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硝磺草酮的除草活性及对玉米的安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茎叶喷施硝磺草酮对反枝苋、稗草和千金子的活性及对玉米的安全性。结果表明硝磺草酮对玉米和反枝苋、千金子、稗草的选择性指数分别为6.73、5.95、5.34。说明硝磺草酮对玉米和杂草的选择性很强,可安全地使用茎叶处理法防除玉米田杂草。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15%硝磺草酮悬浮剂防除草坪(早熟禾)杂草效果及对早熟禾的安全性,进行茎叶喷雾处理法防除草坪(早熟禾)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硝磺草酮对反枝苋除草活性最高,其次为牛筋草和马唐,对马齿苋活性相对较低,总体防效好;不同草龄的杂草对药剂敏感程度有较大差异,草龄较小者则防效好。在供试剂量范围内对草坪作物早熟禾安全。  相似文献   

3.
除草剂助剂对药液物理性状及对磺草酮药效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为了探讨除草剂助剂对药液物理性状的影响与其对除草剂药效影响之间的关系,室内分别采用滴重法、接触角仪测定法、液滴干燥法、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定法测定了4种常用除草剂助剂药笑宝、885、机油乳剂(机油标号N32)和信德宝药液的表面张力、接触角、干燥时间以及在叶面上的滞留量,以温室盆栽法测定了这些助剂对磺草酮防除反枝苋、稗草的药效增强作用。结果表明,药笑宝可显著降低药液的表面张力、减小接触角、缩短液滴干燥时间以及增大药液在叶面上的滞留量,其次是885助剂,而机油乳剂、信德宝效果略差。温室测定结果表明,药笑宝对磺草酮药效的增强作用最大,其次是885。说明助剂所致上述物理性状的变化与对磺草酮药效的增强呈现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硝草酮在玉米田的除草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在北京市小汤山进行了田间试验,对硝草酮做茎叶处理的除草效果及对玉米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试验田反枝苋、苍耳、苘麻、苦蘵、龙葵、稗草、马唐对硝草酮敏感。铁苋菜、马齿苋对该药中度敏感。牛筋草、狗尾草、葎草、野西瓜苗、扁蓄、打碗花、刺儿菜、半夏对该药不敏感。该药对阔叶杂草防效好于对禾本科杂草的效果。供试剂量范围内,随施药量增加对敏感杂草防效提高。杂草3~4叶期施用10%硝草酮水悬浮剂70g/667m2的处理对稗草和马唐鲜重防效接近90%,对反枝苋、苍耳、苘麻鲜重防效在90%以上;100g/667m2及140g/667m2的处理对稗草和马唐鲜重防效为90%~95%,对反枝苋、苍耳、苘麻鲜重防效在95%~100%。杂草叶龄越小,硝草酮对其防效越高。禾本科杂草3~4叶期前用药防效理想,阔叶杂草反枝苋、苘麻等10叶期施药也能达到较好防效。10%硝草酮水悬浮剂施药剂量应为70~100g/667m2商品量。硝草酮100~140g/667m2的处理个别玉米植株叶片表现白化,叶片白化的植株占全小区植株数的3%~20%,但随作物生长药害症状消失。硝草酮水悬浮剂40~70g/667m2在玉米3~8叶期用药,对玉米中单44产量无影响。该剂量在玉米3~4叶期用药,对8个供试玉米品种生长及产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夏至草、稗草和反枝苋为受体杂草植物,采用琼脂混粉法研究了不同浓度树舌灵芝发酵液醇溶物对杂草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树舌灵芝发酵液醇溶物对稗草的胚根、胚轴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夏至革和反枝苋胚根的抑制作用较弱,而对它们的胚轴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且对反枝苋的促进作用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6.
特丁津与扑草净、莠去津活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室盆栽条件下,以扑苹净、莠去津分别为对照药剂,研究了特丁津对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马齿苋(Portulaca olercea)和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的除草活性。结果表明:3种除草对阔叶杂草的防效都优于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特丁津对马唐、稗草、反枝苋、马齿苋4种杂草的防治效果都高于莠去津和扑草净。  相似文献   

7.
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牛筋草Eleusine indica和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 5种杂草对烟嘧磺隆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反枝苋和稗草对该药剂最敏感,而苘麻对烟嘧磺隆的耐药性最高。药液中添加2.5 mL/L的有机硅助剂Silwet L-77提高了对除马唐以外的所有草种的防除效果,表明在作用于马唐时Silwet L-77与烟嘧磺隆之间存在拮抗作用。杂草叶龄对烟嘧磺隆的药效有明显的影响,3~5叶期施药,防效高达89.9%以上,而7叶期的防效只有75%。药后1.5 h和3.0 h降水3 mm降低了烟嘧磺隆的防效,但药后6.0 h降雨对药效无显著影响。烟嘧磺隆与Silwet L-77混用,可提高药剂对反枝苋的抗雨水冲刷能力,但对马唐的效果没有提高。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牡丹皮(Cortex Moutan Radicis)的除草活性并初步探索其活性成分分离条件,采用平皿法、土壤喷雾法及茎叶喷雾法测定了牡丹皮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对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和稗Echinochloa crus-galli的除草活性。平皿法测定结果显示,在1 mg/mL浓度下,牡丹皮正丁醇萃取物的除草活性最强,对反枝苋幼根和幼茎的抑制率分别为67.88%和65.71%,对稗草幼根和幼茎的抑制率分别为68.72%和71.32%;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牡丹皮正丁醇萃取物对反枝苋幼根和幼茎的IC50分别为12.28 mg/L和19.67 mg/L,对稗草幼根和幼茎的IC50分别为43.35 mg/L和72.79 mg/L。土壤喷雾法和茎叶喷雾法测定结果显示,在5 mg/mL浓度下,牡丹皮正丁醇萃取物对反枝苋和稗草的鲜重抑制率最高,其中土壤喷雾法对反枝苋和稗草的鲜重抑制率分别为81.43%和83.18%;茎叶喷雾法对两种杂草的鲜重抑制率分别为80.83%和83.65%。由此可见,牡丹皮的除草活性成分主要集中在正丁醇...  相似文献   

9.
八重樱不同器官除草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八重樱不同器官的除草活性,为进一步开展活性化合物的研究提供依据,以生菜、黄瓜、反枝苋、苘麻、小麦和稗草为受体植物,采用琼脂混粉法进行了室内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八重樱的不同器官粉末在10 g/L的添加浓度下对各受体植物幼苗的生长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普遍对胚根(或种子根)生长的抑制效果高于对胚轴(或胚芽鞘)生长的抑制。其中,以根、叶和花器官表现出的抑制活性最强,而茎的抑制效果则相对较弱。6种受体植物幼苗的胚根对八重樱各器官所表现出的敏感性以生菜、反枝苋最高,黄瓜和苘麻次之,小麦及稗草相对较低。而它们的胚轴所表现出的敏感性以生菜和苘麻最高,小麦、黄瓜和反枝苋次之,稗草最低。说明八重樱各器官,特别是果实、叶和花中均含有高除草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高粱田主要杂草对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喹草酮的抗性,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稗Echinochloa crusgalli、狗尾草Setaria viridis、野稷Panicum miliaceum、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和藜Chenbopodium alum六种主要杂草的敏感种群对喹草酮的敏感基线,同时测定全国不同生态区高粱田中这6种杂草对喹草酮的抗性水平。结果显示,喹草酮对野稷、稗、反枝苋和藜的防除效果较好,GR50介于12.76~32.72 g (a.i.)/hm2之间,GR90介于68.04~193.54 g (a.i.)/hm2之间,对马唐的防除效果略低,GR50介于44.23~56.19 g (a.i.)/hm2之间,GR90介于472.26~849.24g(a.i.)/hm2之间。采自全国不同生态区高粱田的马唐、稗、狗尾...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喷雾助剂在苹果园化学防治中的作用,采用表面张力、接触角和最大稳定持留量等分析了GY-T12、NF-100和迈润等3种喷雾助剂在达到临界胶束浓度 (CMC) 时对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药液的表面张力及其在苹果叶片表面润湿性能和持留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添加的3种喷雾助剂达到其CMC时,氟啶虫胺腈药液表面张力降低至27.64~35.64 mN/m;根据水滴在苹果叶片表面的接触角小于或大于90°判定苹果叶片近轴面为亲水性表面、远轴面为疏水性表面,添加助剂使药液在近轴面和远轴面30 s的静态接触角分别降低23.2°~41.3°和68.0°~93.5°,同时使亲水性近轴面黏附功降低5.36~12.56 mJ/m2,而黏附张力增大9.27~11.26 mN/m,在疏水性远轴面黏附功与黏附张力分别增大27.45~36.66 mJ/m2和47.55~53.28 mN/m,对改善远轴面的黏附润湿性更显著;药液表面张力和最大稳定持留量存在抛物线状函数关系,当表面张力为40.89 mN/m时,持留量达最大值12.53 mg/cm2;3种助剂中,NF-100和GY- T12可显著增加药液持留量,且GY-T12对靶标害虫苹果黄蚜有显著增效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苹果园应用时应依据预期目标选择适当的喷雾助剂,并通过调节药液表面张力使其处于适宜范围以增加药液持留量、提高对靶标害虫的毒力。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喷雾助剂对药液物理性状的影响及防治木瓜秀粉蚧的增效作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添加5种喷雾助剂[芦荟精油、有机硅助剂silwet408、渗透剂JFC-2、氮酮和增效醚(PBO)]对240 g/L螺螨酯悬浮剂和15%哒螨灵乳油表面张力、扩展直径以及最大持留量的影响,并测定了添加喷雾助剂对2种供试药剂防治木瓜秀粉蚧Paracoccus marginatus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5种助剂均能显著降低药液的表面张力、增大扩展直径并提高药液持留量;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5种助剂对240 g/L螺螨酯悬浮剂和15%哒螨灵乳油的毒力具有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增效比分别达5.1%~26.1%和22.7%~41.8%,其中JFC-2和PBO的增效作用较为明显。田间试验结果表明,JFC-2和PBO可提高2种供试药液对木瓜秀粉蚧的田间防效,尤其对高浓度药液的增效作用更为明显,其中JFC-2对240 g/L螺螨酯悬浮剂防效的增效比在10.3%~24.6%之间,增效醚对15%哒螨灵乳油防效的增效比在12.1%~28.9%之间。  相似文献   

13.
节节麦防除药剂及其增效助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能有效防除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的除草剂及助剂,通过室内盆栽法评价11种除草剂对节节麦的防除效果,分析比较15种不同助剂对其中2种除草剂甲基二磺隆和异丙隆的增效作用,并明确其最适配比。结果显示,在供试11种除草剂中,甲基二磺隆和异丙隆对节节麦具有较的好防除效果,当其施药量分别为13、1 000 g(a.i.)/hm2时,对节节麦的鲜重抑制率分别达68.40%和76.46%,其余9种除草剂的防除效果较差,鲜重抑制率在4.62%~35.95%之间;筛选到对甲基二磺隆有显著增效作用的2种助剂——乙基和甲基酯植物油、有机硅408,其最适用量分别为甲基二磺隆喷液量的0.5%和0.2%(体积比),增效分别为15.21%和26.52%;筛选到对异丙隆有显著增效作用的3种助剂——异十三醇聚氧乙烯醚、聚醚改性七甲基三硅氧烷、乙基和甲基酯植物油,其最适用量分别为异丙隆喷液量的0.1%、0.05%、0.25%(体积比),增效分别为26.24%、21.80%和25.99%。表明甲基二磺隆、异丙隆可用于防除节节麦,添加助剂可进一步提高其对节节麦的防除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不同类型飞防助剂与杀虫剂配伍方式对其防治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效果的影响,以杀虫剂、飞防助剂和施药液量为因素设计3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通过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对各因素的显著性水平进行分析,确定对稻纵卷叶螟具有理想防效的配伍方式。结果表明,杀虫剂和飞防助剂对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效果均有极显著影响,施药液量对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效果无显著影响。施药后第15天,杀虫剂选择10%甲维·茚虫威悬浮剂、飞防助剂选择有机硅、施药液量选择30.0 L/hm2的配伍方式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较好,达84.32%。飞防助剂并非对所有杀虫剂都具有同等增效,其中聚合物助剂对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的增效显著高于对其他3种杀虫剂的增效,植物油助剂对12%甲维·虫螨腈悬浮剂的增效显著低于对其他3种杀虫剂的增效,有机硅助剂对4种杀虫剂的增效均较好。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4种不同类型喷雾助剂对吡虫啉5种剂型的增效效果,测定了助剂与农药混用后药液的表面张力、接触角、干燥时间、扩展直径与叶面持留量,之后根据上述试验结果,选择增效作用较好的2种助剂与吡虫啉各剂型混用,对枸杞木虱进行大田防效试验,最终得到喷雾助剂与农药剂型的最优搭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喷雾助剂可降低药液表面张力、接触角与干燥时间,增加药液在枸杞叶片上的扩展直径与叶面持留量。其中,强力源对5%吡虫啉SL、70%吡虫啉WP的增效效果较好,矿物油对5%吡虫啉SL、70%吡虫啉WG的增效效果较好,迈润与步锐丝效果相对较差。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强力源分别与70%吡虫啉WP和5%吡虫啉SL混用防治枸杞木虱,药后7、10 d的防效较好。表面活性剂类助剂强力源可有效改善5%吡虫啉SL、70%吡虫啉WP药液物理性能,增加药液在叶片上的沉积量,并有效防治枸杞木虱,故生产上推荐使用该搭配。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解淀粉芽胞杆菌Lx-11悬浮剂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效果,通过研究添加4种喷雾助剂 (有机硅、TM-10、卵磷脂和SY-6535) 对解淀粉芽胞杆菌Lx-11含菌量的影响、药液的表面张力和接触角的变化、助剂对水稻生长的安全性影响等,并测定了添加助剂生防菌对白叶枯病的盆栽防治效果以及在水稻叶表定殖动态,最终筛选出适合的喷雾助剂。结果表明:添加卵磷脂的解淀粉芽胞杆菌Lx-11悬浮剂的含菌量显著降低;添加有机硅、TM-10和SY-6535均能有效降低悬浮剂的表面张力及其在水稻叶片上的接触角。安全性评价显示,有机硅、TM-10和SY-6535对水稻幼苗生长无影响。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添加TM-10和SY-6535后,解淀粉芽胞杆菌Lx-11悬浮剂 (4.0 × 109 cfu/mL) 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效果达到57.70%和56.56%,显著高于未添加助剂的悬浮剂的防治效果;定殖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助剂后,解淀粉芽胞杆菌Lx-11在水稻叶表的定殖量也显著高于对照处理。  相似文献   

17.
为拓展松脂二烯应用,探究了松脂二烯喷雾助剂(PA)的制备与应用性能.以Vapor Gard(VG)为对比,分别测定了两种松脂二烯喷雾助剂不同稀释倍数下的表面张力及在山核桃和红叶石楠叶片上的静态接触角,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两种助剂在红叶石楠叶片上的成膜形态.采用植保无人飞机喷雾,研究了戊唑醇药液中添加两种松脂二烯喷雾助剂...  相似文献   

18.
在室内模拟雨水冲刷条件下,分别通过荧光显微镜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探究了添加4种自制喷雾助剂AY904-1 (含有40%乙酸乙烯酯-丙烯酸共聚物和10%异构醇聚氧乙烯醚)、AY904-2 (含有30%乙酸乙烯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和10%异构醇聚氧乙烯醚)、AY904-3 (含有20%乙酸乙烯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和10%异构醇聚氧乙烯醚) 和AY904-4 (含有10%乙酸乙烯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和10%异构醇聚氧乙烯醚) 对提高嘧菌酯在玉米叶片表面耐雨水冲刷效果的影响,并测定了喷雾助剂对嘧菌酯药液物理性状及其玉米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内模拟冲刷试验中,两种检测方法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在嘧菌酯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1%~1.0%的AY904-1和AY904-2以及添加质量分数为0.5%~1.0%的AY904-3和AY904-4均可显著提高嘧菌酯在玉米叶片上的持留量,且助剂的添加量越大,耐冲刷效果越好,其中以AY904-1的效果最好。在嘧菌酯药液中添加4种喷雾助剂,均能降低药液在玉米叶片表面的接触角,但与嘧菌酯药剂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AY904-1和AY904-2的干燥薄膜在水中溶胀度较低,成膜性能较好。将4种喷雾助剂与氯虫苯甲酰胺药液桶混后喷雾,发现其对3个品种玉米均有很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适用于玫烟色棒束孢Isaria fumosorosea PF904菌株的表面活性剂,采用OWRK法和表面张力法测定了甘蓝、苹果、茄子和黄瓜叶片的表面自由能以及添加4种表面活性剂后玫烟色棒束孢孢子悬浮液的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CMC),并采用量角法和重量差值法测定了4种不同植物叶片上的接触角和最大稳定持留量,同时对筛选获得的表面活性剂进行了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PEG-12聚二甲基硅氧烷(OFX-0193)、ɑ-烯基磺酸钠(AOS)和二异丁基萘磺酸钠(Nekal)3种表面活性剂在125~500 mg/L下均可提高玫烟色棒束孢孢子悬浮液在4种供试植物叶片上的润湿性能;其中250 mg/L的Nekal在甘蓝和苹果叶片上的最大持留量(11.90和13.28 mg/cm^2)和接触角(29.5°和27.5°)均显著优于OFX-0193和AOS,润湿效果最好;在茄子叶片上,添加125 mg/L的OFX-0193时持留量最大(9.45 mg/cm^2);而添加普鲁兰多糖(Pullulan)达到临界胶束浓度时的溶液表面张力大于甘蓝、苹果和茄子叶片的表面自由能,润湿性能最差。孢子萌发抑制率的测定结果表明:添加Nekal和OFX-0193对玫烟色棒束孢PF904的孢子萌发无抑制作用,而AOS则对其表现为抑制作用。因此,在玫烟色棒束孢PF904中添加OFX-0193和Nekal 2种表面活性剂可用于防治苹果、甘蓝类害虫,添加OFX-0193还可用于防治茄类害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