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械插秧质量好坏的衡量标准主要参数如下 :每穴株数、机械伤秧率、勾秧率、漏插率、插秧均匀度合格率、漂秧率等。提高机械插秧作业质量的措施有 :育苗的农艺标准、整地标准、机械调整、操作要点等。一、育苗农艺标准(1)苗床土质量。筛过的苗床土不能混有茎杆等杂物。(2 )秧片  相似文献   

2.
机械插秧质量好坏的衡量标准参数如下:每穴株数、机械伤秧率、勾秧率、漏插率、插秧均匀度合格率、漂秧率等。提高机械插秧作业质量的措施有:育苗的农艺标准、整地标准、机械调整、操作要点等。  相似文献   

3.
1.育苗农艺标准 (1)苗床土:苗床土应为砂质土,粘度适宜,既不松散也不过于粘结,并经过筛,筛过的苗床土不能混有茎秆等杂物. (2)秧片宽度(若使用的是国产2ZZA-6型插秧机):标准秧盘宽度为280 mm,单秧箱宽为283 mm,因此大棚内摆放的秧盘要靠紧,如空隙过大,容易造成秧片宽度超过283 mm,影响装秧和插秧.  相似文献   

4.
插秧机插秧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水稻的产量.其衡量标准主要是:每穴株数、机械伤秧率、勾秧率、漏插率、插秧均匀度合格率、制造质量差、操作不当等.  相似文献   

5.
水稻机插秧技术经验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机械插秧技术是关键技术。机械插秧的质量要求是:漏插率小于5%,伤秧率小于4%,均匀合格率大于85%以上,每穴(蔸)一般插3~5株,插秧深度约10毫米,做到不漂不倒,越浅越好。  相似文献   

6.
插秧机插秧质量的好坏商接关系到水稻的产量,其衡量指标主要是每穴株数、机械伤秧率、钩秧率、漏插率、插秧均匀度合格率等:影响插秧质量的因素主要有育秧与整地情况、插秧机的制造质量、调整与操作等。  相似文献   

7.
机械插秧技术是关键技术。机械插秧的质量要求是:漏插率小于5%,伤秧率小于4%,均匀合格率大于85%以上,每穴(蔸)一般插3~5株,插秧深度约10毫米,做到不漂不倒,越浅越好。  相似文献   

8.
插秧机插秧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水稻的产量。其衡量标准主要参数是:每穴株数、机械伤秧率、勾秧率、漏插率、插秧均匀度合格率、制造质量差、操作不当等。  相似文献   

9.
机插育秧技术逐渐成熟,机插成秧率高,产量水平较高,适宜大面积推广.笔者通过跟进分析泸州市龙马潭区水稻机插秧试验示范及推广情况,总结出主要技术要点:抓好育苗技术营养土配备、湿润育秧管理、适时栽秧、合理密植等.  相似文献   

10.
1.立秧差或发生浮苗。原因:秧苗苗床水分过多或过少;插秧深度调节不当;水田表土过硬或过软;秧爪磨损。排除方法:除采取对应措施外,可减慢插秧速度,非乘坐式插秧机还可往下压手把。2.穴株数偏多。每穴标准株数为3 ̄5株。穴株数偏多的主要原因:苗床上水分过大;取秧量调节不当。应  相似文献   

11.
李君 《四川农机》2006,(5):36-37
1.立秧差或发生浮苗原因:秧苗苗床水分过多或过少;插秧深度调节不当;水田表土过硬或过软;秧爪磨损。解决办法:除采取对应措施外,可减慢插秧速度,非乘坐式插秧机还可往下压手把。2.穴株数偏多原因:苗床上水分过大;取秧量调节不当。解决办法:按每穴3-5株进行调整。3.插过秧后秧苗  相似文献   

12.
育苗措施对水稻机械插秧质量影响的解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三江地区多年推广机插水稻的实践经验,初步就育苗措施对水稻机械插秧质量的影响进行了解析,机插质量除了决定于插秧机的性能之外,还决定了育苗措施等敢因素,软盘育苗措施要求必须均匀播种、种块尺寸与子秧箱尺寸相箱,育苗及管理中应采取促进根系生产的措施,以便形成良好的垡片,其中播种量与育苗时间和片的形成有一定的规律性,播种量越高,垡片形成得越早,生产上为提早插秧可采取加大播种量的办法,若垡片形成不良,可以推迟插秧。  相似文献   

13.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为民 《福建农机》2006,(3):142-143
根据机械插秧对秧苗的要求,介绍软盘育秧中营养土制备,播种密度,秧龄,秧板宽度、厚度等应注意关键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4.
机械插秧的质量要求是:漏插率小于5%,伤秧率小于4%,均匀合格率大于85%以上,每穴(蔸)一般插3—5株,插秧深度约10mm,做到不漂不倒、越浅越好。 (1)插秧作业路线。合理安排装秧地点及插秧机作业路线,可提高插秧作业的效率。第一种作业路线:插秧时,先在田埂周围留下一排即4行宽的余地,插秧机从田块的左侧下田,插第1排、第2排……;最后沿田埂四周插完留下的一排的4行,插秧机再出田。  相似文献   

15.
结合清流县水稻工厂化机械育插秧中心的运行情况,介绍了该中心的主要设施设备,以及水稻工厂化机械育插秧的重点操作技术,提出合理把控"床土准备与粉碎过筛,均匀配拌育秧营养土,科学浸种与智能化催芽,自动流水线规范播种,叠盘入室暗化出芽,移盘秧田培育管理,起秧运秧机械插植,大田科学肥水管控"等八大环节,实现机械化、智能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整地质量与插秧机性能的发挥和插秧质量息息相关,为提高插秧质量,整地的每个作业环节都必须实行标准化作业,根据插秧的农艺要求和插秧机的结构特点,分析了整地对水稻机械插秧质量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推广水稻机械插秧技术要把好“三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机械插秧具有定行、定穴、定苗的特点,是国家重点推广项目。机械插秧是靠双膜育秧或软盘育秧技术所培育出带土毯状秧苗,由插秧机对带土的秧苗切块来实现分秧与插秧。即"规格化育秧 精细整地 机械化插秧",整个过程是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技术过程。江西省吉安市农机局几年来的示  相似文献   

18.
一、秧苗培育及标准 机插秧苗与手插秧苗不同,秧苗是否台乎机械插秧的要求,将直接影响插秧的质量和工作效率,甚至影响机插的成败。培育好秧苗是推广使用插秧机的关键问题,必须要求农艺和农机相结合,培育出合格适用的秧苗。具体要求: 1.秧片规格视插秧机秧箱宽度而定,常用规格为:长50cm,宽27.5cm。整个秧片要求秧根相互交叉盘结、不松散,呈絮状,土层湿度适宜、一致;秧苗均匀度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19.
水稻机械化栽插技术推广是解决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的重要手段,也是水稻生产继品种和栽培技术更新之后的又一次技术革命,实现水稻插秧机械化,能有效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及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机插秧推广的工作重点是做好机械技术与农艺技术的配套。推广的主要技术措施须抓好机插秧的育苗及大田整理与管理。  相似文献   

20.
水稻插秧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插秧机由于受到秧苗情况、地形环境、机器状态、操作不当等因素的制约,在机插过程中容易出现下面的故障: 1、立秧差或发生浮苗 (1)分析原因:秧苗苗床水分过多或过少;插秧深度调节不当;水田麦土过硬或过软,秧抓磨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