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解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阐明不同性质的电解水在控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中的作用,本研究分别使用酸性、碱性和中性电解水处理生物被膜,并测定处理前后生物被膜生物量、活性、活菌数和构造的变化。结果表明,酸性电解水能够有效杀死生物被膜中的菌体,但不能有效去除生物被膜;其有效氯含量与杀菌作用呈正相关。碱性电解水能够有效去除生物被膜,其pH值直接影响去除能力。中性电解水的作用与酸性电解水相似。不锈钢表面的生物被膜用碱性、酸性和中性电解水处理10min后,活菌数从7.5lgCFU/cm2分别减少至5.3,2.3和3.2lgCFU/cm2。电解水有潜力成为生物被膜杀菌剂和去除剂。  相似文献   

2.
微酸性电解水(SAEW)因其广谱杀菌作用,在果蔬保鲜、器械消毒等领域有了较多应用,但在水产品保活方面的应用较少。在水温(10±1)℃下,将平均体质量(34.3±5) g的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在由沃汰智能电解水机和海水晶制成的SAEW中静养,以不加SAEW为对照。2 d后检测杂色鲍的存活率和菌落总数,并采用感官评定和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等方法分析了4℃贮藏后杂色鲍的品质变化。结果显示:暂养第9 d,电解水组鲍鱼存活率为66.7%,大于海水组存活率(50%);贮藏方面,9 d后海水组TVB-N值为/100 g,超过限值15 mg达到54.5,优于海水组。15 d后,电解水组鲍鱼菌落总数为5.9 log10 CFU/g,超过食品微生物可接受上限7 log10 CFU氏菌(Shewanella)为优势菌。结果表明,SAEW在水产品保活、保鲜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浓度(有效氯浓度)强酸性电解水喷施对春大棚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水喷施可有效促进番茄植株生长发育;不同浓度电解水处理均可增加番茄座果数与单果重,其中以中等浓度电解水作用效果最明显;低中浓度电解水可显著增加果实中Vc含量,而高浓度电解水使还原糖含量显著增加,不同浓度电解水处理亦增加了番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与有机酸的含量,但差异不显著;番茄喷施适宜的电解水指标为:pH2.35左右、ORP1160mV左右、有效氯浓度30mg/L左右。  相似文献   

4.
在冰温保鲜基础上,比较不同电解时间的酸性电解水对冷却肉保鲜的影响。通过测定pH值、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汁液流失率和色差a*值,同时进行感官评定得出:电解水会影响冷却肉pH变化,电解时间为5,10,15 min的电解水均能有效杀灭微生物,且三者杀菌效果并无显著差异,能有效维持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在较低水平,电解5,10 min的电解水处理样品在15 d后比用电解15 min的水处理样品有更大的汁液流失率,电解水对冷却肉的色泽不会产生不良影响,且不会影响整体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5.
试验研究了不同pH值的电解水浸种处理后对绵毛水苏(Stachys lanata Jacq)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电解水可以促进绵毛水苏种子的发芽,其中pH值为3左右的电解水对加快种子萌发、提高芽鲜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过强的酸性和碱性的电解水,对绵毛水苏种子发芽速度和发芽率有抑制作用;但中性电解水对发芽率则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浓度(有效氯浓度)强酸性电解水浸种对黄瓜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中浓度电解水对黄瓜种子发芽率没有影响,高浓度电解水会抑制种子发芽;适宜浓度电解水浸种可提高种子胚芽生长速率,促进黄瓜幼苗生长与干物质积累,提高黄瓜幼苗素质,而高浓度电解水则产生抑制作用;黄瓜浸种适宜的电解水指标为:pH2.40左右、ORP1150mV左右、有效氯浓度25mg/L左右。  相似文献   

7.
电生功能水对鲜切月季的保鲜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延长切花瓶插寿命的问题,使用几种电生功能水:酸性离子水(EOW,pH=2.5±0.3,ORP=(1125±10)mV,有效氯含量为(50.35±5.00)mg/L)、碱性离子水(ERW,pH=13±0.5,ORP=(-874±5)mV)和对照蒸馏水作为瓶插液对月季切花进行保鲜实验.结果表明:电生功能水作为瓶插液用于鲜切月季的保鲜具有良好的效果,酸性水的效果比较明显,5个品种切花月季的瓶插寿命平均延长17.5%的瓶插时间;碱性离子水的保鲜效果稍次,平均切花寿命延长10.1%.实验证明酸碱酸性离子水具保鲜效果,可以作为切花月季延长花期的安全无害的保鲜剂液使用;上述2种电生功能水可以抑制月季切花的蓝变、褐变.  相似文献   

8.
研究饮用添加微酸性电解水对蛋鸡肠道内微生物的影响。选取体重、健康状况相近的104日龄京红父母代蛋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对比饮用添加微酸性电解水、常规酸化剂、水质达标自来水对蛋鸡肠道内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饮用余氯0.3mg/L微酸性电解水和1mg/L酸化剂与未处理组相比较蛋鸡正常粪便率提高10%;蛋鸡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内pH值降低,大肠杆菌数量减少以及乳酸菌数量增加;微酸性电解水除具有杀菌作用,还可改变肠道内微环境,微酸性电解水与酸化剂相比更能提高肠道乳酸菌数量,对蛋鸡的健康有积极影响,但添加微酸性电解水对蛋鸡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规律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应用酸性电解水联合超声波杀灭副溶血性弧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酸性电解水与超声波技术相结合,探究其对副溶血性弧菌的杀灭情况,并与其他杀菌措施进行对比。采用平板计数法进行菌落计数,扫描电镜观察细菌的形态变化,蛋白质泄漏揭示细胞膜通透性差异,并结合流式细胞仪分析生物学特征的改变,分别比较了酸性电解水、超声波以及联合处理对副溶血性弧菌的杀菌效果。结果显示:酸性电解水联合超声波处理可使副溶血性弧菌的数量减少2.09 log CFU/mL,亚致死菌数量为1.80 log CFU/mL,而仅用超声波处理,细菌只减少了0.63 log CFU/mL,亚致死菌数量为0.05 log CFU/mL(P0.05)。扫描电镜结果表明,电解水联合超声波处理对副溶血性弧菌的细胞结构有明显的破坏作用,结合二喹啉甲酸法(BCA)显示其细胞内蛋白质泄漏226.596μg/mL(P0.05)。进一步的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经联合处理后细菌细胞明显缩小,颗粒度变化增大。综上所述,相较于酸性电解水或超声波单一处理,通过菌落计数,细菌的形态变化,蛋白质泄漏与细胞生物学特征的改变可知,酸性电解水联合超声波的处理方式具有更强的杀菌效果,可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应用于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杀灭。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客观评价中性电解水对鲐鱼贮藏保鲜效果,分别检测了普通贮藏方式中和中性电解水贮藏方式中的鲐鱼鱼肉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菌落总数、色度值、质构和气味指标,结果显示,中性电解水保鲜效果优于普通贮藏方式,其中中性电解水碎冰贮藏效果最为显著(P〈0.05),此项研究有利于鲐鱼运输和加工过程中鲐鱼贮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酸性离子水的消毒效果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用酸性离子水对餐具、手指和操作空气进行了消毒试验。结果表明,酸性离子水的消毒效果良好,杀灭率均为90%以上,接近或达到了酒精(体积分数75%)的消毒效果,且酸性离子水制作生成简单,故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以感官评定、菌落总数、pH值、挥发性盐基氮与2-硫代巴比妥酸作为评价指标,测定不同组带鱼样品冷藏期间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酸性电解水瞬时杀菌力强,能在短时间内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明显减缓挥发性盐基氮的升高,使带鱼的冷藏货架期延长2-3 d;溶菌酶保鲜液则能延缓带鱼感官品质的下降,抑制鱼体内脂肪的氧化酸败,使冷藏带鱼的保鲜期延长3-4 d.  相似文献   

13.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一种嗜冷菌,能在低温下生长。冷藏即食食品和冷冻食品加工设备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生长是主要的食品安全问题。酸性电解水 ( AEW ) 是一种新型高效,安全且无残留的非热灭菌技术。AEW用于灭活4 ℃条件下的浮游态、生物膜态及冷藏金针菇样品上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通过检测AEW处理前后菌落总数变化、生物膜、生物膜结构参数,毒力基因表达,进一步分析样品实验等。结果表明,当电解质浓度为0.1 %,处理时间为1 min时,4 ℃和37 ℃下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菌落总数、生物被膜清除率存在极显著差异。研究结果丰富了我们对AEW灭活低温条件下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知识,为评估冷链中食品和冷藏食品及食品加工设备的安全性提供了理论基础,对冷藏食品使用抗菌剂提出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4.
超声波联合微酸电解水清洗对生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超声波对微酸电解水的稳定性及其对微酸电解水处理生菜品质的影响。[方法]以余氯浓度为指标,考察了超声波对微酸性电解水稳定性的影响;以生菜的菌落总数和质构为指标,考察了超声波联合微酸电解水处理对生菜品质的影响。[结果]超声波联合微酸性电解水时,超声波会对微酸性电解水产生一定的影响,两者联合使用对生菜的灭菌能力则有很大的提高,且对生菜的品质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结论]该研究可为相关清洗设备的研发及基础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酸性电解水(AEW)能否有效控制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探究处理后菌体变化,为新型杀菌剂的开发提供思路。【方法】使用不同有效氯浓度酸性电解水(20、40和60 mg?L -1)将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分别处理5、10、15、20、25和30 min后,通过平板计数检测酸性电解水对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的致死效果;收集未处理及20、40和60 mg?L -1酸性电解水各处理5 min后菌液,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酸性电解水对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细胞形态的影响;利用多种荧光探针检测酸性电解水对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细胞膜完整性、胞内pH、胞内ATP浓度、膜电位的影响;提取胞外聚合物(EPS)探究酸性电解水与EPS的相互作用。 【结果】20、40和60 mg?L -1的酸性电解水均可在5 min内杀死10 7CFU/mL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酸性电解水浓度大于40 mg·L -1时对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的杀菌效果没有显著影响(P>0.05),10 min处理后均已无活菌检出。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3种浓度酸性电解水的处理均可使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菌体干瘪皱缩,失去原本饱满的细胞形态,60 mg·L -1电解水处理下破损程度最大。酸性电解水可显著降低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的膜完整性、胞内pH、膜电位、胞内ATP浓度和EPS含量(P<0.05)。20、40和60 mg·L -1酸性电解水处理后菌体膜完整性分别降低到2.26%、1.87%和1.20%,膜电位分别消散40%、50%和50%,胞内pH由7.50分别降低到6.53、5.90和5.83,3种浓度处理后胞内ATP浓度已降至最低。杀菌效果显著依赖于酸性电解水浓度的升高,当处理浓度高于40 mg?L -1时,胞内pH、膜电位和胞内ATP浓度的降低无显著差异。酸性电解水处理下EPS中蛋白、总糖含量显著降低,松散胞外聚合物 (L-EPS)中蛋白和总糖分别降低71.08%和62.23%,而紧密胞外聚合物(B-EPS)中蛋白和总糖分别降低99.32%和40.62%。当EPS反向添加到酸性电解水中时则可显著降低酸性电解水氧化还原电位(ORP)(P<0.05),但对有效氯浓度(ACC)和pH没有显著影响(P>0.05)。 【结论】酸性电解水对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可破坏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细胞膜,同时EPS对酸性电解水杀菌效果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6.
保水剂在不同pH值下的吸水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选取了国内外24种保水剂,测定了它们在不同pH值的情况下的吸水倍率,从而为在不同酸碱性土壤中选用合适的产品做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保水剂的吸水倍率随着pH值变化而发生变化。pH值在5.0左右的可选用保水剂品种有4、15;pH值5.5左右的有4、12;pH值6.0左右的有12、15、16、22;pH值6.5左右的有1、5、9、11、17、20;pH值7.0左右的有1、3、5、6、11、13、14、17、18、19、20、21、23;pH值7.5左右的有2、14、16、18、19、23、24;pH值8.0左右的有2、6、7、9、10、22、24;pH值8.5左右的有7、8、13;pH值9.0左右的有3、8、10、15、21。  相似文献   

17.
Laboratory and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water application intensity(WAI) on soil salinity management and the growth of Festuca arundinacea(festuca) under three stages of water and salt management strategies using microsprinkler irrigation in Hebei Province, North China. The soil water content(è) and salinity of homogeneous coastal saline soils were evaluated under different water application intensities in the laboratory experiment.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WAI of microsprinkler irrigation influenced the è, electrical conductivity(ECe) and p H of saline soils. As the WAI increased, the average values of è and ECe in the 0–40 cm profile also increased, while their average values in the 40–60 cm profile decreased. The p H value also slightly decreased as depth increased,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different treatments. The time periods of the water redistribution treatments had no obvious effects. Based on the results for è, ECe and p H, a smaller WAI was more desirable. The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after being considered the results of the technical parameter experiment and evaporation, wind and leaching duration. The field experiment included three stages of water and salt regulation, based on three soil matric potentials(SMP), in which the SMP at a 20-cm depth below the surface was used to trigger irrig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icrosprinkler irrigation created an appropriate environment for festuca growth through the three stages of water and salt regulation. The low-salinity conditions that occurred at 0–10 cm depth during the first stage(-5 k Pa) continued to expand through the next two stages. The average p H value was less than 8.5. The tiller number of festuca increased as SMP decreased from the first stage to the third stage. After the three stages of water and salt regulation, the highly saline soil gradually changed to a low-saline soil. Overall, based on the salt desalinization, the microsprinkler irrigation and three stages of water and salt regulation could be successfully used to cultivate plants for the reclamation of coastal saline land in North China.  相似文献   

18.
 电解水是一种新型机能水,为稀食盐水在电场作用下电解出的水溶液,根据电解方式及程度不同分为酸性电解水与碱性电解水。强酸性电解水具有低pH(2~3)、高氧化还原电位(900~1200mV)及一定的有效氯含量(10~160mg/L),表现出较强的杀菌能力,而且与传统的杀菌剂相比具有广谱高效、操作简单、安全无害、环境友好等优点,近年来已被作为一种新型杀菌剂广泛应用于医疗、农业、食品加工等行业的杀菌消毒。笔者介绍了强酸性电解水的特性、生产原理、杀菌机理与杀菌效果,阐述了影响强酸性电解水杀菌效果的因素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强酸性电解水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恒定pH对Xenorhabdus nematophila YL001抑菌物质产生及相关抑菌物质合成的影响,对pH 5.5、pH 7.0及pH 8.5培养条件下X.nematophila YL001的抑菌活性、主要抑菌物质[Xenocoumacin1(XCN1)和Nematophin]的代谢差异及主要抑菌物质的生物合成基因与相关转录调节子基因的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X.nematophila YL001发酵液对枯草芽孢杆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作用在pH 7.0时最佳,而其胞外产物乙酸乙酯与甲醇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作用在pH 8.5时最佳;LC-MS分析表明,随pH的升高,活性物质xcn1的相对含量逐渐升高,而Nematophin的相对含量则先升高后下降;qRT-PCR分析表明,不同恒定pH下,X.nematophila YL001主要抑菌物质生物合成基因及相关转录调节子基因的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pH可显著影响X.nematophila YL001菌株的抑菌活性及代谢,且碱性条件更利于活性物质的产生并保持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pH对水葫芦净化养殖废水效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水葫芦是一种能有效净化污水的维管束水生植物,在不同的水体其净化效率并不相同。本文探索养鳖废水不同的pH值对水葫芦去污速率的影响。试验中废水的pH值调节在:①pH=6.5~5.5;②pH=7.5~6.5;③pH=8.5~7.5;④直接排放的养鳖废水。检测指标包括总磷(TP),总氮(TN),化学需氧量(COD),水葫芦生物量等。结果显示:pH在7.5~6.5之间水葫芦净化效率相对较高,直接排放的养鳖废水随着停留时间的增加pH值逐渐降低,在水葫芦净化过程中可适当延长废水在净化池中的停留时间,使得pH值下降至净化效率较高的区域值之后以获得较好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