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的现状和解决途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通过对三明市农村妇女在土地承包和土地征用过程中的权益情况进行调查,列出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的几种主要情形,提出解决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一、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从农业部门反映的情况看,我省农村妇女在二轮土地延包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农嫁农和农嫁居妇女土地承包权益受侵害。一些地方在土地延包时对农嫁农妇女无论户口是否迁移.按照村规民约不再享有土地承包权益;延包后出嫁的妇女.由于各地土地调整的时间不一致.导致其承包两头地落空:农嫁居妇女,由于客观原因。不能转为非农户口,即使本人、子女户口仍留在娘家.一些地方村集体也不分给其承包地或只分给口粮田;二是离婚、丧偶妇女土地承包权益受侵害。主要是妇女因丧偶、离异、  相似文献   

3.
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和最重要的物质保障,农村土地承包权益涉及农村妇女的切身利益,依法维护农村妇女的土地承包权益,对于调动广大妇女投身农业生产、参与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许昌市高度重视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保护工作,通过事前宣传引导、事中权益维护、事后保障发展"三个关键环节"的服务,有效保障了农村妇女土地承包及相关权益,促进了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2010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在农村土地承包中一些侵犯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  相似文献   

5.
中国法律规定了保护家庭承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但由于以户为单位的承包经营体制导致对妇女个人权利的忽视。传统男尊女卑的性别观念影响深重,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夫家人的干涉以及妇女自身权利意识淡薄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时在实践中遭到不同程度侵害。要解决这一现实问题,必需从法律、国家政策及配套措施3个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6.
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侵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在现实中遭到不同程度的侵害。在总结农村妇女一生中土地权益遭到侵害的基础上,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保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和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493-10494
土地权益是农民的主要权利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由此引发的土地收益分配纠纷剧增,侵犯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阐述了当前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的困境,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自古以来,妇女在农业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从事农业工作中女性比例不断增加的现在,农村妇女对农村社会稳定至关重要。现如今,在土地确权中农村妇女的合法权益被损害的情况屡见不鲜,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因此提出如何在土地确权工作中保障妇女合法权益的措施已经迫在眉睫。该文首先介绍了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的问题,对土地确权中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的现象及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再结合肥市土地确权实践所得经验,提出了在土地确权中如何切实保障妇女土地权益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保护问题是目前"三农"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通过问卷、访谈以及案例分析的方法,对泉州市的妇女土地权益进行调查,介绍其消极影响包括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落实不到位,最后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7):163-164
近年来,农民对所拥有的承包土地经营权、使用权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受各种因素影响,农民因土地权益发生变化的问题明显增多,期间部分行为损害了农民的土地权益,不利于农民生产积极的提高。尤其在国家重视农业发展的背景下,如何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对农民土地权益现状进行分析,积极探索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有效措施和方法,妥善解决农村土地权益问题,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相似文献   

11.
刘贤钦 《山东农业》2001,(11):38-39
各地农村开展的第二轮延长土地承包期工作已基本完成。总体上看,各地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延长土地承包期的政策,做了大量工作,保持了党的农村基本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有效地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绝大多数农民是满意的。但是,也有一些地方对保障妇女土地承包权益的问题重视不够,对一些侵害和影响妇女土地承包纠纷问题解决不力,引发了一些群众越级上访和集体上访,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2.
沈农友 《农家致富》2007,(18):48-48
当前,一些地方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落实、随意调整收回农民承包地、违背农民意愿流转承包地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近期,农业部、国土资源部、监察部、民政部等单位将共同组织对全围农村土地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着重解决以下八类侵害农民土地权益突出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是核心问题。首要的是切实保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1.土地流转:一定要尊重农民意愿。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农户在承包期内可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流转办法,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这既是对农民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充分肯定,也体现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7年对广东省15个市38个村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全面考察了广东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现状。在此基础上,以土地股份合作制为视角、婚姻变动妇女的土地权益为重点,比较了股份制与非股份制地区对婚姻变动妇女土地承包权的处理,并剖析了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对于保障妇女土地权益的积极影响,为进一步保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制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与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南京市农村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保障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了解和分析农妇土地权益保障受损原因及其维权意愿,有针对性地就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障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政策建议,为促进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障服务。  相似文献   

16.
李佳勋  郭振笔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453-17454,17457
从我国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到非法剥夺的困境,并且从法律的视角对我国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问题进行了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权利倍受尊重的今天,在农村,仍然存在着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侵犯妇女土地权益的行为。导致这种侵权现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土地特质造成的,有来自思想根源上的,有来自对村民自治的错误理解上的。在分析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侵犯的现象和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保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8.
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魏凤秀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677-19680
土地是农民生存的基础,农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都处于弱势状况,盘剥和占有他们的利益促成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但也带来了贫富不均、纠纷不断的不和谐音符。阐述了新的形势下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必要性:一是落实农村相关政策的需要;二是改善农村经济状况与缩小城乡差别的需要;三是减少土地纠纷,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剖析了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表现及其原因:一是农民在土地保有环节的权益受损,包括生态补偿制度的缺失和承包经营权的缺失2个方面;二是农民在土地流转环节的权益受损,包括征地制度的缺失、承包经营权流转不规范与宅基地流转受限3个方面;三是土地发展权缺位影响农民对土地增值的共享。提出了保护农民权益的对策:一是明晰土地产权;二是规范和完善征用土地制度;三是适度放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四是设立生态补偿和土地发展权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9.
《农家顾问》2003,(10):4-5
农民把土地视为生命的源泉,辛勤耕耘、精心呵护,支撑和实现着富裕的希望;把它视为生活的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保持和发展着农业的文明。土地及其收益,是农民最重要、最大的权益,是农民根本利益之所在。维护农民的土地权益就是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侵害农民的土地权益就是侵害农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对农村家庭收入的影响情况,选取福建省作为调查对象,在对调研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分别选用村规民约是否有歧视妇女和妇女家庭种植土地面积等变量表征妇女土地权益问题,选用家庭年总收入和家庭农业收入等表征妇女家庭收入,采用2阶段最小二乘法测算了土地权益问题对妇女家庭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对妇女的歧视性规定会影响到农户家庭的农业收入和年总收入,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普遍但不严重;进一步从土地调整政策、出嫁女、招女婿、离婚妇女回迁、丧偶妇女等角度分析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的缘由;最后提出要适时调整土地,确认土地承包权的物权性质,加强对农村基层民主的引导与监督,保护妇女土地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