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人们对环境要求的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公园绿地的建设,而且对其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城市公园绿地逐渐发展成为开放性的公园绿地。在公园绿地与城市用地之间存在边缘空间,而开放性公园绿地边缘空间的设计成为当下重点研究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开放性公园绿地空间的设计原则,并分析了不同边缘空间类型的具体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城市公园绿地与城市其他景观系统的交界处存在着边缘区,边缘区特殊的位置形成了不同于绿地内部的小环境,产生了边缘效应。边缘效应不仅影响公共绿地园林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同时破坏了公共绿地景观的美观,边缘效应对城市公共绿地的作用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通过对成都市东湖公园绿地边缘的植物调查,初步探讨了城市公园绿地的边缘效应及其产生的影响,并对抑制城市公园绿地边缘效应的影响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现代园艺》2020,(1):91-93
街道广场绿地是街旁绿地的一种,是承载街道空间特色的重要载体,而目前街道广场绿地存在景观特色丧失与趋同的现象。从街道广场绿地的定义与特点入手,提出营造街道广场绿地特色的原则,并从铺装、水景、地形、园林小品与构筑物以及植物等方面分析营造街道广场绿地景观特色设计的方法,以期为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现代园林绿地规划是现代城市生态建设的战略任务内容之一。主要从园林绿地在城市发展的角度上作以简述,同时明确了园林绿地对城市生态建设的的意义与作用,提出了园林绿地规划的实践原则,以及对不同的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类型提出了相关设计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装饰花卉应用多与园林建筑、硬质景观小品相结合或位于绿地边角地带,其种植形式疏密适度、错落有致,是衬托主要景物的花卉景观,而装饰花卉设计在遵循突出主景的基础上,既要满足适合花卉生长的生态性原则,又要满足现代人需求的审美原则。本文阐述了室外装饰花卉设计原则,总结了装饰花卉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陈韦萍 《现代园艺》2022,(11):147-148+154
本研究深入分析虞舜公园状元湖西岸绿地的设计背景、用地现状,从绿地设计的定位、设计思路、景观布局、竖向设计、交通规划、植物规划、景观配套设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设计阐述,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以期为相关绿地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区域集中开发模式可以保证每块绿地都充分利用,多样的场地造就了不同的绿地本底。而绿地的本质即绿色植物,种什么、如何种就是区域开发模式下的绿化系统构建与设计引导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区域开发模式下的绿地是多元、多样、多彩的。本文探讨了区域开发模式下绿化种植系统设计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绿视率在城市道路绿地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城市道路绿地的界定及城市道路绿地在城市中发挥的作用;结合绿视率及其相关理论,论述绿视率的基本特征,结合沈阳市城市道路绿地设计,从城市道路绿地设计的角度阐述绿视率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喀斯特山地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铜仁市中心城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本信息源,借助GIS技术,建立绿地景观空间数据库,并利用Fragstats软件计算相关的景观格局指数。在对现有的铜仁市绿地景观格局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评价与建议。结果表明:铜仁市中心城区绿地总面积为1 267.59m~2,绿地率为29.55%,人均绿地面积为31.91m~2;各景观类型斑块边缘较为复杂,斑块比例和面积差异较大,分布不均;防护绿地和附属绿地破碎化程度较大,未能充分发挥生态作用;老城区公园绿地过于集中,而新区公园分布不均,可达性和利用率较低。建议在今后的城市绿地建设中,改善斑块类型,增加中、大型斑块数量,优化斑块布局,合理规划各类景观绿地,尤其注重道路绿化与山体绿地的开发利用,使绿地斑块之间的生态流动性加强,服务半径增大,空间分布更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0.
融安县工矿企业多类型且分散于街巷、农村、农田和公共用地边缘,以废气、废水为载体排放的多种有毒污染物质日趋增多。工矿企业绿地建设与环境保护功能需求不相适应,对人畜健康、生态安全构成威胁。文章揭示各工矿企业污染物排放、绿地建设现状与问题,提出了基于环境保护功能的多类型分散工矿企业绿地建设的探讨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园林规划设计经验,从居住区绿地的类型、各类绿地的布置原则和楼间绿地的布置形式3个方面对居住区绿地的类型与布置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居住区绿地的规划与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花卉》2020,(2)
城市建设不仅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还使绿地成为生活中常见的景观,要想充分发挥绿地在吸滞粉尘、净化空气方面具有的作用,关键是设计科学、有效的喷灌系统,本文首先从概念、组成两方面,简单介绍了喷灌系统,其次叙述了绿地喷灌特点,最后围绕绿地喷灌系统的设计展开了研究,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金山新城A4匝道绿地设计为例,分析匝道绿化的设计思路,探讨如何使匝道绿地在保障其交通功能的前提下,景观设计更自然、优美,成为与周边环境绿化融合一体的生态绿地。  相似文献   

14.
张帆 《现代园艺》2021,(6):155-156
城市的快速发展与街旁绿地产生必不可少的交集,作为城市名片的街旁绿地过分被强调其美学价值,而甚少在感悟自然层面重视生态化设计。在绿地建设生态转型的大背景下,从城市街旁绿地的设计入手,分析探究城市旁绿地的生态景观设计中的问题,提出几点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扩建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中的人们对于生活和工作的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的这种实际需求,在城市中的一些地方,如公共建筑外部和居住社区外部建设绿地,已经成为了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中的绿地设计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城市公共建筑外部环境绿地景观和居住社区外部环境绿地景观的设计原则,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各类公共绿地中的踩踏现象在生活中屡见不鲜,除去道德层面上的因素,更存在着设计本身的不足以及从人本身行为规律出发的多维度成因。通过对踩踏现象较严重的安置小区的研究,采集了大量的践踏样本。使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分析发生踩踏的主观与客观因素,归纳出居住区中常见的4种绿地踩踏类型,并针对各自的特点提出相关的改善对策,以期对居住区绿地设计以及公园、校园等其他同类型绿地空间的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创造更人性化、更舒适、生命力更持久的公共绿地。  相似文献   

17.
交通型带状绿地是城市中道路绿地的一种线性交通空间,用来连接城市间和城市内各功能区间。文章以常州市环龙路绿地规划设计为例,论述交通型带状绿地的规划设计理念,对目前城市绿地规划设计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绿地对于居民区位选择的影响日益加深,采用设计与发放调查问卷的方法,对苏州城市内部绿地对居民居住区位偏好影响进行调查研究,系统分析市民对绿地偏好的社会经济特征差异规律,为绿地与居住空间的协调布局、满足市民的绿地需求提供一定借鉴和参照。  相似文献   

19.
城市防灾避难绿地的规划设计涉及防震、防空、防汛等多方面的知识,其管理运营也关系到社会消防、市政、公安等许多部门,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本文从城市防灾避难绿地的功能设置入手,具体讨论防灾避难绿地的功能构建,并结合中国与日本的相关防灾避难绿地案例,希望对比得出中国的防灾避难绿地在功能设置上的缺点和不足,提出防灾避难公园功能上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城市道路作为城市经济与人们生活水平提升的关键性保障,城市道路的美观性与功能性愈发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城市道路在进行配置时,都会进行一定的绿地植物设计,而如何有效做到城市道路绿地植物配置的合理性,也成为了城市道路建设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基于此,针对于城市绿地植物配置的相关思考,主要在详细阐述城市道路绿地植物配置重要性的基础上,进行了城市道路绿植物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以及同时相应提出了城市道路绿地植物配置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