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每年缩减1283平方公里国家林业局6月1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公布第三次全国荒漠化和土地沙化监测结果表明,我国荒漠化和土地沙化整体扩展的趋势已得到初步遏制,“破坏大于治理”转为“治理与破坏相持”,重点治理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绝大部分省区治理面积大于破坏面积,全国沙化土地由上世纪末每年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为每年减少1283平方公里,土地沙化状况首次呈现全国性逆转趋势。新世纪以来我国防沙治沙工作成效显著,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同时出现净减少。截至200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为263.62万平方公…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6月17日是第27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山水林田湖草沙共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目前,我国已成功遏制荒漠化扩展态势,荒漠化、沙化、石漠化土地面积以年均2424平方公里、1980平方公里、3860平方公里的速度持续缩减,沙区和岩溶地区生态状况整体好转,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受影响人口最多、风沙危害最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261.1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2%。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面积为1007万公顷。长期以来,我国荒漠化石漠化防治工作坚持依法防治、科学防治,不断健全法律法规,优化顶层设计,持续深化改革,加强监督考核,实施重点工程治理,  相似文献   

3.
最新监测结果显示,中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实现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双双缩小。国家林业局2003年11月至2005年4月进行了第三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截至2004年底,中国荒漠化土地为263.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46%;沙化土地面积为1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2%。与1999年相比,分别减少37924平方公里和6416平方公里。目前,土地沙化面积已经由上世纪末每年扩展3463平方公里转为每年减少1283平方公里。国家林业局有关负责人指出,这表明中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已由“破坏大于治理”进入“治理与破坏相持”的阶…  相似文献   

4.
<正>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原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荒漠化不仅是一个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是人类所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制约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问题。据我国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截至201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1.1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20%;沙化土地面积172.1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93%;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30.03万平方公里,占  相似文献   

5.
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992年对全球荒漠化做出的最新评估,全球2/3的国家和地区,9亿人口,陆地面积的1/3受到荒漠的危害。我国是世界受荒漠化危害较重的国家之一。1996年全国荒漠化土地普查结果显示,全国有荒漠化土地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3%,将近1/3的人口面临荒漠化的危害,并仍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 荒漠化发展的形式除限于本地区潜在荒漠化土地变为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外,荒漠化也正在由西向东、由北向南发展。在干旱、半干  相似文献   

6.
生态治理投资期待回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被媒体引用滥了的两组“经典”数据:上个世纪中期以来,我国沙尘暴呈直线上升的趋势,50年代共发生5次,60年代8次,70年代13次,80年代14次,90年代23次,2000年一年就发生12次;同样是自上个世纪中期以来,我国荒漠化土地年均扩展速度也呈直线上升趋势,50至60年代为1560平方公里,70至80年代为2100平方公里,90年代为2460平方公里。 尽管由于种种原因暂时还没有找到准确的数据来证明,但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国家用于治理荒漠化土地的投资也直线上升!面对日甚一日的土地荒漠化及其它…  相似文献   

7.
沙区植树造林具有特殊性,如何才能保证树木的成活率?近日,记就沙区造林绿化的有关问题采访了国家林业局防治荒漠化管理中心总工程师杨维西。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12月2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介绍了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第五次监测结果显示,截至201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1.1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20%;沙化土地面积172.1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93%;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30.0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12%。实际有效治理的沙化土地面积20.37万平方公里,占沙化  相似文献   

9.
2005年6月14日,一个在我国荒漠化、土地沙化治理过程中需要铭记的日子。2005年6月14日上午9点,一个庄严宣布在我国防沙治沙历史上取得根本性转变的时刻。国家林业局宣布,全国沙化土地整体扩展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由过去“破坏大于治理”变为“治理与破坏相持”。沙化土地由上世纪  相似文献   

10.
据荒漠化调查资料显示,武威市共有各类荒漠化土地3327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66.7%。其中风蚀荒漠化土地2383万亩,占荒漠化面积的71.63%;盐渍荒漠化土地211万亩,占荒漠化面积的6.34%;退化耕地面积105万亩,占荒漠化面积的3%;中低山草地退化面积628万亩,占荒漠化总面积的18.88%。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干旱少雨,沙尘暴频繁发生,频次高、时间长、范围广,各类荒漠化发展逐年呈递增趋势,局部治理与整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为此,必须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防治荒漠化,大兴植树造林,加强…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年均扩大1560平方公里,年均增长率为1.01%,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年均扩大面积2100平方公里,年均增长率为1.47%。当前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正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而且还有加速扩大的趋势。其中,尤以西部地区为烈因此,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治理的现实路径的选择成为关键。  相似文献   

12.
全球变化中的中国干旱区——响应与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干旱区气候出现明显转折:伴随升温趋势明显,降水较大幅度增加,风力和蒸发力持续减弱,干燥指数有所减低;受其影响,许多河流流量增加、湖泊水位升高,植被逐渐恢复,荒漠化持续扩展趋势初步遏制.20世纪中后期,干旱区的许多内陆河流流量不断减少甚至断流、下游绿洲衰退,其主要原因并非气候变化,而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尽管干旱区降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降水的基数原本很小,增加后的降水绝对数量仍然很低,因此,干旱区缺水少雨的基本状况没有改变,干旱-荒漠的景观格局没有改变,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也没有根本性改变.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年均扩大1560平方公里,年均增长率为1.01%,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年均扩大面积2100平方公里,年均增长率为1.47%。当前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正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而且还有加速扩大的趋势。其中,尤以西部地区为烈。因此,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治理的现实路径的选择成为关键。  相似文献   

14.
榆林沙区荒漠化形势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荒漠化作为全球性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已被列入国际社会优先采取行动的领域。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及《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沙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沙漠化的公约》中,正式概括为: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可见,荒漠化的本质是土地退化,而它的成因则是在脆弱生态环境下由于人为不合理活动所引起的。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对现代沙漠化过程的成因类型做过详细调查,结果表明:在我国北方地区现代荒漠化土地中,94.5%由人为因…  相似文献   

15.
呼伦贝尔沙地是全国四大沙地之一,位于呼伦贝尔草原腹地。自1994年以来,由于气候干旱和人为活动增多等因素,沙地边缘不断向外扩展,沙地内部活化严重。沙地吞噬草原,危害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存安全,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草原沙化问题已经成为呼伦贝尔生态安全的心腹大患,加快治理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据第四次全国荒漠化监测结果显示,呼伦贝尔沙地沙漠化土地总面积为1921.2万亩,占牧区6个旗市区土地总面积的15.3%。其中,流动沙地面积13.3万亩,半固定沙地86.9万亩,固定沙地1201.3万亩,露沙地619.7万亩。另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1650.2万亩。  相似文献   

16.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是国际社会达成防治荒漠化公约共识的日子。荒漠化已成为全球十大环境问题之首,全世界现有荒漠化土地3600万平方公里,受荒漠化影响的人口约有10亿。荒漠化土地还以每年5至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不断扩大。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初步统计,全国有332万平方公里的荒漠化土地,近四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危害。新疆又是全国荒漠化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省区。中国的沙漠,三分之二分布在这里。全区166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荒漠化土地面积就占51%,绿洲面积…  相似文献   

17.
在1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公布了国家林业局组织开展的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成果。截止2009年底,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237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3.11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国土总面积的27.33%和18.03%。  相似文献   

18.
建国以来,武威市防沙治沙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国民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沙化土地“局部治理,整体恶化”的态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呈加速扩展之势。据统计,全市现有各类沙化土地总面积3327万亩,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85%。其中,风蚀荒漠化土地2383万亩,占荒漠化土地的71.6%;盐碱荒漠土地211万亩,占荒漠化土地的6.4%;退化的耕地面积105万亩,占荒漠化土地的3%;草地退化面积628万亩,占荒漠化土地的19%。土地荒漠化的扩大趋势,导致了可利用土地资源的锐减。如民勤县湖区近30万亩…  相似文献   

19.
荒漠化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重挑战。目前全球30%的土地、100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受荒漠化危害,荒漠化土地达3600万平方公里,而且还以每年5至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  相似文献   

20.
荒漠化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重挑战。目前全球30%的土地、100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受荒漠化危害,荒漠化土地达3600万平方公里,而且还以每年5至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