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塔里木盆地北部全新世地层中的孢粉组合与古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北部侠析世地层中27块样品的孢粉分析,根据其组合特征并结合表土花粉分析,本区全新世以来除了塔里木河中游隐域性植被成分随着河流改道变化频繁外,两侧显域性的旱生,超旱生荒漠植被成分无明显变化,它们的生境反映了气候环境总的形势是持续干旱的。  相似文献   

2.
关中富平地区近一万年植被和气候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黄土高原中部近一万年以来古气候演化特征,通过对关中富平剖面的地质调查、密集采样和31个样品的孢粉分析,将孢粉图式划分为Ⅰ、Ⅱ、Ⅲ三个带分别代表早、中、晚三个时期的孢粉带:Ⅰ带为松-菊-香蒲组合带,以草本植物花粉占优势,针叶树植物花粉含量较高为特征;Ⅱ带为松-栎-蒿-环纹藻组合带,以乔木花粉增加,草本植物花粉减少为特征;Ⅲ带为栎-松-蒿组合带,以草本植物花粉增加,乔木花粉减少为特征。结果表明:早全新世植被为森林草原-干草原,气候干凉-干冷;中全新世植被为森林草原与针阔叶混交林草原,气候温暖半湿润;晚全新世植被为森林草原或疏林草原,气候干旱偏暖-温凉干旱。  相似文献   

3.
一万年以来西安东郊的植被和气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西安东郊半坡大围沟剖面的地质调查、密集采样和孢粉分析,讨论该区植被的演替。论证了全新世古气候环境的特征,总结了早、中、晚全新世在该区发育的植被及其所代表的气候环境。从该剖面17个样品中分析出了大量孢粉,做出了黄土地层的孢粉图式。据该剖面上孢粉组合变化的分析,得出了全新世的植被与相应的气候在时间上的演变与空间上的分布范围。结果表明中全新世气候温暖湿润;晚全新世温凉干旱。  相似文献   

4.
一万年来灵武水洞沟遗址古气候的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宁夏水洞沟遗址剖面的进一步地质调查、密集采样和孢粉分析,笔者详细地讨论了该区植被的演替,论证了全新世古气候环境的特征,总结了早、中、晚全新世在该区发育的植被及其所代表的气候环境。结果表明:早全新世植被为疏林草原、干草原→草甸草原,气候偏干冷→温和半湿润;中全新世早期植被为阔叶乔灌丛草原→针叶乔灌丛草原→阔叶疏林草原,晚期植被为疏林草原,气候相对温暖、稍凉→较温暖;晚全新世植被为干草原,气候寒冷。  相似文献   

5.
张东良 《干旱区研究》2022,39(3):667-675
气候变暖对中亚干旱区植物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因观测时间受限,我们无法更好地理解长时间尺度干旱区植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但地质记录中的孢粉给我们提供了机会来理解过去植物存在、分布和多样性特征。以阿尔泰山为例,选择不同海拔的3个孢粉序列(高海拔-哈拉萨孜泥炭、中海拔-娜仁夏泥炭和低海拔-喀纳斯湖)来研究孢粉类型多样性变化特征及其对全新世气候变化的响应模式。结果显示:(1)阿尔泰山全新世孢粉类型多样性变化呈现出独特的格局。详细来说,全新世早期随着气候的变暖,森林上限开始向上迁移,使得高海拔孢粉类型多样性增加。(2)全新世中期气候暖湿,森林上限和下限的向上和向下迁移使得高低海拔孢粉类型多样性较高,但以泰加林主导的森林带孢粉类型多样性偏低,主要归咎于物种均匀度的下降。(3)全新世晚期气候变冷且更湿润,森林带上限向下移动,使得中海拔孢粉类型多样性显著提高。全新世阶段森林带内孢粉类型多样性变化幅度最大,该区域是气候响应最敏感区和最脆弱区。本研究有助于我们掌握山地植被带对全新世气候变化的响应模式,为探索山地植被迁移历史提供关键证据。  相似文献   

6.
孢粉是恢复古气候、古植被重要的代用指标。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猪野泽孢粉组合所指示的全新世气候环境变化存在较大分歧。湖泊碳酸盐沉积可以指示碱性沉积环境,而碱性环境对孢粉的腐蚀较大,影响花粉的保存。所以,研究湖泊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与孢粉保存的关系,可以探讨该区域花粉保存是否受到过盐湖沉积的影响,并可进一步探讨该区域花粉组合的差异是否与花粉保存有关。结果表明:在猪野泽全新世两个成湖期,高碳酸盐含量与高孢粉浓度相对应。虽然,高碳酸盐含量对应的强碱性环境对孢粉的腐蚀性大,但当时猪野泽成湖期内气候温暖湿润,孢粉输入量非常大,以至于碱性沉积环境不足以改变孢粉的浓度。因此,猪野泽不同位置沉积物碳酸盐含量与花粉保存情况无明显相关关系,以上分歧的出现不是由孢粉保存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陕西富县晚更新世的植被与气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了解黄土高原中部晚更新世的古气候演化特征,通过对陕西富县剖面的地质调查、密集采样和54个样品的孢粉分析,将孢粉图式划分为Ⅰ、Ⅱ、Ⅲ三个带分别代表S1、L1和S0三个形成时期的孢粉带:Ⅰ带为榛—菊—蒿组合带,以草本植物孢粉占多数,乔木植物花粉出现高峰为特征;Ⅱ带为菊、蒿优势带,以草本植物花粉占优势,乔木植物花粉显著减少为特征;Ⅲ带为松—藜—中华卷柏增长带,以松、藜、中华卷柏显著增加,乔木植物明显增长为特征。结果表明S1形成时期植被为疏林草原,气候温暖较湿;L1形成时期植被为干草原,气候冷干;S0形成时期植被为森林草原,气候温凉干旱。  相似文献   

8.
全新世新疆自然环境演变初论──地质记录及演变序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多地质记录表明,新疆全新世气候环境是以暖干为主要特征的,但其中也有次级波动。其演变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界线,即12000aBp,9000aBp,3000aBp和1500aBp。由于全新世以来新疆经历了两种环境演变模式的影响(西风型和季风型),故此其环境演变格局中水热配置关系更加复杂,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暖干、暖(温)湿、冷(凉)湿、凉干等。,总的说来,新疆新冰期是以冷(凉)湿为主要特征;而气候最适宜期中,虽有次级暖干波动,但总背景是暖或温湿的。  相似文献   

9.
靖边地区地处季风边缘区,对气候变化响应十分敏感.为研究其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及植被演替,文中根据靖边地区孢粉代用指标,结合AMS14C定年,重建了该地区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及植被演替.结果表明:该地区在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经历了温凉偏湿-温暖湿润-温暖干燥-温暖偏湿-凉爽干旱5个阶段,植被演替划分为疏林草原-典型草原-...  相似文献   

10.
随着孢粉研究分辨率不断提高,许多学者对黄土沉积物进行了高分辨率的孢粉分析。单个剖面的孢粉图谱可以反映研究地区的总体植被变化情况。在研究方法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同种花粉在不同剖面的百分含量图谱,可以大体上反映该种植被的分布情况。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两个地区六个剖面中八种有生态指示意义的科属进行合成,以此得出:早中全新世,黄土/沙漠过渡带沟谷区的环境条件优于黄土塬区;而在晚全新世,植被的地带性特征才表现得比较明显。对可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但仍需要更多证据和更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新疆湖泊沉积记录的气候水文变化及其环境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综合分析湖泊沉积记录的西北干旱区全新世气候特征及演变规律基础上,对新疆不同时间尺度上湖泊的水文变化进行了研究.新疆不同地区全新世气候环境存在差异,北疆全新世主要经历了早期温干、中期暖湿以及后期温十的气候演化过程,但不同湖泊记录的气候转型时间有所差别.南疆全新世以来湖泊记录研究较少,对气候演变规律有不同的认识,但中全新世暖湿气候特征具有一致性.根据近千年来的湖泊沉积记录研究,近百年来新疆处于暖干化阶段.总体来看,全新世以来湖泊水位出现了明显的波动.并呈现总体下降的趋势.然而,近50年来,随着流域人口增加、社会经济发展等强烈的人类活动影响,造成流域水资源的匮乏,导致湖面的快速萎缩,引起严重的区域环境问题.地质历史时期的湖面升降,敏感地体现了气候的波动过程,由气候因子波动及人类活动趋势分析,新疆湖泊水面将继续萎缩.  相似文献   

12.
全球变暖大背景下,塔里木盆地边缘绿洲气候变化趋势研究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文中利用塔里木盆地南、北缘17个典型绿洲气象站1959-2008年的气象资料,使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近50年潜在蒸散量,定义了地表干燥度指数。在此基础上,对塔里木盆地南、北缘,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及其成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南、北缘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又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塔里木盆地南、北缘潜在蒸散量均在波动中呈减少趋势,南缘递减速度比北缘快;干燥度指数也均在波动中呈缓慢减小趋势,其中南缘干燥度指数递减速度比北缘快;总之塔里木盆地南、北缘绿洲有缓慢向暖湿转化的迹象,这对气候极端干燥的塔里木盆地边缘绿洲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农业生产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我国西北干旱区近四十年来,绿洲环境有所改善,而绿洲外的广大地区环境在恶化。本文论述了造成环境变化的原因及其后果,并提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汾渭盆地全新世成壤环境演变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通过对汾渭盆地全新世土壤的野外考察以及磁化率和高分辨率CaCO3 的分析 ,揭示了该区域土壤成壤过程与气候变化关系。研究表明 ,汾渭盆地全新世的S0 地层形成于全球性的全新世气候最适宜期 ,约从 85 0 0aBP土壤开始发育 ,形成较厚的S0 层。约从 310 0aBP起始 ,气候发生变化 ,干旱和沙尘堆积形成了黄土L0 层和现代表土层。土壤剖面磁化率与CaCO3 指标反映 ,由于地带性因素存在 ,全新世汾河盆地古土壤S0 的成壤强度远远低于渭河盆地。在全新世气候最适宜期 ,两地气候和环境的差异扩大 ,而晚更新世马兰黄土堆积期间和全新世其它主要阶段 ,两地气候和环境的差异相对减小。  相似文献   

15.
我国北方16000年来气候变迁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两个典型剖面孢粉资料的对应分析,计算出我国北方16000年来温度变化典线。并对温度、湿度变化的过程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对未来气候变化趋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萨拉乌苏河地区地层中CaCO_3和易溶盐含量变化与气候环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结合萨拉乌苏河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重点分析讨论了该区晚更新世以来地层中CaCO_3和易溶盐含量变化与气候变迁的关系。并提出关于晚更新以来干湿周期变化及其幅度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全新世科尔沁沙地环境演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本文通过科尔沁沙地沙丘剖面及孢粉组合特征的分析研究,建立了该地区风沙活动期和风沙稳定期节律,恢复了风沙稳定期原始自然景观为疏林草原。  相似文献   

18.
近50年西峰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西峰1951~2001年51 a系列的降水和气温实测资料对气候变化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1976年以前,年降水量有增加趋势,1976年以后,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年均气温和年最低气温呈线性升高趋势。利用年降水量和年均气温距平百分比累计分析表明,西峰气候变化可以分为凉干期、凉湿期、暖湿期和暖干期等四个阶段。不同月份逐年气候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冬季和初春降水量增加,7、8、9三个月的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各月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均呈增加趋势。从气温变化季节特征分析,冬季暖湿化趋势明显,在初春季节最高气温下降,在降水较多的夏秋季节,气候显示为暖干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