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水稻冷害Ⅴ冷害的空间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黑龙江省稻作区1961-2006年每年7月10日-8月10日逐日平均气温、5-9月逐月平均气温资料,采用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延迟型冷害和障碍型冷害发生的规律和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1-2006年间,在黑龙江省稻作区,延迟型冷害发生频率由北向南减少,北部地区为延迟型冷害最易发生的地区,牡丹江半山区为延迟型冷害较易发生的地区,三江平原地区为延迟型冷害易发生的地区,松嫩平原地区为延迟型冷害轻发生地区。黑龙江省北部稻作区、东部稻作区和中部稻作区为障碍型冷害重发区,南部稻作区为中等发生区,西部稻作区为轻发区。  相似文献   

2.
磐石市是北方寒冷稻作区,水稻栽培过程中四季分明。春季低温多雨寡照,水凉、地凉、气温低,缓苗慢,分蘖少。夏季虽然雨多、气温高,但是阶段性低温引起障碍性冷害频繁。秋季晨夜温差大的同时气温下降明显,容易贪青晚熟。因此在水稻栽培上核心技术主要围绕战低温、抗冷害为目的进行。北方稻区战低温、抗冷害的水稻栽培技术措施很多,其中水稻"三推两早一达标"栽培技术就是一项很好的抗冷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水稻低温冷害防治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水稻低温冷害类型及防御技术 水稻冷害类型与特征:低温冷害可分为延迟型冷害、障碍型冷害、混合型冷害三类。 1、延迟型冷害(1)概念:水稻在较长时间内遭遇较低温度,生育延迟所造成的冷害。  相似文献   

4.
低温冷害是北方水稻容易受自然灾害之一。介绍了延迟型冷害、障碍型冷害、混合型冷害的定议和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和防御能力技术。  相似文献   

5.
一、低温冷害的类型及其症状表现 北方水稻冷害的类型主要有3种:一是延迟型冷害;二是障碍型冷害;三是2种冷害类型在同一年份发生的混合型冷害。东北地区在过去50年中主要是延迟型冷害,对水稻生产危害较重。近年来,随着栽培技术水平的提高,对防御延迟型冷害的能力也大幅度提高,但是近年来随着气候的改变,特别是7~8月份常常出现阶段性低温,障碍型冷害成为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的主要冷害类型,也是今后生产上特别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延边地区受低温冷害影响,常导致水稻大幅减产。本文对低温冷害的概念、主要类型进行总结,针对障碍型冷害和延迟型冷害,分析了1991—2016年延边地区低温冷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情况,并提出合理建议,以期为当地水稻生产中减轻灾害损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寒地水稻低温冷害防御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主要的粳稻生产区,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重要作用.但是黑龙江省地处寒地稻作区,每年受低温冷害影响,水稻减产幅度较大.针对现阶段寒地稻作区水稻低温冷害研究现状,从冷害诊断、监测预警、抗冷品种选育、培肥地力、栽培措施、冷水增温技术、化控技术等方面综述了水稻低温冷害防御技术研究进展,提出水稻低温冷害防御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为寒地水稻防御低温冷害发生提供思路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冷害是水稻生产中的一个严重问题,是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寒地稻作区,低温冷害频繁发生。文章从水稻冷害田间诊断特点和防御技术方面,综述了寒地水稻冷害田间诊断和防御技术研究进展,提出了有待拓宽和深化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浅谈水稻栽培条件与冷害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地处寒温带,水稻生产中低温冷害常易发生,平均3~5年发生一次.冷害分为延迟型、障碍型和混合型3种类型.延迟型冷害主要是指水稻营养生长期(有时包括生殖生长期)在较长时间内遭遇较低温危害.障碍型冷害是指在水稻生殖生长期,遭受短时间异常的相对强低温,使花器的生理机制受到破坏,造成颖花不育,形成大量空壳.混合型冷害是指在同一年度中,延迟型冷害和障碍型冷害同时发生,生育时期遇低温延迟根茎叶的生长发育和分蘖、迟缓稻穗分化;孕穗、抽穗、开花期又遇低温则造成颖花不育或部分不育,延迟成熟,产生大量空秕粒.可以说低温冷害严重影响黑龙江省的水稻生产.  相似文献   

10.
水稻低温冷害是寒地稻作区的重要灾害,认识和了解低温冷害对水稻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诊断,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可以预防和减轻低温冷害对水稻生产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水稻低温冷害的类型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低温冷害是由于低温导致水稻不能正常生长发育。而造成减产的灾害。水稻低温冷害类型有:营养生长期延迟型冷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冷害:抽穗扬花期障碍型冷害:水稻灌浆期冷害。因此水稻要想抗低温夺高产,需因地制宜选择优质品种,并提高栽培技术等,避免及减少上述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2002年黑龙江省东部水稻冷害解析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17  
对2002年黑龙江省东部水稻冷害发生时期受害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冷害类型为延迟型冷害、障碍型冷害、稻瘟病型冷害的混合型冷害。同时分析了冷害与品种、栽培条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何锋  孙彦坤 《北京农业》2014,(30):155-156
低温冷害是影响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最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具有普遍性、多发性和严重性,其中以夏季低温冷害发生最为频繁、影响最重。低温冷害对水稻的生产危害较大,主要表现为延迟型冷害、障碍型冷害和混合型冷害。延迟型冷害多出现在水稻营养生长期,低温致使稻株出叶速度下降,降低株高、有效分蘖数,延迟有效分蘖终止期和最高分蘖期;障碍型冷害发生在水稻生殖生长期,主要影响水稻正常抽穗、开花和成熟。今后应充分认识气候变化规律,合理利用当地农业气候资源,科学安排作物布局和品种,选育耐寒高产品种,完善耕作制度,加强农田土壤改良,增施肥力,以有效防御水稻生长期低温冷害影响,提高水稻产量品质。  相似文献   

14.
通过2006年和2007年的本院试验和区试试验的产量结果统计表明,北方寒冷稻作区对水稻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秧苗素质和6月份的气温。  相似文献   

15.
<正>东丰县是北方寒冷稻作区,水稻栽培过程中四季分明。春季低温多雨寡照,水凉、地凉、气温低,缓苗慢,分蘖少。夏季虽然雨多、气温高,但是阶段性低温引起障碍性冷害频繁。秋季晨夜温差大的同时气温下降明显,容易贪青晚熟。因此在水稻栽培上核心技术主要围绕战低温、抗冷害为目的进行。为了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针对东丰县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东丰县开展了水稻抗逆育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黑龙江省水稻花期障碍型冷害进行研究。[方法]研究黑龙江省水稻花期障碍型冷害,分析其形成原因。[结果]花期障碍的形成,从栽培上来说.主要是出穗期超过了当地的安全出穗期。[结论]防止花期障碍的基本措施与防止延迟型冷害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水稻低温冷害的发生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是喜温、短日照作物,寒地水稻生产中影响水稻产量最主要的是气温,水稻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每个发育阶段都对温度有不同的要求,如果低于所需求的温度,就会造成低温冷害。低温冷害可分为延迟性冷害、障碍性冷害和混合性冷害3种。  相似文献   

18.
低温冷害一直是影响寒地水稻优质、高产、稳产的主要限制性气候因素.低温冷害是指作物生长发育期间遭遇低温,造成作物不能充分成熟而导致的减产.统计表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水稻延迟型冷害、障碍型冷害和混合型冷害的综合发生频率为25.2%,即一般每隔3~4年就会发生1次低温冷害.  相似文献   

19.
水稻的低温冷害有延迟型冷害、障碍型冷害和混合型冷害三种。所谓延迟型低温冷害是指因气候条件差,生育积温满足不了作物需求,作物在整个生育过程中生育延迟.抽穗开花延后,成熟度差,而对作物产量造成的危害。障碍型低温冷害是指作物进人生殖生长期后,因低温穗尖退化,花粉发育不良,开花受精受到障碍,产生空壳粒而对作物产量的危害。两种冷害并发叫混合型冷害。  相似文献   

20.
三江平原腹地水稻低温冷害问题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低温冷害一直是影响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水稻优质、高产的主要限制性气候因素.经统计分析,三江平原腹地的红兴隆地区水稻延迟型冷害发生频率为12.2%,障碍型冷害发生频率为8%,混合型冷害发生频率为5%,各种类型冷害的综合发生频率为25.2%,即历史上有1/4的年份要发生不同程度的低温冷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