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用AFLP分析小金海棠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金海棠、变叶海棠居群内分化出的似小金海棠的植株、变叶海棠×陇东海棠(似小金海棠)、陇东海棠、变叶海棠进行了AFLP分析。结果表明:小金海棠、变叶海棠居群内分化出的似小金海棠的植株和变叶海棠×陇东海棠(似小金海棠)具有高度的遗传一致性,相似性系数为0.977~0.986;小金海棠与陇东海棠和变叶海棠之间有相近的亲缘关系,小金海棠的谱带有98.08%是来自于变叶海棠和陇东海棠的叠加。该研究表明小金海棠是变叶海棠物种分化及陇东海棠种质渗入所形成的多倍体杂种。  相似文献   

2.
五种苹果砧木的生长及生理特性对盐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八棱海棠(Malus robusta)、平顶海棠(Malus prunifolia)、红果海棠(Malus sieboldii)、珠美海棠(Malus zumi)、西府海棠(Malus micromalus)一年生实生苗为试材,对其进行盐胁迫处理,比较其耐盐性差异。结果表明:随盐浓度增加,参试植物的新梢生长量、叶面积和叶片厚度、根系活力降低,盐害率和盐害指数增加,其中八棱海棠的变化幅度最小,红果海棠相对较大;叶绿素(Chl)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变化各异,但八棱海棠和平顶海棠的变化较小;参试植株的可溶性糖及丙二醛(MDA)含量均随盐浓度增加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受不同程度影响,八棱海棠的SOD活性变化较小;八棱海棠的隶属函数平均值最大,红果海棠的最小。结合其形态表现综合分析认为,5种苹果砧木的耐盐性强弱依次为:八棱海棠、西府海棠、平顶海棠、珠美海棠、红果海棠。  相似文献   

3.
苹果的优良砧木──怀来海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怀来海棠属西府海棠(M。micromalus),在河北省集中分布于怀来县的河川区,据1988年统计,年产海棠1~2万吨,产种量达40~50吨。由于近年采用丰产配套技术,大小年结果现象已不明显, 15年生大树由过去亩产500kg增加到1500kg,最高达2500~3000kg,单株产量500~750kg。怀来海棠因是实生繁殖,其类型很多,如八棱海棠、冷海棠、六轴滚海棠、圆海棠、牛奶奶海棠、平顶海棠(热海棠)等,通常所谓怀来海棠多指八棱海棠,各类型果实大小不一,单果重8~14g,除作砧木种子用外,多数能鲜食,口味酸甜适中,每年自8月上旬到9月中旬采收后,除当地销售外,远销北京、…  相似文献   

4.
变叶海棠起源的AFLP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4对AFLP引物组合( EcoRⅠAAC +M seⅠCAC, EcoRⅠACG +M seⅠCAG, EcoRⅠACC + MseⅠCTA, EcoRⅠACT +MseⅠCAG) 对花叶海棠、陇东海棠和变叶海棠不同的变异类型进行分析, 共得到扩增位点231个, 其中多态性位点211个, 多态性比例为91.34% , 区分率达100%; 利用AFLP标记对变叶海棠、陇东海棠、花叶海棠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与形态学、细胞学和同工酶的结果一致, AFLP数据表明变叶海棠是花叶海棠和陇东海棠的杂交种, 从而在分子水平上揭示了变叶海棠的杂种起源。变叶海棠的变异类型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变叶海棠与花叶海棠和陇东海棠产生渗入杂交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以八棱海棠(Mulus robusta)、平顶海棠(M.prunifolia)、圆叶海棠(M.prunifoliavar.ringo)、西府海棠(M.micromalus)、红果海棠(M.sieboldii)和珠美海棠(M.zumi)为砧木,嫁接"绿宝"苹果(M.domestica‘Bramley′s seedling’),对接穗与砧木新梢的解剖结构以及嫁接口的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测定,以了解"绿宝"苹果与不同砧木的嫁接亲和性。结果表明:"绿宝"苹果与八棱海棠、平顶海棠的枝皮率差异不显著,新梢横断面的组织结构相差较小,而与珠美海棠和红果海棠的枝皮率存在显著差异,且组织结构相差较大;"绿宝"苹果嫁接在八棱海棠和平顶海棠上,其嫁接口砧穗的结构差异较小,愈合良好;而嫁接在珠美海棠和红果海棠上,接口砧穗的结构差异较大,愈合较差,砧穗较易分离。综合分析认为,八棱海棠、平顶海棠和圆叶海棠为"绿宝"苹果适宜的嫁接砧木。  相似文献   

6.
西府海棠属蔷薇科苹果属的滇池海棠系的西府海棠种,又名海红子、子母海棠、小果海棠,我国主要分布在晋、陕、蒙三省(区)接壤的府谷、河曲、保德、准格尔等县(旗)等地区,是一种稀有的地方果树资源。西府海棠具有耐干旱、耐寒冷、耐瘠薄、寿命长的特点,管理简单,果实酸甜适口,风味独特,倍受人们青睐。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8个观赏海棠在苏州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丰富苏州市的观赏海棠资源,为园林绿化提供更多的适宜树种和品种,2006年,我们引进了8个美洲海棠品种进行试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美洲海棠在苏州的引种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报道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1.层积 苹果砧木种子有海棠类、山定子、沙果等。据我们的经验,要当年育成1~1.5m高的苹果苗,最好的砧木是河北怀来海棠。怀来海棠种子层积需要60~70天,如来春3月10日播种,1月1日就要层积种子。层积方法是将种子用60℃温水  相似文献   

9.
变叶海棠变异类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形象化散点图研究变叶海棠的起源和进化。结果表明,其变异类型可能系变叶海棠和陇东海棠或花叶海棠之间的天然杂交种,该假设需要用现代新方法来证实。  相似文献   

10.
莫海波 《花卉》2016,(1):10-14
正一、观赏果类1.观赏海棠(Malus spp.)观赏海棠为海棠属杂交品种的统称,因多育成于美国,故也称北美海棠。通常株型紧凑、开花繁茂。果实于夏秋季成熟,颜色丰富,从深红紫色、红色、橙色至黄色都有,结实性强,为优良观花、观果植物。适应性较强,耐寒,喜光,喜微酸性肥沃砂壤土。如‘草地火’海棠(Malus‘Prairie Fire’)、‘高峰’海棠(Malus‘Evereste’)、‘胖子’海棠(Malus‘Butter  相似文献   

11.
苹果砧木种子潜带病毒可能性观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症状直观、病芽转接和木本指示植物嫁接鉴定相结合的方法,观察研究了苹果砧木八棱海棠(M.micromalus)花叶病植株自然授粉种子、湖北海棠中的平邑甜茶和泰山海棠与难咽(M.micromalus)人工杂交种子传递病毒的情况。结果表明,这些砧木种子可以传递某些病毒,发病程度和发病比率因苗龄、品种不同而异。播种后前三年发病比率,八棱海棠花叶后代分别为1.5%,8.8%,21.1%;甜茶×难咽后代分别为1.2%,2.5%,2.6%;泰山海棠×难咽后代第二年为12.0%,第三年为35.6%。  相似文献   

12.
2022年,以新疆北疆地区种植的7个常见的海棠品种为试材,对离体的叶片、枝条和幼果均采用针刺接种的方法,鉴定其对梨火疫病的抗病性。结果表明:7个海棠品种对梨火疫病抗性不同,离体叶片接种鉴定结果表明王族海棠为高抗品种,贴梗海棠、绚丽海棠、高酸海棠为抗病品种,光辉海棠、黄太平、锦绣海棠为感病品种;离体枝条和幼果接种鉴定结果表明王族海棠为高抗品种,贴梗海棠、绚丽海棠为抗病品种,高酸海棠、锦绣海棠为感病品种,光辉海棠、黄太平为高感品种。综合认为,在北疆地区,王族海棠高抗梨火疫病,贴梗海棠和绚丽海棠抗梨火疫病,均可作为新疆城市街道种植景观海棠备选品种。  相似文献   

13.
变叶海棠种群多样性的形成与分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采用杂种指数和形象化散点图法, 探明了变叶海棠以兼性无融合生殖方式与陇东海棠和花叶海棠产生渗入杂交变异, 又以无融合生殖方式保持新产生变异的遗传, 经过数千万年的世代繁衍,形成现今这样极其复杂多样的渗入杂交群体, 该群体为3 个种的杂交复合体。由于杂种的全部或部分能育子代中发生的基因重组和增加基因的突变, 丰富了物种的基因库, 从而深入的揭示了变叶海棠具有多种高抗性的遗传机理。在变叶海棠居群内保护或栽植适量的陇东海棠和花叶海棠, 对于保持和促进变叶海棠多样性的形成与分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观赏海棠新品种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棠为蔷薇科小乔木,春天繁花满枝,金秋果实累累,是重要的园林绿化、美化树种,被广泛应用于行道、街区,居民社区、花园。但由于我国传统栽培的海棠株形矮小、花色叶色单一,果实观赏期短等原因,其在园林景观上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丰富海棠资源,更好地发挥其在绿化美化上的作用,从2002年起,我们在市中区科技局的资助下,开展了美洲海棠的引种试验工作。  相似文献   

15.
淄博海棠属西府海棠。(Mmicromalus)在平原地区果树育苗中广泛应用。根系一般比较发达,抗旱、耐涝性均较强,也较耐盐碱。 果树根系的类型,对地上部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已被人们所密切关注,现将我们对淄博海棠的根系调查简报如下:一、调查看出,淄博海棠的根系大致可分为三个类型。即;蜜根型、稀根型、中间 型。 1.密根型:前期生根并不太长,但须根量特别大(俗称胡子根),而且根的分枝能力很强,根的分生角度大,细而密、深褐色,根皮率高,超过40%。实生苗表现萌发力强,发枝角度大。枝条节间密、粗短。叶片稍大,嫁接着、枝条粗壮、直立、叶大、节…  相似文献   

16.
毒原P204双芽嫁接接种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pple Chlortic Leaf Spot Virus),对所用试材都能进行有效浸染.试验表明,苹果属植物受CLSV浸染后,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同工酶都产生显著变化,并且相对酶活性的大小及同工酶的变化与植株对CLSV抗性的强弱显著相关;受侵染后新酶带的出现不是新酶成分的产生,只是由于病毒的侵染诱发酶蛋白的提前合成.试验初步发现所用试材中河南海棠、丽江山定子、小金海棠抗性相对较强;垂丝海棠、锡金海棠抗性较弱;扁果海棠、森林苹果R12740—7A、湖北海棠、三叶海棠则甚敏感.  相似文献   

17.
《花木盆景》2015,(1):61
各种规格的扦插梅花拾余种:小苗、及各种规格的绿化用苗、盆景素材,大花重瓣日本海棠6种,贴梗海棠三种,木瓜海棠三种、冬红海棠(冬红果),红宝石海棠、苹果西府海棠等。对节白蜡2至多年生的苗桩、各种规格的金雀、木瓜苗、树;无刺蔷薇及各种绿化花卉苗木等,办理邮寄、快递、物流、托运。欢迎新老客户电  相似文献   

18.
以观测的16个苹果属野外居群(含盖了12个分类群)果实和叶的28个数量性状为研究对象,采用散点图、系统聚类法、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评估了各性状对苹果属分类的重要性,以期筛选出合适的性状来判断不同种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同一物种的居群内差异性小于居群间的差异性,支持将锡金海棠、三叶海棠划分为山荆子组,稻城海棠应归入花楸海棠组,筛选出8个性状作为苹果属分类的主要分类依据。  相似文献   

19.
苹果无融合生殖型砧木对潜隐病毒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1985~1988年鉴定研究,明确无融合生殖型苹果砧木红果三叶、威宁海棠、花红茶、卢氏海棠、泰山海棠、德钦海棠、栾川山定子和巴东海棠不抗苹果茎痘病毒、褪绿叶斑病毒和茎沟病毒。病毒浸染后,苗木接芽不萌发而枯死,或接芽萌发但植株严重矮化,节间缩短,叶片卷缩扭曲,枝梢顶端枯死。若3种病毒混合侵染,病势更加严重。上述鉴定品种因对苹果潜隐病毒敏感而不抗病,用作苹果砧木受到很大限制,只有在苹果接穗无病毒情况下,才得以繁殖苗木推广应用。平邑甜茶和石屏野海棠对潜隐病毒的抗病性,尚需进一步观察鉴定。  相似文献   

20.
苹果属植物对苹果褪绿叶斑病毒病的抗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明 《果树科学》1994,11(1):5-9
毒原P204双芽嫁接接种苹果褪绿叶斑病对所用试材都能进行有效侵染。试验表明,苹果属植物受CLSV侵染后,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同工酶都产生显著变化,并且相对酶活性的大小及同工酶的变化与植株对CLSV抗性的强弱显著相关;受侵染后新酶带的出现不是新酶成分的产生,只是由于病毒的侵染诱发酶蛋白的提前合成。试验初步发现所用试材中河南海棠、丽江山定子、小金海棠抗性相对较强;垂丝海棠、锡金海棠抗性较弱;扁果海棠、森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