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袋栽黑木耳的迅速发展,加之森林资源的减少,传统的用锯末屑做培养料已远远满足不了全国各地栽培户的需求,而且成本大幅度提高。现将利用树叶代替锯末屑栽培黑木耳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阔叶树叶原料处理 把林区落地的树叶和小树枝一起收集回来(新旧树叶均可),在阳光下晒干。用畜力或机动车、粉碎机等加工粉碎,同时每粉碎30千克干树叶,再粉碎10千克豆秸秆  相似文献   

2.
树叶袋栽黑木耳高产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袋栽黑木耳因完全采用锯末屑做培养料早已不能满足发展需要。而利用树叶代替锯末屑栽培黑木耳技术,不仅可节约大量木材,且原料来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成本低,产量高,效益好,阔叶树木一年四季均可以采集,可使树叶的利用价值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3.
<正> 随着袋栽黑木耳的迅速发展,加之森林资源的减少,传统的用锯末屑做培养料已远远满足不了全国各地栽培户的需求,而且成本大幅度提高。如何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开发黑木耳及食用菌原料,是摆在食用菌科技人员面前重要课题。林口县科协食药用真菌推广中心课题组,经过多年刻苦攻关,于1997年利用树叶代替锯末屑栽培黑木耳获得成功。这一新技术的推广,将产生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发前景非常可观。 (一)树叶袋栽黑木耳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张时  汪尚法 《新农村》2009,(2):13-14
用树叶代替锯末屑做培养料栽培黑木耳,不仅可节约大量木材,而且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产量高、效益好。阔叶树木一年四季均可以采集树叶,按普通麻袋计算,每袋树叶成本约1~3元,而锯末屑每袋需8~10元。用树叶做培养料生物转化率比锯末屑提高20%~30%,  相似文献   

5.
随着袋栽黑木耳及食用菌的迅速发展,“天保”工程的推进,传统的用锯末屑做培养料己远远满足不了各地栽培户的需求,而且原料价格越来越高。如何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开发黑木耳及食用菌栽培原料,是摆在食用菌科技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牡丹汀市黑木耳协会、林口县食药用真菌研究会会长,中国农村奔小康专家服务团高级技师聂林富先生,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和刻苦攻关,于1997年利用山区陈旧的树叶代替锯末屑栽培黑木耳及食用菌获得了成功。这一新技术的发明,产牛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发前景广‘阔。该技术连续在中央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中国农村报道”、大众科技报、黑龙江农村报等多家新闻媒体播发和刊登,深受全国各地食用菌栽培户的一致好评和认可,目前该技术已在全国各地区推广应用。树叶袋栽黑木耳新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随着袋栽黑木耳的迅速发展,传统的用锯末屑做培养料已远远满足不了各地的需求。黑龙江林口县科协药用真菌推广中心课题组,利用树叶代替锯末屑栽培黑木耳获得成功,这一新技术的发明,将产生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这篇文章《树叶袋栽黑木耳》如今就好象走入博物馆中的“陈列品”,供人借鉴,但开发运用树叶资源仍有巨大价值,它适应一家一户发展黑木耳生产。据“中国菌王”地栽黑木耳专利权人——刘永昶介绍说吊袋法很容易烂耳,刘永昶基于此才发明了地栽黑土耳技术,详可见本刊杂志1999年第5期“学得种菇一技长,带起乡邻奔小康”。第6期“三色农业架金桥商机点拨早悟道”二文(上述资料备索,来信来电可寄出)“早起的鸟儿有食吃”(1999年2期),市场规则将汇聚英才,共创大业,如今食用菌产业化已见端倪,势成潮流。让我们在特种种养(庭院化)、产业化实践中提升我们的“三识”、“三性”;胆识、见识、认识;悟性、韧性、理性。重温长冈5年前就提出的走增收致富产业化之路吧!  相似文献   

8.
选择6种栽培基质的野生黑木耳、地栽黑木耳、林下地栽黑木耳、棚栽黑木耳共31个黑木耳样品,分析培养基质和栽培方式对黑木耳品质的影响、黑木耳品质特性和感官评价的相关性、黑木耳质构与感官舒适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替代料基质提高了黑木耳复水率和感官得分;感官得分较高的黑木耳硬度、胶黏性、咀嚼性较低,并且与感官得分呈显著正相关,可用量化不同替代料基质培养黑木耳的感官舒适度;传统栽培方式培养的黑木耳复水率高于野生黑木耳,但感官得分与品质特性相关性不高,这种结果是环境差异和人为管理措施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9.
黑木耳是大宗食用菌之一。河北省境内太行山、燕山山区林木资源丰富、气候冷凉,适宜黑木耳栽培。春季吊袋栽培条件可控、管理方便,可提高黑木耳的产量和品质,提高耳农收益。本文作者结合黑木耳生物学特性和河北省气候特点,总结了黑木耳春季吊袋栽培技术要点,为河北省黑木耳春季生产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现今黑木耳产量最高的国家,其中黑龙江、吉林、湖北、云南等多个省市都有野生及人工栽培的黑木耳。野生黑木耳因较难采摘,价格较贵,真正的野生干木耳每斤应在百元以上,而人工栽培黑木耳价格则相对便宜。本文从黑木耳的形态、质地、色泽、结构、膨胀系数等方面论述了野生黑木耳与栽培黑木耳的区别,以便为广大消费者在购买黑木耳时提供有效鉴别依据,不被市场经济混淆。  相似文献   

11.
黑木耳是一种药食两用的食用菌,富含木耳多糖、蛋白质、粗纤维、维生素B以及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具有滋阴养血、补肝润肺、强体通便等功效。目前国内食品制造企业以天然种植黑木耳为主要原料,研制出了黑木耳饼干、黑木耳馒头、黑木耳果冻等深加工产品。本文对黑木耳的营养成分、活性功效以及食品深加工方面进行综述,为黑木耳高附加值产品的深度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黑木耳的栽培条件、水稻与黑木耳轮作的高产原理,重点总结了水稻与黑木耳轮作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林下种植黑木耳是利用黑木耳生长特性,非工厂化的、因地制宜的一种黑木耳生产方式。上海地区土地资源紧张,林下栽培黑木耳不仅可以不占用耕地,还可以发展黑木耳生产,丰富上海地区的农产品,提高林地的使用效率。现根据上海地区林地的特点和黑木耳生长特性,探索总结了林下黑木耳栽培技术,包括栽培季节、菌丝培养、耳场的搭建、出耳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和干制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黑木耳是一种兼具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的大型胶质真菌。自20世纪90年代起,辽西地区开始利用大棚温室开展黑木耳吊袋式栽培,现今辽西地区大面积种植黑木耳效益十分可观,当地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也很高。本文作者就辽西地区的黑木耳吊袋式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包括黑木耳生长发育条件、黑木耳栽培前期管理、棚内管理与黑木耳栽培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以期促进黑木耳吊袋式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椴木栽培黑木耳,黑木耳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和水分均来自耳木,因此适时砍树对于提高耳木质量很重要。我国疆域辽阔,气候千差万别,植被复杂,树木种类繁多,砍树时间无法统一。一般来讲,当耳树叶片变黄时至耳树将要萌芽为止,均为砍树的适期,耳农称之为"叶黄砍树"。这期间,树干贮存的养分最丰富,树液流动不快,树皮与木质部结合较紧密,搬动时不易脱落。此外,如果砍树的方法得当,"叶黄砍树"还有利于留下的树桩(如栎木类)萌芽再生,保持生态平衡。香菇、银耳的椴木栽培也要求"叶黄砍树"。  相似文献   

16.
为黑木耳安全生产和全面提高黑木耳品质质量,分析了黑木耳中农药残来源,并提出了黑木耳张农药污染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了比较南北方黑木耳916品种的形态特征和营养成分,采用显微镜观察、分光光度计检测、ICP-AES元素分析等方法,观察了南北方黑木耳916的孢子、子实体切面,测定其主要化学成分及矿质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南北方黑木耳均为朵状、褐色,但南方黑木耳颜色稍浅,子实体稍小,子实体中的胶质略多于北方的;南北方黑木耳的孢子形态结构相似,均透明,呈月牙状、肾形或柱形;在营养成分上,南方黑木耳的水分、粗脂肪、蛋白质和多糖的含量高于北方黑木耳,而粗灰分和黑色素的含量低于北方黑木耳,钠、铁含量也低于北方黑木耳。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黑木耳的形态、色泽、根部结构、重量、膨胀系数、适口性、质地、耐水性、水溶性、细碎程度、营养成分等方面介绍了野生黑木耳与栽培黑木耳的区别,以期为广大消费者在购买黑木耳时提供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黑木耳又名黑菜、木耳、云耳,木耳科木耳属,为我国珍贵的药食兼用胶质真菌,也是世界上公认的保健食品。黑木耳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铁元素,且蛋白质中的赖氨酸和亮氨酸含量丰富。在黑木耳生产中,要想提高黑木耳产量和质量,种植人员需要掌握黑木耳的高质量栽培技术,加强黑木耳生长期间的管理工作,从而促进黑木耳增产增收。以下介绍黑木耳高质量栽培技术要点,希望能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黑木耳是一种药食两用的食用菌,富含黑木耳多糖、蛋白质、粗纤维、维生素B以及钙、磷、铁等微量元素。目前,国内食品制造企业以黑木耳为主要原料,研制出了一系列黑木耳深加工产品。本文从黑木耳的生物活性物质、保健功效以及食品深加工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提高黑木耳产品附加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