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四川果树》2008,(1):18
从2007年12月22—23日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获悉,农业部要求北京、河北、山东、河南等13个省(区、市)启动实施“保质量、保安全、助奥运一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行动”,确保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供应充足,进一步提升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目前,筹备工作已全面展开。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指出,实施“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行动”将强化四项工作:一是强化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管理;二是加强基地标准化建设;三是摸清产销基本情况;四是建立供求信息平台。高鸿宾副部长强调,此次行动将以供应北京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为重点,从生产源头推进农业标准化,从每个生产基地和生产环节开展检查、落实,建立生产、流通、销售、消费等环节的全程追溯体系,通力合作,以探索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着一定时期的生产发展、消费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社会管理的基本属性. 1武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已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我们围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目标,着力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建设,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取得了一定工作成效,为推动武汉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提供了支撑,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3.
《蔬菜》2017,(9)
为了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北京市房山区泰华芦村种植专业合作社为试点,运用综合标准化的系统分析方法,详细阐述了蔬菜全程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的构建过程,并简要说明了体系构建的主要经验。研究结果对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人民健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北京地区乃至全国的农业标准化发展进程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关于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意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供应的要求,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切实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大力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现就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发展,提出以下意见:1充分认识新时期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重要意义(1)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是农产品消费安全的有效保障。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保障百姓吃上安全放心的农产品,是政府履行监管职责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本要求,也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5.
正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标准化生产与执法监管缺一不可。农产品质量安全必须从基层抓起、从源头抓起,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区,有利于以点带面推动建立责任明晰、监管有力、执法严格、运转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6.
邱天 《上海蔬菜》2013,(1):9-10
1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的基本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农产品消费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人们身体健康,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2001年农业部正式启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计划",2002年又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2006年正式颁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标志着我国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认证和监管正式步入了法制化轨道,使农产品生产"从田头到餐桌"的各个环节有了安全保障.无公害农产品标准是对农产品生产、管理、质量控制以及认证评价的一套有效技术标准,其目的在于规范农产品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生产全过程.为适应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快速发展,满足生产、检测、认证和管理需要,农业部已制定出台了蔬菜、茶叶、水果、蛋、肉、乳制品等几百项农畜产品的国家标准,农业技术标准制定领域不断拓展,制定数量不断增加,修订的年限不断缩短,初步构建了以国家标准为骨干、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为基础、企业标准为补充的农业标准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了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7.
农业部从2004年开始,全面推进种业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的建设。到2010年,形成支持保障有力、服务快捷高效、监管规范有序的农业“七大体系”,  相似文献   

8.
农业部从2004年开始,全面推进种业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的建设。到2010年,形成支持保障有力、服务快捷高效、监管规范有序的农业“七大体系”,使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能力显著提升,重大动植物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9.
2006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确立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法律地位,有效推动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体系建设。截至2015年底,成立了67个专业性和33个区域性共100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其中果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4家。本文阐述了果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的工作职能在保障果品质量安全方面的具体表现,即服务政府决策与监管:调查果品生产过程及收、贮、运环节存在的危害因子和风险来源,评估危害因子和潜在风险,帮助政府更好地进行科学预警、决策与监管;服务果品产业发展:在探索未知、评价已知的过程中,完善未知危害因子的相关基础数据和背景资料,制定危害因子的检测技术方法和相关技术标准;开展风险交流、科学引导消费:架起科研人员、监管人员、媒体、公众之间的沟通桥梁,用通俗易懂、大众话语来解释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专业问题,让他们就风险所涉及的因素和风险认知的差异交换意见,以弥补认知的差异而产生的误解,从而科学地了解和认知风险信息。提出了果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应系统开展果品中污染物迁移、转化和代谢规律及危害因子毒性机理及毒性评价等基础性研究,制定全程管控果品质量安全相关技术标准,保障果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0.
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重大,关系人们的身体健康、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经济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和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湖北省建始县初步建成了农产品质量监管责任体系,形成了县乡村三级监管网络,但监管检测能力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农产品追溯是监管农产品生产过程、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方式,完善的农产品追溯体系可以提高农产品生产的透明度,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作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措施,农产品追溯体系越来越受到政府、社会和消费者的重视。本文介绍了我国农产品追溯体系的5种主要运作模式,即纯追溯服务、追溯+ERP系统、追溯+认证服务、追溯+营销服务、追溯+综合服务;并分析了我国农产品追溯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包括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主体不明确、行业标准不统一、易发系统性风险、追溯系统建设成本高等;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农产品追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市场导向,提出服务是农产品追溯的核心,为农产品追溯业务供应方开展农产品追溯业务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模式借鉴。  相似文献   

12.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越来越被大众所关注。近年来,河南省通过强化生产源头治理和产销全程监管,不断健全完善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产品认证等工作体系,初步形成了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3.
浅论农产品检测机构在蔬菜安全监管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蔬菜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是实现蔬菜从田头到餐桌全程质量管理的主要技术保障,是防止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进入市场、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措施。农产品检测机构担负着蔬菜质量安全评价、有害有毒物质残留检测、保障蔬菜食用安全的重要职责。 1 农产品检测机构在蔬菜安全监管中的现状蔬菜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设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目前上海市建立了市级农产品质量检测机  相似文献   

14.
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推进农业标准化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要求,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和消费安全的基本前提。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因农药残留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导致的农产品污染和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威胁了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建立起与农业和农村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农业标准化体系。  相似文献   

15.
陈莉 《长江蔬菜》2015,(10):68-71
嘉祥县着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监测、标准化、追溯及农业投入品管控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卓有成效,但目前还存在农业生产经营分散、生产经营者安全生产意识不强、检测手段落后、质量追溯范围较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强化保障措施、落实主体责任、建设放心农产品基地、加强检验检测、全面实施追溯及加强执法监管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了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及监管工作提供理论保障,就近年来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分析了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原理、方法、结果判定等。对农药残留检测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进行了讨论,并提出建议,如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强化农产品例行监测、加强品牌认证、推进质量安全追溯工作、开展风险预测评估等。  相似文献   

17.
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必须正本清源,首先把农产品质量抓好。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蔬菜产业是农业中的重点产业,蔬菜质量安全问题在当前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如何确保蔬菜安全生产和消费已经成为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蔬菜产业的发展应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提升型转变,确保老百姓“菜篮子”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8.
天津市无公害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不仅关系到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更关系到市民的健康与天津市农产品市场在全国的形象。为提高天津市蔬菜质量安全,有效增强政府对农产品质量监管的力度,提升品牌形象,增强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主管部门启动了“天津市无公害蔬菜电子身份证的建立与示范”项目。该项目以创建天津市蔬菜安全生产和质量追溯系统为基础,从蔬菜基地安全生产技术、管理规范、市场准入及产品质量全程监测系统等方面进行研究和示范,积极探索“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新模式,为打造放心蔬菜、品牌蔬菜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有机农产品亲近自然,保护环境,是实现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满足消费需求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和利用南川区生态优势开发有机农产品,能快速提升南川区农产品品牌效应,增加农业比较效益。  相似文献   

20.
李蔚 《上海蔬菜》2017,(3):13-14
<正>目前我国各地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不尽相同,有的地方市场准入制不够健全,存在许多漏洞。建立一套完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对确保农产品的食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市场准入制度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中的关键部分,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保障措施。以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建设为基础,以市场准入为根本,以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核心,从产地和市场两个环节入手,对进入区域内市场的农产品实行"从产地到餐桌"的全程监测,实现农产品无公害,确保消费者的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