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内蒙古通辽市五十年气温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内蒙古通辽市9个气象台站40年的气温资料的统计分析可知,通辽台的气温资料具有很好的代表性,进而用通辽台1950年1月—2003年12月54年的完整资料,详细研究了通辽市的气温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通辽市气温上升幅度更大,但各季情况差异也大,冬、春季气温上升幅度大,夏季上升不明显。气候变暖使作物的光温生产潜力增加,但同时又使水分不足的问题更加严峻,生态环境进一步脆弱,农作物、草原、森林受病虫害和鼠害的影响所造成的损失也在不断加大。这些情况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应引起各方面的密切关注,并应适当采取相应的趋利避害措施。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对通辽草甸草原草本植物物候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亚敏 《草业科学》2018,(2):423-433
植物物候期的变化直接反映气候变化,并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重点。基于通辽市巴雅尔吐胡硕牧业气象试验站1981-2016年主要植物羊草(Leymus chinensis)、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委陵菜(Potentilla chinensis)、车前(Plantago asiatica)物候观测数据和同期气象观测数据,研究了气候变化对草本植物返青期、黄枯期和生长季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近36年来年均气温上升0.35℃·10 a-1(P0.01),年均降水量减少22.73 mm·10 a-1,气候暖干化特征明显。2)草本植物返青期呈一致性延迟趋势,平均每10年延迟1.16~7.60 d。羊草、车前返青推迟主要受2-3月累计降水量减少的影响,冰草、委陵菜返青推迟主要受2-4月、3-4月累计降水量减少的影响。3)草本植物黄枯期变化趋势不同,羊草、冰草黄枯期延迟主要受夏季、初秋累计降水量影响,委陵菜黄枯期提前主要受夏季、初秋的累计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共同影响,车前草黄枯期延迟主要受夏季、初秋平均气温影响。4)草本植物生长季长度主要受气温和降水量影响。气候变暖后,研究区夏季、生长季平均气温显著上升,降水量逐渐减少,导致羊草、冰草、委陵菜生长季缩短;而车前对气温反应比较敏感,气温升高有利于车前生长季延长。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通辽市2011年玉米整个生育期约150d,期间降水总量为195~349mm,平均气温19.3~20.3℃,≥10℃的积温2913~3117℃,光照适宜。气温、降水、光照三者时空匹配较好,气候条件对玉米生长有利。2011年通辽市玉米总产量达485万t,创历史新高。分析了气候条件对通辽市玉米生育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内蒙古通辽市夏季降水量气候预测水平,利用积分回归法建立该地区夏季降水量短期气候预测方法。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物理意义清楚,所建预测模型达到了显著水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气候变化的过程,经试报检验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通辽市近30年降水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内蒙古通辽市10个气象站1981—2010年逐月的降水数据为基础,利用线性倾向、小波分析等方法寻找降水的趋势变化、周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通辽市降水量整体趋势减少,尤以夏季最为明显,同时通辽市降水年变率较大,进一步影响了该地区农牧业的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6.
利用内蒙古通辽市7个气象台站1957—2016年日照时数、气温、降水、风速气象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和相关性分析方法,研究近60年来通辽市日照时数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同时对影响日照时数的常规气象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通辽市年日照时数呈波动减少趋势,平均每10年减少32.9 h,仅冬季日照时数小幅增加,其他三季均显著减少。日照时数与气温和降水量呈负相关关系,与风速呈正相关关系,均通过了99.5%以上的信度检验。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湖北江汉平原地区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特征,分析夏季气候对蛋鸭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湖北地区夏季的气候条件对圈养蛋鸭的产蛋性能没有影响,如果饲养管理良好,蛋鸭在夏季完全可以进行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8.
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市2006年至2015年夏季(注:6月1日至8月31日)气候影响评价进行了回顾。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主要气候特点:10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平均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值。主要天气气候事件有:2007、2010、2011、2015年以旱灾为主;2013年洪涝灾害频发;2009年旱涝交替、农业气象灾害较重;2012、2014年水热匹配适宜,为偏丰年。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夏季热应激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笔者2016年-2017年跟踪调查密云2个规模奶牛养殖场夏季温度变化、奶牛产奶量变化,以及在夏季奶牛场通过应用喷淋和风扇等降温设备减少热应激对产奶量影响的数据。结果表明,在6月-8月高温时期,热应激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最大,产奶量平均减少了4.5%。通过进一步改善喷淋、风扇等降温设备,在炎热的夏季,2017年产奶量受热应激的影响比2016年有所下降,减少了2.5%。通过对2年的调查数据分析得知,通过改善降温设备可减少热应激对产奶量的影响,为其他奶牛场在夏季减少热应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16~2017年,大丰区夏季降水偏少,气候干旱炎热,桑树生长缓慢,秋蚕生产受到影响。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将蚕桑生产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1.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卫星遥感监测图和地面自动气象站资料分析了2017年春季发生在内蒙古通辽地区的一次强沙尘暴天气。分析结果发现,该次沙尘暴的主要影响系统是地面冷锋和蒙古气旋,高空急流及地面较强气压梯度有利于大风、沙尘暴的加强,散度场以及假相当位温分布特征分别为强沙尘天气提供有力的动力条件和热力条件,地形特征、前期气候条件和具有沙尘源的下垫面是形成沙尘暴的物质基础。卫星遥感和地面自动气象站的实时监测对沙尘暴具有指示意义;大风和沙尘暴对农业及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影响,也破坏了草原生态环境和畜牧业生产。  相似文献   

12.
应用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气象局1961—2017年气象资料和历史文献资料,采用统计分析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影响该旗畜牧业的主要气候问题。结果表明:鄂温克族自治旗春季天气多变,风大、少雨,常有寒潮暴发,影响畜牧业生产;生长季水热匹配差,年际间变化较大,影响牧草产量;近年牧草生长季干旱严重,畜牧业受灾严重;冬季严寒干冷,对牲畜越冬不利;气候变化对畜牧业的影响加剧,草原退化严重,并在该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13.
通辽市北部牧区肉牛产业是全市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之一,通过分析研究通辽市北部牧区肉牛改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有助于促进通辽市肉牛产业提质增效,推动北部牧区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进而达到农牧民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在实际工作中,农牧业工作者或农牧民经常会遇到一些只有农牧业专家才能解决的生产问题,但要得到专家的指导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和一定的费用,因此,为广大农牧业生产者提供一个能够学习农牧业生产的科技知识,并且能够与专家或技术人员实时交流,获得种养技术指导和病虫害诊断的农牧业服务平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开发的农牧业生产信息技术服务系统以微信平台为载体,提供咨询服务,指导科学种田和养殖。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架构、功能设计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代化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对农业院校所培养的应用型畜牧技术人才也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以农业院校动物生产类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为背景,从教学内容、方法、实践和考核方式4个方面剖析了动物生产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马三保 《家畜生态》2002,23(1):53-55
在研究黄河中游地区不同自然气候、资源、立地条件、畜牧业经营现状和人文条件的基础上,借鉴已有国内外良性生态畜牧业结构模式,确定该区畜牧业发展的划分类型区、适宜的经营方式和适应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畜牧配置措施,建立合理利用当地资源的畜牧产业化总体发展格局,使畜牧业经营活动和生产方式,逐步过渡为适应生态环境建设、退耕还林还草的整体轨道上,使区域现代畜牧业形成经营产业化、畜种品牌化、结构合理化;组成不同类型区生态气候多样性、畜牧业生态要素合理性、畜牧业生产规范性、畜牧业产品品牌性和生态经济高效性的畜牧支持服务体系。为改变脆弱的生态环境,提供有效的保障体系,并促进当地经济合理、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对内蒙古部分牧业旗(县)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以33个牧业旗(县)为代表的内蒙古牧区畜牧业发展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系统地提出了注重产业化经营、注重规划专业化生产布局、注重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注重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注重调整畜群结构及繁育方式、注重农牧区饲草资源互补利用体系建设的“六注重”牧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建议,以期为推进内蒙古牧区现代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选取内蒙古赤峰市2017年4—9月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要素,通过数理统计,分析了赤峰市作物生长季气候概况、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赤峰市2017年生长季平均气温为18.1℃,比常年偏高1.0℃;降水量为387.0 mm,比常年偏多8%;日照时数为1 637 h,比常年偏多48 h;(2)赤峰市2017年生长季内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暴雨洪涝、龙卷风、大风、冰雹等,给农业生产造成一定损失;(3)赤峰市2017年生长季内光热条件充足,水分条件南部适宜、北部稍差,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19.
邰继承  杨恒山  张军 《草业科学》2012,29(1):150-155
草业是新兴的知识密集型产业。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草业在我国大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重要。本研究以科尔沁地区主体内蒙古通辽市为例,结合多年田间试验结果,详细分析了农田种植苜蓿(Medicago sativa)在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优势,并就加速农田种草科技进步提出了展望,以期为丰富农田种草理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