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斑雅尺蛾Apocolotois arnoldiaria(Oberlhiir)在辽宁朝阳危害水腊绿篱.该虫在朝阳市每年1代,以蛹在枯枝叶内越夏,以卵在寄主枝干上越冬.5月份是幼虫为害期,也是最佳的防治时期.采用人工、生化、化防措施均有效控制其危害.又因该虫在权威资料中没有幼虫及寄主的记载,连雌成虫是否有翅都没有记录.本文比较详细地描述了雌成虫、幼虫、卵的特征及寄主树.  相似文献   

2.
旨在为黄河三角洲地区危害白蜡树的云斑天牛的防治提供指导。通过调查白蜡树林地云斑天牛的产卵刻槽、排粪孔和羽化孔的数量,研究卵、幼虫和成虫(蛹)种群数量动态和频次。结果表明,危害白蜡树的云斑天牛种群卵、幼虫和成虫(蛹)的种群增长曲线是凹形,卵期虫口数大,死亡率也高。单株树上卵、幼虫和成虫(蛹)的数量与其频数负相关,随着单株白蜡树受云斑天牛危害加重,同一受害程度树木的株数下降。云斑天牛种群的卵、幼虫、成虫(蛹)的频次统计均为负二项分布,不同虫态所对应的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危害白蜡树和杨树种群云斑天牛种群的空间分布和动态变化基本相同,寄主对云斑天牛的空间分布和动态变化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谷斑皮蠹(Trogoderma granarium Everts)是一种隐蔽性、抗逆性和抗药性很强的检疫性害虫,许多国家为消灭它而进行了化学的和物理方法的处理研究,这些方法难以彻底防除.1985——1990年笔者用C_060-伽马射线的不同剂量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成虫、幼虫.蛹和卵的百分之百致死剂量范围内,随着致死剂量的增加各虫态百分之百致死的时间减少.成虫、幼虫和蛹用较低剂量辐照后主要影响成虫的产卵和卵的孵化;幼虫的化蛹和蛹的羽化;蛹的羽化和成虫的产卵等发育效应.从试验中说明了伽马射线的剂量影响它们发育至下一虫期.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入侵棉花害虫——眩灯蛾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近两年发现的一种新入侵棉田的重要荒漠植被害虫——眩灯蛾[Lacydes spectabilisc(Tauscher)]的生物学特性。介绍了卵、幼虫、蛹、成虫的形态特征。其寄主较为广泛,1年发生1代。4月中、下旬出蛰危害,5月中旬老熟幼虫开始越夏,7月下旬开始化蛹,8月下旬成虫羽化并产卵,9月中旬幼虫孵化。提出了该虫的监测与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近两年发现的一种新入侵棉田的重要荒漠植被害虫--眩灯蛾[Lacydes spectabilisc(Tauscher)]的生物学特性.介绍了卵、幼虫、蛹、成虫的形态特征.其寄主较为广泛,1年发生1代.4月中、下旬出蛰危害,5月中旬老熟幼虫开始越夏,7月下旬开始化蛹,8月下旬成虫羽化并产卵,9月中旬幼虫孵化.提出了该虫的监测与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常温条件下,采用大米粉、大豆粉、面粉、爆米花、中草药5种饲料饲喂洋虫,观察了洋虫的卵、幼虫、蛹、成虫的形态特征、取食习惯、活跃程度等生活习性,分析了5种饲料饲喂的洋虫幼虫化蛹后,饲料种类对蛹的发育历期、蛹重、成虫的体重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饲料中蛹发育历期最长的为大豆粉饲料,发育历期最短的为大米粉饲料;用面粉和大米粉饲喂的幼虫化蛹后蛹最重;5种饲料下成虫体重由重到轻的顺序依次为:中草药>爆米花>面粉>大米粉>大豆粉。综合经济成本考虑,建议以爆米花为主要饲料,并混合适当的大米粉饲喂洋虫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旨在为草地贪夜蛾的预测预报、科学防控、适生性分析以及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以盆栽香蕉苗、玉米苗和草地贪夜蛾3~4龄幼虫作为试材,用室内接虫和田间自然感虫的方法,测定了选择压力和非选择压力条件下草地贪夜蛾对香蕉和玉米的危害指数、草地贪夜蛾发育历期、幼虫存活率、蛹体大小及成虫羽化率。在非选择压力条件下草地贪夜蛾主要选择危害玉米,对香蕉‘桂蕉6号’只是试探取食,接虫7天后对玉米和香蕉危害指数分别是89.05、1.58。在选择压力下草地贪夜蛾幼虫接虫3天后开始取食危害香蕉,接虫后3、5、7天危害指数分别为11.74、16.51、24.76,说明香蕉不是草地贪夜蛾适宜的寄主作物。取食香蕉的草地贪夜蛾幼虫生长缓慢、虫体小,3龄幼虫至化蛹历时9~14天,比取食玉米的草地贪夜蛾长2~4天;成虫羽化历时9~14天,比取食玉米的草地贪夜蛾长4~7天;取食香蕉明显影响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幼虫存活率为20.0%、化蛹率68.1%、蛹体大小1.25×0.35 cm、蛹重0.13 g、成虫羽化率47.8%,明显低于取食玉米寄主的幼虫存活率为86.7%、化蛹率97.4%、蛹体大小1.57×0.5 cm、蛹重0.21 g、成虫羽化率92.0%。草地贪夜蛾在选择压力下会取食危害香蕉,危害程度相对较轻,能完成世代生活史,但生长发育速度也较慢。香蕉不是草地贪夜蛾适宜的寄主植物,但在香蕉上暴发存在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旨在寻求适合繁殖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m Ashmead)种群的中间寄主。笔者以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卵和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卵为中间寄主,编制稻螟赤眼蜂的种群生命表,分析比较生殖参数,评价其对2 种中间寄主的适合性。结果表明,稻螟赤眼蜂在小菜蛾卵上的净生殖力R0、内禀增长率rm、周限增长率λ与平均世代历期T 分别为6.12、0.1996、1.2210、9.0728,在甜菜夜蛾卵上的上述各项参数分别为10.58、0.2573、1.2934、9.1678。稻螟赤眼蜂在甜菜夜蛾卵上各项生殖参数都要高于在小菜蛾卵上的表现。甜菜夜蛾卵较小菜蛾卵更适合用作稻螟赤眼蜂繁殖的中间寄主。  相似文献   

9.
<正>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近期研究证实,利用低温或高温而不用农药防控仓储绿豆象是可行的。研究人员首先在-5和40℃下,分别对绿豆象卵、幼虫、蛹和成虫进行处理,确定最耐受低温或者高温的虫态。在此基础上,对低温(-5、-10、-20℃)以及高温(40、45、50℃)下最耐受虫态做进一步的生物测定,从而得到完全防控绿豆象的时间。结果表明,绿豆象幼虫和蛹耐寒能力较强,卵、幼虫、蛹和成虫在-5℃的LT50(50%致死温度)分别是12.57、24.93、30.54和15.76小时;绿豆象蛹耐热能力较强,卵、幼虫、蛹和  相似文献   

10.
茶窗蛾Stiglius susukii sgechwanensis Chuet Wang在江西婺源一年发生6代。以蛹在表土的落叶中越冬,翌年3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产卵。卵除第一代产在茶芽或初展嫩叶的尖端外,2~6代均散产在叶正面。第一代幼虫3月下旬末开始卷叶为害。幼虫卷筒形叶苞潜藏其中为害,每虫一生一般害嫩叶4~6片。各虫态历期为:卵5.0~13.7d;幼虫9.1~27.9d,预蛹1.6~3.7d;蛹8.3~13.9d,越冬蛹135.0~155.0d;成虫寿命3.3~10.3d。  相似文献   

11.
为做好危害杨树云斑白条天牛的防治工作,以洞庭湖地区危害杨树云斑白条天牛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产卵刻槽、排粪孔和羽化孔的数量来确定卵、幼虫和成虫(蛹)的种群数量,然后对不同虫态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和频次比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云斑白条天牛卵、幼虫和成虫(蛹)的种群数量增长呈正金字塔型,卵期虫口数大,死亡率高,存活曲线符合凹型曲线的增长规律。单株树上卵、幼虫和成虫(蛹)的种群数量与其统计频数负相关,表现为随单株树受害程度的加重,同一受害程度树木的株数下降。不同虫态的频次统计结果均符合负二项分布,表明云斑白条天牛种群的卵、幼虫、成虫(蛹)的空间格局为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12.
在室内进行芳樟醇、薄荷酮、丁香酚和印楝素对荔枝蒂蛀虫成虫产卵驱避试验,同时研究化合物对荔枝蒂蛀虫卵的孵化和蛹的羽化过程的影响。在同一浓度下,对荔枝蒂蛀虫成虫产卵的驱避效果依次是丁香酚>芳樟醇>薄荷酮>印楝素。对荔枝蒂蛀虫卵的调控试验表明:0.3%印楝素对荔枝蒂蛀虫卵不具有熏杀作用,而其触杀作用最好;其他化合物对荔枝蒂蛀虫卵均具一定的熏杀和毒杀作用;随着化合物浓度的增加,熏杀和毒杀作用增强。对荔枝蒂蛀虫蛹的毒杀作用试验表明:用纯化合物处理蛹时,蛹茧立刻胀起,边缘皱缩,2天后观察,蛹体发黑,干缩死亡;稀释后的化合物处理蛹,蛹死亡率较低,仅为20.00%~26.70%。结果表明,芳樟醇、薄荷酮、丁香酚和印楝素对荔枝蒂蛀虫的不同虫态的发生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低温对不同虫态烟草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低温处理方法,对不同虫态烟草甲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各虫态烟草甲耐低温的顺序从高到低依次是:幼虫、成虫、卵。-20℃处理,各虫态烟草甲死亡率都为100%;-10℃低温条件下,处理1h以上,烟草甲卵和成虫全部死亡,处理72h以上,烟草甲幼虫全部死亡;5℃处理72h以上,烟草甲卵不再孵化,5℃处理20d不能使烟草甲幼虫和成虫完全致死,但影响幼虫化蛹和成虫产卵。各温度处理中烟草甲幼虫最终羽化率为0,成虫单雌产卵量为0。0℃,5℃卵最高孵化率均为41.67%。对照中幼虫最终羽化率为77%、卵最终孵化率为52%。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明确利用赤眼蜂防治棉铃虫、玉米螟的效果,探讨育蜂治虫工作上存在的技术问题,一九七四年在盐城县南洋公社继续进行了试验。一、试验的经过和方法蜂种系采自马尾松毛虫的松毛虫赤眼蜂和采自玉米螟、水稻纵卷叶螟的螟黄(澳洲)赤眼蜂,以柞蚕卵、蓖麻蚕卵为寄主,进行人工繁殖。对棉铃虫防治四代,第一、二代棉铃虫卵期较短,每代放蜂四次(第一代在苕子留种田里放蜂),每次间隔二至三天,第三、四代放蜂五至  相似文献   

15.
大麦虫不同生长时期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佟庆 《科学种养》2009,(9):50-50
大麦虫属全变态昆虫,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4个虫态,生育周期为180天左右。饲养过程中应注意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湿度和密度。  相似文献   

16.
不同寄主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及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恒温(27℃±1℃)、恒湿(70±5)%RH条件下,研究了棉花、玉米、大豆、花生、芝麻5种寄主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寄主及其不同部位上取食的棉铃虫,其发育历期、蛹重、存活率、成虫的繁殖力和寿命均有显著差异;棉铃虫在玉米、大豆等作物上的密度较高,且不同作物上的幼虫发育参差不齐。作者认为,田间多种作物并存的局面是造成棉铃虫世代混杂、防治困难及猖獗危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大米粉、大豆粉、小麦面粉、玉米爆米花、中草药5种饲料饲喂洋虫,分析洋虫幼虫、蛹、成虫体内蛋白质、氨基酸、脂肪和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5种饲料对洋虫幼虫、蛹、成虫各阶段营养成分影响显著。不同饲料饲喂后,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爆米花蛹,脂肪含量最高的是爆米花幼虫和大米粉幼虫,氨基酸含量最高的是大豆粉饲喂下的成虫,不同发育阶段洋虫体内多糖含量均比较低。  相似文献   

18.
<正>昆虫虽小,但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从卵到成虫再到死亡,需要经过多次不同的变化,这些变化叫变态。昆虫的种类很多,变态的复杂程度也不一样,但不论是什么样的变态(完全或不完全变态,过变态或无变态),都是受激素来控制的。昆虫都有发育阶段,如飞蝗、稻飞虱、蜻蜓等一生要经历卵、幼(若、稚)虫、成虫三个时期;粘虫、蚕、苍蝇等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就在这样小的身体中,内部器官却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19.
<正>昆虫的繁殖力和适应能力虽很强,但却不能无限制地增长,以虫治虫是保持自然生态平衡的一个方面。而赤眼蜂、金小蜂和平腹小蜂治服害虫的方法则更为巧妙,它们是战胜害虫的谋士。赤眼蜂:是营寄生生活的昆虫,它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寄生卵内度过。谁是它的寄生卵呢?是300多种昆虫,其  相似文献   

20.
两种茶翅蝽卵期寄生蜂的竞争关系及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室内26±1℃下,研究了茶翅蝽沟卵蜂和平腹小蜂对寄主卵的竞争行为。结果表明:两种蜂均能寄生已被另一种蜂寄生了的卵;寄主卵先被沟卵蜂寄生,发育0~4d后再供平腹小蜂寄生时,出蜂绝大多数为平腹小蜂;发育6d后再供平腹小蜂寄生时,沟卵蜂羽化率可达92.31%。寄主卵先被平腹小蜂寄生,并发育0~1d内再供沟卵蜂寄生时,出蜂以沟卵蜂为主;发育2d以上再供沟卵蜂寄生,出蜂多为平腹小蜂。新鲜的卵利于蜂的寄生和羽化,寄生已发育4d以上的寄主卵,出蜂率很低。茶翅蝽沟卵蜂成虫在田间有两个高峰期,分别发生在6月下旬和8月上旬。在6月上旬~8月中旬可见平腹小蜂成虫活动。从9月上旬开始,两种寄生蜂及寄主卵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