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著名农业考古学家、茶文化专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政协第八、九届委员,原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农业考古》杂志创刊人、主编、首席研究员陈文华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4年5月14日逝世,享年80岁。陈文华先生的去世,是农业考古和茶文化学界的重大损失,也是我刊的重大损失。本刊特辟一专栏纪念陈文华先生,以表达我们无尽的哀思。  相似文献   

2.
王学铭 《农业考古》2005,(4):222-224
《深圳商报》侯军先生是我天津的同乡,他写的《拚命陈郎》中:“在中国茶文化界,你如果说不认识陈文华先生,那只能说明你还‘不够文化’,至少说明你对茶文化的认识程度还欠着火候。差不多的意思换到陈文华嘴里,说出来就成了:你说你喜欢茶文化,可是你连我的《中国茶文化》杂志都没读过,那也只能说明你对茶文化的了解很有限。就我个人而言,足以验证他的说法并非没有道理。”  相似文献   

3.
彭一万 《农业考古》2020,(2):172-175
机缘巧合,得以先期拜读施由明主编的图文并茂的《中国茶文化旅游开拓先锋陈文华先生》一文草稿,获益良多,心潮澎湃。回想我与陈文华同学半个多世纪的友情及他对发展中国茶文化旅游的贡献,感触颇多,述之以文,以表怀念。  相似文献   

4.
施由明 《农业考古》2020,(2):167-171
陈文华先生不仅是中国“农业考古第一人”、中国茶文化学的奠基人,还是中国茶文化旅游的开拓先锋,他不懈地开拓中国茶文化旅游的事迹,对当代发展茶文化旅游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诗曰:不尽哀思滚滚来,学坛痛失拓荒才。品茗此日推皇菊,考古专农贯若雷。2014年5月14日是中国农业考古学界悲伤的日子,著名的农业历史与考古学家、茶文化专家陈文华教授在大庆出差途中因病逝世。5月15日,当我的同事告诉我从微博上突然得知陈文华先生不幸离世后,我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于是马上电话联系《农业考古》新任主编施由明先生,询问消息是否可靠。施先生告诉我:"昨日7点45分,陈  相似文献   

6.
"我们都是怀着朝圣的心情来到湖州的!"不知到过多少次湖州的陈文华先生依然如是说.这句话是陈文华先生内心的真情吐露,同样精辟概括了前往湖州参加第十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的海内外专家学者、茶界朋友的共同心声.在我看来,陈文华先生不是一位一般的朝圣者,而是一位特殊的朝圣者,因为他的朝圣之旅与其他朝圣者有太多的不同,具有自己的鲜明风格和个人烙印.  相似文献   

7.
余悦 《农业考古》2002,(2):345-348
原来是给我1个小时。但今天讲座的内容非常丰富,现在已经快六点钟了。为了不影响大家吃饭和晚上的活动,我准备只讲半个小时。刚才陈文华先生从精神方面讲茶文化,那么我讲点实际的。因为你们都要考……  相似文献   

8.
祖籍福建霞浦、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的著名学者陈文华先生,历经坎坷,扎根内陆省份江西半个世纪,倾情农业考古及茶文化事业,硕果累累.  相似文献   

9.
<正>陈文华先生是国际著名的农业考古学家、农史学家、中国茶文化学家及中国茶文化宣传家。2014年5月14日19:40,在大庆出差途中,陈文华先生突发疾病,导致肺栓塞,引起呼吸衰竭而去世。神采奕奕、幽默风趣、和蔼可亲的一代大师就这样突然走了,他倒在了传播中国茶文化的路上,他的离去使农史界、考古界、文博界、茶文化界的众多学者、朋友,以及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的同事们,为之哀痛,为之惋惜,为之悲叹!他的仙逝,是中国农史界、农业考古学科、茶文化界的重大损失,是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和《农业考古》编辑部的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5月14日晚,从遥远的黑龙江传来了噩耗,尊敬的陈文华先生在出差途中,因病医治无效,溘然长逝,永远离开了我们。陈文华先生是国际著名农业考古专家和茶文化专家,第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期担任我院副院长、《农业考古》主编、首席研究员,他的逝世,是我院的重大损失!陈文华先生半生坎坷,大学时代就被错划为右派,文革中又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遭批斗并被下放农村,接受改造,在这种艰苦的境遇下,先生没有灰心气馁。这一段艰苦的农村生活,使他对中国  相似文献   

11.
2006年9月12日,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与文化研究部共同举办学术沙龙,邀请该院首席研究员陈文华先生畅谈学术与人生。陈文华先生是国内外知名学者,他长期从事农业考古和茶文化学研究,在国内和国际学术界享有盛誉。早在1988年即被国家人事部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这次讲座中,陈文华先生尽情地回顾了70几年的人生经历,全面归纳了自己在治学方面的成功原因。幽默诙谐,声情并茂,听者为之动容。现在,我们把这次讲座的录音摘要整理出来,以飨读者,相信大家一定能从文华先生丰富的治学经验和人生感悟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施由明 《农业考古》2006,(2):275-276
位于江西省婺源县江湾镇的晓起村是一个山水秀美的村庄,分上晓起和下晓起。中国著名的农业考古和茶文化专家、原江西省社科院副院长陈文华先生,近年来在这个村庄投资建设,把一个原本原生态的村庄建成了一个有浓厚茶文化风味的村庄,把一个原本只有山水观光和民居观赏的村庄,建成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5月14日晚上,令人尊敬的一代大师陈文华先生在大庆的出差途中离我们远去了,他走得那么突然、那么意外,使他的家人、他的同事、他的学生、他的朋友们都一时接受不了这个现实。但意外已经发生了,人们悼念他、怀念他、追思他,堪称"一代大师"的陈文华先生永远活在他的家人、他的学生、他的朋友们心中。陈文华先生之所以堪称"一代大师",不仅仅是他的学术成就,他对农业考古学科的开创和对中国茶文化研究与宣传的引领,还有他独  相似文献   

14.
在′97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学术讨论会上的讲话《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主编陈文华主席、各位专家、各位新老朋友:我很高兴参加这次茶文化盛会,和国内外同行相聚。正如刚才各位专家所指出的,我国茶文化事业这些年来取得很大成就。我想这些成就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本刊主编陈文华教授应澳门理工大学艺术高等学校邀请于2000年11月下旬访问了澳门,并在该校举办的“认识中国文化活动——茶文化讲座”系列活动中作了专场学术报告,阐述了作为中华农耕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华茶文化的起源、发展、传播及其性质、特点。前来听取报告的除艺术高等学校的师生和澳门茶文化界人士外,还有来自珠海、香港的茶艺专家。在澳门期间,陈文华教授在澳门茶艺界前辈林志宏先生陪同下专程拜访了春雨坊茶艺馆,并出席了“茗蕊轩”茶坊的开业仪式,对近年来澳门茶文化活动所取得突出成绩留下深刻的印象。右图为陈文…  相似文献   

16.
晓起茶烟     
一、茶缘 许久就想着去一趟有着“中国茶文化第一村”之称的江西婺源上晓起村了,可惜一直未能如愿。去年参加杭州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期间,苯来和陈文华老师约好,准备朝拜过普陀山后直接去江西的,后来为它事所阻,未能如愿。今春又收到陈老师邀请,却因公务繁忙,安排不开时间,只能回函致歉。当今夏再次收到江西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邀请函时,我想无论无何也得走一遭了。  相似文献   

17.
<正>距离我跟陈文华老师相约湄潭面会的日子越来越近,心情的激动也越来越难以抑制。我在想:陈文华老师一定长得很高大结实,要不然,他一定承受不了日以继夜的攻读和写作。他做了那么多事,写了那么多书,一般的人是承受不了的。我们虽未见过面,但我们早已是熟悉的老朋友,是难得的以文会友,我们在品读对方的文章中,早已成为相通相知的老友。5月18日,我问省茶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梁正,我说:"陈文华老师来黔考察贵州茶的事落实得妥当了  相似文献   

18.
一、抵达江西平成八年 ( 1 996年 ) ,盛夏之际 ,我们从上海出发 ,飞往江西省省会———南昌。傍晚时分 ,飞机抵达机场。金色的夕阳晃得人一时睁不开眼睛。在前来迎接的人群中 ,一个身材修长的轮廊一下子就映入了我们的眼帘。那坚定有力的步伐、敏捷的动作以及黑色框架眼镜之后那微笑着的充满亲切之情的眼眸……我们一眼就认出来了 ,这就是陈文华先生。此时 ,他手中还捧着欢迎我们的花束呢。陈文华先生是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的副院长 ,也是江西乃至中国茶文化事业的领头人 ,他所主编发行的《农业考古》(季刊 )的《中国茶文化专号》(半年刊 )是中…  相似文献   

19.
确切地讲,他纯属一个瘦小的老人,年近八旬,不拄拐杖,却身轻如燕.每当上主席台演讲,常见他一个箭步登台而上,在这样的岁数实在难得一见,这是著名农业考古学家、茶文化专家陈文华的模样. 陈文华是我习茶的启蒙老师,也是我的挚友,准确表达,更是老茶友.就是这么一个外表纤瘦而又平常的教授,给茶界许多见过他的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我记忆中最清晰的事情,就是1991年他在担任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一职时,把手头钟爱的《农业考古》杂志,专门辟出一年两期的《中国茶文化专号》这一块纯净园地,每期六十万字,首开中国茶文化学术期刊之先河,影响了全国茶界,这在中国茶文化事业刚刚起步阶段,有这么一本能反映当代茶文化研究成就的刊物实在令茶界欣喜,也令荼界鼓舞.我就是在这本刊物上受益良多而踏上了弘茶途程.若干年后,他从行政职务退位后,又只身来到婺源上晓起村开始与当地茶农一起种植茶叶,并为带动当地旅游,以婺源茶文化为主轴创办了"中国茶文化第一村".  相似文献   

20.
龚夏薇 《农业考古》2006,(5):262-263
2006年3月下旬至四有上旬,应日本中国茶文化国际鉴定协会的邀请。我有幸与江西社会科学院陈文华、余悦两位教授赴日本东京、镰仓、爱知、静冈等地进行访问考察。其间举行中国茶文化报告及茶艺演示,并主持在东京举行的高、中、初级茶艺师考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