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黑河地区黑龙江省林业厅所属林区大型草食性野生动物生境研究中,利用森林资源调查的成果,结合大型草食性野生动物适宜生境的森林环境条件,确定了区域大型草食性野生动物栖息地的范围和林分类型。针对区域大型草食性野生动物的现状,提出了区域野生动物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对黑河市省林业厅所属林区大型草食性野生动物生境监测研究课题研究中发现,人为干扰对大型草食性野生动物的影响主要方面包括:林地开垦、道路交通和盗猎。并提出了消除影响的措施,即建立野生动物类型保护区、修建野生动物廊道和加大野生动物保护法以及保护条例的宣传和执行。  相似文献   

3.
作于1996~2000年对本溪地区的野生动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统计了本溪地区野生动物的种类,查清了51种国家重点保护和有重要经济价值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分布区域和生境状况,分析了影响野生动物资源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对野生动物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提出了保护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4.
生境评价是野生动物有效保护与管理的基础。利用2017年6月至2019年11月期间保护区开展的本底调查和红外相机监测获得的藏酋猴分布点位数据以及环境变量数据,运用MaxEnt模型对大相岭保护区藏酋猴的生境适宜性进行评价分析。模型的评价结果为好。研究结果表明:海拔(69.59%)和坡向(19.08%)是影响藏酋猴生境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二者累积贡献率达到88.67%。生境适宜区主要分布于保护区的西北边大部分区域以及东南边的中部和上部区域,适宜生境面积总和为312.77 km2,占整个保护区面积的80.20%。藏酋猴偏好在海拔1 500~2 500 m(尤其2 100 m左右)、山体的西北坡(阳坡)活动。藏酋猴适宜生境存在一定程度的破碎化。为了更好的保护该区域内的藏酋猴资源,有必要加强种群保护,注重生境斑块边缘的人为干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适当人工放归,促进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相似文献   

5.
吴碧华 《绿色科技》2015,(1):112-113
调查了尤溪县陆生野生动物生境和种群现状,分析了陆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陆生野生动物保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红外相机技术已发展成为陆生兽类、地面活动鸟类资源调查和监测研究的重要常规技术。红外相机主要通过照片和视频来记录并获取野生动物的种类及其群体大小、分布(相机位点信息)、拍摄照片数、行为(重点为活动节律)、生境(植被、海拔等)等数据。这些数据有助于从种群、群落和行为等方面来分析野生动物在监测区域的基本特征。然而,获得这些数据必须建立标准的红外相机调查规范要求,在布设红外相机时遵循相应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野生动物资源的定期调查与持续监测是维持、评估及管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为明确黑龙江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物资源的底数和种群变化特征,2022年11月至12月对自然保护区内的兽类和林栖鸟类开展冬季调查。根据足迹链及其他痕迹对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进行间接调查统计,并采用样带法估算种群数量,通过生境片断化程度、保护现状、发展趋势等3个方面对栖息地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在布设的56条样带中发现:兽类3目7科12种,且种群在数量和分布上都具有相当规模,以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紫貂(Martes zibellina)、貂熊(Gulo gulo)、驼鹿(Alces alces)较突出;林栖鸟类1目1科2种,为黑嘴松鸡(Tetrao urogalloides)和花尾榛鸡(Tetrastes bonasia)。原麝、貂熊、驼鹿与紫貂的栖息地质量良好,雪兔(Lepus timidus)、马鹿(Cervrs canadensis)与黑嘴松鸡的栖息地质量较差。根据调查分析评价结果提出建立健全科研监测体系、恢复野生动物生境连通性等针对性管理建议,以推进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水平...  相似文献   

8.
综合运用常规种群调查法和最大熵模型法,对四川黑竹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珙桐、光叶珙桐种群结构与适宜生境的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内的珙桐、光叶珙桐种群处于初衰型和衰退状态,种群生存空间狭窄。珙桐种群的适宜、次适宜生境面积分别为39.54 km~2和158.75 km~2,主要影响因子为海拔、植被类型和坡度;光叶珙桐种群适宜、次适宜生境面积分别为48.07 km2和176.26 km~2,主要影响因子为海拔和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9.
2008年雪灾之后三峡库区红腹锦鸡种群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评估2008年罕见雪灾对三峡库区野生动物的影响程度,选择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红腹锦鸡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呜叫计数法,在库区选定以往年份进行过32个样点调查的6个区域进行重复调查.结果表明,雪灾之后库区红腹锦鸡繁殖期占区雄鸟种群密度降低到35.11%,生境质量对红腹锦鸡种群存活率表现出明显差异.大面积人工营造的日本落叶松纯林生境中存活率最低(6.30%),自然更新且人类活动影响程度较低的落叶阔叶 针阔混交林以及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生境中存活率较高(54.66%~91.36%).  相似文献   

10.
浑河源地区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近10a的调查研究,基本查清了浑河源地区野生动物资源的种类构成。文章分析了其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提出了该地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和利用建议,并对固定样地调查技术在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温州市陆生野生动物资源利用现状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温州市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结果,分析了温州市自然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资源与野保管理工作的现状,指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扩大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教育,加强野生动物资源和生境的保护,加大对野生动物产业市场的监督和引导,规范"许可证"审批制度、开展重点野生动物的专项调查以及建立健全监测网络和信息管理系统等对策,以期促进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生境是动物赖以生存和繁衍的重要场所,是动物日常采食、休息等日常行为的根基所在,生境的质量及其可利用程度是决定动物种群生存的关键。在自身研究和前人大量文献资料支撑下,综述了不同时间尺度上中国陆生野生动物生境选择研究的概况,以期对后期开展生境利用研究工作给予一定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辽阳地区野生动物种类的调查,统计出40种国家重点保护和有重要经济价值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深入分析了影响野生动物资源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对野生动物资源进行综合评价,提出了保护管理措施和合理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4.
哲里木盟野生动物资源相当丰富,文章就该区内经调查所知141种鸟类和24种兽类的分布情况、生境特点、生活习性,区系组成和管理保护方面进行了论述,为保护和发展该区野生动物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分层抽样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野生动物数量调查是森林野生动物管理的基础和先行,只有弄清动物资源数量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经营、管理。弄清动物数量又是动物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动物数量和种群结构是紧密相关的。而要想建立自然保护区和狩猎场,没有数量调查取得的基础数据当然是不能设想的。我们将要讨论的野生动物数量调查方法总是指抽样调查方法,因此将自然地使用生物统计学的许多原理。为讨论方便,不作特别声明我们常假设调查进行时期所欲调查动物的种群数最保持不变,迁入、迁出、死亡、出生等效应暂予忽略,这类种群称为封闭种群,与此相对的种群则称为开放种群。野生动物数量调查的精度、可靠性一股总是要比森林资源调查低些,这是由调查对象的活动性、隐蔽性、对人的警惕性等多方面原因决定的。动物生态学中对动物计数得到的数量称绝对密度,而单位面积上的动物数量称相对密度。下面采用的密度一词有的指相对密度有的指绝对密度。  相似文献   

16.
野生动物数量调查是森林野生动物管理的基础和先行,只有弄清动物资源数量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经营、管理。弄清动物数量又是动物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动物数量和种群结构是紧密相关的。而要想建立自然保护区和狩猎场,没有数量调查取得的基础数据当然是不能设想的。我们将要讨论的野生动物数量调查方法总是指抽样调查方法,因此将自然地使用生物统计学的许多原理。为讨论方便,不作特别声明我们常假设调查进行时期所欲调查动物的种群数最保持不变,迁入、迁出、死亡、出生等效应暂予忽略,这类种群称为封闭种群,与此相对的种群则称为开放种群。野生动物数量调查的精度、可靠性一股总是要比森林资源调查低些,这是由调查对象的活动性、隐蔽性、对人的警惕性等多方面原因决定的。动物生态学中对动物计数得到的数量称绝对密度,而单位面积上的动物数量称相对密度。下面采用的密度一词有的指相对密度有的指绝对密度。  相似文献   

17.
在对福建省极小种群植物观光木野生资源和生境调查的基础上,对其野生资源分布、生境及保护现状进行分析,根据植株分布的野外生境特征、分布区位等提出有效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空间利用与生境选择动态特征研究,是深入了解野生大熊猫种群动态及生境状况的重要途径,也是实施大熊猫保护的主要科学依据。本文基于2001年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2012年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及2016年保护区野外生境调查数据,研究了草坡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种群空间分布动态变化和生境选择动态特征。结果表明:空间利用方面,随着草坡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种群数量的增加,大熊猫的空间利用面积扩大了45.62%,大熊猫在空间分布上有明显扩散的现象。生境选择动态方面:在选取的7个微生境因子中,草坡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对坡向、海拔、坡度的选择趋向于均衡选择、向高海拔选择、向较大坡度选择;对坡型、植被类型、森林起源、主食竹类型的选择并无明显变化。在一定空间和食物资源条件下,种群数量急剧增加产生的生境压力导致大熊猫对生境的空间利用格局发生明显变化。大熊猫对生境利用面积的扩大和对一定生境的适应表明野生大熊猫有着明显的环境适应和迁移扩散能力。因此,在较大时间尺度上研究保护区野生大熊猫种群的空间利用变化与生境选择动态变化特征,能够了解大熊猫种群的种群动态和对不同生境因子的需求程度,对野生大熊猫种群保护及生境恢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八蕊单室茱萸为云南省特有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和濒危物种。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访问调查,确定八蕊单室茱萸可能分布的区域,开展种群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八蕊单室茱萸目前仅在普洱市和西双版纳州有10个天然种群,其种群规模已低于最小可存活种群,属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和濒危物种,亟需开展保护工作。生境破坏和生境片段化是导致八蕊单室茱单室茱萸濒危的人为因素。提出收集种质资源、营建和管护近地保护种群、建立迁地和回归种群等保育建议。  相似文献   

20.
《山西林业》2012,(3):3-3
6月12日,全省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启动会在山西省林业生态示范基地召开。 根据全国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调查技术规程和山西省实施方案,本次调查由野外种群调查、圈养种群调查和市场调查三部分组成,全部调查工作将于2015年完成。全省调查区域内共划分太行山地、吕梁山地、中条山地、黄河高原北部丘陵——山西、永定河上游盆地、晋中盆地、晋南盆地、晋东南盆地和鄂尔多斯高原——山西部分9个地理单元,随机抽取119个样区,共涉及126种陆生野生动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