(RF)、绿色棚膜(GF)、蓝色棚膜(BF)、紫色棚膜(PF)4种不同颜色功能性无滴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颜色功能性无滴棚膜的透射光谱在400~800nm波段有较大差异,并显著影响甜瓜的生长、产量和品质。RF覆盖的甜瓜植株较矮壮,而GF覆盖的植株较细弱;RF、BF、PF覆盖条件下叶片叶绿素含量较高,而GF覆盖下最低;甜瓜单果重以RF覆盖的最高,较CK提高7.27%,而GF覆盖的最低,较CK减少13.63%;RF、GF、BF、PF覆盖的甜瓜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分别较CK提高101.58%、30.23%、67.24%和31.20%,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却以无色透明膜最高,RF下最低。上述结果表明,热带地区采用红色棚膜覆盖有利于促进大棚甜瓜生长,提高产量和含糖量,可作为甜瓜设施栽培的适宜棚膜。  相似文献   

9.
潘林 《北京农业》2014,(27):36-37
为选择适宜北京地区种植的中果型西瓜品种,针对北京地区春大棚中果型西瓜种植现状,选用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培育的京嘉、京嘉-2、京嘉-3这3个中果型西瓜品种,与本地传统优良品种“早佳”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通过试验比较不同品种的田间长势、果实品质和丰产性等重要的品种特性,从中选出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的品种。试验结果表明,京嘉表现较好,植株田间长势好,无染病植株;坐果性好,果实品质优,中心和边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达到11.6%和9.2%;667m2产量最高,达到4 441.5 kg/667m2。其余供试品种在植株长势、果实品质和产量等方面表现一般,因此,可尝试在北京地区示范种植中果型西瓜新品种京嘉。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适合大兴地区种植的小果型黄瓤西瓜,选用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小果型黄瓤西瓜进行品种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京阑植株生长最旺,株高、茎粗和叶面积分别达到305.14cm、12.56mm和536.67cm2。羞月株高最高为339.72cm,但其叶面积和茎粗仅为472.33cm2和11.90mm,植株生长不平衡。3个品种中羞月茎粗最小,对照黄小帅茎粗最大,达到12.73mm。京阑商品瓜产量最高为5105.10kg/667m2,羞月最低为4139.30kg/667m2,畸形果率3个品种均较低,商品瓜产量间差异不显著。果实品质3个品种口感均为酥脆,京阑纤维含量居中,其他2个品种纤维量少。中心可溶性固形物羞月最高为11.34%,京阑最低10.84%;边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羞月最高为8.67%,黄小帅最低为7.82%。其中,黄小帅中心和边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梯度较大。总体比较,京阑在生长势、商品瓜产量以及果实品质方面均优于黄小帅,适合大面积推广种植;羞月虽然形状美观、品质极佳,但其与对照组之间产量差距较大,仍需进一步试验证实,建议以观光采摘和礼品销售为主的农户可以适量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为了验证新型棚膜在生产应用中的效果,本试验以黄瓜品种‘津优35号’为试材,研究加入红色母粒的涂覆型消雾无滴转红光棚膜的透光性及对黄瓜植株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类转光剂对日光温室光环境、黄瓜生长发育均有显著影响。与对照及其他棚膜相比,添加转光剂KMN-2试验膜的透过光谱中红橙光比例显著提高,能够明显促进黄瓜植株生长发育,提高产量,明显增加果实可溶性糖、维生素C (Vc)、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综上,红色膜中加入适宜转光剂能够促进黄瓜植株生长,进而增加产量,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三层膜覆盖(1号棚)、四层膜覆盖(2号棚)的大棚内气温及棚外气温进行平行观测,利用2017年2月1日至2017年5月10日(早春西瓜从定植到成熟整个生育期)的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1号棚、2号棚内气温变化规律及棚外气温变化规律,以及1号棚和2号棚增温效果的差异,从积温角度分析了积温与西瓜熟性的相关性,并且根据本地大拱棚种植西瓜的适宜气候指标,充分利用本地气候资源和最大限度地利用大棚膜的增温作用,找出了早春西瓜栽培的适宜期及科学经济的最佳大拱棚塑料膜覆盖层数。  相似文献   

13.
以"南海蜜"哈密瓜品种为试材,采用无土栽培方式研究了不同摘顶节位对甜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摘顶节位的升高,甜瓜果形指数呈现先降低后增加趋势;单叶面积、可溶性糖含量、中心可溶性固形物、边缘可溶性固形物均呈现增加趋势;而单果重和果实维生素C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适宜摘顶节位有利于提高甜瓜产量和改善品质。综合考虑设施甜瓜果形指数、单叶面积、单果重、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及边缘可溶性固形物等指标,热带设施甜瓜适宜摘顶节位为26节。建议热带设施甜瓜生产大棚肩高设计高度为2 m。  相似文献   

14.
以普通白色网为对照,采用黑色网、绿色网、红色网、蓝色网、咖啡色网分别覆盖大棚四周,研究不同颜色防虫网四周覆盖对设施甜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颜色防虫网覆盖对热带设施甜瓜长势、产量、品质以及主要病虫害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咖啡色网覆盖,其果实纵横径、产量以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白网,且粉虱数量显著减少。因此,实际生产中可考虑顶部覆盖棚膜、四周覆盖咖啡色网的方式进行设施甜瓜栽培。  相似文献   

15.
以红色彩椒品种‘凯特琳’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加入转光剂和红色母粒涂覆型消雾无滴EVA棚膜的透光性、保温性及对红色彩椒植株生长、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消雾无滴EVA棚膜相比,专用膜的保温性有所提高,明显促进红色彩椒植株生长,有利于提高彩椒产量。且专用膜覆盖下红色彩椒果实转色早且均匀,果实VC含量、糖酸比、花青素含量明显提高。总体来看,甜椒专用膜更有利于提高红色彩椒果实的综合品质。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适宜河北地区不同茬口的西瓜品种,选用华欣2号、星研七号、美佳、美胜与京欣1号,对不同栽培模式下不同西瓜品种的田间生长势、抗病性、果实和植株发育期、单瓜重、产量、中心和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口感等综合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星研七号耐低温弱光性强,适宜温室或大棚多膜覆盖栽培;华欣2号和美佳大中棚生产的综合指标优于其他品种,适宜大中棚种植;美胜小拱棚栽培中表现出抗枯萎病、高产等优势,适宜小拱棚栽培。筛选出的4个系列品种优质、抗病、耐裂,满足了河北地区西瓜周年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17.
以无色透明膜为对照(CK),在相近光照强度下,研究了紫色膜、蓝色膜和红色膜覆盖对设施环境及甜椒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颜色薄膜覆盖对设施内环境因子的影响不大;红色膜覆盖甜椒茎粗最大,株高较小,而蓝色膜覆盖甜椒茎粗最小,株高较大;蓝色膜覆盖延迟了甜椒开花时间,红色膜覆盖则使甜椒开花期提前;甜椒单株产量和单株果数均以蓝色膜覆盖最低,红色膜覆盖最高,单果重以紫色膜处理最高;蓝色膜覆盖提高了甜椒果实V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果实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则以红色膜处理最高。  相似文献   

18.
一、育苗设施 育苗棚坐北朝南,东西走向,有水源,棚内实用面积1000米2左右,棚膜选用0.01~0.12毫米厚蓝色透明无滴聚乙烯膜。  相似文献   

19.
中微量元素对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中微量元素西瓜产量明显增加7.5%~24.1%,西瓜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0.3~2.0个百分点。综合西瓜产量、瓜瓤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可知,1.0%硫酸亚铁溶液于伸蔓期、坐果期、果实生长盛期分3次喷施,可获产量62.69t/hm2,同时瓜瓤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0.8%,铁、锌、硼和钙的含量较高,依次为6.02、0.59、0.70、10.0mg/kg,适宜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春西瓜秋番茄高效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山东省昌乐县营邱镇积极推广“拱圆棚早春西瓜一夏秋番茄”栽培模式,一年种植收获两茬,早春以种植西瓜为主,夏秋季以种植番茄为主,成为早春西瓜、夏秋番茄的主要产区。该模式充分利用拱圆棚设施,冬春季节覆盖薄膜种植西瓜,夏秋季节利用棚顶部旧薄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