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测土配方施肥中的配方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配方施肥的方法有目标产量法(又称养分平衡法)、地力差减法和土壤养分有效校正系数法等方法。目标产量法是国内外研究配方施肥的重要方法之一,这一方法是根据一定目标产量(或计划产量)来确定肥料施用量,具体应用公式进行计算,由目标产量、农作物单位产量需肥量、土壤供肥量、肥料利用率等重要参数计算施肥量。在配方施肥实践中,为了解决土壤供肥量测定问题,又分为地力差减法和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法2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肥效评价的生态平衡施肥指标体系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以肥效评价的生态平衡施肥理论体系为基础,对生态平衡施肥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1)以肥料转化率为基础建立了全量养分通用施肥模型和参数体系:在Wj=Wi状态下,模型为Win=Wyield/Kyield,参数为产量和肥料转化率;在Wj>Wi状态下,模型为Win=Wyield/Kyield,参数为产量和肥料转化率;在WjWi状态下,模型为Wleave=Kleave×Win或Kleave=1-Kyield-Kfertilization,参数为产量、肥料转化率和(Wj-W)i或Kfertilization。(3)以肥料培肥率为基础建立了土壤培肥模型和参数体系:在Wj>Wi时,肥料培肥率模型为Kfertilization=(Wj-W)i/Win,参数为产量和肥料培肥率。(4)以中长期定位试验为例说明了以上模型...  相似文献   

3.
棉花配方施肥,也称棉花平衡施肥,根据棉花生育特性、需肥规律、土壤养分状况及棉花产量目标,施入不同种类和不同量肥料,使土壤中有效养分处于平衡状态并符合棉花需肥要求。  相似文献   

4.
一、试验目的通过田间肥料试验,掌握玉米中产水平条件下的最佳肥料施用量,施肥比例,摸清不同年份中产田土壤养分利用系数、土壤供肥能力、肥料利用率等重要的测土配方施肥参数,建立和完善适于双塔区推荐施肥的土壤有效养分分级指标  相似文献   

5.
配方平衡施肥是通过土壤测试,作物肥料试验,取得土壤供肥,作物需肥和肥料效应参数,根据作物预计产量所需养分的数量,在施足有机肥的前提下,根据不同作物生理需要和不同土壤养分含量不同合理供应和调节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各种营养元素,也就是氮、磷、钾和微肥适宜用量和相应比例  相似文献   

6.
<正>1试验目的优化水稻施肥品种、施肥数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水稻的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氮、磷肥料不同施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试验目的 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是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品种、施肥比例、施肥数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方法,建立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通过田间试验,掌握高、中、低不同肥力的玉米最佳施肥数量,基肥、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玉米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玉米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测土配方施肥包括3个过程.一是测土,即对土壤中有效养分进行测试,掌握土壤养分状况;二是配方,根据当年栽培作物的目标产量及其需肥规律、土壤养分状况,算出所需各种肥料的用量;三是施肥,把所需各种肥料进行合理安排,科学施用.  相似文献   

9.
1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 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和化肥的配合施用,可以互相补充和促进,能更好地发挥肥效,提高肥料利用率.施用有机肥能提供作物多种营养元素,并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供应作物需要,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和培肥土壤,还可防止因长期单一施用化肥对土壤产生的不良影响.但有机肥肥效慢,养分含量低,不能满足作物旺盛生长时期对养分的要求.而化学肥料养分含量高,肥效快,能够及时满足作物对营养元素的需要,并能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加速有机肥料的转化和分解.磷素化肥与有机肥配合使用,可以减少土壤对磷肥的固定作用,提高磷肥的施用效果.因此,有机肥与化肥混合使用,就可使改土和供肥相结合,从而达到取长补短、缓急相济、相辅相成、增进肥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金正大包膜控释肥在烤烟上的试验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金正大包膜控释肥是一种新型肥料,具有养分释放规律与作物需求相一致的特点。控释肥能够在作物根基“接触施肥”,使根基土壤养分比非根基高1-5倍,提高了供给作物养分的强度,在肥料用量减少一定量的情况下,仍能保证作物养分的供用,后期肥效持久。本试验主要探讨金正大包膜控释肥对烤烟生长发育、产量和质量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肥效评价的生态平衡施肥理论体系、指标体系及其实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根据生态平衡施肥理论和实践,在综合评价肥料利用率及其算法前提下,提出了肥效评价的生态平衡施肥理论体系和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证。理论体系包括:(1)以生态平衡施肥的多目标优化施肥为核心内容,即生态平衡施肥是以适宜的肥料成本、保证粮食产量和品质、持续培肥或保持土壤肥力平衡、减少施肥污染的多目标优化;(2)从操作上定义了多个评价指标,并可通过普通肥料田间试验求算;(3)指标体系包括评价肥效和指导施肥双重功能;(4)确立了肥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指标体系包括4方面9项指标:①用产量评价的指标有肥料转化率、最低肥料转化率、最高肥料转化率、平均肥料转化率;②考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指标有肥料离土率、生态施肥量上限;③考虑土壤培肥的指标有培肥施肥量下限;④考虑土壤和肥料共同作用的指标有土壤-肥料养分表观转化率和土壤-肥料养分表观离土率。  相似文献   

12.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以土壤供肥和作物需肥为基础的测土配方施肥,能提高科学施肥水平,为求得本市水稻主栽品种在不同类型土壤上的养分吸收量、土壤养分的供应量和肥料当季利用率等技术参数,2005年我站分别在水稻土和潮土两大代表土壤类型区进行了水稻三要素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旨在为不断完善科学施肥指标体系,指导大面积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测土配方施肥是将土壤测试、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凭借作物的需肥的规律、土壤供肥的性能和肥料的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的施肥的数量、时期及方法,肥料加工与配方施肥紧密相结合。1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土壤是各种农作物赖以生存的条件,不断从土壤中吸取N,P,K和各种营养素的微量元素,但土壤中,土壤养分的库存是有限的,在吸收作物年复一年,土壤养分被大量消耗,肥力不断下  相似文献   

14.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以土壤测试结果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即作物百公斤经济产量需肥量),土壤供肥性能(土壤速效养分或有效养分当季供用量),肥料效应以及作物目标产量,结合当地高产施肥经验,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量元素钙、镁、硫,微量元素硼、锰、铁、锌、铜、钼等肥料的施用品种、数量和配比,并在适宜时间,采用适宜方法的科学施肥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改善植烟土壤的肥力状况,提高烟叶的产质量,开展生物碳基肥料、生物有机肥、土壤培肥剂等新型肥料对烤烟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差异性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烤烟施用3种新型肥料后进入团棵期和旺长期的时间比常规施肥分别提前0~2 d、2~3 d。土壤培肥剂和生物有机肥能够显著提高烟株的株高、单株叶数及中部、上部最大叶面积,减轻烟株的主要病害。新型肥料的施用能改良土壤,改善烟株经济性状,协调烟叶化学成分及外观质量。在3种新型肥料中,施用土壤培肥剂和生物有机肥对当地土壤改良、烟株生长及产质量的提升效果好,故这2种新型肥料值得在当地推广。  相似文献   

16.
博乐市棉花"3414"中肥力试验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试验目的 通过“3414”肥料试验可获得棉花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旌肥方法;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技术,建立施肥指标体系: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迁安市针对蔬菜生产中普遍存在的盲目大量施用肥料,导致肥料利用率低、菜地土壤养分失衡和次生盐渍化,蔬菜生长中生理病害严重,产量和品质不断下降等问题,积极推广"绿色蔬菜生产合理施肥技术",根据不同类型菜地土壤供肥能力,合理施肥,平衡土壤养分,充分发挥土壤积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生态平衡施肥理论和多年实践,建立了通用施肥模型及其若干应用模式。(1)不进行秸秆还田情况下,当Wj≥Wi时的通用施肥模型表达式为肥料转化率+肥料离土率+肥料培肥率=1;当Wj相似文献   

19.
重庆不同油菜种植区域土壤类型和地力水平差异较大,这对油菜养分利用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不同种植区域和施肥水平对油菜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可为区域油菜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保障重庆油菜产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作者利用2008-2016年间重庆31个油菜肥料利用率试验的数据,通过计算肥料和土壤养分对油菜产量的贡献率及肥料的利用效率和增产率,分析不同土壤区域和施肥水平下油菜产量对施肥的响应。结果表明,重庆油菜无肥区平均产量为 1 283 kg/hm2,紫色土区、石灰土区和黄壤区油菜无肥区产量依次降低。高土壤地力区域油菜产量均高于低地力土壤区域,配方施肥平均产量为2 516 kg/hm2,比习惯施肥高297 kg/hm2,其中石灰土区产量增幅最大(475 kg/hm2),说明通过调整施肥结构、改进施肥方式可以有效提高作物产量,配方施肥通过减少氮磷用量,有效地提高了氮磷肥的利用效率和增产率。因此高地力土壤会影响油菜氮肥和钾肥的利用率,增加施肥量会降低油菜肥料利用率,但是通过改进施肥方式可以使油菜在增加施肥量后,肥料利用率不降低。  相似文献   

20.
赵骐 《新农业》2014,(12):36-36
<正>为进一步摸清南票区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2013年南票区通过白菜测土配方施肥参数田间试验,对作物不同施肥数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的产量表现进行了相关试验,为指导本区配方施肥奠定了较好的基础。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