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为探索快速判定鲜烟叶成熟度的定量标准,以烤烟品种云烟97为试验材料,采用USB4000光谱仪测定了各部位不同成熟度鲜烟叶的光谱反射率,建立了鲜烟叶成熟度定量判定标准,并研究了光谱反射率与鲜烟叶成熟度、烤后烟叶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光谱反射率与鲜烟叶成熟度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光谱反射率能够较灵敏地区分叶片10%梯度黄绿色面积差异。结合烤后烟叶各项质量指标,下、中、上3个部位烟叶适宜成熟度对应的鲜烟叶光谱反射率分别为33.5045.00、59.2145.00、59.2171.21、61.6571.21、61.6576.71。因此,光谱反射率可以作为大田烟叶成熟度的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2.
一种基于反射光谱的烤烟鲜烟叶成熟度测定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实现烤烟鲜烟叶成熟度的准确测定,使用ASD Fieldspec FR2500光谱仪进行了5个不同成熟度烤烟鲜烟叶的可见/近红外(350~1 650 nm)光谱测定和分析,研究了鲜烟叶成熟度的反射光谱特性,建立了量化判别烟叶成熟度模型并作了验证.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鲜烟叶在可见光503~651 nm之间光谱差异极其显著.通过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514 nm、629 nm、650 nm的反射率共3个主要预测因子的典则判别分析模型.判别模型的准确率检验结果是训练样本为98%,验证样本为97%.基于高光谱的烟叶成熟度判别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健性.使用光谱技术进行鲜烟叶成熟度判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以内在质量为导向的曲靖基地烟叶成熟采收量化标准,定点分析了不同采收成熟度鲜烟叶的颜色量化参数、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和感官品质状况,明确了采收成熟度对烟叶内在品质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①不同采收成熟度鲜烟叶的颜色量化参数差异明显,随采收成熟度提高,鲜烟叶的明度值L和黄度值b呈梯度上升。②不同采收成熟度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差异规律在不同年份和部位间表现一致。采收成熟度由欠熟~成熟,烤后烟叶糖含量上升,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等非烟碱类含氮物质含量下降。③提高烟叶大田采收成熟度对烤后烟叶香气质感的改善作用明显。基地中部烟叶在尚熟~成熟采收,上部烟叶在成熟采收,烤后烟叶的感官评吸质量相对较好。④分别针对中部和上部烟叶,提出了基于颜色参数的烟叶采收成熟度量化判断标准,可在基地烟叶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一种基于反射光谱的烤烟鲜烟叶成熟度测定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实现烤烟鲜烟叶成熟度的准确测定, 使用ASD Fieldspec FR2500光谱仪进行了5个不同成熟度烤烟鲜烟叶的可见/近红外(350~1 650 nm)光谱测定和分析, 研究了鲜烟叶成熟度的反射光谱特性, 建立了量化判别烟叶成熟度模型并作了验证. 结果表明: 不同成熟度鲜烟叶在可见光503~651 nm之间光谱差异极其显著. 通过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514 nm、 629 nm、 650 nm的反射率共3个主要预测因子的典则判别分析模型. 判别模型的准确率检验结果是训练样本为98%, 验证样本为97%. 基于高光谱的烟叶成熟度判别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健性. 使用光谱技术进行鲜烟叶成熟度判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田间不同成熟度烟叶的高光谱特征以及与SPAD值的关系,分析了不同成熟度烟叶的高光谱反射率、位置变量、面积变量和植被变量等光谱参数的差异。并采用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方法确定高光谱参数与SPAD值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成熟度的提高,在可见光范围内(480~680 nm),反射率逐渐升高,尤其在500~660 nm范围内,反射率对于不同成熟度的烟叶有较好的"区分效应"。在近红外区域,随着成熟度的提高,烟叶的反射率大体呈现减小的趋势。烟叶的红边面积变化趋势为:先增大后减小;蓝边面积随着成熟度的提高不断增大;SDr/SDb值和(SDr-SDb)/(SDr+SDb)值逐渐减小,且各成熟度间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SPAD值的红谷反射率的回归方程的预测效果较好,基于高光谱特征参数率建立回归模型预测SPAD值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上部烟叶的等级质量及工业可用性,研究了顶1~7叶位一次采收技术对鲜烟成熟程度和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感官质量、化学成分、经济性状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顶1~7叶一次采收能促进鲜烟田间成熟充分,提高烤后烟叶的成熟度、叶片结构和身份,提高上部烟叶的整体外观质量;使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更趋协调,增加烤后烟叶的香气质、香气量和浓度。显著提高烤后烟叶的上等烟比例,尤其是顶1~3叶,提高比例达167%,顶4~7叶,提高比例为13.8%;平均产量略有降低,降低比例为4.3%,平均产值有所提高,提高比例为10.3%。  相似文献   

7.
烟叶不同部位成熟度与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研究不同部位烟叶成熟度与烟叶质量的相互关系,以确定田间烟叶成熟度标准和直观的量化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上、中部烟叶烘烤前后的鲜干比有随成熟度提高而降低的趋势;不同成熟度处理对烟叶烤前和烤后长宽比的影响没有明显规律;从中上等烟比例、均价、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及评吸结果来看,下部烟叶7~8成黄处理最好,中部烟叶8~9成黄处理最好,上部烟叶8~9成黄处理最好。  相似文献   

8.
不同成熟度烤烟鲜叶的高光谱响应及其判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量化判别烟叶成熟度,使用ASD Fieldspec FR2500光谱仪测定和分析了5个不同成熟度烤烟鲜烟叶的可见/近红外(350-1650 nm)光谱.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鲜烟叶在可见光503-651 nm之间光谱差异极其显著.通过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3个主要预测因子514、629、650 nm的反射率的典则判别分析模型.判别模型的准确率检验结果,训练样本为98%,验证样本为97%.基于高光谱的烟叶成熟度判别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健性.使用光谱技术进行鲜烟叶成熟度判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曾宇 《浙江农业科学》2022,63(8):1847-1849
为探究不同采收成熟度对上部叶的鲜烟素质和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本研究以云烟87为材料,选取上部叶(倒3叶位)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成熟度烟叶的鲜烟素质差异和烤后烟叶质量的优劣。结果表明:随着烟叶成熟度的提高,上部鲜烟叶色素含量逐渐减少,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逐渐降低,自由水含量逐渐升高,束缚水含量逐渐降低,烟叶烘烤特性及烤后烟叶质量先变好后变差。上部烟叶适宜的采收成熟度外观描述为叶色浅黄,叶片落黄约60%~70%,主脉变白80%,SPAD值在18.5左右。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成熟度对豫西地区烤烟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以河南三门峡地区主栽品种云烟99为试验材料,分析了不同成熟度(M1~M4)鲜烟叶的质体色素含量、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等生理指标以及烤后烟叶的内在化学成分、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和感官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成熟度的增加,烟叶质体色素含量逐渐降低,至M4成熟度时叶绿素总降解量达0.69 mg/g。与氮代谢相关的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与碳代谢相关的淀粉酶活性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蔗糖转化酶活性整体呈升高的趋势。鲜烟叶碳代谢产物中总糖、还原糖和淀粉的含量逐渐增加,达到最大值后开始下降;氮代谢产物中总氮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逐渐降低,至M4成熟度时分别下降了17.30%和50.27%。随着成熟度的提升,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更好,在M3成熟度时烤后烟叶的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最高,感官质量评价最佳。综合来看,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成熟度的提升,烤后烟叶质量有升高的趋势,超过一定范围后,烟叶质量出现下降,豫西地区上部烟叶以M  相似文献   

11.
烟叶的造碎除了与烟叶质量有关外,还与加工过程中的温湿度、工艺参数等有关。本文分析了烟叶加工过程中烟叶造碎的原因,烟叶造碎与烟叶质量的关系,并系统地分析了如何降低烟叶造碎,旨在为降低烟叶造碎、提高原料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比分析烤烟烟叶、造纸法再造烟叶主流烟气成分含量的差异,并剖析影响造纸法再造烟叶感官质量的关键成分,为造纸法再造烟叶品质的改善提供方向。结果表明,3种香型烤烟烟叶、再造烟叶主流烟气成分含量有较显著的差异,主要表现为造纸法再造烟叶主流烟气中醛类、醇类含量高于烟叶,而有机酸、糖类、氮杂环类、氧杂环类含量低于烟叶;进一步对比国内外再造烟叶发现,国外造纸法再造烟叶产品感官质量得分和烟气pH显著高于国内产品。结合余弦相似的理论分析发现烟气中吡啶类、呋喃酮类化合物与感官质量指标中木质气、烧纸气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不同成熟度烟叶烘烤过程中叶片组织结构和形态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烤烟中烟100中部叶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成熟度烟叶烘烤过程中叶片组织结构及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烟叶组织结构在变黄后期与定色期变幅较大,叶片形态在定色期变幅最大,不同成熟度烟叶在烘烤过程中组织结构和形态变化也表现出明显差异。密集烘烤条件下烟叶在定色期失水过快是导致烤后烟叶结构紧密、僵硬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适用烟叶在造纸法再造烟叶中的应用,丰富不适用烟叶处理途径及造纸法再造烟叶的原料来源.[方法]对不适用烟叶进行不同处理,研究其在造纸法再造烟叶中的可用性,并与常规薄片原料对比,进行原料配方技术研究.[结果]试验得出,不适用烟叶快速烘烤(下二棚)处理后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表现优于晾晒和快速烘烤(脚叶)处理,且这3种处理方式的不适用烟叶原料均可应用到造纸法再造烟叶薄片中,以使用烘烤(下二棚)∶晾晒∶烘烤(脚叶)=5∶3∶2的掺配比例替代一半的云南原料,其样品感官质量表现较好.[结论]研究表明,不适用烟叶通过合理的处理方式和配方比例,可部分替代造纸法再造烟叶的原料.  相似文献   

15.
初烤烟叶专业化分级效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4种工位的流程化分级方式,分别对第2、第4、第6炕次烟叶实施专业分级试验,研究不同的流程化分级方式对烟叶分级速度与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二工位和三工位流程化分级速度最快,分别为60.75、60.51kg/(人.工),较一工位分级分别多6.82、6.58 kg/(人.工),较四工位分级分别多9.38、9.14 kg/(人.工);四工位、三工位流程化分级时各炕次烟叶分级质量最好,烟叶等级合格率分别为91.78%、90.38%,比一工位分组分别高24.23及22.83百分点,比二工位分级分别高14.55及13.15百分点。对比4种不同方式的烟叶分级速度及分级质量,以三工位流程化分级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6.
对福建三明烤烟翠碧一号上部烟叶不同成熟程度采收烟叶烤后综合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提前采收、叶绿素SPAD值在30~35时,烟叶均价和上等烟比例最高,整体感官评吸质量中等;正常采收、叶绿素SPAD值在25~30时,整体感官评吸质量最好,清香型风格突出,但烟叶外观质量及经济性状较差;推迟采收、叶绿素SPAD值在20~25时,烟叶外观质量评分最高,经济性状居中,但感官评吸质量下降且清香型风格弱化.因此,针对三明烟区特色品种翠碧一号上部叶采收成熟度,应掌握适熟早采,有利于提高上部叶可用性.  相似文献   

17.
镉对烟草的胁迫与烟叶控镉措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7,(11):1877-1882
由于烟草易富集镉,并且卷烟烟叶中的镉在抽吸时可随主流烟气进入人体,进而危害吸食者健康。因此,烟草中的镉研究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综述了烟草中镉的来源,镉对烟草生长发育、生理生化、烟叶品质的影响以及烟草镉防治的相关措施等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烟草中镉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筛选既付合卷烟配方要求又适合生态区域种植的晒烟品种。[方法]利用引进晒烟品种结合田间农艺性状、经济性状进行烟叶内外在质量比较鉴定。[结果]云晒1号农艺、经济性状较好,烟叶外观质量及化学成分协调性较优,感官质量特点,香气以焦香、烤香和果香为主,香韵愉悦,质感细腻,香气风格在晒烟和烤烟之间,整体均衡协调;Virginia934农艺性状一般,经济性状尚好,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协调性尚佳,香气风格与云晒1号类似,并带有较为明显的树脂香和烟草本香,质感较好,劲头适中,甜香稍欠;寸三皮农艺性状一般,经济性状较差,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协调性尚佳,晒烟风格表现较好,烟香较清晰明亮,但底蕴稍欠,稍偏枯焦;腾软2号农艺性状较好,经济性状较差,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协调性尚佳,特征香尚显著,香气质感较细腻,但欠清晰,甜香偏高,杂气略重;歪尾巴、密节青梗农艺性状、经济性状表现一般,烟叶外观质量较差,化学成分比例欠协调,两品种香韵欠愉悦,劲头过大,杂气稍重,感官品质欠佳。[结论]云晒1号、Virginia934品种样品整体感官质量较优,寸三皮、腾软2号品种样品整体感官质量尚好,歪尾巴、密节青梗品种样品整体感官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热泵用于烟叶烘烤的可行性,本研究从对燃煤烤房的改造、烘烤成本及烤后烟叶质量对比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热泵烤房需要对原有燃煤烤房加热室和装烟室进行配套改造,改造成本为51 000元/座;热泵烤房烘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内在化学成分指标等均优于燃煤烤房,但烘烤能耗成本增加了1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