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麻新品种天亚8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亚8号(原系号91-197-8)为甘肃农业职 业技术学院于1991年以列诺特为母本、天亚6号为 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代按系谱法选择育成的丰产、 早熟、抗病、油纤兼用型胡麻新品种。2004年7月 通过甘肃省科技厅技术鉴定,该品种综合性状优良, 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是较为理想的早熟抗病丰产型 品种,在生产上综合应用前景广阔。2004年11月 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1 产量表现1.1 甘肃省区域试验1999~2001年天亚8号参加甘肃省胡麻品种 区域试验。3年16个点(次)的省区域试验,平均产 量1324.95kg/hm2,较对照陇亚8号平均增产10.2%,总评  相似文献   

2.
陇亚13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CI3131为母本、天亚2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胡麻新品种。于2014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油2014004,于2016年通过全国胡麻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国品鉴胡麻2016003。该品种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好,适宜在甘肃、内蒙古、新疆、河北等全国胡麻主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王伟  李金昌  汪石俊 《作物杂志》2011,27(2):113-114
天选46号是由甘肃省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育种中心用天882作母本、天选37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经连续多年的定向选择培育而成的高产冬小麦新品种,于2010年3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2010014。  相似文献   

4.
抗锈高产冬小麦新品种天选65号是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温麦8号为母本、96c1-1为父本杂交,历时17年(2002-2018年)选育而成。2019年2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天选65号。该品种具有抗病、抗倒、高产稳产、成熟落黄好、适应性强等特点。适宜在甘肃省天水市渭河流域川道地区,陇南市成县、徽县等同类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天椒2号辣椒     
天椒2号辣椒1品种来源:甘肃省天水市农科所用从定边牛角椒选育出的773—4—1—1—1—1为母本、墩化小椒中选出的墩81—2—1—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1993年4月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2特征特性:无限生长类型。双权分枝,株型较紧凑...  相似文献   

6.
天亚4号胡麻     
品种来源:由甘肃省清水农校用雁农1号为母本,张北大粒为父本进行杂交,于1978年育成,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1987年5次会议审定通过。产量表现:1976、1977年参加原天水地区区试,15个点次中有13点次增产,平均折合亩产86.4公斤和94.75公斤,比天亚2号分别增产16.1%和13.4%,较对照定亚1号增产19.8%;1983年在天水市5个点生产示  相似文献   

7.
武科8号是2013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玉米新品种,审定号为甘审玉2013011。为发挥武科8号的生产特性及增产潜力,根据2011-2012年甘肃省玉米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汇总资料,通过产量、变异系数、高稳系数等参数对武科8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分析及评价。结果表明,武科8号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是适合甘肃省大面积推广种植的玉米新品种,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8.
陇亚杂3号是2013年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温敏型雄性不育系1S为母本、常规品种定亚23号为父本,采用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技术选育而成的胡麻杂交种。该品种2013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5年通过全国胡麻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2016年获得植物新品种权,2018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介绍了陇亚杂3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制种与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抗条锈冬小麦新品种天选70号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选70号是甘肃省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天96C1-1为母本、八倍体小黑麦小黑8X为父本杂交选育成的抗条锈冬小麦新品种,该品种高产稳产、条锈病免疫、品质优,属中筋小麦。2021年4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甘肃省陇南麦区海拔1500m以下地区种植。对其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0.
天椒1号辣椒     
天椒1号辣椒1品种来源:原代号8—43—2—2—3,系甘肃省天水市农科所以望都辣椒为母本、甘谷线椒为父本杂交,经辐射处理选育而成。1993年4月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2特征特性:属紧凑型。平均株高69.4cm,株幅64.3cm,双杈分...  相似文献   

11.
武科8号是2013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玉米新品种,审定号为甘审玉2013011。为了更全面详细了解武科8号的生产特性,对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进行了论述.并以2011、2012两年甘肃省玉米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汇总结果资料,通过产量、变异系数、高稳系数等参数对武科8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分析及评价。结果表明,武科8号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是适合甘肃省大面积推广种植的玉米新品种,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2.
陇豆2号(原系号8910—5—8)大豆新品种是甘肃省农科院经作所以晋大7826作母本,大豆品种铁丰8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选育而成。该品种经品鉴、品比以及多年多点的区试和生产试验,表现货白质含量高、丰产稳产、抗病、综合性状优良、适合套种且适应性广。2005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陇亚13号是甘肃省农科院作物所以CI3131为母本、天亚2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胡麻新品种。在2011-2012年甘肃省胡麻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127.94公斤,两年20试验点中有15点增产。该品种为油用型品种,花为蓝色、种子褐色、幼苗直立,株型紧凑。株高52.4-65.6 cm,工艺长度26.5-46.0cm,分枝数4.3-7.2,单株果数5.9-35.0,果粒数6.1-9.0,千粒重5.6-8.7g,单株产量0.27-1.75g。生育期96-122天。该品种于2014年通过甘肃省审定,于2016年通过国家品种认定。适宜在甘肃、内蒙、新疆、河北等全国胡麻主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正>世界首例胡麻杂交种——陇亚杂1号、陇亚杂2号由甘肃省农科院专家育成的两个胡麻杂交种陇亚杂1号、陇亚杂2号,近日正式通过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据此,世界首例胡麻杂交种正式诞生。  相似文献   

15.
兰天7号     
品种来源:系甘肃省兰州农校以庆丰1号为母本、清农3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原代号83—84—1。1997年5月4日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14次全委扩大会议审定通过。 特征特性:幼苗半匍匐、芽鞘淡绿色、叶片半披,深绿色,株型中等.株高87—102厘米。穗纺锤形,长  相似文献   

16.
天选50号是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FUNDLEA 900为母本,天94-3为父本选育而成的强筋抗锈高产山旱地冬小麦新品种。2008—2010年度参加甘肃省陇南片山区组小麦区域试验,平均单产6156.75 kg·hm-2,2010—2011年度参加甘肃省陇南片山区组小麦生产试验,平均单产5425.5 kg·hm-2,2012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高产稳产,抗条锈病,优质强筋,适应性强,是条锈菌核心疫源区甘肃陇南山旱地较为理想的优质抗锈高产冬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品种来源:兰椒2号系甘肃省兰州市农科所以自育的自交系28号为母本,32号为父本,配制的杂交种。受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委托,兰州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1995年5月31日审定通过。 特征特性:株高44厘米左右,侧枝为无限分枝型,茎粗0.9—1.4厘米,卵园形,叶片为绿色,单生花,第一  相似文献   

18.
金源早247是甘肃省金源种业开发有限公司2004年用自选系金103作母本、SF-8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玉米单交种,2010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新审玉2010年30号. 1亲本来源及选育经过 1.1亲本来源金源早247的组合方式为金103×SF-8,母本金103是利用新玉6号自交6代选育的二环系,父本SF-8是从甘肃省金源种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早熟群体中选单株自交6代选育而成的早熟自交系.  相似文献   

19.
春小麦新品种定丰4号定丰4号系甘肃省定西地区旱农中心,1981年用川78-3341作母本,定丰1号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l995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丰4号叶色清绿,生育期83~100天。株高94~100cm,幼苗葡匐,株形紧凑,穗层...  相似文献   

20.
金冠宝西瓜     
1 品种来源:甘肃省兰州市农科所以日本3号为母本、美洲1号为父本组配的西瓜杂交种,原代号为02,1992年经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2 特征特性:为中晚熟杂交种。植株生长势强,主蔓8节左右出现第1朵雌花,留瓜以第2朵雌花为宜。全生育期108天,播种到雌花开放需68天,雌花开放至果实成熟需40天。果实椭圆形,绿色,覆有深绿色中宽条带。瓤桃红色,质脆汁多。种子深褐色,千粒重60克左右。果实中心折光糖含量10.50%,较对照P_2低O.41个百分点;边糖8.00%,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