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影响鹅种蛋孵化率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种蛋的质量,二是种蛋保存环境,三是孵化条件。1种蛋的质量1.1种蛋的来源种蛋来源于饲养管理良好,健康高产的种群。科学饲养种鹅,提高种蛋的受精率。  相似文献   

2.
不同鸭种蛋品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测定处于产蛋高峰的5个种鸭群同一天各100枚种蛋的蛋重、蛋形指数、蛋壳强度、蛋壳厚度等四个蛋品质指标,比较了5个种鸭群种蛋的蛋品质。结果表明,5个鸭群种蛋明显可分为3类,祖代番鸭与父母代番鸭种蛋为一类,金定鸭与“苏牧”鸭种蛋为另一类,而SM3樱桃谷鸭种蛋自成一类。每类种蛋的各项指标接近,而与其他类种蛋存在一定差异。从蛋品质各指标综合分析来看,番鸭种蛋品质最好,而SM3樱桃谷鸭种蛋品质最差,这解释了生产中为什么樱桃谷种蛋破损率比较高的缘故。  相似文献   

3.
皖西白鹅孵化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种蛋的选择、保存及消毒 1.种蛋的选择.(1)种蛋来源.种蛋应选自具有《种畜禽生产许可证》、《动物卫生合格证》的种鹅场.要求种鹅遗传性状稳定、生产性能优良、繁殖力较高、未感染过传染病.(2)蛋形.皖西白鹅种蛋的蛋型指数应在1.4~1.5.畸形蛋不能做孵化用.  相似文献   

4.
1种蛋的选择种蛋的品质对种蛋孵化率和雏鹅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应严格选择种蛋。种蛋来源清楚可靠,以来自本场为好,进行自繁自养,要求种蛋来自高产,健康无病,卫生防疫条件好,严格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疫苗,无鹅传染病的种鹅;外购种蛋也应来源于  相似文献   

5.
孵化工作,从广义上讲应该包括三部分:种蛋的来源、保管和处理;孵化过程操作;出售前雏鸡护理。 1 种蛋质量是保证孵化率和育雏成活率的根本 1.1 种蛋的来源 实际—仁,种蛋来源于两种途径:一种为人工授精蛋,适合于规模生产。另一种为自然配种种蛋,来自健康、年轻鸡群的品质高且又新鲜的种蛋,有利于提高出雏率和成活率。而来自老龄和患病鸡群的厚壳、污染的种蛋,将对出雏率和成活率产生致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柴鸡繁殖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孵化场来自放养华北柴鸡和笼养华北柴鸡不同季节种蛋孵化性能调查,并进行饲养试验比较两种来源种蛋后代饲养效果.结果表明:放养鸡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和健雏率极显著低于笼养鸡种蛋(P<0.01),死胚率极显著高于笼养鸡种蛋;季节显著影响种蛋受精率(P<0.05)、受精蛋孵化率(P<0.05)、入孵蛋孵化率(P<0.05)和健雏率(P<0.01);季节和种蛋来源对受精蛋孵化率、健雏率存在互作效应(P<0.05).但是,放养条件好的情况下种蛋也可以达到种鸡场种蛋一致的孵化性能效果.不同来源种蛋对雏鸡的生长性能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放养鸡种蛋影响孵化性能,但对雏鸡饲养效果没有影响,管理条件好的放养鸡可以留作种用.  相似文献   

7.
44如何选择种蛋?优良种鹅所产的蛋并不全部是合格种蛋,种蛋品质优良与否,对孵化率和雏鹅的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种蛋应按下列各项要求进行严格选择。首先要注重种鹅的品质。种蛋应来自饲喂营养全价的饲料、管理健全、生产性能高、受精率高、体质健康的鹅群。鹅种蛋保存时间愈短,胚胎生活力愈强,孵化率愈高。种蛋在产出7日后入孵,孵化率会逐渐下降,故以产后1星期内的种蛋为宜,3 ̄5天为最好。如果蛋壳发亮,气室大,多是陈蛋,不宜用于孵化。种蛋要选择大小合适,形状正常的椭圆型蛋。蛋重应符合品种标准,过大种蛋孵化率低;过小种蛋孵出的鹅…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种蛋保存条件、保存时间、孵化环境等进行分析,旨在研究影响鹅种蛋孵化的相关因素,指导鹅种蛋的孵化,以提高孵化效率和孵化成绩。结果表明种蛋蛋重在品种要求范围之内时,种蛋保存温度20℃、保存时间3~5 d、保存时种蛋的钝端向下、孵化机外环境温度在20~30℃时是提高种蛋孵化性能的最优条件。  相似文献   

9.
一、饲养高产健康种鸡 ,提供优质合格种蛋不同品种的母鸡 ,由于遗传特性及活动能力不同 ,受精率和孵化率也不同。因此 ,为了提高种蛋孵化率 ,应选择生产性能优异的鸡种 ,并对供种鸡群定期进行疫病净化 ,消灭蛋源性传染病。同时要加强种鸡饲养、保证种鸡营养 ,种鸡日常管理和营养水平应严格按本鸡种要求进行 ,种鸡产出的种蛋应严格选择 ,剔除不适于种用的蛋 ,保证蛋的品质。二、加强种蛋管理 ,保持种蛋品质种蛋产出后 ,暴露在外界环境中极易受到污染。种蛋存放的温度、湿度要适宜 ,存放时间应尽量缩短。存放1周以上的种蛋应小头向上放 ,并每…  相似文献   

10.
正在鹅种蛋孵化时,做好种蛋的选择、保管和消毒工作对提高孵化率效果是至关重要的。即使是优良种蛋又经过严格的挑选,如保管不当、消毒不严也会导致孵化率下降。所以,在孵化前应做好种蛋的选择、保管和消毒工作。1种蛋的选择1.1种蛋来源的选择鹅种蛋应来自生产性能高、无传染病、受精率高、饲料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比较50克以上的异常种蛋(白壳蛋、纹路蛋、花斑蛋、沙壳蛋)与正常种蛋的孵化效果,为提高种鸡场种蛋率、控制生产成本提供参考数据。研究共进行了3批次重复孵化试验,主要考察孵化率、种蛋失水率、健雏率及雏鸡前期成活率。结果表明:异常种蛋中的白壳蛋、纹路蛋、花斑蛋的主要孵化指标接近或好于对照组(正常蛋),鸡苗体重达到良凤花鸡鸡苗标准,鸡苗前期饲养成活率高。本结果表明,上述3种异常种蛋可以作为种蛋入孵,提高经济效益;异常种蛋中的沙壳蛋主要孵化指标均稍差于其他试验种蛋,不建议作为正常种蛋入孵。  相似文献   

12.
要孵出健康优良的雏鸡需要优质的种蛋,健康的种鸡、良好鸡舍条件、营养全面的饲料和饲养管理水平都是生产优质种蛋的必要条件.种蛋的管理也是生产成绩得到落实的重要一环,其贯穿了种蛋从产出到入孵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
笔者通过试验研究温度、湿度及种蛋保存时间3种因素对种蛋孵化的影响,从而得出种蛋孵化的最适宜条件,以便给养殖者提供切实可靠的理论依据,提高种蛋的孵化效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1种蛋的选择种蛋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孵化率的高低,影响到雏鸡的健康和以后的生产性能,因此,对于种蛋应严格挑选,在选择种蛋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1种蛋必须来自于健康、高产的鸡群受精率要在85%以上,这样才能得到健康的雏鸡,才能获得较高的生产性能。这需要掌握适当的公母配合比例和人工授精技术,带有支原体和马立克氏病的鸡群不能做为种蛋的来源。1.2种蛋的保存时间种蛋以越新鲜越好,若种蛋存放时间过长,则影响孵化率,种蛋存放时间春季不超过7孵化率,种蛋存放时间春季不超过7天,夏季不超过5天,冬季不超过10天为宜。1.3种蛋的品质蛋形…  相似文献   

15.
1提高鹅孵化率的措施 种鹅及种蛋的选择。首先要选择生产性能优异的种鹅。其次要对种鹅进行规范化管理,定期进行消毒防疫,加强种鹅的饲养,保证种鹅的全面营养和水分的供应。并且要控制种鹅的开产日龄,开产过晚或开产过早都不宜留种。最后要严格选择种蛋(蛋重应该控制在75~130克),剔除歪头、薄壳、破蛋、畸形严重的不合格种蛋,确保种蛋品质。  相似文献   

16.
获取最大数量的优质种蛋是种禽场的重要目标,而种蛋大小是衡量种蛋质量的标准之一。影响种蛋大小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鸡种、营养、开产日龄、环境温度等几个方面。1.鸡种不同鸡种之间种蛋大小存在着差异。一般来说,肉用种鸡的种蛋要比蛋用种鸡的大,而蛋鸡中褐壳蛋鸡、浅褐色壳蛋鸡的种蛋要比白壳蛋鸡的大。即使是同一鸡种中各品系之间根据不同的育种目标,其种蛋大小也各有不同。如罗曼褐壳蛋鸡中,A、B、C、D品系的种蛋要明显大于E、F品系的种蛋。2.营养2.1.蛋白质蛋白质水平(或者更精确地说蛋白质进食量)是影响种蛋大小的主要营养因素,通过调整日粮的蛋白质水平可改变种蛋的大小。据马克·诺斯的资料,日粮的蛋白质水平每增减1%,约可使蛋重增减1.2克。在蛋白质中,含硫氨基酸或蛋氨酸可影响种蛋大小,在中期限制含硫氨基酸的用量可控制产蛋末期蛋的大小,增高产蛋期最后5~10周内的种蛋合格率。另据达切尔(1991)报道,一次减少蛋氨酸量0.01%,每次增减之间的间隔时间不少于3~4周,采用这种方法可使最终蛋重比常规生产减少2克之多。  相似文献   

17.
(一)选好种蛋 1.种蛋来源.种蛋一定要来自健康鹅群,首先种蛋应选自遗传性状稳定,生产性能优良、繁殖力较高的鹅群.其次种鹅在产蛋前按免疫程序进行了免疫,保证雏鹅出壳后有足够的母源抗体.  相似文献   

18.
1 选好种蛋 种蛋要求来自健康的、饲养管理正常的、公母比例适当的种山鸡群,这样就保证了种蛋的质量和较高的受精率.  相似文献   

19.
1种蛋的选择1.1种蛋要来源于高产鹅群种蛋要选择生产性能高、繁殖力高、遗传性状稳定、未感染传染病的种鹅群。种鹅宜选1~4年的鹅,且公母比例适当。选购种蛋,宜提前与供应户签好合同,了解、指导对方做好种鹅饲养管理、疫病防治工作,确保种蛋在质量上、数量上得到保障。1.2种蛋要新鲜、清洁种蛋一般在1周内孵化效果较好,3~5d孵化最佳。随着存放时间延长,则孵化率降低。  相似文献   

20.
1.种蛋质量的选择:要想得到效价高、产量高的病毒液,首先要选择种蛋,SPF种蛋是最为理想的。其次是非免疫种蛋,种蛋要选择大小均匀,蛋壳比较光滑,没有粪便污染,无破损,蛋壳钙质比较好的,为合格种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