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分析农业气象站固定样地观察数据,研究了降水波动对高寒草原优势植物西北针茅和杂类草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北针茅的丛数及其生产力随降水量增加而降低。相反,杂类草生产力随降水量增加而增加。西北针茅的丛数和生产力与土壤0~20cm温度呈显著负相关性;而杂类草的生产力与0~20cm土壤温度呈正相关。年降水的波动对西北针茅丛数及其生产力以及杂类草,特别是在降水极端偏低年份西北针茅的丛数及其生产力迅速增加,而杂类草生产力极低。这表明气候变化中的降水量年际波动是影响高寒草原优势植物西北针茅和杂类草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2.
梨杂种后代与亲本物候期间相关遗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梨的9个品种及8个杂交组合491株杂种树物候期间相关性和相关遗传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是亲本还是杂种,萌芽期与开花期之间均呈显著的正相关;萌芽期与成熟期、开花期与成熟期之间均呈显著的负相关;落叶期与其它各物候期之间则不存在相关性.亲本与杂种在萌芽期与开花期、萌芽期与成熟期、开花期与成熟期之间均表现有相关遗传现象,因此,可根据亲本某一物候期预测杂种实生苗的另一相关物候期.  相似文献   

3.
洋葱主要品质性状比较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2 3份不同皮色洋葱材料的主要品质性状及其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白皮洋葱的鳞茎紧实度、干物质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丙酮酸含量均高于其它皮色品种 ,红皮洋葱的蛋白质含量最高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除蛋白质含量外的 4个性状间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鳞茎紧实度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相关 ,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丙酮酸含量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
枣果实和叶片中主要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优良枣品种临猗梨枣为试材,研究了从开花坐果到幼果期叶片和生长发育期果实中K、Ca、Na、Mg、Fe元素的含量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旨在为指导枣树合理施肥和提高枣果品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临猗梨枣果实和叶片中的主要矿质元素含量显著不同。开花坐果到幼果期叶片中K、Ca元素含量呈上升趋势,Mg、Na、Fe元素含量呈下降趋势。果实中各元素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叶片中Na元素和Fe元素呈显著正相关;果实中Ca元素与Mg元素呈极显著正相关,K元素与Ca、Mg元素,Na元素与Ca、Mg元素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中国蜡梅种质资源花性状的变异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冰  张启翔 《园艺学报》2008,35(3):383-388
根据实地调查结果, 对来自10个种群的蜡梅[ (Chimonanthus praecox (L. ) Link ] 花性状进行了变异分析, 结果发现: 在花的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变异上, 种群内和种群间均存在很大的差别。对花性状和地理生态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发现, 经度、纬度、年降水量和年均温等与各性状值的大小相关性都不显著, 但花被片数和中被片数却和海拔高度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南果梨叶片、果实营养状况与果实品质的相关性,为南果梨园科学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选取辽宁省主产区28个南果梨园的叶片、果实为试材,测定分析了不同梨园叶片、果实主要矿质营养及果实品质状况。结果表明,梨园叶片N元素含量的平均值处于适量范围内,P元素含量平均值处于较高水平,K元素含量平均值为8.73 g/kg,低于适量范围的最小值,所有梨园Ca、Mg元素均处于适量范围。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片Ca元素含量、果实K元素含量均与果实横径呈显著正相关;叶片P、K元素含量和果实Ca元素含量与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果实P元素含量与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实K、Mg元素含量与可滴定酸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叶片N元素、果实P元素含量与果实维生素C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叶片P、K元素含量与维生素C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叶片P元素、果实N元素含量与果实硬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叶片N、K含量与果实N、K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叶片Ca含量与果实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叶片Mg含量与果实C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果实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调查南果梨园叶片营养整体呈现高P缺K,N、Ca、M...  相似文献   

7.
核桃青果与坚果外观性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核桃成熟果实为材料,测定了5个青果外观性状和7个坚果外观性状,分析了青果性状、坚果性状及青果与其坚果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核桃青果外观性状之间均呈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核桃坚果三径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坚果鲜重与坚果三径和坚果仁鲜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坚果仁鲜重与坚果三径、坚果鲜重和坚果出仁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坚果壳厚呈极显著负相关;坚果出仁率仅与坚果仁鲜重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坚果壳厚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坚果纵径呈显著正相关;坚果壳厚与坚果横径、坚果纵径、坚果仁鲜重及坚果出仁率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坚果线径呈显著负相关;核桃青果5个性状与坚果三径、坚果鲜重、坚果仁鲜重及坚果出仁率等6个坚果外观性状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坚果壳厚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该研究列出了各个性状间的线性回归方程和相关密切程度。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鸭梨品质的评价和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河北省鸭梨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因素相关分析法,分析了各品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是主要的评价因子,不同产地的鸭梨品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可滴定酸、Vc之间互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及Vc都与淀粉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单果重和硬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可滴定酸和硬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其它品质指标间无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大白菜农艺性状与营养含量的相关性研究表明,与株型特征相关较密切的营养成分是N、Zn和Cu,产量性状是N、Mn、Zn和Cu,软腐病是N和K,炭疽病是P、Ca、Fe和zn。N与株高呈正相关,植株开展度呈负相关,与单株毛重、叶球重、软腐病严重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外叶重呈显著的正相关。Zn与叶球高呈正相关,与叶球开展度呈负相关。Cu与外叶重呈显著的负相关,与净菜率呈显著的正相关。炭疽病严重度与Ca、Fe和Zn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中国豆梨Pyrus calleryana野生资源的分布现状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更好地保护野生豆梨资源,通过实地调查取样,测定了叶片和果实的形态指标,得到分布于6个省(自治区)的57份豆梨资源的表型性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环境因子的特点,并分析了表型性状与环境因子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豆梨野生资源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北纬21.03°~31.16°、东经107.28°~119.38°、海拔36~710 m的范围内,广西河池市、广西桂林市、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梧桐山)和江西省赣州市有集中分布区。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纬度、年平均气温、最湿月降水量和最冷月最低温对豆梨的分布影响最大。相关分析表明,叶片长度与纬度、年平均气温和最冷月最低温显著相关;叶柄长度与经度、纬度、年平均气温和最冷月最低温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单果质量与海拔极显著正相关,与最干月降水量和最热月最高温极显著负相关;果实横径和纵径均与海拔显著正相关,均与最干月降水量和最热月最高温显著负相关,果实横径还与经度显著负相关;果形指数与纬度显著正相关,与最干月降水量极显著负相关;果心横径与海拔显著正相关;果心指数与最湿月降水量显著负相关。地理气候因子聚类分析发现,广东省深圳罗湖区梧桐山和广西河池市巴马县的野生豆梨资源分布区的环境因子较为独特,有别于其他分布区。  相似文献   

11.
小白菜和小青菜对镉、汞、砷的富集效应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白菜和小青菜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镉(Cd)、汞(Hg)和砷(As)3种重金属元素对2种蔬菜生长的影响及其在蔬菜地上部的累积效应,探讨了土壤重金属总量、有效态含量与蔬菜地上部重金属含量的相关关系以及土壤理化性质对重金属在蔬菜可食部位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蔬菜地上部干物重与土壤Cd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土壤Hg、As含量对蔬菜干物重的影响不显著;小白菜富集3种重金属元素的能力大于小青菜,3种元素在地上部的富集能力大小顺序为CdHgAs;土壤Cd总量与地上部Cd含量呈显著正相关,Hg总量与小白菜Hg含量显著正相关、与小青菜Hg含量相关性不显著,As总量与2种蔬菜As含量相关性均不显著;土壤有效态Cd、As含量与2种蔬菜的Cd、As含量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土壤有效态Hg与小白菜Hg含量显著相关,与小青菜Hg含量相关性不显著;提高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均显著抑制蔬菜可食部位对Cd的富集,但对抑制As、Hg累积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福州杧果种质圃内37份杧果种质资源部分植物学特性进行了描述评价。结果表明,杧果品种间的树姿具有差异性;树形多数属圆头形,中央骨干枝不明显;幼嫩枝条、叶形、叶表面状态、叶尖类型等4个性状,均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幼叶颜色差异明显。由此可见,不同杧果在相同生长环境下的植物学性状表现一定差异性。相关性分析表明,主干高度与干周、叶片宽度、叶片长度和叶柄长度等呈极显著相关;干周与叶片宽度及叶柄长度呈极显著相关,与叶片长度呈显著相关;叶片长度与叶柄长度呈显著相关;叶片宽度与叶柄长度呈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不同地域枸杞主要次生代谢物和初生代谢物的关系,以宁夏主产区中宁、银川、固原、惠农、同心等7个地域的"宁杞1号"为试材,研究了土壤肥力因子、枸杞果实次生代谢物甜菜碱、黄酮、类胡萝卜素等及初生代谢物枸杞多糖和总糖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枸杞产地的土壤养分有显著差异,以主产区中宁宁安、田滩的土壤肥力状况最好。枸杞果实主要次生代谢物甜菜碱、类胡萝卜素、黄酮、维生素C及初生代谢物多糖、总糖含量在不同地域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土壤肥力较好的中宁宁安、田滩的枸杞甜菜碱、多糖含量最高,而糖碱比较低。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全磷、全盐与类胡萝卜素积累有负相关性,速效钾与枸杞黄酮有显著的正相关性;枸杞甜菜碱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盐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性,速效钾与甜菜碱含量有显著相关性;多糖累积与全氮、全盐、有机质、速效钾间呈显著正相关性,而总糖含量与全盐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因此,中宁作为枸杞道地产区,要求具有较高的土壤肥力,枸杞果实多糖和甜菜碱含量较高而糖碱比较低。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酿酒葡萄在埋土越冬期的蔗糖代谢机制,以西北地区主栽品种‘赤霞珠’为试材,检测了冬季下架埋土后根系和枝条可溶性糖含量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12月和1月的冰冻温度下‘赤霞珠’根系、枝条中的可溶性糖均显著积累,且还原糖总量高于蔗糖总量,此阶段还原糖在‘赤霞珠’抗冻反应中起主要的渗透调节作用;在低温非冰冻温度的3月,根系和枝条的蔗糖总量高于还原糖总量,此阶段蔗糖是‘赤霞珠’抗寒响应的主要可溶性糖。相关性分析表明,蔗糖、果糖含量与SPS、SS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葡萄糖含量与SS、AI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根系比较,枝条中蔗糖代谢相关的生理指标与越冬低温的关系更为密切,除NI活性外的其他生理指标均与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其中可溶性糖含量和SPS、AI活性与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61—2021年晋南苹果主产区的逐日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晋南苹果气象灾害的气候特征,主要分析了花期冻害、花期高温、膨大期高温和干旱、成熟期连阴雨以及冰雹的发生频次、极值的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61—2021年晋南苹果花期冻害呈减轻趋势,极端最低气温在1996年出现突变,呈显著上升趋势;最近20年晋南苹果花期高温热害显著增多。膨大期高温热害呈加重趋势,近20年不仅高温日数明显增多,极端高温也出现多发态势;膨大期干旱趋势加重,2005—2018年是干旱最严重时期,连续无降水日数在1995年发生突变,之后为显著增多趋势。成熟期雨日增多、日照时数明显减少,连阴雨灾害发生趋势加重。近60年冰雹呈减少趋势,1994年开始冰雹灾害趋势减轻。近20年在气候变暖、干旱化背景下,晋南地区极端高温、强降水频发,苹果高温热害、干旱及秋季连阴雨灾害趋势加重;花期冻害和冰雹灾害趋势减轻。  相似文献   

16.
以平沙地黄花补血草种群为研究对象,以生殖枝冠幅和高度为依据标定植株大小,研究了其个体生长差异对各生殖构件的生物量、生殖配置的影响以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各生殖构件生物量分别与生殖枝冠幅和高度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其中生殖枝生物量增加最为显著,花生物量次之,二者占绝对优势,种子生物量增加较小,其增加比值约为6.7∶5.3∶1。其各生殖构件的生殖分配与生殖枝冠幅和高度之间存在显著的对数相关,其中与生殖枝分配呈负的对数相关,而与花和种子分配呈正的对数相关,生殖枝与花和种子在生殖资源分配方面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其生殖生长(冠幅、株高)、各生殖构件(生殖枝、花、种子)生物量以及其生殖分配各要素之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除生殖枝高与各生殖构件分配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其中生殖枝分配与其它各要素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说明生殖枝配置与其它各要素之间存在相互制约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四季蜜杧夏梢结果母枝状态与其反季节花序质量的关系,采用调查分析与生物统计方法,探讨了两者的线性相关关系,以期为杧果反季节生产中培养理想的结果母枝、提高反季节花序质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结果母枝长度与花序体积呈显著反曲线二次多项式相关;(2)结果母枝粗度与花序宽度、花序体积和一级侧花枝数呈极显著直线相关,与花序长度呈显著直线相关;(3)结果母枝体积与花序体积呈极显著直线相关,与花序长度、花序宽度和一级侧花枝数呈显著直线相关;(4)结果母枝叶片数与花序一级侧花枝数呈显著直线相关;(5)结果母枝叶面积与花序长度、花序宽度、花序体积和一级侧花枝数均呈显著直线相关,且各相关性的显著水平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8.
桃果实发育中褐变因子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陈秀芳  王坤范 《园艺学报》1995,22(3):230-234
研究了大久保和绿化3号桃果实在发育中总酚含量、多酚氧化酶(PPO)活力与褐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发现三者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在发育后期保持在最低水平;总酚含量与褐变度呈极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98、0.91);PPO活力与褐变度的相关性因品种而异,大久保呈极显著正相关(r=0.90),绿化3号则表现为非直线相关(r=0.53)。对PPO性质的初步研究表明,两个桃品种PPO均有几个最适pH值;且PPO的热稳定性较好;PPO的最适温度,大久保为25~35℃,绿化3号为20~25℃。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四季蜜枉夏梢结果母枝状态与其反季节花序质量的关系,采用调查分析与生物统计方法,探讨了两者的线性相关关系,以期为枉果反季节生产中培养理想的结果母枝、提高反季节花序质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结果母枝长度与花序体积呈显著反曲线二次多项式相关;(2)结果母枝粗度与花序宽度、花序体积和一级侧花枝数呈极显著直线相关,与花序长度呈显著直线相关,(3)结果母枝体积与花序体积呈极显著直线相关,与花序长度、花序宽度和一级侧花枝数呈显著直线相关;(4)结果母枝叶片数与花序一级侧花枝数呈显著直线相关;(5)结果母枝叶面积与花序长度、花序宽度、花序体积和一级侧花枝数均呈显著直线相关,且各相关性的显著水平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20.
板栗结果枝叶片矿质营养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板栗"3113"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物候期结果枝叶片主要矿质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及相关性,以期为板栗的营养诊断和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物候期,结果枝叶片N、P、K含量随物候期均呈下降趋势,Ca、Fe、Mn含量随物候期均呈上升趋势;B含量在开花授粉期较低,之后随物候期上升,Cu含量变化则呈相反趋势;Mg含量几乎不随物候期变化;不同物候期叶片主要矿质元素含量变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N与P、Fe与Mn含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N、P和K与Ca、K与Mg、Cu与Fe、Mn含量变化均呈显著负相关;其它矿质元素间相关性均不显著;开花授粉期和果实膨大期是板栗需肥较多的时期,建议在5月下旬追施Ca、B复合肥,在6月上旬追施N、P、K、Cu复合肥,在8月下旬分别追施N、P、K复合肥和Fe、Mn,但施肥时需注意元素间的拮抗作用;幼果期叶片主要矿质元素含量变化较缓慢,为营养诊断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