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在对南北湖风景名胜区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筛选出41科57属74种(含变种)观赏价值较高的野生花卉。从生命周期看,74种野生花卉中,一二年生花卉8种,多年生草本66种。这些花卉的园林应用形式主要有地被、垂直绿化、花境、盆栽及与山石搭配5种形式。最后对南北湖风景名胜区野生花卉资源提出合理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2.
野生花卉开发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野生花卉种质资源丰富,很多可以直接应用于观赏,如木本野生观赏植物,尤其是乔木和大灌木,正逐渐开发应用于城市园林中,但草本的观赏植物却未引起足够重视。野生花卉是地方天然风景和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有栽培花卉的野生类型或近缘种,野生花卉的种质资源是花卉育种的物质基础,对其进行收集和引种是国内外丰富发展花卉产业的不尽源泉。  相似文献   

3.
采用实地调查法,结合文献,得出瓮安县野生观赏芳香植物52科94属209种,乔木类有18科24属53种,灌木类有25科33属82种,草本类有15科28属35种,藤本类有11科15属39种。并对其生境、观赏特性、芳香部位进行分析,生境多为林中或林下,有131种,观赏特性和芳香部位多以花为主。研究可为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观赏芳香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巴尔鲁克山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研究,采用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和文献查阅统计分析,按生活型把观赏植物分为常绿和落叶观赏乔木、常绿和落叶观赏灌木、观赏藤本、宿根花卉、球根花卉、观赏草本和盆景花卉七大类,并对巴尔鲁克山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蕾 《现代园艺》2011,(21):127-128
风景名胜区指风景资源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知名度和游览条件,可供人们游览欣赏、休憩娱乐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资源,风景名胜区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与政策的改革目前在我国是一个有争议而且十分复杂的问题,因此,科学合理地选择管理体制与政策,规避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是风景名胜区发展的关键。笔者结合弥勒白龙洞风景名胜区实际情况,提出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体制对策。  相似文献   

6.
野生植物资源种类多、形态各异、分布广、适应性强、应用形式多样。受地域气候条件限制,北京市园林绿化植物种类有限,因此,更大程度地开发利用东北地区的野生树种,引种成功率高,可增加北京市园林绿地的生物多样性,丰富群落景观,提高生态效益。文章以东北3省野生植物资源丰富的山区作为调查地点,对有园林应用价值的野生树种的观赏性状及应用方式、应用注意事项进行汇总,包括常绿乔木8种、落叶乔木31种、常绿灌木2种、落叶灌木26种、落叶藤本2种,共计69种,隶属于18科35属。此外,针对这些树种在北京市地产园林中的应用情况作简单分析,并提出一些野生树种开发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掌握南通濠河风景名胜区内花镜的植物种类和配置方式,通过实地踏勘的方法,对濠河风景名胜区附属绿地范围内的花镜进行了实地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濠河风景名胜区附属绿地主要花镜中常用植物品种共计57种,隶属于26科,其中以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为主,优势科有菊科、百合科和禾本科;应用频率较高的植物有大滨菊、蒲苇、菖蒲、八仙花、六道木等植物。花镜植物群落存在层次感不强、品种不够丰富、乡土品种应用率低以及养护不到位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科学的品种规划和栽培养护等工作。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文献,调查分析了大瑶山保护区野生观赏蕨类植物资源,初步分析大瑶山保护区野生观赏蕨类植物资源的种类、组成和观赏特性,以期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观赏蕨类植物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大瑶山野生观赏蕨类植物资源比较丰富,共有32科60属118种,优势科、优势属明显。该区野生观赏蕨类植物具有生活型多样等特点,具有园林绿化、盆栽观赏、盆景配置、切叶材料、垂直绿化等园林应用价值。通过调查大瑶山野生观赏蕨类植物资源现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9.
庐山野生观赏蕨类植物资源调查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文献,调查分析了庐山野生观赏蕨类植物资源,对庐山野生观赏蕨类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和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以期为观赏蕨类植物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庐山野生观赏蕨类植物资源比较丰富,共有24科40属59种,各区域种类分布不均衡。该区观赏蕨类植物具有生活型多样等特点,具有盆栽、地栽、与树木山石配置及营造水景等园林应用价值。该研究通过调查庐山野生观赏蕨类植物资源现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以昆明西山风景名胜区为例,在实地调查及现场走访的基础上,对整个分景区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进行调查,并分类统计相关的风景资源类别及数量,对其景观特征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最终通过评价分析结果,对景区风景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现状提出保护和整改意见,以进一步提升西山风景名胜区的景观保护范畴。  相似文献   

11.
金塔县野生花卉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样方调查法和线路调查法对金塔县野生花卉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金塔县野生花卉资源种类丰富,有野生花卉植物21科38属65种;按其观赏部位及习性等可分为观花类、观枝叶类和观果类;重点阐述了16种重要野生花卉资源的形态特征、观赏特性;并对金塔县野生花卉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呼伦贝尔草原具有观赏价值的蔷薇科野生观贯树种有18种,分布于8个属中,其中灌木占多数,其生境以山地,河谷和沙质坡地为主.观赏特性以观花为主,其中伞房和伞形花序居多,总状或圆锥花序次之;花色多数为白色,有11种;观果种类主要为蔷薇果和梨果类.在开发利用时,应注重资源的保护,通过建立基地引种驯化和扩繁栽培,合理有序地开发野生资源.  相似文献   

13.
《花卉》2018,(24)
庐山具有丰富的野生观赏兰科植物资源,野生观赏兰科植物具有极高的园林观赏价值。对此,要深入考察庐山野生观赏兰科植物资源,强化对野生观赏兰科植物的有效保护,并促进庐山野生观赏兰科植物资源在园林建设中的应用。本文浅析了庐山及其野生观赏兰科植物资源的概况,探究了庐山野生观赏兰科植物的保护措施以及庐山野生观赏兰科植物的园林应用,以期为庐山野生观赏兰科植物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及园林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前人对风景名胜区旅游竞争力来源的研究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的重要性,以此建立风景名胜区竞争力的指标评价体系,运用此评价体系来评价南宁青秀山山风景名胜区的的综合竞争力,得出以下结论:①旅游资源是风景名胜区竞争力强弱的最重要因子;②青秀山风景名胜区在同行业的旅游市场中具有良好的综合竞争力;③青秀山风景名胜区创新和营销能力相对较弱,需加强培育。  相似文献   

15.
戴文鑫 《现代园艺》2023,(1):129-130
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当前存在交叉重叠、权属不明、保护和发展相矛盾等诸多问题,而以保护风景名胜资源并实现游憩功能的风景名胜区存在的问题则更加复杂。风景名胜区既承载着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的重要功能,也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承受着城市发展建设和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的双重压力,如何应对保护和发展的矛盾,是当前自然保护地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浙江省鉴湖风景名胜区为例,通过对鉴湖省级风景名胜区进行风景资源评价和生态敏感性分析,针对风景区的整合优化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双龙双凤风景名胜区是于2014年申报通过的黑龙江省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双凤水库是该风景区中重要景区之一,现状风景资源良好。如何在保护好风景资源的前提下,对景区良好开发,是本文着力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周公庙风景名胜区的地域现状进行分析,从园林植物造景的角度,结合周公庙风景名胜区的总体规划,介绍其主要景观的造景方法,即突出主景、绿化改良改造、林地群落结构调整、重点地段改造和结合地形绿化美化,以及主要景观区一览乾坤、商周春秋、金凤朝阳的绿化情况。周公庙生态景观绿化工程建设,能提高景区的观赏效果和健全景区的生态功能,更好地满足游人游憩观赏要求,也能起到宣传传统文化和传承历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河南太行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太行山有野生观赏植物69科109属209种,其中乔木65种、灌木73种、藤本22种、草本49种。按观姿、观叶、观花、观果等对观赏植物类型进行了论述。根据该区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现状,提出了野生观赏植物的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9.
魏湘萍  于晓英 《中国园艺文摘》2012,(8):112-113,F0002,F0003
近年来,国内生态旅游迅速发展,风景名胜区作为发展旅游的主要载体,加强旅游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实现风景名胜区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文章以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的绣球属植物资源为研究对象,实地勘察绣球属植物的典型自然群落及种类数量,并为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绣球属植物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风景名胜区是我国自然文化遗产和宝贵的财富 ,是稀有的、不可再生的国家资源。1 目前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管理存在的问题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管理 ,各地因主客观条件不同 ,或多或少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尤其是风景资源的保护 ,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1 .1 管理体制不顺畅。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