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EMS诱发草莓不同组培材料的耐盐性变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全明星草莓花药诱导的愈伤组织以及组培苗叶片为试验材料,用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MS)进行诱变处理。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变处理的适宜浓度与时间组合为0.1%+1.5h和0.2%+1.0h,而(0.2%~0.4%)+(1.0~2.0h)可作为离体叶片诱变处理的适宜浓度和时间范围。与离体叶片诱变相比,草莓花药的愈伤组织对诱变剂EMS更为敏感。通过对再生植株的耐盐性进行比较发现,愈伤组织诱变筛选植株的盐害率和盐害指数低于离体叶片诱变筛选植株,说明愈伤组织较组培苗叶片更适于作为草莓耐盐诱变育种的起始材料。  相似文献   

2.
为建立稳定高效的玉米再生体系,选用6个玉米常用自交系的成熟胚、幼胚、茎尖和幼嫩叶段作为外植体,在含有不同外源激素的培养基中诱导愈伤组织及植株再生,比较研究这6个玉米自交系的诱愈率和分化率,并观察愈伤的形态。结果表明,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不同基因型、不同外植体均能分化出苗,但其再生率差别较大,其中玉米幼胚的诱愈率和分化率最高,其次为茎尖、成熟胚,幼嫩叶段相对较低。不同外植体的培养基类型和外源激素的浓度配比有着很大的不同,且不同基因型的愈伤差异也较大。本研究筛选出了3个愈伤胚性良好、分化率较高的玉米基因型辐80、综31和Mo17。玉米茎尖、成熟胚和幼嫩叶段的再生均找到了适宜的培养条件,完全能够代替幼胚作为愈伤组织诱导的初始材料,该结果为建立一套高效稳定的玉米再生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陈纪鹏  彭嗣亮  卢禹  刘小林 《核农学报》2016,(11):2144-2150
花药培养是进行植物脱毒和获取单倍体的有效方法。为提高草莓花药培养的再生效率,采用低温和黑暗的方式对草莓花药进行预处理,以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激素诱导诱导愈伤组织形成、不定芽形成与增殖。结果表明,培养前低温处理可促进愈伤组织形成,以4℃低温处理72h的效果最好。但花药黑暗预处理对愈伤组织形成没有作用。较高浓度的2,4-D(MS+1.0mg·L-16-BA+2.0mg·L-12,4-D)最适合诱导且促进花药愈伤组织形成,有助于下一步分化培养。而NAA对不定芽分化起着重要作用,诱导成功率达到10%以上,其中以MS+1.0mg·L-16-BA+0.2mg·L-1NAA诱导效果最好。在添加NAA的基础上再加入KT也能提高不定芽分化率。不定芽增殖过程不宜添加过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以MS+0.7mg·L-16-BA+0.1mg·L-1NAA诱导增殖效率最高,激素浓度过高时易出现玻璃化,现象,形成畸形苗。本研究建立了高效的草莓花药培养再生体系,为获得无病毒草莓苗和单倍体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施茜  孙振元  卢琦 《核农学报》2005,19(6):441-446
以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无菌苗的茎尖、子叶、下胚轴为材料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单独添加1~3mg/L的2,4-D或与0.5mg/L的6-BA配合使用,均能成功诱导出愈伤组织,但在愈伤组织诱导起始阶段,用含2,4-D 2.0mg/L、BA 0.5mg/L的培养基效果较好;在2,4-D1.0mg/L、BA 0.5mg/L的分化培养基上经过两次连续继代培养后,在含BA 0.5mg/LI、AA 1.0mg/L的培养基上愈伤组织生长状态最好,并从茎尖诱导的愈伤组织上获得了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5.
不同基因型大麦离体培养花药对赤霉病菌粗毒素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大麦耐、感赤霉病基因型花药对赤霉病菌粗毒素的反应。结果表明:随着赤霉病菌粗毒素预处理浓度的提高,大麦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降低,愈伤组织的绿苗分化率降低。耐病基因型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的降低幅度均小于感病材料。说明大麦个体水平的耐、感赤霉病性与花药水平对赤霉病粗毒素反应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朝天罐的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朝天罐(Osbeckia opipara)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植株再生研究,结果表明:茎段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可形成愈伤组织,并分化成再生植株。培养基MS + 6-BA 2 mg/L  + NAA 0.2 mg/L + 蔗糖30 mg/L+ 琼脂7 mg/L,既适合于愈伤组织的诱导,也适合于愈伤组织的增殖和分化,诱导率为83.3%;丛生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 + 6-BA 0.2 mg/L+ NAA 0.1 mg•L-1 + 蔗糖 50 mg/L + 琼脂 7mg/L,增殖系数为 7.2; 试管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 + NAA 0.5 mg/L + IBA 0.2 mg/L + 6-BA 0.05 mg/L + 蔗糖 20 mg/L + 琼脂 7 mg/L,生根率为100%。  相似文献   

7.
江南牡丹茎段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不同培养基、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江南牡丹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本研究以江南牡丹凤丹幼嫩茎段为材料,通过愈伤组织途径建立了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改良MS培养基为牡丹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愈伤组织最高诱导率为93.3%,最佳的培养基组合为改良MS+2,4-D0.2mg·L-1+6-BA2.0 mg·L-1+NAA0.3 mg·L-1。在愈伤组织分化过程中,加入KT0.2mg·L-1效果最好,有机物也能促进愈伤组织分化,其中加入水解酪蛋白300 mg·L-1效果最佳。牡丹茎段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为改良MS+KT0.2 mg·L-1+6-BA0.3 mg·L-1+NAA0.1 mg·L-1,分化率为37.8%,牡丹愈伤组织不定芽在1/2MS+IBA0.2 mg·L-1条件下能够诱导生根,诱导率为最高的13.3%。本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开展江南牡丹的高效再生体系和转基因育种等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剂量辐照处理花粉发育处于单核靠边期花蕾对草莓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处理可以明显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以辐照剂量20Gy的效果最好,其中章姬品种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提高39.09%,丰香提高35.68%;在同一种诱导培养基上,经辐照处理产生的愈伤组织,章姬的绿苗分化率与对照相比,提高6.67%~6.72%,丰香提高了4.73%~6.45%。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改良火龙果品种,提高产量,以红皮红肉型火龙果紫红龙幼嫩茎段为试材,通过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及浓度配比筛选出适宜火龙果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再生及生根成苗的培养基,以建立稳定、快速、高效的火龙果再生体系.结果表明:高浓度的TDZ有利于茎段愈伤组织的形成,但不利于不定芽的再生,纵接比横接更利于愈伤组织和丛生芽的诱导,TDZ、2,4-D和NAA 3种生长调节剂通过正交试验筛选的愈伤组织和丛生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 +2,4-D 1.0 mg·L-1 +TDZ0.4 mg·L-1+ NAA 0.5 mg· L-,愈伤组织诱导率为89.1%,丛生芽诱导率高达94.0%;生根诱导最适培养基为MS+ CCC 0.5 mg· L-1+6-BA 3.0 mg· L-1+ AC 200 mg· L-1,生根率达到97%,平均根数7.0条每株,平均根长达10.3 cm.  相似文献   

10.
以鄂马铃薯3号、米拉和川芋4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品种脱毒效果与茎尖大小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剥离茎尖大小与成活率及成苗率呈显著正相关,与PVX、PVY、PVS等病毒脱除效果呈负相关;而在不同等级大小的茎尖中,PLRV脱除率均达100%。但为保证成活率,同时兼顾脱毒效果,剥离茎尖长度为0.1~0.3mm并带1~2个叶原基的茎尖较好。  相似文献   

11.
~(60)Coγ辐射对菜心离体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菜心种子经~(60)Coγ射线辐照在离体培养中茎尖存活率随剂量增大而下降 ,茎尖增殖、子叶愈伤组织诱导和愈伤组织分化受到抑制 ;外植体龄影响离体培养中的辐射效应 ;小于 50Gy直接辐照离体培养中的茎尖促进芽的增殖。从对离体培养的效应看 ,对种子的适宜辐射剂量是200Gy左右 ,经催芽种子为 50~100Gy,离体培养茎尖可用 40~ 70Gy。  相似文献   

12.
为建立完善的草莓组培快繁体系,解决种苗退化问题,以当地草莓主栽品种红颜茎尖为试材,设置0.1%升汞和0.1%升汞+2%吐温-80溶液2种外植体消毒处理,以MS为基本培养基,分别添加不同浓度6-苄氨基腺嘌呤(6-BA)和萘乙酸(NAA)的6个诱导和继代增殖培养基、5个生根培养基,研究草莓茎尖外植体消毒最佳方式与时间, 筛选诱导、继代增殖及生根培养的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0.1%升汞+2%吐温-80溶液处理8 min时草莓茎尖污染率及褐化率较低,萌发率最高,可达82.3%,为最佳的消毒方式。外植体在MS+1.0 mg/L 6-BA+0.2 mg/L NAA培养基中,可诱导出更多的健壮不定芽,萌发率为83.3%,为最佳诱导培养基;适宜的继代增殖培养基为 MS+1.0 mg/L 6-BA +0.02 mg/LNAA,增殖系数为4.5%;1/2MS+0.01 mg/L NAA为最佳生根培养基,生根率高达100%。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基因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及配比、基本培养基、外植体和苗龄等因子对草莓离体再生不定芽的影响。结果表明:草莓不同基因型再生能力差异很大,再生频率为0-94%,在4个供试草莓品种中以“达斯莱克特”再生能力最强。基本培养基MS+B5大大促进草莓“达斯莱克特”叶片不定芽的分化,以MS+B5+6-BA3.0mg/L+2,4-D0.1mg/L诱导效果最佳;同时,低浓度的2,4-D有利于不定芽再生,IAA、IBA、NAA分别以浓度1.0mg/L、0.5mg/L、0.1mg/L诱导较好,TDZ的诱导效果不明显,且不及6-BA。另外,叶片再生能力远大于叶柄和根,根未诱导出不定芽,以继代28~35d的试管苗幼嫩、平展叶片作为接种外植体为宜,获得了草莓高效的离体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14.
解析控制植物不定芽离体再生能力的遗传因素,有助于从根本上提高离体培养困难材料的不定芽再生能力,是植物基因工程遗传改良的基础。本研究以结球白菜4个纯合亲本及其杂交后代的带柄子叶为外植体,建立了高频率离体不定芽再生技术。据此我们还对白菜不定芽再生能力进行遗传分析,并开展亲本与后代杂种的离体培养及反应研究,包括对培养基的激素需求,不定芽形成频率,不定芽形成数量,芽形态等系列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杂种与亲本在培养基的激素浓度上有类似需求;杂交后代的不定芽再生率均至少高于一方亲本,在一些组合中可以高于双亲;在适宜的杂交组合及培养条件下,结球白菜带柄子叶外植体的不定芽再生率可以达100%,每一外植体上的不定芽数达3~7个。方差分析表明,结球白菜的不定芽离体再生能力存在基因的加性效应。  相似文献   

15.
阔叶猕猴桃抗生素敏感性及遗传转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毕静华  高月  刘永立  叶庆富 《核农学报》2006,20(4):287-291,302
以阔叶猕猴桃(Actinidia latifolia)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各种抗生素对形态分化和器官形成的影响,并以叶盘为受体,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获得了抗性愈伤组织和抗性芽,组织化学染色表明gus基因已在植物组织中表达。研究结果表明,对不定芽分化来说,头孢霉素(Cef)效果明显好于羧苄青霉素(Carb)。Cef浓度为300mg.L-1时效果最好,再生频率达100%,平均再生芽数达最大为9.76个芽/外植体。生根过程中高浓度的Cef(≥200mg.L-1)明显抑制生根,而Carb对生根没有显著影响。在卡那霉素(Kan)和Carb组合处理中,Carb对生根没有显著影响,但Kan明显抑制生根。随着Kan浓度的升高,生根率和平均根数迅速减少,当浓度升高到50mg.L-1时,生根完全被抑制。因此,农杆菌介导的阔叶猕猴桃遗传转化中愈伤组织和不定芽诱导过程宜选用300mg.L-1Cef来抑制农杆菌生长,Kan筛选的临界浓度为20mg.L-1。在抗性芽生根过程中Kan浓度应该控制在50mg.L-1以内,并改用Carb作为杀菌剂,生根效果会更好。该研究确定了农杆菌介导的阔叶猕猴桃叶片遗传转化中使用抗生素的种类和用量,为通过基因工程对阔叶猕猴桃进行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农杆菌介导的洋桔梗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洋桔梗叶片为外植体,建立了植株再生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研究了影响洋桔梗转化的若干因素。结果表明,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 0.15mg/L,不定芽诱导率达74.5%;不定芽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5 mg/L,生根率达90%。不定芽分化阶段和生根阶段的Km筛选浓度分别为45mg/L和15mg/L;根癌农杆菌菌液浓度OD600值为0.6,侵染时间10min,共培养时间3d,有利于抗性芽的产生。Km筛选得到的抗性植株经过PCR和Southern检测表明,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PSY)已经整合到洋桔梗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