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001年9月。公园内的几株20多年生的榉树出现了早秋叶片大量枯黄,或严重失绿变成火烧状。受害重的树木常常早期落叶,树梢干枯,生长势较弱;受害轻的榉树严重失绿,叶片呈黄绿色。枯枝、干梢相对较少。受害的榉树在公园的分布特征是:株间或同株不同侧枝间的受害程度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毛乌素沙地东南部樟子松的树高、冠幅、胸径、树龄、分枝层数、总枝数、树干偏度、枯枝数目、枯叶情况、枝下高、轮生枝近地层间距、株行距共12个指标的调查、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树高、胸径、轮生枝近地层间距、总枝数生长随树龄的增长而增长,它们和树龄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5、0.91、0.72、0.75;树木的高生长、胸径生长和树龄、总枝数、枯枝数、行距都有较大的相关性.樟子松的栽植密度引起空间竞争是树木产生枯枝、枯叶,树皮剥离,树木偏冠的主要原因.株距、行距和冠幅的相关系数为0.96、0.81.大风引起树木周围的温度、湿度和蒸腾以及受力情况改变,进而导致樟子松生长整体不良,出现树木生长弯曲,偏斜.树木的高生长,粗生长和总枝数生长在纯林中比在混交林中快,但是有提早衰退的趋势.混交林虽然生长较慢,但是没有提早衰退的迹象.  相似文献   

3.
杨树是我国的主要树种,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因其树体高大,生长快,成材率高,所以在林业生产中被列为主要的生产树种。但在杨树的生长过程中,常常受到病虫害的侵袭,给林业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其中杨树烂皮病在众多病害当中较常见和多发,对树木生长产生严重影响,轻则导致杨树放叶晚、叶片变小、枯枝、枯干,严重的会使大片树木死亡。所以要做好预防和治疗,本文对该病的发生及症状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了防治办法,希望对林业生产能有所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4.
位于驻马店市的黄淮学院地处北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校园内树木种类繁多,为使这些树木安全越冬,就需要很精心的养护,尤其要注意冬季树木病虫害的防治。本文从冬耕深翻、清除枯枝落叶、树干涂白等方面入手,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杨树腐烂病,又称烂皮病,是由黑腐皮克属部分真菌引起的干枝病害,对杨、柳和榆等树种危害极大。该病是潜伏侵染性病害,当出现干旱、水涝、冻害、日灼等恶劣条件,以及苗木移植或强度修剪后不易恢复树木生机时,病害迅速发生,轻者影响树木生长,出现放叶晚、叶片变小、枯枝、枯干等病状,重者造成树木成片死亡。  相似文献   

6.
浙江小异危害壳斗科的甜槠和米槠等树种 ,在浙江泰顺 1a发生 1代 ,孤雌生殖 ,以卵在林下枯枝落叶层中越冬 ,若虫和成虫大量取食寄主树叶 ,造成树木生长严重衰弱甚至枯死。还报道了该虫的年生活史、生活习性和天敌情况 ,并提出了防治建议。表 4参 3  相似文献   

7.
浙江小异危害壳斗科的甜槠和米槠等树种, 在浙江泰顺1 a 发生1 代, 孤雌生殖,以卵在林下枯枝落叶层中越冬, 若虫和成虫大量取食寄主树叶, 造成树木生长严重衰弱甚至枯死。还报道了该虫的年生活史、生活习性和天敌情况, 并提出了防治建议。表4 参3  相似文献   

8.
杨树烂皮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对杨属和柳、榆等树种危害极大.该病是潜伏侵染性病害.当出现干旱、水涝、日灼、冻害等恶劣条件,以及苗木移植或强度修剪后不易恢复树木生机时,病害便迅速发生,轻者影响树木生长,出现放叶晚、叶片变小、枯枝、枯干等病状,重者造成树木成片死亡.  相似文献   

9.
城乡园林建设中,树木栽种和养护均对树木的生长起着关键性作用。园林建设者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去养护树木,说明园林树木养护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绿化效果。因此,本文重点研究园林树木的栽种技术和养护方法,以不断强化园林树木的后期管理。  相似文献   

10.
浙江小异Xiu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小异Xiu危害壳斗科的甜槠和米槠等树种,在浙江泰顺1a发生1代,孤雌生殖,以卵在林下枯枝落叶层中越冬,若虫和成虫大量取食寄主树叶,造成树木生长严重衰弱甚至枯死。还报道了该虫的年生活史、生活习性和天敌情况,并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泰山油松古树树势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古树名木是人类宝贵的自然遗产,科学准确地评价古树健康状况是实施古树名木保护与复壮的基础。选择有代表性的15株泰山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古树,运用层次分析法(APH)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泰山油松古树树势状况进行评价和分析。所调查的指标包括形态指标、生长指标、生理指标和枯死状态等4个方面共14个指标。研究表明:15株油松古树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衰老表征,轻度衰老古树E0051和I0001与健壮油松相比,各项指标没有明显下降;中度衰老古树D0110,E0043,G0002等树冠残缺、枝条枯死、光合能力下降;J0008,E1108,E1097和E0002树势衰老情况严重,针叶稀疏、主枝及大枝大量枯死、细胞膜透性受到损伤。根据树势的不同,对油松古树进行复壮养护处理。图1表13参30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天然林自然整枝规律,确定表征自然整枝指标及其主要影响因子,为森林抚育、优化林分结构、促进自然整枝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幼龄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天然林为对象,利用32块样地共1 279株立木实测数据,以活枝下高、活枝下高占树高比例、死枝下高、死枝下高占树高比例、活枝下高与死枝下高差作为自然整枝指标同林木和林分因子进行相关分析,探讨不同结构林分自然整枝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确定影响自然整枝的主要因子。【结果】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的活枝下高、活枝下高占树高比例、死枝下高、死枝下高占树高比例、活枝下高与死枝下高差平均值分别为4.8 m、46.4%、2.8 m、25.2%、1.4 m。不同密度和聚集系数的林分自然整枝差异极显著(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林木胸径、林木树高、林木冠幅、林木年龄、林分平均胸径、林分平均树高、林分密度、聚集系数等因子影响自然整枝。除死枝下高占树高比例以外,其他4个自然整枝指标均受多个因子的影响,但各因子所影响的指标不完全一致。其中,林分密度和聚集系数同死枝下高、死枝下高占树高比例、活枝下高与死枝下高差等3个指标呈显著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密蔽东魁杨梅园夏季修剪的坐果效应进行研究,以明确其夏季修剪量,科学指导杨梅生产。【方法】在相同的管理水平条件下,对10年生密蔽东魁杨梅分别进行夏季轻剪(修剪量控制在全树枝干量的5%左右)、适度修剪(修剪量控制在全树枝干量的20%左右)、重剪(修剪量控制在全树枝干量的40%左右)、不修剪试验,探讨不同修剪量对密蔽东魁杨梅坐果的影响。【结果】夏季不同程度修剪对密蔽东魁杨梅树冠内膛成枝量、内膛坐果量、单株产量及果实品质均有影响,其中以修剪量控制在全树枝干量的20%左右单株产量最高,果实品质较好。【结论】适度修剪可以改善杨梅树冠内膛通风透光条件,促使内膛萌发枝条,树冠内外结果,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适宜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密蔽东魁杨梅园夏季修剪的坐果效应进行研究,以明确其夏季修剪量,科学指导杨梅生产。【方法】在相同的管理水平条件下,对10年生密蔽东魁杨梅分别进行夏季轻剪(修剪量控制在全树枝干量的5%左右)、适度修剪(修剪量控制在全树枝干量的20%左右)、重剪(修剪量控制在全树枝干量的40%左右)、不修剪试验,探讨不同修剪量对密蔽东魁杨梅坐果的影响。【结果】夏季不同程度修剪对密蔽东魁杨梅树冠内膛成枝量、内膛坐果量、单株产量及果实品质均有影响,其中以修剪量控制在全树枝干量的20%左右单株产量最高,果实品质较好。【结论】适度修剪可以改善杨梅树冠内膛通风透光条件,促使内膛萌发枝条,树冠内外结果,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适宜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两种干扰模式(未择伐、择伐)下紫椴次生林中枯立木和活立木的数量及空间结构特征,探究林分生长状态、演替过程以及枯立木形成的主要原因,为紫椴次生林的生长、保护以及经营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活立木、枯立木物种组成、径级结构、高度级结构及空间结构。结果(1)在择伐林分中,紫椴和色木槭以及其他活立木占优势地位的树种在枯立木中也同样占优势地位,而未择伐林分中,紫椴在活立木和枯立木中占优势,但色木槭只在活立木中占优势,枯立木中并不多见。(2)两个林分中小径阶的活立木和枯立木均占优势,径阶结构均大致呈倒J型。两个林分活立木高度级结构大致呈左偏山峰状,而枯立木大致呈倒J型,小个体枯立木所占比例较大,因此可以分析出两个林分枯立木形成主要的原因是林木间竞争。(3)由空间结构参数三元分析可知,两个林分中呈随机分布、高度混交且占优势的活立木较多。而大多数枯立木处于随机分布、劣势状态,且周围林木均为其他树种或仅有1株为同树种。(4)通过枯立木结构参数四元分布可知,两个林分枯立木总体呈现随机分布,具有很强的种间混交,且大小分化很明显。四元分布能反映出该状态下的枯立木周围存在3 ~ 4株活立木。【结论】 以上信息进一步说明林木种间竞争是该种林分枯立木形成的主要原因。该研究分析了2种紫椴次生林活立木及枯立木空间结构及数量特征,不仅可以探究该类型次生林枯立木形成的主要原因,也为其保护和经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腐烂病是苹果树的重要枝干病害,主要造成死枝、死树。论文旨在明确低温等环境因子和枝条龄期等寄主因子对腐烂病菌(Valsa mali)侵染致病的影响,分析腐烂病流行成灾的原因,为腐烂病的流行预测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人工控制环境条件下的接种试验,检测腐烂病菌在苹果枝干各部位的定殖率,观测腐烂病菌在伤口内的定殖部位,测试低温冷冻、枝条浸水后冰冻、枝条失水、枝条龄期等因子对接种腐烂病菌侵染致病的影响。【结果】8月份用分生孢子喷雾接种的苹果树,次年3月份检测,7个枝位的带菌率都接近或超过90%;接种到伤口上的腐烂病菌主要定殖于伤口坏死组织内,并在死组织内生长扩展,但没有穿透伤口外围的愈伤木栓层而侵入活体的皮层组织致病;在检测的6个枝位中,新鲜伤口对腐烂病菌侵染致病最为敏感,接种发病率最高,果柄痕次之,叉丫、芽眼和果苔枝的敏感性稍差,发病率稍低,皮孔抗病性最强,接种病菌不能致病;低温冷冻和浸水后冰冻(枝条上形成冰晶)都能增加枝条芽眼部位对接种腐烂病菌的感病性,其中-25和-18℃两个温度下处理枝条的接种发病率显著高于-10、-7和0℃ 3个温度处理枝条的接种发病率,浸水后冰冻枝条(模拟冬季降水后结冰的枝条)的接种发病率显著高于相同温度处理未结冰枝条的发病率;在低温冷冻和浸水后冰冻处理的枝条中,一年生枝条的接种发病率显著高于二年生枝条的发病率;一年生枝条经浸水冰冻处理后,梢部的接种发病率显著高于同一枝条基部的发病率;浸水后冰冻再经失水处理枝条(模拟枝条越冬后因大风、高温等失水),对腐烂病菌的侵染致病更加敏感,接种发病率显著高于浸水后冰冻枝条的发病率,而且失水量越大,接种发病率越高,芽眼部位的接种发病率最高可达85%。【结论】腐烂病菌易在苹果枝干上定殖,定殖病菌主要在伤口或枝干表层死组织内存活并生长,定殖病菌能否侵染致病关键取决于环境因子对枝条栓皮层的破坏;低温冷冻,尤其低于-15℃的低温冻害能破坏枝条的栓皮层和皮层,增加苹果枝条对腐烂病菌侵染致病的敏感性;与低温冷冻相比,浸水后冰冻对枝条栓皮层的破坏作用更大,结冰枝条对腐烂病更加敏感;枝条浸水冰冻后再失水,对枝条的破坏作用尤为严重,枝条越冬后失水能显著增加其对腐烂病菌侵染致病的敏感性;枝条的龄期不同,栓皮层的发育成熟度、强度和韧度各不相同,受不良环境因子的影响后,其受到破坏的程度也不同;树体不同部位栓皮层的结构不同,对腐烂病菌侵染致病的敏感性也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天牛属一类钻蛀性害虫,主要以幼虫危害,钻蛀树干、枝条及根部,严重危害林木、果树,特别是松墨天牛传播松材线虫,引起马尾松等大量枯死。该文对峡江县境内天牛主要分布种类、危害情况及综合防治措施进行简要综述,以为防治天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危害橄榄果实的杧果小齿螟以幼虫蛀食橄榄果实,受害林分虫株率达10%~100%,单株果实受害率5%~60%。该虫在福建平和1年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或蛹在枯枝、朽木或树干裂缝内越冬,5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经1~3d后交配产卵,卵产于两果之间靠接处,卵期6~8d。幼虫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下旬,7月下旬至8月下旬有2个危害高峰期;老熟幼虫爬出蛀果在枯枝或朽木中化蛹,蛹期13—21d。该虫危害下坡比上坡重,不同品种之间大红心受害较重。清除树上、园中枯枝朽木,能显著减少虫口密度,可有效降低受害率。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采用营林卫生伐措施,清理遭受病虫危害的松树病枯死树、衰弱木、被压木、枯枝等,分析比较常年清理、集中清理和不清理等不同处理方式对松墨天牛成虫种群数量动态和松病枯死树数量变化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经3a的处理,3种处理方式对松墨天牛成虫种群数量动态和松病枯死树数量变化差异明显。其中,松墨天牛成虫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分别为:常年清理为94.09%和94.62%、集中清理为52.82%和57.03%,不清理天牛成虫虫口数量增加9.91%;松病枯死树减退率和防治效果分别为:常年清理为100%和100%、集中清理为69.28%和86.53%,不清理松病枯死树数量增加128.02%。  相似文献   

20.
无瓣海桑人工林树冠生长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雷州半岛无瓣海桑人工林树冠生长及林木分级进行分析,提出冠长、冠积等生长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无瓣海桑各分级木的冠幅差距趋于减小;冠长率的变化总体上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减小,但各分级木之间冠长率的差异趋于变大;不同密度无瓣海桑林分优势木、平均木和被压木的平均冠积分别达58.500、32.597、19.214m3,各分级木平均冠积的差异随密度增加而减小;无瓣海桑具有一级分枝高度较低的特点,60%以上的无瓣海桑其枝下高〈1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