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藏鸡与白来航、寿光鸡杂交F_1代生长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藏鸡(Z)分别与白来航鸡(B)、寿光鸡(H)进行正、反杂交,观察杂交F1 代体型外貌的变化,并测定其生长性状。结果表明,藏鸡和白来航鸡正、反交组合F1 代的羽色主要表现为白色,藏鸡和寿光鸡正、反交组合F1 的羽色主要为黑色。藏鸡作父本,白来航鸡和寿光鸡作母本,可使后代的生长发育有同步的改善。采用Gompertz模型对杂交F1 的体重进行拟合分析,拟合度均达99.99%以上;拟合结果表明,藏鸡作父本的杂交F1 代的成熟体重和拐点体重均高于藏鸡作母本的杂交F1;而藏鸡作父本的杂交F1 代的拐点日龄稍晚于藏鸡作母本的相应组合。  相似文献   

2.
对以杜泊羊为父本,以当地蒙古羊或小尾寒羊为母本的杂交后代羔羊和当地蒙古羔羊、小尾寒羊羔羊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的生产性能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圈养舍饲饲养管理条件下,以同等营养水平饲喂杂交一代羔羊和当地蒙古羊羔羊、小尾寒羊羔羊,5月龄出栏重为"杜蒙"F1代杂交羔羊51.18 kg,当地蒙古羊羔羊36.76 kg,"杜寒"F1代杂交羔羊46.13 kg,小尾寒羊羔羊37.90 kg;从出生到5月龄,羔羊平均日增重的大小顺序为"杜蒙"F1代杂交羔羊"杜寒"F1代杂交羔羊小尾寒羊羔羊当地蒙古羊羔羊,说明"杜蒙"F1代杂交羔羊生长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原鸡为父本,文昌鸡为母本进行杂交所产生的F,代为对象,初步研究了其繁殖性状及蛋品质特性,探讨原鸡与文昌鸡杂交后代生产状况,为保护和开发利用红色原鸡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全自动孵化器(北京市西山孵化设备厂)、游标卡尺(分度0.01 mm)、电子秤等.成年杂交F1代(原鸡♂×文昌鸡♀)母鸡20只,公鸡5只.  相似文献   

4.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电泳技术对华北驼绒藜(Ceratoides arborescens)和帕米尔驼绒藜(C.?)及C.arborescens(父本)×C.?(母本)杂交种F1代酯酶同工酶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父本、母本及F1代的酯酶酶谱在数目、位点及强弱上均存在一定差异,F1代除表现为双亲互补类型外,在酶谱中有1条新带Rf=0.80产生。可以认为华北驼绒藜与帕米尔驼绒藜亲缘关系较近,杂交可以成功。  相似文献   

5.
钟声 《草业学报》2007,16(1):69-74
以我国西部野生二倍体化学诱导所获同源四倍体鸭茅为母本,与野生四倍体鸭茅杂交,获得杂交四倍体。对比观测杂交后代形态、发育及重要农艺性状与亲本的差异。结果表明,1)杂交F1代的全生育期平均为208 d,比父本短39d,比母本长29 d;2)杂交F1种子萌芽后第4周的平均株高为15.1cm,比母本高65.9%,比父本高13.5%,F2的苗期生长与F1相似;3)杂交F2代播种当年干物质产量平均为12.12g/株,显著低于父本但高于母本(P<0.01);4)杂交F1代个体间在苗期生长、分蘖、再生、干物质产量、繁殖及抗病性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部分杂交后代的干物质产量与父本差异不显著(P>0.05),但苗期生长速度、繁殖特性、抗病性均强于双亲,有较大的育种选择价值;5)杂交F1代具有双亲的形态学特征,分蘖特性和物候发育介于双亲之间,易于识别,育种实践中可以通过自然杂交方式成功获得杂交后代。  相似文献   

6.
山羊饲养管理要抓好以下几点措施. 1要选好杂交组合山羊 目前肉羊生产较好的杂交组合是以本地白山羊为母本,以波尔山羊为父本;或以马头山羊为母本,以小尾寒羊或波尔山羊为父本;或者以本地白山羊为母本,以波尔山羊与马头山羊的杂交一代为父本.这样才能充分利用杂交优势,提高育肥羊的增重速度.  相似文献   

7.
运用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SRAP)和微卫星标记(SSR)技术对6个多花黑麦草亲本品种及其9个杂交F2代组合80份材料进行遗传分析。筛选出具有多态性的15对SRAP引物、16对SSR引物,SRAP标记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16.7条带,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68.88%。SSR标记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14.75条带,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58.05%。通过聚类树状图分析得出结论,杂交F2代内同一组合基本聚为一类,长江2号×剑宝和长江2号×阿伯德组合除外;父本和母本与其杂交F2代遗传距离与聚类结果基本一致。同时还发现SRAP标记对杂交F2代及亲代聚类分析可靠性高于SSR标记。  相似文献   

8.
加拿大披碱草与老芒麦种间杂交及F1代细胞学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云锦凤  王照兰 《中国草地》1997,(1):32-35,48
加拿大披碱草与老芒麦同属于禾本科小麦族披碱草属,均为异源四倍体,两个种的杂交为地理上远缘的种间杂交。试验采用将母本穗人工去雄后与相邻种植的父本穗套袋的方法获得了加拿大披碱草与老芒麦正反交的种间杂交种子。对亲本及杂种F1代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行为进行的分析结果表明,F1代杂种仍是四倍体,加拿大披碱草和老芒麦所含的两个染色体组之间具有同源性,但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结构变异;杂种F1代高度不育。  相似文献   

9.
选用广西三黄鸡为母本、贵妃鸡为父本,按照试验设计和规定指标,进行杂交,选育杂交后代,再以回交方法固定目标性状,培育至杂交F3代,并对杂交F3代进行外貌特征和生长性状(体重、屠宰性能)的研究,比较杂交F3代与贵妃鸡的异同,研究杂交F3代的外貌特征与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贵妃鸡与广西三黄鸡的杂交后代外貌特征为全身黑羽,其生长速度明显优于贵妃鸡,但仍具有贵妃鸡肉质优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采用大中型莱茵鹅、朗德鹅、皖西白鹅三个不同肉鹅为父本与豁鹅进行杂交。筛选出莱茵鹅与豁鹅杂交组合在繁殖力和F1代的生产性能为最佳,从而探索出适合于当地商品生产的繁育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野猪杂交品种以肉质好,抗病力强,适应性好,耐粗饲而著称。目前,国内外对野猪品种的研究不多,此次研究的野猪杂交3代的父本为纯种长白山野猪和本地杂交所产的后代,其母本为本地猪。现将对野猪杂交品种血液坐化参数和血常规参数的测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以健康无病的萨福克种公羊10只为父本,小尾寒羊种母羊为母本,另以陶赛特种公羊为父本,以小尾寒羊种母羊为母本,对其所产杂交羔羊的初生重及30、60、90日龄体重进行记录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同等饲养条件下,萨寒F1代羔羊比陶寒F1代羔羊生长快,增重明显。  相似文献   

13.
杜泊羊是世界著名肉羊品种之一,宁夏引进后作为父本与本地滩羊、小尾寒羊进行了杂交改良研究,其杂交效果良好,后代杂种优势显著。为了验证杜泊羊与宁夏滩羊、小尾寒羊杂交F1代育肥效果,2012年3月份笔者在宁夏平罗县肉羊繁育中心进行了此项试验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罗婷 《山东饲料》2004,(1):39-39
不少棉农可能都有购买或自留杂交二代种子的经历。但杂交棉二代种子不能继续种植,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15.
德国黄牛、利木赞牛杂交组合对比试验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德国黄牛、利木赞牛为父本,以临夏县当地西门塔尔高代杂种牛、秦川牛为母本,在农户全舍饲条件下,分四组进行组合杂交试验,结果表明,从初生到12月龄试验牛的体重和体高、胸围、体斜长平均数表现出德西组>德秦组>利西组>利秦组,德国黄牛杂交改良效果好于利木赞牛,西门塔尔高代杂种牛的肉用性能显著高于秦川牛。  相似文献   

16.
试验选用隐性白羽鸡为母本、贵妃鸡为父本的杂交F3代母鸡,测定其产蛋性能及蛋品质等有关指标。结果表明,杂交F3代产蛋期存活率高,耗料少,种蛋合格率高;具有良好的产蛋性能,其蛋品质性状:蛋重、蛋壳强度、蛋壳厚度、蛋黄颜色、蛋的相对密度、蛋形指数、蛋黄指数、蛋壳比例、蛋黄比例、蛋白比例、哈氏单位的测定结果平均值分别为39.45 g、4.03 kg/cm2、323.43μm、7.65、1.060、1.37、0.42、0.11、0.34、0.55、79.63。  相似文献   

17.
为培育出更多的肉杂犊牛用于育肥牛生产,试验以南德温牛和红安格斯牛为父本,中国荷斯坦牛为母本分别进行杂交试验.结果表明:南荷F1相比于红荷F1,受胎率高、初生重大、成活率高、生长发育快、杂交优势更明显.因此,南德温牛比红安格斯牛更适合作为肉用父本改良中国荷斯坦牛.  相似文献   

18.
<正>永青1号是以龙江青皮果作母本、以冬瓜果作父本杂交获得F1代,再从F1代变异株采集种子所培养苗木中选出的罗汉果新品种。2007年5月通过广西壮族自  相似文献   

19.
肉蛋杂交鸡,是利用海兰、罗曼等商品蛋鸡做母本,用父母代快大型白羽肉鸡公鸡(如艾维茵)或父母代红羽肉鸡公鸡(如安纳克)做父本,采取经济杂交方式生产的商品代肉鸡(商品蛋鸡♀×父母代肉公鸡♂=肉蛋杂交鸡),简称肉杂鸡。肉杂鸡具有较好的杂种优势,抗病能力强,  相似文献   

20.
词汇     
【回交】杂种或第一代杂种和亲本之一的杂交。【杂交】遗传上不同组成的二个有机体的交配过程,从而由此产生的F_1后代具有亲本双方特征的基因.【正反交】如以一个品种为父本,另一个品种为母本之间的杂交称为正交;那么,将作为父本的品种改为母本,而作为母本的品种改为父本,它们之间的这一杂交就称为反交。正反交又称为“相互杂交”,可用来判断性连锁或母本遗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