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皖棉1331S是2022年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早中熟常规短季棉品种。其综合性状优良,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2.4 mm,断裂比强度34.7 c N·tex-1,马克隆值4.1,纤维品质达到安徽省审定棉花品种Ⅰ型品种标准;2015年、2016年安徽省短季棉品种区域试验中,皖棉1331S皮棉单产分别比对照(参试品种平均值)增产4.86%、7.57%。介绍了皖棉1331S品种的特征特性,回顾了皖棉1331S从育种目标确定、亲本材料创制与选择到杂交选育历时20年的育种过程,总结了皖棉1331S选育过程中创新采用的短季棉连续春夏轮播聚合育种技术和经验。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江西省棉花研究所育种课题组利用早熟棉品种与高产优质的中熟棉材料进行杂交的F1代22份材料,采用主成分、聚类和相关性分析方法进行12个主要性状综合评价分析,以期筛选出早熟、高产、优质的棉花新品种或组合。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2份材料的各个性状的表现存在较大差异,籽棉产量的变异系数最大,生育期和纤维整齐度指数变异系数较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生育期与马克隆值、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整齐度指数、伸长率均呈正相关,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与马克隆值、断裂比强度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4个主成分特征值大于1,累计贡献率达到70.71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距离5.0处,22份材料划分为5个类群,第IV类和第V类产量高、品质好,其中第V类生育期短、植株矮。本研究通过综合评价分析筛选出早熟高产优质材料2份,可进一步育成早熟棉新品种进行示范推广;此外还筛选出高产材料3份,优质材料2份,早熟材料1份,可进一步改良利用。  相似文献   

3.
对陆地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可以筛选杂交的亲本、创新种质资源、拓宽棉花种质基因库、选育品种提供基础材料。因而对92份陆地棉种质资源的8个主要性状进行遗传变异、相关性和聚类分析。遗传变异分析表明,单株成铃集中在22.0~32.0个,单铃重集中在5.1~6.0 g,但有一半以上材料的衣分低于40%;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集中在中绒类型(52.0%),断裂比强度集中在中强(47.8%)和强(33.7%),马克隆值大部分属于C2类型(71.7%);变异系数大于10%的有2个性状:单株成铃数(19.9%)、单铃重(10.5%)。相关性分析表明,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与断裂比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马克隆值呈极显著负相关;衣分与单铃重、马克隆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呈极显著负相关;马克隆值与生育期、衣分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Ward法聚类分析表明,遗传距离为10 时可划分为5大类,第Ⅰ类群的15份材料属于高产、长纤维、低马克隆值材料,第Ⅱ类群的28份材料属于大铃、高衣分材料,第Ⅲ类群的9份材料属于生育期短、优质材料,第Ⅴ类群的27份材料属于大铃、优质材料。  相似文献   

4.
2014―2015年按照《安徽省短季棉品种比较试验方案》,在安徽省沿江、江淮丘陵和淮北的8个试点设置短季棉品种比较试验。25个参试短季棉品种的性状总体表现:平均皮棉单产为1 026.0 kg·hm-2,与春棉相比产量偏低;平均生育期为113 d,苗期生育进程快,现蕾提早22 d;总体抗病性较差,平均枯萎病病指为15.2,黄萎病病指为37.6,属耐枯萎病、感黄萎病级别;平均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6 mm,断裂比强度28.7 cN·tex-1,马克隆值4.8,未达到纤维长度、比强度“双30”的标准。分析了晋级区域试验的短季棉品种综合性状,对短季棉育种目标和审定标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7×3不完全双列杂交分析法,对新转育的哈克尼西棉不育系、恢复系的纤维品质性状和产量配合力及遗传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籽棉产量、断裂比强度主要受加性效应影响,铃重主要受非加性效应影响,衣分、皮棉产量、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整齐度、马克隆值、伸长率、黄度受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共同影响,以加性效应为主;籽棉产量、皮棉产量、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整齐度、马克隆值、伸长率、黄度中母本基因型贡献率高。不育系选育应从提高衣分、品质性状着手合理配组,实现育种目标。亲本A1、R3的多数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高,A1×R3的组配品质性状特殊配合力效应较好,产量性状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6.
阿农陆1号在新疆南疆早中熟植棉区生育期134 d,植株筒形,铃锥形;抗枯萎病、耐黄萎病。2017―201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早中熟陆地棉品种区域试验中,该品种籽棉和皮棉单产分别为5 462 kg·hm-2、2 298 kg·hm-2;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2.0 mm,断裂比强度34.3 cN·tex-1,马克隆值4.0。介绍了阿农陆1号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以1998-2013年山西省审定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结果为数据源,对44个中熟品种的产量、抗病性、纤维品质等主要性状参数及其年度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皮棉产量、皮棉增产率、枯萎病病指、黄萎病病指变幅大,铃重、衣分变幅较小。中绒和中短绒类型品种占97.5%;纤维比强度分布在中等到很强档;整齐度指数属较高档的品种占85%,马克隆值和伸长率变异较大。2随着时间推移,品种的铃重、马克隆值呈增加趋势;皮棉增产率、枯萎病病指、纤维伸长率有下降趋势;皮棉产量、黄萎病病指、纤维长度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衣分、纤维比强度和整齐度指数呈年度间波动。3皮棉产量和黄萎病抗性是棉花品种审定的主要限制因子。审定品种品质类型单一,难以满足纺织多元化需求。  相似文献   

8.
聊棉19号于2019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生育期122 d,单株结铃20.8个,铃重6.0 g,霜前衣分41.7%;结铃吐絮集中,早熟性好,一次收花率超过90%。2016―2017年山东省中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聊棉19号2年平均666.7 m2籽棉、皮棉产量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8号增产9.1%、10.7%;2018年生产试验中,聊棉19号666.7 m2籽棉、皮棉产量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8号增产12.1%、15.3%。聊棉19号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2 mm,断裂比强度30.1 c N·tex-1,马克隆值5.4;抗枯萎病,耐黄萎病,高抗棉铃虫。主要介绍了聊棉19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轻简化栽培技术,为该品种在山东省的示范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适宜轻简化管理的常规抗虫棉新品种鲁棉1161的选育过程,在山东省中熟常规轻简化栽培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的农艺性状、产量、品质表现以及适宜的轻简化栽培技术。鲁棉1161生育期111.0 d,株高95.7 cm,第一果枝节位6.9节,单株果枝数11.5,单株结铃11.4个,铃重5.2 g,籽指10.5 g,2018―2019年参加山东省中熟常规轻简化栽培棉花品种区域试验,每666.7 m2籽棉、霜前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8号增加8.4%、8.5%、4.5%和4.6%;2020年参加山东省中熟常规轻简化栽培棉花品种生产试验,每666.7 m2籽棉、霜前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8号增加12.2%、12.0%、12.0%和11.8%。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7 mm,断裂比强度33.6 c N·tex-1,马克隆值5.3,纺纱均匀性指数146。  相似文献   

10.
优质抗逆棉花中熟品种聊棉21号于2022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聊棉21号长势较强,结铃集中,纤维品质达到“双30”(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 mm,断裂比强度≥30 c N·tex-1)标准,具有良好抗旱耐盐性,抗枯萎病,耐黄萎病,高抗棉铃虫,适宜轻简化栽培。在2018―2019年山东省中熟棉花常规组区域试验中,聊棉21号2年平均每666.7 m2籽棉、皮棉产量分别比对照品种鲁棉研28号增加10.6%、13.6%。对聊棉21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为该品种示范应用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1.
酒棉25号于2023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常规陆地棉品种。根据2020―2021年甘肃省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结果,其生育期139 d,株型紧凑、筒形,株高70.4 cm,第一果枝节位5.4,单株结铃7.5个,铃卵圆形,铃重6.0 g,衣分43.1%,籽指9.5 g,霜前花率93.9%;2年平均666.7 m2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分别为389.9 kg、171.3 kg,比对照酒棉10号分别增产4.6%、15.7%;抗枯萎病,高抗黄萎病;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3 mm,断裂比强度28 cN·tex-1,马克隆值4.6,断裂伸长率6.7%,反射率83.9%,黄色深度7.6,长度整齐度指数84.9%,纺纱均匀性指数141.7。介绍了酒棉25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以纤维品质优异的陆地棉品种中棉所127为父本,以高衣分品系GH07-44为母本,构建了F2和F2:3分离群体,并对F2和F2:3群体的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进行表型评价及典型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分离群体各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和超亲分离,变异系数为1.15%~15.19%;F2群体中铃重的变异系数最大,2个世代中纤维成熟度指数的变异系数均最小。超高亲比例为1.71%~66.86%,其中F2:3群体马克隆值的超高亲比例最高,2个世代中最小的超高亲比例性状均为上半部平均长度。简单相关分析表明:衣分与马克隆值、成熟度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铃重与马克隆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F2群体的成熟度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F2:3群体的成熟度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典型相关分析表明,产量性状组与纤维品质性状组间存在相关关系,主要表现在衣分与上半部平均长度呈负相关、与马克隆值呈正相关,随着世代的增加,产量和品质性状的相关性降低,因此实现产量和纤维品质同步改良虽有一定难度但有可能实现。本研究筛选出2个世代衣分均超过43%且纤维品质较好的材料9个(马克隆值均值<4.5、上半部平均长度均值>30 mm),为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同步改良提供了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3.
ZY8是以1027K作母本、T658作父本杂交选配的强优势转基因抗虫棉花新品种.ZY8属中熟陆地棉,产量高、纤维品质优.2017-2018年江西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生育期122.7天,皮棉产量1500.0 kg/hm2,纤维长度31.5 mm、断裂比强度34.4 cN/tex、马克隆值4.9;四川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生育期129.6天,皮棉产量1614.3 kg/hm2,纤维长度30.5 mm、断裂比强度30.8 cN/tex、马克隆值4.7.适宜在江西省、四川省棉花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密度与播种期对直播棉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索长江流域棉区棉花油后直播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了播种期和密度对直播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000~60000株/hm2密度范围内,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棉花株铃数和单铃重呈下降趋势,密度为50000株/hm2条件下的皮棉产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3种密度下的皮棉产量;比较不同播种期的皮棉产量,以早播处理(4月30日)为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播期下的皮棉产量。密度对上半部纤维长度、整齐度指数、马克隆值和伸长率均无显著影响;低密度下(30000株/hm^2)的断裂比强度显著低于其它3种密度处理;播种期最迟的棉株在上半部纤维长度、马克隆值、伸长率和断裂比强度上与其它3个播期的相应水平上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揭示高产优质棉花品种的纤维产量和品质性状之间的遗传关系,筛选高产优质的陆地棉新品系,以纤维品质优异的中棉所127与高产的中棉所60杂交并自交构建的F2、F2∶3分离群体和重组自交系F6∶8群体为材料,运用简单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对纤维产量与品质性状进行分析评价。简单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在3个群体中均与衣分呈极显著负相关,断裂比强度在2个低世代群体中均与衣分呈极显著负相关,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在3个群体中均和断裂比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铃重与其他各性状在3个群体中的相关性差异较大。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中,F2和F2∶3群体断裂比强度均与衣分呈负相关关系。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F2群体中,断裂比强度对衣分的直接负效应最大;F2∶3群体中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和马克隆值对衣分的直接效应均为负,其中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的直接效应最大。综合简单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的结果认为,主要的品质性状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和断裂比强度与产量性状衣分存在负相关关系。进一步通过对重组自交系F6∶8群体和F2、F2∶3分离群体的表型数据分析,筛选出8个从低世代分离群体到重组自交系群体均表现稳定,衣分较高,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在29.10 mm以上、断裂比强度在29.80 cN·tex-1以上的优质品系,为高产优质棉花新品种的选育及基础研究提供了资源材料。  相似文献   

16.
徐棉399为转基因常规中熟棉品种,202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生育期130 d,株型紧凑,株高105.6 cm,第一果枝节位6.8,单株结铃28.5个,铃卵圆形,铃重6.2 g,衣分42.5%,霜前花率88.5%。2020―2021年江苏省中熟棉区域试验中,2年平均666.7 m2籽棉和皮棉产量分别为256.9 kg和109.5 kg,分别为对照泗抗1号的105.5%和107.8%,2022年参加江苏省中熟棉生产试验,平均666.7 m2籽棉和皮棉产量分别为238.4 kg和96.3 kg,分别为对照泗抗1号的101.1%和103.8%。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8.8 mm,断裂比强度29.5 cN·tex-1,马克隆值5.2。介绍了徐棉399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纤维品质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棉花纤维品质对其絮用性能的影响,测试比较了18个棉花品系的棉纤维品质、吸水率及其絮片的保温性能、压缩性能。试验结果显示: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和马克隆值的变异系数分别为4.89%、9.49%和14.04%;将所有参试材料分成吸水率差异显著的5个子集,子集内无显著差异;吸水率与马克隆值呈显著正相关,相关性系数为0.519,吸水率与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和断裂比强度无显著相关关系;参试纤维的絮片保温率在83.76%~90.36%;压缩回弹性在25.86%~80.64%,数据变化区间较大;保温率与压缩回弹性均与纤维马克隆值、上半部平均长度和断裂比强度无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研究结果可为棉纤维的品质分型利用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晚春播对不同品种春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0个自育稳定棉花品系为试验材料,设置正常春播(4月26日)和晚春播(5月12日)两个播期,研究晚春播对不同春棉品种烂铃率以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和品种对皮棉产量有显著的互作效应,与正常春播相比,晚春播能显著降低伏前桃比例,提高伏桃比例,降低烂铃率;晚春播能显著降低衣分,对单铃重无显著影响;适期晚播能显著提高纤维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和伸长率,显著降低纤维整齐度指数,而对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早熟转基因抗虫常规棉品种湘棉37于2023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夏播生育期102.9 d,单株结铃17.9个,铃重5.5 g,衣分40.9%;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2 mm,断裂比强度34.8 c N·tex-1,马克隆值5.0;抗枯萎病,耐黄萎病;适于轻简化栽培和机械采收。2020年湖南省棉花品种早熟组区域试验中,湘棉37平均每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13.4 kg、86.8 kg和86.8 kg,分别比对照省工棉2号增产2.6%、0.7%和0.7%;2021年湖南省棉花品种早熟组区域试验中,湘棉37平均每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73.5 kg、111.4 kg和110.4 kg,分别比对照湘棉早1号增产9.5%、9.4%和9.0%。主要介绍了湘棉37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转iaaM基因对陆地棉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转iaaM基因的种质IF1-1为杂交亲本,对F2近等基因系统的相关分析显示:iaaM基因与长度存在显著正相关;与长度整齐度指数存在显著正相关;与马克隆值存在显著负相关;与伸长率存在非显著负相关;与断裂比强度存在显著正相关;但iaaM基因与衣分只呈现很弱的正相关。进一步分析iaaM基因对纤维品质性状的隔代相关传递效应,结果表明:iaaM基因对马克隆值的隔代相关效应达显著水平;iaaM基因对纤维长度具有较大的正向相关传递能力;而对其他3个性状——纤维长度整齐度指数、伸长率、断裂比强度的隔代相关传递效应不显著,不宜作为育种选择的主要目标性状。由于iaaM基因具有显著降低马克隆值、隔代稳定遗传的特点,且对其他农艺性状无不利相关效应,预期该基因资源将在Ⅰ型高品质棉品种的育种中发挥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