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4 毫秒
1.
前言杨十斑吉丁虫Melnophila decastig Fabr,1972年在伊盟杭锦旗被发现,以后扩散到达旗等地。1980年至1983年在中和西等林场为害非常严重,发生面积4000余亩,已成椽材的小叶杨和旱柳,因杨十斑吉丁虫的危害,仅四年时间就死亡2700亩。其它地区也  相似文献   

2.
运用计算机对烂皮病 Cytospora chrysosperma和十斑吉丁虫 Melanophiladecastigma危害二白杨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为0.6458。  相似文献   

3.
杨十斑吉丁虫(Melanophila decastigma Fabr.)病原真菌虽有一些记载,但尚未做寄主致病性测定及野外防治该虫的试验,1987—1989年我们在甘肃省酒泉市三合林场、敦煌县南河乡林场和阳关林场杨十斑吉丁虫发生地被害杨树(二白杨、小叶杨等)内剖到感病死亡的虫体,并调查统计了野外自然发病情况。经室内分离培养和致病性测定以及野外应用防治杨十斑吉丁虫幼虫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查发现在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内危害各种杨树的主要虫害有白杨透翅蛾(Paranthrene tabaniformis )、杨十斑吉丁虫(Melanophila decastigma)、杨二尾舟蛾(Cerura menciana)、小板网蝽(Mohostira unicostata)、杨盾蚧(Quadraspidiot...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哈密市平原区及淖毛湖区域杨树十斑吉丁虫爆发,给造林生产带来严重损失。从2001年情况看,虫情有迅速蔓延趋势,如不及时有效防治,将会带来毁灭性灾害。为此,地区林业局要求由地区森防站牵头,各县市森防站配合,2002年开展全方位的防治试验,试验实施方案如下:1选定杨十斑吉丁虫发生重灾区,进行虫情观察,掌握其发生、发展规律选定伊吾淖毛湖和地区义务植树基地两个点,对杨十斑吉丁虫进行观测、调查。1.1发生期测报1.1.1利用卵期有效积温预测幼虫孵化期杨十斑吉丁虫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0.6℃,卵期有效积温常数为199日度。从产卵日起将10.6℃以上的温度逐日相加,加到199日度时即是卵的孵化期。1.1.2利用期距预测成虫发生期杨十斑吉丁虫始蛹期在4月中旬,蛹期20天,于4月初开始每天解剖虫害木(侵入孔),观察10头以上老熟幼虫,直至找到第一头蛹,确定始蛹期。如始蛹期为4月15日,则成虫发生期=4月15日 20天=5月5日1.1.3利用物候进行预报a.化蛹始期:杏树花落,榆钱成熟。b.成虫羽化盛期:沙枣花盛开,青杨絮纷飞。c.幼虫孵化盛期:枣花飘香,沙枣见果,草莓成熟。1.2发生量的预测1.2.1有效基数预测法公式P...  相似文献   

6.
自1980年以来,伊盟达拉特旗每年林木病虫害发生面积约30多万亩,而且逐年有所扩大。林木因多年受虫害,生长速度减慢,有的变为“小老头”树,有的已经枯死。全旗各地的柠条种子被害率达40%,春尺蠖的危害又有所回升,杨圆蚧也正在蔓延。中和西林场和白土梁林场由于杨十斑吉丁虫的危害,杨柳树死亡3千余亩。白土梁林场榆林  相似文献   

7.
十斑吉丁虫(Melanophila decastigmaFabricius)是引黄灌区小叶杨、合作杨、箭杆杨、旱柳的重要钻蛀性害虫之一。其幼虫在树干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蛀食,破坏输导组  相似文献   

8.
东风航天基地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东风航天基地林业有害生物春尺蠖、杨十斑吉丁虫、青杨天牛、苹果蠹蛾及朝鲜球坚蚧等的实地调查分析及治理探索,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特克斯县全县林地面积335.76万亩、其中人工林面积49.798万亩,河谷林面积18.5万亩,山区林面积267.46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14.65%。特克斯全县共建立1个自治区级林业有害生物测报点、8个自治区级监测点和36个固定标准样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基本达到全覆盖。自治区级监测对象有苹果小吉丁虫和苹果蠹蛾、苹果绵蚜、舞毒蛾、杨扇舟蛾、杨十斑吉丁虫。县乡(镇)建立林业  相似文献   

10.
十斑吉丁虫属鞘翅目、吉丁虫科。主要危害杨树、柳树的木质部,分布在甘肃、新疆、宁夏、内蒙古等干旱地区。是较严重的蛀干害虫,从小树到大树都能危害,以幼树被害严重。被害后从虫洞口向外流出橙色透明树液,树液流经处,皮层坏死,有的形成腐烂病。根茎是吉丁虫幼虫的重点危害区,严重时木质部内虫道连绵、虫粪盘结,越靠近基部虫洞越多,枝叉分节处受害也很严重,幼虫啃食面积可达50O平方厘米,尽管外表树皮完整,但内部被啃食的地方可达根茎表面的40%,使水分和营养中断,造成植株死亡。十斑吉丁虫是杨树的致命性蛀干害虫,它关系着杨树是否能在额济纳旗生存。六年生以下的  相似文献   

11.
杨窄吉丁虫(Agrilus suvoyovi Obenber-ger)危害杨树,是难防治的枝干害虫。近些年来该虫在吉林省白城地区发生普遍,我们于1981年起在通榆县第一机械林场进行了定点观察与研究,现将材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2.
韩城花椒窄吉丁虫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韩城花椒窄吉丁虫的发生危害情况调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及花椒窄吉丁虫的发生规律,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十斑吉丁虫(Melanophila decastigma Fabr)属于鞘翅目吉丁虫科。该虫在我区主要危害小叶杨(Populus simonii)、箭杆杨(P.nigra var.therestina)、旱柳(Salix matsudana)等主要造林树种,故对林业发展威胁极大。在新疆、内蒙古、甘肃等地均发现此虫。1972年以来我区在青铜峡县树新林场、银川市园林场、银川市绿化队、平罗园林场、贺兰县洪广林场、石咀山市大武口地区、中卫县沙坡头、陶乐县苗圃等地均有发现,有的地区业已危害成灾。  相似文献   

14.
杜平 《绿色科技》2012,(8):57-58
简述了花椒吉丁虫的分布、危害、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探讨了花椒吉丁虫的发生与环境的关系,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15.
梨绿吉丁虫是危害梨果的主要害虫之一。通过对榆次区梨绿吉丁虫连续四年的观察,摸清了该虫在榆次区的发生时间、危害状况、生活史以及生态习性,提出了综合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梨绿吉丁虫是危害梨果的主要害虫之一。通过对榆次区梨绿吉丁虫连续四年的观察,摸清了该虫在榆次区的发生时间、危害状况、生活史以及生态习性,提出了综合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大斑啄木鸟 Dendrocopos major(L.)是河西防护林重要蛀干害虫——十斑吉丁虫的优势天敌鸟类。本项试验在搞清该鸟生活习性的基础上进行了人工招引试验,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为今后在河西地区开展鸟类生态研究及利用展示了前景。  相似文献   

18.
二、杨树叶部及枝干病害(一)杨白粉病1、发生与危害:主要危害青杨、加拿大杨、小青杨、小叶杨等。杨白粉病发生,在叶片初生淡绿斑,很快就长出白粉(病菌的菌丝和分生孢子),粉斑初为圆形,后陆续连成片状,于夏末秋初又在白粉层上生出黄褐色的小球状物(病菌的闭囊壳),后渐变黑,密集。树叶一般不枯死,但幼苗得病时叶淡绿、变薄,甚者扭曲,苗木生长不健康,对大树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核桃小吉丁虫属鞘翅目吉丁虫科,是危害枝干的害虫,分布于全国各地,主要危害核桃、桃树、杏树等果树。通过对岐山县核桃经济林连续三年的调查,掌握了核桃小吉丁虫危害的特点,并提出了防治措施及建议,为今后防治核桃小吉丁虫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杨吉丁虫在雁北地区九梁洼、落阵营林场等都有发生,其面积达十万余亩,其中五万四千亩受害严重,被害树皮环状干裂与木质部分离,形成枯立木。为确保林木健康成长,加快绿化步伐,我们对杨吉丁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观察和防治试验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一、生活史与习性1.生活史:杨吉丁虫在雁北地区三年一代。以幼虫在皮层、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越冬,来年四月上旬开始为害。四月中旬开始化蛹,下旬为化蛹盛期,蛹期二十天左右。五月上中旬成虫开始羽化,五月下旬到六月上旬为羽化盛期,成虫期三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