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2000年是陆羽专著《茶经》问世1220周年。在陆羽第二故乡湖州,由湖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国际茶文化研 究会主办,湖州市旅游局、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承办,有关单位参与,于4月8日至25日举行了一系列纪念 活动,先后有近3万人参加,既隆重,又热烈。 4月8日下午,举行“陆羽《茶经》问世1220周年纪念活动暨四月苕溪茶会开幕式”。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 会副会长宋少祥等来宾莅会。湖州市副市长丁文贲宣布开幕,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会长董淑铎致开幕辞, 来宾讲话,然后品茗斗茶,观赏了茶艺和文娱表演。 从4月15日至2…  相似文献   

2.
“无我茶会研习营”在马来西亚台湾陆羽茶艺中心涂国瑞国际无我茶协与泡茶师联会联合举办的港马茶文化访问之旅,一行24人,在寒流来袭的元月11日清晨动身,经过5天4夜的参观访问旅程,于15日晚上返回台北家园。此行主要的茶文化活动,除了在香港参观′97香港国...  相似文献   

3.
4月29日至5月2日,星子县人民政府、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江西省社联、江西省旅游局和江西省侨联主办的“天下第一泉”新世纪国际茶会在庐山山南举行。来自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和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与地区的200来位茶文化专家学者和茶界人士参加了这次盛会。100多位新闻单位和记者到会进行采访,新华社等新闻媒体向海内外进行了全方位报道。为了祝贺这次盛会的召开,江西省邮票发行公司特发行“天下第一泉”新世纪国际茶会纪念封四枚一套。 “天下第一泉”新世纪国际茶会纪念封由著名茶文化专家陈文华、余悦创意策…  相似文献   

4.
茶沫与唐代茶文化福建省建瓯市农业局郑立盛茶沫,古代称沫饽,近代叫汤花,都是指由茶汤产生的泡沫。在唐代,茶沫已不是简单的物理现象,对于造茶、品饮、茶具、诗歌、茶艺等都占有重要位置,增进了唐代茶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据陆羽《茶经》记载,唐时饮用的茶有四类:粗...  相似文献   

5.
“茶圣”出天门何以到杭州—《中国茶文化》邮票中“茶圣”陆羽票选图质疑湖北省天门市集邮协会童正祥盼望已久的《茶》邮票终于在1997年4月8日发行了,其4枚票名分别为“茶王”、“茶圣”、“茶具”和“茶会”。应该说其票名选题极为精确。云南澜沧的千年古茶树,...  相似文献   

6.
中国国际茶艺会会长叶惠民香港《大公报》董恩明张哲中国的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西汉甚至更早以前已有长远的发展。唐代“茶圣”陆羽所著《茶经》中更有上古神农氏尝百草中毒,而用茶解毒的记载呢。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开门七件事之一的饮茶已发展成为“茶艺”、“茶道...  相似文献   

7.
尊敬的各位来宾;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 4月24日,我刚参加陆羽的第二故乡浙江湖州的“陆羽《茶经》问世1220周年纪念活动。”今天,又来到了被陆羽亲自命名为“天下第一泉”举行的新世纪国际茶会。为此,我代表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并以我个人名义,对新世纪国际茶会的召开,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并予祝新世纪国际茶会圆满成功! 这次,我趁来星子参加新世纪国际茶会之际,先期顺道参观和考察了称为绿茶“金三角”的中国绿茶之乡江西婺源和中国瓷都江西景德镇,所到之处,茶园生态环境优越,重视茶叶科学研究和品质提高,…  相似文献   

8.
谈谈茶艺     
林志宏 《农业考古》2001,(2):234-235
近年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及香港都纷纷开设了茶艺馆 ,我国各大城市更不在话下了。本澳门近日也有爱茶人士举办茶艺讲座 ,并作示范表演 ,爱茶人士闻风而至 ,把展场挤得水泄不通 ,这说明茶艺很受欢迎 ,这是兴起的新潮流吗 ?不 ,这是国粹 ,是我国成千年来的茶文化 ,是良好的传统 ,是生活一部分 ,是应该发扬的。茶为国饮 ,陆羽的《茶经》说 ,“茶发于神农氏 ,闻于鲁周公” ,自从几千前神农尝百草 ,日遇七十二毒 ,得茶而解之的时候开始 ,经唐、宋、元、明、清……至今都不断发展 ,而且各地方都有特色的饮茶方式 ,如潮州人的“工夫茶”、西藏人…  相似文献   

9.
陆羽《茶经》是茶文化的“圣经”.发展当代茶文化必须继续重视陆羽《茶经》,以弘扬光大陆羽的精神;必须精研陆羽《茶经》,于继承中创新;必须超越陆羽《荼经》,接轨世界,与各国茶人合作.建议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组织各国茶经济、茶文化专家编撰《世界茶经》,以推动全世界的茶经济、茶文化持续发展,造福全人类.  相似文献   

10.
舒曼 《农业考古》2005,(4):229-230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茶艺”一词由台湾传入大陆后,弘扬、普及和宣传中华茶文化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近几年,“茶为国饮”的呼声此起彼伏,茶艺的雅韵和清香,弥漫在祖国的大江南北,由此也拉开了中华茶艺文化研究与交流的帷幕。河北省虽不产茶,但却是茶文化资源的大省,也是中国禅茶文化的发源地,河北省一年一度的金秋茶会响誉海内外。为探源“茶艺文化学”的发祥地,推动两岸中华茶文化交流,促进冀台两地茶文化活动的开展,由河北省茶文化学会组织的河北省茶界代表团一行28人于2005年11月21日经泰国飞往祖国的宝岛台湾,这也是迄今为止,河北省第一支由民间组团赴台湾进行茶文化交流的代表团。  相似文献   

11.
丁以寿 《农业考古》2004,(2):165-166
正是丹桂飘香的金秋时节,由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承办的“海峡两岸茶人交流会暨金秋无我茶会”于十月二十日在绿树成荫、环境优雅的安徽农业大学举行。台湾陆羽茶艺中心、台湾泡茶师联会、台湾中华国际无我茶会推广协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天福茶博物院、北京陆羽茶艺中心、霍山县茶叶发展办公室、合肥沁源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的茶人相聚安徽农业大学,两岸茶人在一起交流联谊,切磋茶艺,举行无我茶会。  相似文献   

12.
寇丹 《农业考古》2003,(2):199-200
198 4年 ,茶圣故里湖北天门创刊了《陆羽研究集刊》以来已经 19年。虽然这本刊物到 1990年停刊 ,后来全国的茶文化活动蓬勃发展 ,出版了许多书刊 ,有过陆羽的电视片 ,但与研究茶艺、茶具、茶俗等相比 ,对陆羽及其《茶经》的研究不但人数少 ,大多还停留在整理古代资料或不同的阐释上。在上世纪末 ,《中国茶叶大辞典》、《中国茶文化经典》及许多专著、丛书的出版 ,可以说在各界人士的努力下 ,共同完成了对一个封尘已久的中华茶文化宝库的整理清点工作 ,这是中华茶文化复苏的真正开始。中华茶文化由于历史的原因沉寂了近一个世纪。时间磨损了…  相似文献   

13.
法门寺塔地宫出土茶具与《茶经·四之器》对比研究法门寺博物馆王仓西,田生华陆羽一部《茶经》,深刻地真实地总结了中国唐代茶道。对唐以后,特别是宋代茶道、日本茶道产生了深刻影响。《茶经》是研究唐代茶文化的“圣经”,陆羽本人也被称为“茶圣”。陆羽一生主要活动...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农业考古》编辑部、香港茶人联合会和敦煌茶文化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于 2 0 0 1年 4月 1日至 3日在广东南海举行的“中华茶艺面向世界研讨会”是新世纪海内外茶文化界的第一次盛会。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及中国大陆 10多个省市的著名茶文化专家、茶艺表演家和茶艺馆界代表参加了研讨会。广东省南海市委书记邓耀华出席了开幕式。本次研讨会为期 3天 ,其中心议题是 ,总结中国茶文化和茶艺一千多年来的发展历程 ,特别是近 2 0多年来当代茶艺的成功经验 ,着重探讨茶艺内涵的提升 ,茶艺馆业的规范和创新 ,茶艺人员水准的提高和发展。同时还举行了“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研讨会和“茶艺师培训鉴定教材大纲”审定会  相似文献   

15.
中华茶艺概念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以寿 《农业考古》2002,(2):139-144,159
“茶艺”一词是台湾茶人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提出的 ,现已被海峡两岸茶文化界所认同、接受 ,然而对茶艺概念的理解却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 ,可谓众说纷坛 ,莫衷一是。近日拜读陈文华先生的大作《论当前茶艺表演中的一些问题》 ,深以为是。下面也谈一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并求正于广大茶文化界人士。一、“茶艺”一词溯源中华茶艺古已有之 ,但在很长的时期都是有实无名。中国古代的一些茶书 ,如唐代的陆羽《茶经》 ,宋代的蔡襄《茶录》、赵佶《大观茶论》 ,明代的朱权《茶谱》、张源《茶录》、许次纾《茶疏》等 ,对中华茶艺记载较详。古代虽无…  相似文献   

16.
"茶滋于水,水藉乎器,汤成于火,四者相须,缺一则废"(明·许次纾《茶疏》),没有茶具,茶事活动就无法进行,茶艺也就因它而"缺一则废".可见茶具在品茶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文献中最早提到茶具的是西汉王褒《僮约》中的"烹荼尽具",其次是西晋杜育《赋》中的"器择陶简",但都语焉不详.真正对茶具给以足够重视的是陆羽,他在《茶经》中专辟一章"四之器"来详细论述煮茶的器具,可以说,是陆羽首次明确肯定茶具在茶艺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陈文华 《农业考古》2003,(2):301-303
范增平先生将多年来发表过的有关茶艺和茶文化问题的文章结集成书 ,取名为《台湾茶艺观》 ,承蒙错爱 ,嘱我为之写序 ,以我和范先生十多年的交情 ,没有推却之借口 ,只得从命。初识范增平先生是在 1 2年前的福州。 1 991年冬 ,台湾陆羽茶艺中心的蔡荣章先生率台湾茶友赴武夷山参加国际无我茶会 ,路过福州时 ,举办了一次茶艺交流会。当时我正在创办《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杂志 ,到福州联系印刷封面和彩页事务 ,顺便参加了这次茶会。就在这次会上 ,认识了范增平先生 ,同时还经他引见 ,认识台湾天仁集团的总裁李瑞河先生。在日本茶道表演时…  相似文献   

18.
由澳门中华青少年教育辅助会及香港茶人联合会联合主办的《澳港同心献茶香》茶艺品茗大会于1998年12月26日假澳门友谊广场隆重举行。此次茶艺品茗大会开创了澳门茶艺的先河,那严谨的组织、盛大的场面、和谐的气氛、认真的态度赢得了观众的喝彩,推动了澳门茶文化的发展,促进了港澳两地茶文化交流,为今后澳门大型茶文化活动的开展取得了宝贵的经验、打下了基础。大会在难得温暖的圣诞假期举行,近五十名泡茶手参加盛会,年纪最小的不够五岁,土生葡人也参加了泡茶活动。香港著名茶艺家叶惠民教授及香港茶人联合会廖子芳小姐率领泡…  相似文献   

19.
澳门举行“澳门茶艺协会周年会庆暨母亲节茶宴”(本刊讯)今年5月10日,澳门茶艺协会在澳门新口岸万豪轩大酒楼举行“澳门茶艺协会周年会庆暨母亲节茶宴”。来自澳门政界、文艺界、饮食界的知名人士和香港、珠海茶艺界以及广东、北京电视台等新闻界人士出席了这次盛会...  相似文献   

20.
《农业考古》2006,(2):I0002-I0002
“第二届婺源国际茶会”于2006年4月15日至17日在江西省婺源县隆重举行。来自法国、日本、韩国、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200多位代表参加了这次盛会。会议期间举行了学术研讨、茶艺交流并到“中国茶文化第一村(婺源上晓起)”进行采茶、制茶及茶文化遗存考察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