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干旱胁迫对金太阳杏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以2年生金太阳杏(ArmeniacavulgarisLam.)叶片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设置4种土壤水分处理(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6%、65%、53%、45%),以正常供水为对照(CK),研究土壤干旱胁迫对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胁迫条件下,基础荧光(Fo)略微上升,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PS潜在活性(Fv/Fo)、原初光能转化率(Fv/Fm)、叶绿素含量(CHL%)、叶片相对含水量(LRWC)等值下降。(2)叶绿素荧光参数间相关性随土壤相对含水量的下降而逐渐减弱,正常供水条件下,2/3以上荧光参数相关性达显著水平;胁迫至后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为45%),仅1/3显著相关。(3)Fm、Fv、Fv/Fo、LRWC与抗旱性综合评定指标Y始终存在显著相关性,可作为杏树抗旱性评定指标,参与抗旱品种的筛选。  相似文献   

2.
试验研究了干旱条件下鸡爪×吉林和正椒13号两种辣撤叶片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处理5 d导致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相对电导率(REC)、净光合作用(Pn)和暗适应下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下降,其中对鸡爪×吉林影响大于正椒13号.干旱处理下两辣椒品种的气孔导度(Gs)下降,而水分利用效率(WUE)、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和光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Pr/Pn)均明显增加,其中正椒13号上升幅度高于鸡爪×吉林,这可能是正椒13号比鸡爪×吉林更耐旱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干旱对高产小麦宁麦9号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土壤自然干旱法,以共有一亲本但产量较低的宁麦8号为对照,研究了高产小麦宁麦9号旗叶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土壤相对含水量RWCS、叶片相对含水量RWCL、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E以及叶肉导度gm在整个自然干旱过程中不断降低;在干旱前8d,胞间CO2浓度Ci降低,水分利用效率WUE增加,而在干旱的8~12d,Ci增加,WUE降低。Pn与gm的变化呈显著的正相关(R2=0.938,P<0.0001),而与gs无明显的相关性。因此,在土壤干旱胁迫下,叶肉导度gm是抑制Pn的主导因素,而gs的影响较小。和宁麦8号相比,宁麦9号具有较高的Pn、gs、gm、WUE和较低的E。因此,较高的光合能力、水分利用效率以及较强的抗旱性可能是宁麦9号高产的生理基础,而其抗旱性强可归结为水分利用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水分胁迫对线辣椒叶片渗透调节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线辣椒"2号"、"6号"、"L14"品系为材料,采用盆栽方法,于定植20 d(缓苗结束)后进行5个水分梯度的干旱胁迫处理,即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45%、55%、65%、75%、85%(CK),于处理20天后的开花坐果期间测定不同水分胁迫下叶片的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细胞膜相对透性,分析土壤相对含水量对线辣椒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重,3个品系叶片内细胞膜相对透性、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逐步上升,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45%的处理下,2号、6号、L14的细胞膜透性分别为对照的1.38、1.47和1.35倍,脯氨酸含量分别为对照的2.00、1.47和2.00倍,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对照的1.67、1.35和3.70倍。说明线辣椒可以通过渗透调节作用来适应干旱逆境。L14在水分胁迫下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的程度较低,渗透调节和耐旱能力较强;6号品系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与抵御能力相对较弱,2号品系居中。  相似文献   

5.
以两个甜高粱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PEG-6000渗透溶液对甜高粱幼苗保护酶活性等生理特性的影响,比较不同品种间的抗旱性差异。结果表明:10%、20%PEG胁迫下两个品种甜高粱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质膜相对透性、丙二醛及脯氨酸含量增大,其中农家品种变幅较大;随着PEG胁迫浓度的增加,两个品种叶片还原型谷光苷肽(GSH)含量降低,20%PEG胁迫下甜新2号GSH含量高于农家品种;两种PEG浓度处理下,甜新2号叶片抗氧化酶(APX、POD、SOD、CAT)活性高于农家品种。综合分析表明,相对于农家品种,甜新2号具有较强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6.
19份高燕麦草种质材料苗期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从11个国家收集到的19份高燕麦草(Arrhenatherum elatius(L.)J.et C.Pressl)种质材料,置于温室采用苗期模拟干旱胁迫-复水法进行抗旱性评价试验.于停水当天(CK)、持续干旱胁迫7、14、21、28、35、42 d和复水后7 d分别取样测定叶片的相对含水量(RWC)、相对电导率(RE...  相似文献   

7.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干旱胁迫对野生及栽培大豆生理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即用相对含水量分别为80%、70%、60%、50%、40%、30%的土壤分别栽种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测定其根系活力、细胞膜透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在同样的土壤相对含水量以及干旱胁迫程度下,相对于栽培大豆,野生大豆表现出高根系活力和抗氧化酶活性以及低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由此可以说明野生大豆的抗干旱能力高于栽培大豆。  相似文献   

8.
39份新麦草种质耐旱性综合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9份(1~39号)新麦草种质材料,在同等干旱条件下,22号、3号、4号、6号、10号和11号能够保持较高的相对含水量,35号、38号丙二醛百分含量相对较低,可能具有更完善的保护机制,29号、31号和39号叶片中积累的脯氨酸含量较高,36号、6号、5号和19号可溶性糖含量相对较高,27号、32号和33号叶色值高,叶片中...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土壤干旱及复水对3个新疆狗牙根品种生理生化指标(相对电导度、丙二醛、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强,相对电导度均呈增大趋势。干旱胁迫60d时,均出现重度胁迫,其中喀什狗牙根叶片相对电导度的变化幅度最小(29.67%),细胞膜受伤害率也最小。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缓慢上升,且与相对电导度呈正相关,喀什狗牙根叶片MDA含量变化幅度最小(7.91μmol/g),膜脂过氧化程度不严重;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增加,且随胁迫时间的延长,Pro含量增加幅度增大,新农2号狗牙根Pro积累量最大,其次为新农1号狗牙根、喀什狗牙根。可溶性糖含量有升有降,但变化幅度不大,说明狗牙根对可溶性糖的渗透调节作用的效果是短期的;蛋白质含量变化趋势不同,喀什狗牙根叶片蛋白质含量变化幅度最小,新农2号狗牙根叶片蛋白质含量变化幅度最大;SOD和CAT活性在干旱处理60d时达到最大值,POD活性在干旱处理30d时达到最大值。综合以上指标得出,喀什狗牙根抗旱性比新农1号狗牙根和新农2号狗牙根强。  相似文献   

10.
采用营养液水培法,以两种不同耐旱类型玉米品种先玉335(抗旱性强)和丰禾1号(抗旱性弱)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利用20%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的干旱胁迫下根施外源亚精胺(Spd,0.1 mmol/L)对玉米幼苗干(鲜)重、根系特征(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及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条件下,外源Spd处理可显著提高两个玉米品种的干(鲜)重、株高、根长及根表面积,但对根体积、根平均直径、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及细胞膜透性的影响较小。干旱胁迫下,外源Spd处理可显著提高玉米幼苗干(鲜)重、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增加根系数量,且随0~1.0 mm径级比例根系数量的增加,其根系长度增加幅度相应加大,随0.5~1.5 mm径级比例根系数量的增加,其根系表面积增加幅度相应加大;使玉米幼苗叶片细胞膜透性显著降低;对抗旱性弱的丰禾1号影响更为明显。因此,适宜浓度的外源Spd可以减轻干旱胁迫对玉米幼苗的伤害,并能更好地缓解干旱胁迫对抗旱性弱的玉米品种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野生杏种子对外源赤霉素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甜杏仁和苦杏仁天山野生杏种子为对象,观察赤霉素处理对种子打破休眠的影响、淀粉含量的动态变化、可溶性糖含量以及淀粉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赤霉素可以提高天山野杏的发芽率,其中对甜杏仁的作用更显著。种子吸水之后子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增高,其中苦杏仁的增幅大于甜杏仁,萌发之后2种杏仁可溶性糖含量均迅速下降。野杏干种子有较高的α-和β-淀粉酶活性,萌发种子中α-淀粉酶的活性比未萌发的种子活性高。可溶性糖含量与α-淀粉酶的活性成反比,说明可溶性糖对α-淀粉酶的活性有反馈抑制作用。种子萌发之前具有较高的β-淀粉酶活性,并且未受高浓度可溶性糖的抑制,萌发之后活性显著下降。表明较高的β-淀粉酶活性对野杏种子打破休眠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叶绿素荧光技术,分析了黄瓜、番茄、茄子、辣椒4种乌鲁木齐典型农作物幼苗在干旱胁迫过程中光系统(PSⅠ、PSⅡ)活性的变化特点,同时分析了土壤含水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4种农作物幼苗的光系统活力受到土壤水分含量变化的影响。Fv/Fm、Y(II)(实际量子产量)随土壤水分含量降低逐渐受到抑制,在土壤失水严重时显著降低。Y(NO)(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在干旱胁迫过程中逐渐增加。PSⅡ反应中心潜在活性Fv/F0在指示干旱胁迫危害和鉴别不同植物耐旱性时具有一定优势。通过土壤含水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相关分析发现,土壤含水量与Fv/Fm、Fv/F0、Y(II)和Y(ND)(非光化学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等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Y(NO)和Y(I)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叶绿素荧光参数可以反映植株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状态,也可以作为土壤水分含量的指示物,对农作物幼苗的干旱胁迫程度做出快速预警。同时,通过干旱胁迫下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对比,还发现幼苗之间的耐旱性差异,茄子抗旱能力优于其他3种农作物幼苗,黄瓜和番茄幼苗耐旱能力相似,辣椒的耐旱性比其他3种农作物幼苗差。  相似文献   

13.
黑果枸杞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称重控水的方法,设置4个水分处理水平(对照CK、轻度胁迫D1、中度胁迫D2、重度胁迫D3),研究黑果枸杞幼苗对不同程度干旱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结果显示:① 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黑果枸杞幼苗株高、基径生长量、生物量积累和叶重比在轻度胁迫下升高,中、重度胁迫下降低;根重比、根冠比在轻、中度胁迫下升高,重度胁迫下降低。② 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各处理组脯氨酸(Pro)、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先降后升;丙二醛(MDA)含量先增后减再逐渐增加。③ 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各处理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逐渐升高,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综合分析认为,干旱胁迫下,黑果枸杞幼苗通过调整生长和生物量分配,减少地上部分水分散失,增加根系物质的积累,以吸收更多的水分,利用渗透调节物的积累来改变细胞渗透势,以便减少胞内水分流失。同时,通过提高保护酶活性来减弱膜脂过氧化对自身的伤害,表现出较强的耐旱性。  相似文献   

14.
毛乌素沙地天然臭柏群落有性更新的微生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毛乌素沙地天然臭柏(Sabina vulgaris)群落内,按群落外貌特征设置5类样地,分别定义为乌柳灌丛林地(A)、乌柳+臭柏灌丛林地(B)、臭柏+乌柳灌丛林地(C)、臭柏灌丛林地(D)和乌柳被伐区(E),采用样方调查法对其有性更新微生境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臭柏幼苗的空间分布为非均匀式,幼苗多出现在乌柳灌林地下,并且呈现愈靠近树干基部幼苗数量愈多的空间格局。5类样地中共出现67种植物,并呈现从A样地向D样地植物种数量逐渐下降的趋势。A类立地内植物种类数最多,达到50种,其中喜湿的植物占2.7%,而D类立地最少,并且喜湿的植物退出,旱生植物占到50%。从A样方到D样方长达1.5 km的样带上,乌柳的株数依次减少,并在D样地完全消失。臭柏有性更新幼苗数从A样方的17.4株/m2下降到D样方的0株/m2。环境变量的测定表明,地表温度、光照强度和土壤表层含水量是影响臭柏天然更新的主要环境因子。E样地内的光照强度明显增强,臭柏有性更新幼苗株数从采伐前的17.4株/m2急剧下降到0.2株/m2,并且从采伐后每年没有新的更新幼苗出现。A样地与其它样地相比具有光照强度、气温和地温低,空气相对湿度、表土含水量、浅层地下水位高的特征,是臭柏有性更新最适宜的微生境。保护毛乌素沙地天然乌柳灌丛地是维持天然臭柏种群稳定,促进其恢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干旱胁迫对沙芥幼苗根系形态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年生沙芥幼苗根系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测定不同干旱处理下幼苗根系形态特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系统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沙芥幼苗根系主根长、主根体积和根冠比随着胁迫天数的延长不断增加,重度胁迫时分别上升154.39%、90.69%和189.59%。幼苗根系活力在重度胁迫时下降51.22%,根系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在轻度和中度胁迫时上升,而重度胁迫时分别下降了1.65%、4.13%和11.84%。根系中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活性随着胁迫程度加剧不断上升,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先上升后下降。丙二醛(MDA)含量和根系质膜透性随着胁迫程度增加逐渐上升到255.74%和122.78%,复水3 d后轻度和中度胁迫下根系中的抗氧化保护系统和渗透调节物质均可恢复到对照水平,重度胁迫复水3 d后只能恢复到轻度胁迫水平,说明沙芥幼苗根系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伤害。  相似文献   

16.
以转基因抗虫棉 Gossypium hirsutum L.中棉所41、中棉所45和新棉99B为试材,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冠菌素对盐胁迫条件下棉花幼苗中渗透调节物质和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胁迫条件下,冠菌素可提高棉花中脯氨酸含量(冠菌素处理后脯氨酸的含量是用盐处理的 2.1倍),0.01、0.1和1 μmol/L的冠菌素处理分别使棉花真叶中脱落酸(ABA)含量提高27%、119%和239%,0.1和1 μmol/L的冠菌素处理使棉花根系中的ABA含量分别提高222% 和130%;冠菌素也可提高棉花中茉莉酸类物质(JAs)和真叶中吲哚-3-乙酸(IAA)的含量,诱导与盐胁迫相关蛋白的表达,保护细胞膜的稳定性,增强盐胁迫下棉花体内的渗透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17.
试验先分别采用0,0.5,1.0,2.0和4.0 mg/ml的羧甲基壳聚糖溶液处理二叶一心的黄瓜幼苗,再于10%PEG中渗透胁迫处理3 d,以研究渗透胁迫下羧甲基壳聚糖对黄瓜幼苗氧化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羧甲基壳聚糖能够提高渗透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叶绿素和脯氨酸的含量,诱导SOD、POD和CAT活力的上升,延缓MDA的积累,从而有效缓解渗透胁迫对黄瓜幼苗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8.
以耐旱性不同的2个品种番茄(‘毛粉802’和‘皇冠’)为试材,采用营养液栽培,研究了7.5%聚乙二醇(PEG)模拟的干旱胁迫下喷施外源亚精胺(Spd)对番茄幼苗植株碳水化合物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Spd处理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干旱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中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增加了叶片中蔗糖合成酶(SS)、磷酸蔗糖合成酶(SPS)活性,降低了叶片中淀粉含量。Spd通过促进幼苗叶片内糖类的转换和利用,进而影响碳水化合物含量,参与了干旱胁迫下番茄幼苗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过程,促进了幼苗形成新的代谢平衡,表明幼苗体内碳水化合物代谢与多胺之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选用南瓜品种银辉2号为材料,以PEG模拟水分胁迫,采用砂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外源亚精胺(Spd)对南瓜幼苗生长、活性氧代谢、抗氧化酶活性及非酶抗氧化剂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9、1.2mmol·L~(-1)外源Spd处理,使渗透胁迫下南瓜幼苗的生物量分别增加了43.40%和36.69%,根系O·2生成速率和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的积累量下降了56.33%、43.50%;0.6、0.9 mmol·L~(-1)Spd处理,不同程度诱导增强了根叶抗氧化酶活性,尤其以0.9 mmol·L~(-1)Spd处理效果最佳,根系和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分别为渗透胁迫下的2.00倍、1.83倍和5.47倍、2.40倍,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分别提高了410.89%、300.50%和276.25%、331.18%,叶片中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了1.76倍、1.71倍,可溶性蛋白的积累量达渗透胁迫的1.49倍,维持了较高的渗透缓冲和调节能力,根系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升高了2.88倍和2.41倍;渗透胁迫下0.9 mmol·L~(-1)外源Spd处理,抑制了活性氧(ROS)的生成,减轻了由此导致的氧化损伤,抗氧化酶活性的响应和ASA-GSH循环,保护了生物膜系统的稳定,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变化,既维持了细胞与环境的渗透平衡,又增加了光合碳同化产物和蛋白质的积累。表明0.9 mmol·L~(-1)外源Spd维持了渗透胁迫下南瓜幼苗碳氮代谢的正常进行,减轻了胁迫对南瓜苗期的氧化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