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毛竹花期不同器官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未开花毛竹和开花毛竹叶、花、枝、秆和鞭中内源激素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脱落酸(ABA)和玉米素核苷(ZR)的含量,分析开花毛竹内源激素分布和含量的变化与花形态分化的关系.结果表明:与未开花毛竹相比,成花期(6月中旬)开花毛竹叶、枝和秆中的IAA含量显著降低,枝的ABA含量也显著降低,而秆的ZR含量显著升高;扬花期(7月中旬)开花毛竹枝中的IAA含量显著降低,而GA3含量则显著升高.内源激素在开花毛竹各器官中的分布规律:IAA为秆>鞭>枝>花,GA3为花>鞭>枝>秆,ZR为花>枝>秆>鞭,ABA为秆>枝>花>鞭.二级枝中IAA含量显著低于一级枝,而其GA3和ZR的含量高于一级枝.IAA、GA3和ABA在竹杆中的含量呈向基性增加,而ZR则呈向基性减少.在成花期和扬花期ABA、ZR和GA3所占比例高于未开花毛竹,高比例的ABA、ZR和GA3和低比例的IAA可能促进毛竹花的发育.  相似文献   

2.
骏枣果实中的内源激素含量与其生理落果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枣花果管理和生长期调控等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以骏枣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骏枣果实发育过程中其正常果与脱落果中内源激素赤霉素(GA3)、生长素(IAA)、玉米素(ZT)和脱落酸(ABA)的含量,并结合骏枣生理落果规律探讨了骏枣果实中的内源激素含量与其生理落果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幼果期和果实膨大后期,骏枣分别出现了2个落果高峰期,第1次生理落果高峰的形成与枣果中GA3、IAA含量的过低有关;第2次落果高峰发生在果实膨大后期,此期枣果即将成熟,枣果中的GA3、IAA和ZT已大量减少,而ABA却急剧上升;文中比较分析了正常果与脱落果中促进与抑制生长两类激素比值的变化曲线,结果发现,在枣果的整个发育时期,其抑制生长激素ABA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上,脱落果中的含量相对较多,正常发育果中ABA/(GA3+IAA+ZT)之值则始终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中,枣果中抑制生长与促进生长两类激素的比值,对骏枣生理落果有着调控作用,当其ABA/(GA3+IAA+ZT)的比值不平衡时,ABA含量过高,而促进生长物质(GA3+IAA+ZT)的含量降低,这也会导致骏枣生理落果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油桐花芽分化期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油桐花芽分化及花期调控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在观察油桐花芽形态分化的显微结构的基础上,测定并分析了该时期油桐叶片中内源激素ZR(玉米索核苷)、IAA(生长素)、GA(赤霉素)、ABA(脱落酸)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花芽生理分化期,ZR(玉米素核苷)、IAA(生长素)、GA(赤霉素)、ABA(脱落酸)的含量迅速下降,到花芽形态分化开始前降到较低水平;花芽形态分化开始后,ZR(玉米素核苷)、IAA(生长素),GA(赤霉素),ABA(脱落酸)的含量呈现出前期上升、中期波动、末期上升的变化规律;花芽生理分化期,ZR/GA、ZR/IAA、ABA/GA和ABA/IAA之值迅速上升,而当花芽形态分化期,各比值在较高水平上的波动大.后期下降.因此,内源激素间的平衡与综合作用促进了花芽的分化.  相似文献   

4.
以4年生光皮树嫁接苗为材料,在研究花芽分化过程中解剖学特征的基础上,测定同品系、同龄的光皮树叶内生长素(IAA)、赤霉素(GA3)、玉米核苷素(ZR)、脱落酸(ABA)等4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其成花过程中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与成花的关系。结果表明:光皮树花芽分化过程可划分为5个时期:花芽未分化期、花序分化期、花萼分化期、花瓣分化期和雌、雄蕊分化期,其中花序分化期还可分为分化前期和分化后期;在花芽分化阶段,IAA、GA3含量保持稳定的相对较低水平,ABA含量高且变化幅度较大,ZR含量相对较低,但随着花的形成含量逐渐升高;高水平的ABA/IAA有利于花芽的形态分化,低水平的ZR/GA3有利于花芽孕育。4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均影响光皮树的成花过程。  相似文献   

5.
为给激素调控板栗二次结实技术奠定基础,以具有二次结实性板栗品种"遵玉"为试验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二次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研究其二次花芽分化与激素含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二次花芽分化整个过程中,花芽中的玉米素(ZT)和脱落酸(ABA)含量是显著升高的.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含量是显著降低的,说明高水平的ZT和ABA以及低水平的GA3和IAA有利于花芽的分化.从激素间的平衡关系看,ZT/GA3、ZT/IAA,ABA/GA3和ABA/IAA的高比值有利于板栗花芽的分化.  相似文献   

6.
不育紫薇‘湘韵’扦插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育紫薇‘湘韵’半木质化枝条为试材,使用植物生长激素KIBA对插穗进行处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不同生根时期内源激素IAA、ABA、GA3、ZR含量,研究‘湘韵’紫薇扦插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育紫薇扦插生根过程中插穗内源激素含量与不定根的分化与形成密切相关,高浓度的内源IAA有利于插穗根原基分化形成及生长发育;低浓度的内源ABA有助于不育紫薇的扦插生根;高浓度的内源GA3抑制了不育紫薇插条不定根的形成;内源ZR在根原基分化形成与根的伸长两个时期的作用不同,低浓度的内源ZR促进根原基分化形成,而较高浓度的内源ZR有利于根的伸长;高的IAA/ABA值有利于扦插过程中根原基的分化与形成,低的IAA/ABA值促进扦插过程中不定根的伸长;高水平的IAA/ZR值有助于根原基分化形成,较低的IAA/ZR值有利于不定根的伸长;低水平的GA3/ABA值有利于根原基的分化形成,较高的GA3/ABA值促进不定根的伸长。  相似文献   

7.
以海州常山(Clerodendrum trichotomum Thumb)1年生休眠枝条为材料,采用60Co-γ射线(剂量15Gy)处理扦插插穗,未经辐射处理为对照。于扦插后40d、47d、54d、64d、74d、84d和104d从辐射与对照处理插穗基部皮部取样,测定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赤霉素(GA3)、脱落酸(ABA)和玉米素(ZR)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60Co-γ射线抑制海州常山扦插生根。与对照相比,15Gy的60Co-γ射线辐射处理组的内源IAA含量、ABA含量和ZR含量均在不定根诱导和形成期间多上升,GA3含量、IAA/ABA,GA3/ABA,ZR/ABA比值含量降低,IAA和ZR含量谷值推后到来。60Co-γ辐射处理提高不定根形成期内源ABA含量,从而IAA/ABA,GA3/ABA,ZR/ABA比值降低,这是插穗生根推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对南方红豆杉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和开花特性的影响,为优化栽培方式、提高种子产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3年生南方红豆杉雌株为研究材料,连续3次叶面喷施不同种类和质量浓度的生长调节剂,通过测定叶片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和统计标准枝上生殖枝比例和大孢子叶球数量,分析不同生长调节剂对南方红豆杉的影响规律。【结果】叶面喷施1 500 mg·L~(-1)多效唑、450 mg·L~(-1)矮壮素和2 000 mg·L~(-1)复硝酚钠均能有效促进南方红豆杉的大孢子叶球数量(P 0.05)。三者降低了叶片中GA3含量(除9月上旬的450 mg·L~(-1)矮壮素处理外),提升了9月上旬ZR含量,同时降低了IAA含量,且均达显著水平。另外,1 500 mg·L~(-1)多效唑升高了8月上下旬、9月上旬叶片中ABA/IAA、ABA/GA3、ZR/IAA、ZR/GA3比值;450 mg·L~(-1)矮壮素则增加了9月上下旬ABA/IAA、ZR/IAA和ZR/GA3以及8月、9月的ABA/GA3比值;2 000 mg·L~(-1)复硝酚钠提升了8月下旬、9月上旬的ABA/IAA、ZR/GA3,9月上旬的ZR/IAA和9月下旬的ABA/GA3比值,且均达显著水平。【结论】叶面喷施1 500 mg·L~(-1)多效唑、450 mg·L~(-1)矮壮素和2 000 mg·L~(-1)复硝酚钠均能显著增加南方红豆杉的大孢子叶球数量,这可能是由于处理改变了内源激素的含量和比值,特别是增加了ZR含量和ABA/IAA、ABA/GA3、ZR/IAA、ZR/GA3比值,降低了IAA和GA3含量。在生产中,可以据此结论进行适当的栽培管理。  相似文献   

9.
光皮树花中内源激素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4年生光皮树嫁接苗为材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同品系同龄的光皮树叶内4种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赤霉素(GA3),玉米核苷素(ZR)、脱落酸(ABA)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成花过程中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与成花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花芽分化时期,IAA、GA3含景保持相对较低和稳定的水平,ABA含量高且变化幅度较大,ZR含量相对较低,但随着花的形成含量逐渐升高;因此,4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影响光皮树的成花过程.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随着花芽分化而不断升高,并且高于花芽分化前期的水平,说明一定量碳水化合物的积累有利于花芽分化.  相似文献   

10.
以黑杨派3个无性系为材料对其生长进行定位观测,用石蜡组织切片技术研究伸长节间和成熟节间的结构区别,并用GC-MS-SIM法测定幼叶等有代表性组织的内源IAA和ABA含量.结果表明:1)节间数月增量与苗高月增量间呈显著正相关,第1和第2节间总长与苗高月增量、IAA含量、ABA含量及IAA/ABA无显著相关;2)伸长节间细胞较小,排列紧密,次生木质部不明显;成熟节间细胞较大,排列松散,有明显的次生木质部;3)5-7月,凌丰1号3个幼嫩组织部位的内源IAA含量、ABA含量、IAA/ABA、节间数月增量和苗高月增量都在增大;7月,3个无性系的节间数月增量和苗高月增量的排列顺序与幼嫩组织的IAA含量没有相关性,与幼叶的AB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顶芽的IAA/ABA呈显著正相关.不能用幼叶等组织的内源IAA含量来预测多个无性系苗高顺序,幼叶的ABA含量可作为预测多个无性系苗高顺序的参考指标,建议用顶芽的IAA/ABA对杨树苗高进行早期预测.  相似文献   

11.
关于激素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前人曾进行过大量的研究 ,并取得了许多宝贵的成果[1,2 ] ,而对银杏 (GinkgobilobaL .)种子的相关研究却很少。银杏作为一种古老的裸子植物 ,其种子的生长发育与一般的裸子植物又有不同 ,它的胚珠直接着生在短枝上 ,没有了一般裸子植物的球果构造 ,从表面上看很类似于杏 (Armeniacaspp .)、桃 (Amygdalusspp .)等的生长发育过程。本文从分析银杏种子生长发育的一般特点出发 ,研究了银杏种子生长发育与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 ,旨在探索银杏种子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金叶银杏硬枝扦插生根率和成活率的影响,探讨金叶银杏的生根机制,为金叶银杏苗木扦插快繁技术体系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通过NAA和IBA处理金叶银杏硬枝插穗,检测它们对插穗的生根状态、生根指标及IBA对扦插过程中插穗皮部可溶性糖、抗氧化酶、激素含量的影响,探究金叶银杏硬枝扦插繁殖技术和生根机理。【结果】1)金叶银杏插穗愈伤组织诱导期和形成期、不定根发生期和形成期分别在插后的20~26、26~42、42~53、53~79 d。2)800 mg·L^-1 IBA和400 mg·L^-1 NAA+400 mg·L^-1IBA(混合)处理的插穗愈伤组织和不定根出现期及生根率与根数都较其他相应处理的效果好,其中生根率分别达64.4%和51.1%;不定根数分别达8.6条和9.3条。3)插穗生根过程中(500 mg·L^-1 IBA处理)基部韧皮部的SOD、PPO活性在插后40、60 d达到高峰,均比对照提前20 d达到峰值;插穗的POD活性出现上升-下降-升高的趋势,插穗可溶性糖也出现升高-下降-升高的趋势,但时间点不一致;而淀粉的含量出现下降-上升的趋势。4)生根期间插穗基部韧皮部的IAA含量出现了2个峰值和一个谷值;而ZR含量在第40天达到峰值后下降;GA含量先下降后上升;ABA含量在插后的前期高后期低,且值都低于同期对照。IAA/ABA比值在插后的第40天(愈伤组织形成期)达到谷底,后又上升(不定根形成期)。IAA/GA在插后的40~60 d内快速上升,80 d后又开始大幅下降;IAA/ZR值在扦插愈伤组织形成期(40 d)呈下降趋势,到60 d时(不定根发生期)又急剧上升到峰值。【结论】高活性的SOD和POD有利于插穗初期愈伤组织的形成(40 d),高活性的POD与PPO有利于不定根的形成(60 d)。较高的IAA含量是保证愈伤组织形成(20~40 d)的必要条件,不定根形成期(60 d)需要较高的IAA/ZR、IAA/ABA、IAA/GA比值。本研究为金叶银杏扦插繁殖技术和生根机理的研究及金叶银杏苗木的快速繁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4种内源激素在中美山杨组培生根过程中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生根率差别较大的中美山杨4个杂种无性系生根过程中4种内源激素的变化。结果表明,各无性系初始内源IAA、ZR含量与试管苗生根率呈正相关,初始内源ABA、GA含量与试管苗生根率呈负相关;内源IAA水平在生根的早期有一个峰值,其出现的时间与生根时间先后一致,并且峰值高低与生根率高低呈正相关;在根原基形成过程中ABA浓度不断的降低,待不定根生成后各无性系变化规律不同;在根原基形成分化期ZR含量呈上升趋势;生根率不同的无性系在生根过程中内源GA含量低且变化幅度小,对生根影响作用较小。通过相关性分析证明,诱导生根第0天IAA含量与生根率的相关关系最大。  相似文献   

14.
蓖麻叶片内源激素变化对主花序开花结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蓖麻叶片中的内源激素对其主花序开花结实的影响情况,以蓖麻良种湘蓖1号为试验材料,测定了蓖麻主花序不同发育时期叶片中内源激素IAA、ABA、GA_3、ZR的含量,分析了主花序不同发育时期叶片中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及其对主花序开花结实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IAA含量与雌花序长、雌花序比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ABA含量与雌花序长、果穗长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含油率间呈显著负相关;GA_3含量与果穗长呈正相关,ABA/IAA与雌花序长呈显著正相关,而ABA/(IAA+GA_3+ZR)与千粒质量和含油率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这一分析结果说明,内源激素ABA和IAA的含量及ABA/IAA的平衡状态对主花序花性分化均起重要作用,GA_3和ABA的含量及ABA/(IAA+GA_3+ZR)的平衡状态主要影响主花序的结实,文中建议,在蓖麻生产过程中应当对其进行合理的调控。  相似文献   

15.
Tree peony is well known and sought after for its large, colorful flowers. Its propagation is via vegetative methods. Mechnisms of the adventitious rooting and the regulation of rooting processes are the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of plant propagation and improvement. Microstructures and fluctuations of phytohormones in the adventitious rooting were studied with the etiolated softwood shoots of Paeonia suffruticosa ‘Yinfen Jinlin’. There are no pre-primordia in the shoots of the cultivar. Adventitious roots are produced in five stages: shoot selection, primordium initiation, primordium growth, conducting tissue differentiation and root protrusion. Primordia initiated in the cortex. The contents of the endogenous hormones, IAA, ABA and GA, were 5.842, 0.873 and 1.043 nmol•g–1 FW on the bases of shoots, respectively. CTKs which included isopentenyl adenine (iPA), zeatin riboside (ZR) and dihydrozeatin riboside (DHZR) were 0.949, 0.695 and 2.034 nmol•g–1 FW, respectively. DHZR is active among CTKs. The ratio of IAA to GA, CTK and ABA clearly increased at the stage of primordium initiation, while they showed low levels at the stages of primordium growth. The ratios were restored at the shoot levels at the stage of root protrusion. IBA provoked primordia initiation in the cortex, the vascular cambium, the pith and even in the callus induced on the base of shoots. IAA levels in the treated shoots increased gradually to its highest level (three times of control) at the stage of conducting tissue differentiation. The ratios of IAA to GA, CTK and ABA clearly decreased at the stage of primordium initiation. The ratio of IAA to ABA is regulated at 10:1.  相似文献   

16.
在河南省郑州市以1年生毛白33泡桐为试验材料,利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梢枝顶芽、上部侧枝、中部侧枝和下部侧枝的顶芽内源激素含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梢枝顶芽、上部侧枝顶芽、中部侧枝顶芽及下部侧枝顶芽IAA的变化趋势一致,变化趋势为"降低-升高-降低",只是上部侧枝顶芽IAA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可能会推迟;2)梢枝顶芽、上部侧枝顶芽和下部侧枝顶芽GA3含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均呈现出"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双峰"形;而中部侧枝顶芽GA3含量呈现出"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3)不同部位顶芽ABA含量均是先升高,之后下降,最后在较低水平上趋于稳定状态;4)泡桐不同部位顶芽ZR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出不同趋势,但总体呈下降趋势,且不同部位顶芽间存在着竞争关系及抑制作用;5)8月15日—9月15日,IAA,GA3,ZR,ABA及(IAA+GA3+ZR)/ABA比值均呈下降趋势,表明促进生长类激素与导入休眠类激素均较低,泡桐顶芽和其他邻近组织相比其竞争优势在逐渐丧失,内源激素的动态平衡被打破。本研究结果初步探明顶芽死亡与内源激素的关联性,为进一步探讨泡桐死亡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假色槭种子层积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层积过程中,IAA表现为先上升再下降,再上升再下降的趋势,ABA基本表现为下降趋势,GA呈现先下降,再上升,再下降,再上升的趋势。IAA/ABA,GA/ABA在整个过程中基本表现为上升趋势。说明IAA、GA在种子休眠解除过程中起到一定促进作用,ABA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3a生烟富3苹果为试材,研究了拉枝刻芽处理对苹果幼树1a生枝条萌芽率和叶片4种内源激素(IAA、GA_3、ZT、AB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刻芽处理的枝条萌芽率是未刻芽处理的1.34倍,平拉枝条的萌芽率最高,显著高于下拉枝和直立枝;下拉枝的赤霉素(GA_3)、生长素(IAA)和玉米素(ZT)含量均最高,显著高于直立枝,而脱落酸(ABA)含量以直立枝最高,下拉枝最低;GA_3/ABA、ZT/ABA、(GA_3+IAA)/ABA、(GA_3+ZT)/ABA均以下拉枝最大,直立枝最低;直立枝中,GA_3和ABA含量在下部最高,IAA和ZT含量在上部最高;平拉枝中,GA_3、IAA和ABA含量均以上部最高,ZT含量在中部最高;下拉枝中,GA_3含量在中部最高,IAA和ABA含量在上部最高,ZT含量在上部和中部无显著差异,两者显著高于下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