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市农民自1987年开始试种芦笋.距今已有十余年历史,现种植面积已达6000余公顷。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和面积的扩大,芦笋病害逐年加重。其中对产量,品质影响最大的是茎枯病。为了进一步发展芦笋产业,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确保产量和品质,近年来通过对茎枯病的调查研究,制定了一套综合防治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芦笋是多年生植物,一次种植多年采收。芦笋品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芦笋产量的高低及品质的优劣。芦笋在大田中,自然条件下也能授粉结籽,但这些种子分化严重,品质差,不能作种用。国内外芦笋生产中应用的芦笋品种多是单交种或双交种。近一二十年来,由于芦笋组织培养技术在芦笋育种中得到广泛应用,从而加速了芦笋良种的繁育推广,并利用该技术选育出了一大批产量更高、品质更佳、  相似文献   

3.
1-甲基环丙烯及乙烯对绿芦笋采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改进绿芦笋常温贮运保鲜技术,将采后绿芦笋用1-甲基环丙烯(1-MCP)和乙烯分别在密闭的玻璃缸内常温下处理24h,测定其品质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外源乙烯处理加快了绿芦笋的老化进程,使其品质下降,商品率降低:乙烯受体抑制剂1-MCP处理延缓了绿芦笋叶绿素、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的下降和木质素含量的上升。24℃贮藏3d,1-MCP处理的绿芦笋商品率仍达88%以上,比对照高12.8%。  相似文献   

4.
黄花菜采收15a以后,丛间单株数量太多,蔸丛逐渐老化,抗病性能降低,出现毛蔸现象,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必须及时更新复壮,其办法为毁园更新、分蔸复壮等。  相似文献   

5.
东山县1995年从荷兰引进6个芦笋新品种,经过4年的试种、观察、分析比较,其中(GUNLIM)品种具有适应性广、抗病性强、丰产性好和品质佳等优点,比现有我县种植的当家品种UCS00、UCl57增产24%-40%,增收40%—60%,可作为老笋园品种更新的替代良种。  相似文献   

6.
对芦笋的6个农艺学性状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产量和一级笋率进行了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影响芦笋产量的重要因子有茎粗、株高和茎数。影响芦笋一级笋率的重要因子有茎粗、株高、产量。植株越高,产量越高,一级笋率也越高。茎粗、株高、茎数构成芦笋产量、品质特性,同时也是新品种选育的必备性状。通过对产量和一级笋率的多重比较发现,全雄品种在产量、一级笋率和其它农艺性状方面明显优于其它常规种,因此芦笋全雄品种的选育已成为目前芦笋育种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由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与东山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共同合作的科研项目“芦笋新品种引进及全雄系工厂化育苗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其试管苗是通过长期观测,从大田和良种圃中,选择优良雄性单株,作为工厂化育苗的繁殖材料,培育优良种苗。从2000年开始在我县进行芦笋试管苗大田试种推广。几年来对试种的芦笋园进行抽样及定点调查,以期将试管苗种植加以推广,现将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芦笋避雨防病栽培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茎枯病对芦笋产量影响严重,产量损失一般为20%~30%,严重可致绝收。研究表明,将芦笋露地种植改为大棚避雨栽培能有效控制该病发生,提高芦笋产量,改善其品质并能提早采收,延长采收期。  相似文献   

9.
芦笋是多年生植物。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称。市场销售额高,种植成本低.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好项目。2007年。承德县农业开发办扶持芦笋种植基地项目建设,大力发展芦笋基地种植。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笔者发现芦笋茎枯病是芦笋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病害.往往成为产区毁园绝产的主要因素。针对该病在本地区气候条件下的发生特点以及芦笋的田间生长规律。经过实践研究,总结出一条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辅”的方针来预防芦笋茎枯病的发生,从而提高芦笋的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10.
芦笋,又名石刁柏,属多年生植物,芦笋不经培土长出土面的绿色嫩茎,称绿芦笋。绿芦笋营养丰富,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并且香脆鲜嫩、口感纯正,是一种高档的营养保健蔬菜。近年来,国际国内市场对鲜芦笋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市场前景十分看好。但由于很多菜农对栽培技术掌握的不够全面,导致绿芦笋农药残留量超标严重,贮藏过程中芦笋失水严重,纤维老化,降低了品质,减少了经济效益。因此,正确掌握无公害绿芦笋的生产栽培技术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芦笋幼苗期和成苗期施肥技术分析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芦笋是一种营养保健蔬菜,合理进行施肥对芦笋的产量和品质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分析探讨了芦笋幼苗期和成苗期的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2.
芦笋茎枯病是芦笋生产中常见病害,发病率一般为20%-30%,严重时可达60%以上。秋季田间植株成一片枯黄,以至枯死,严重威胁着芦笋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3.
漳浦县从1987年开始引进种植芦笋,现已发展成福建省主要的芦笋生产和出口创汇基地县。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芦笋品种老化和病虫害日趋严重,为了适应国际、国内市场对芦笋质量日益提高的要求,我县积极引进芦笋新品种,并配套推广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择优质高产抗病杂交一代良种 1.力士:西欧最新一代的杂交品种,适应性广,抗病性强,长势旺盛,生长整  相似文献   

14.
郭雄 《青海农林科技》1994,(1):62-62,42
洋葱又名葱头,园葱,我县大部分地区的群众称之为“大葱”。洋葱是我县群众尤其土族群众极喜爱的一种蔬菜。洋葱味浓,耐寒,适应性强。并且高产耐贮,供应期长,对调剂市场,解决淡季市场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洋葱幼苗生长缓慢,占地时间长,露地直播产量低,品质差。  相似文献   

15.
芦笋种植的气候适应性和气象条件对产量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富阳市是我国主要的芦笋生产基地,也是我国主要的芦笋出口县(市),2003年被中国果菜专家委员会评为“中国绿芦笋之乡”,在国内外都已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研究芦笋的气候适应性和影响芦笋产量的气象因素对富阳进一步推广芦笋种植和提高芦笋产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赵县从1986年开始芦笋的引种,是河北省芦笋生产基地县。加强芦笋的肥水管理是提高芦笋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芦笋茎枯病的发生及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笋是一种品味兼优的名贵蔬菜,可出口创汇。近年来,随着芦笋作为营养食疗保健型特种蔬菜的不断开发,芦笋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茎枯病发生严重,有的地块发病率高达60%~80%,甚至绝收,严重影响芦笋的产量和品质,现将芦笋茎枯病的发生规律及无公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92年3-6月在河北农大标本园进行了芦笋地膜覆盖栽培效应的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具有明显的增温保湿效应;能使芦笋产量提高31%;采收高峰前移9-10d;品质也明显提高,而芦笋的营养成分没有降低。地膜覆盖的打洞采收和揭盖采收之间差别大不。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规格的生物降解膜覆盖对冬季芦笋的生长和产量影响,本研究以6年生丰岛1号芦笋为试验材料,共设置了5种不同处理。观测不同规格下芦笋的嫩茎品质、产量、生长情况。研究结果表明,6 μm可降解膜覆盖处理对芦笋正常生长无影响且可提高芦笋的外观品质,增加优质笋的产量;在采用6 μm厚度、不同宽幅的可降解薄膜覆盖处理下,110 cm宽幅的可降解薄膜对芦笋产量具有促进增长的作用;90、100 cm宽幅的可降解薄膜对芦笋优质率有显著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20.
提高芦笋品质的生产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笋又名石刁柏.是百合科天门冬属中的食用种。其嫩茎营乔价值高,对心血管、水肿、膀胱等病均有疗效,其嫩茎供食用质地鲜嫩、风味鲜羡、柔嫩可口.是世界十大名贵保健蔬菜之一。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笋株发病率高,产量品质下降、东山县是国内享有声誉的芦笋产业基地.提供优质的笋源是保持产业基地声誉的关键。多年来,我们不断引进、创新,总结了一些提高芦笋品质的技术要点并推广。使农民获得更多的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